姜捷
(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鹽城224005)
關于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考評體系的思考
姜捷
(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鹽城224005)
隨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對實踐教學結果如何考核和衡量,是各家都積極思考的問題。本文以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實踐教學考評制度改革現(xiàn)狀為例,總結成績和不足,為進一步構建有效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考評體系提供重要依據和參考。
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考評體系
近年來,很多高校對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考核評價不成體系,缺乏規(guī)范,極大地約束了實踐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有待于進一步總結、強化。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部近年來積極推進了思政課實踐教學考評體系的改革,取得了一些經驗,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對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思政課考評體系的改革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方案和建議。
1.整體性原則。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教學不是一個獨立的環(huán)節(jié),它考評的不僅僅是用馬列主義理論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的信心。整體性原則就是要改變以往思想政治理論課單一、片面的評價體系,建立促進學生潛力發(fā)揮和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不僅重視考核結果,更重視考核過程;不僅重視考核理論知識的把握,更重視實踐能力的評價,包括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同時要考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實踐過程中形成并具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人格、品德、素養(yǎng)。
2.“雙主”原則。
真正發(fā)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作用”。既要改變過去教師完全主導的一言堂,又要保證課程組織教學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這就需要堅持教師與學生的雙主原則,把考核過程看成是師生間、學生間傳遞信息的互動過程和情感交流的合作過程。在學生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既有對學生的考評,又有對教師的考評,真正實現(xiàn)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3.實效性原則。
近幾年,很多學者都對高校思政實踐課評價體系做出研究,從實效性來看,理論上是比較成熟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干擾因素較多。既要思政課教師的重視,又需要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既要注意評價體系各項指標的可操作性,又要適應考評的實際需要;既要體現(xiàn)考評體系的指導性,又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基本理論知識測試;既要對學生德育實踐進行考核,又要注重課堂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育;既要注重課堂內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又要體現(xiàn)知行合一。要凸顯日常實踐,強調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點滴做起。采取多種方式、形式,共同促進實踐教學效果的強化,并采取與之相適應的考核辦法,讓教學與考核密切結合,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效果的強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真正深入學生的心靈,除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外,一定要有同理論教學一樣有相對完整和獨立的教學計劃、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最終將考評結果量化為相應的分數。我院自2010年實行思政課新一輪教改以來,努力摸索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克服傳統(tǒng)課堂評價體系的單一性等問題。將評教與評學相結合,量化考核和模糊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考評相結合。下圖是我院依據新的思政課課程體系,對每一位參與教學過程的學生制定的評價標準。
如圖所示,在我院近五年的教學改革中,我們遵照強化過程考核、淡化期末考評的基本思路,逐步降低了理論考試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總評中所占的比例,由過去的80%降低到30%,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比重。我院實踐教學活動的具體內容主要由以下兩大部分組成:課內實踐環(huán)節(jié)(精彩十分鐘),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寒暑假期實踐+主題社會實踐匯報)。在新學期開始時,我們安排必要的師資力量,增強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由3-4個學生組成一個合作小組。在合作過程中,老師與所指導的學生保持密切聯(lián)系,遇到問題及時溝通并予以解決。
精彩十分鐘課內教學環(huán)節(jié)(占總分的10%)的具體內容:此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學生以實踐活動小組為單位,人人參與,挑選小組成員均感興趣的話題,全員合作,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如演講、小品、短劇等,透過事件或現(xiàn)象的表面,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導出指導性解決方案。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成為主體,教師成為導師,引導其他同學進行點評、歸納。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制定的“精彩十分鐘評分細則”現(xiàn)場打分。精彩十分鐘欄目實施五年多來,無論是從同學們參與的熱情來看,還是從表演的實效來看,都有著以往思政課教學“一言堂”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課堂上的陣陣掌聲和歡笑聲大大調節(jié)了思政課教與學的氣氛,深深博得了廣大同學們的真心喜愛。廣大學生通過課件準備、集體策劃、排演等活動,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
寒暑假期實踐活動(占總分的10%)的具體內容: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利用寒暑假期獨立進行。結合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的內容,由教研室討論擬定社會實踐的主題,各班級的任課教師在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實踐前的指導,對實踐的主題、方法、報告的寫作要求和人身安全等需注意的事項給予充分說明。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撰寫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提交實踐報告,老師進行評閱,遴選出部分立意新穎、內容翔實的作品。在每學期開學初,組織學生以演講比賽的方式相互交流實踐體會并進行評比獎勵,極大地鼓舞了同學們的積極性。
主題社會實踐匯報(占總分的40%)的具體內容:此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本課程教學的始終,可以概括為:“全員參與,堅持一個原則、兩個重點、三種能力、四個階段的基本原則,綜合創(chuàng)新,全面發(fā)展?!?/p>
“全員參與”,指修讀思政課的所有學生必須參與這項實踐教學。為保證所有學生的參與,我們將學生社會實踐列入成績考核體系,占總分的40%。實踐表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每位學生都按照要求努力地完成從文獻閱讀到撰寫調查報告的各項工作。
“一個原則”,是在實踐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面貫徹“學生是實踐教學主體”的原則。從實踐小組的分組、組長的推選、調研報告的選題、調查問卷的設計到整個調研流程,指導教師只作理論上的引導、方法上的傳授,讓學生做到獨立思考、自主選題、自行操作、自主完成,真正在實踐中獲得能力的全面鍛煉。實踐表明,各個小組的成員興趣一致;組長認真負責;選題切合實際,可操作性強;問卷設計科學;調研報告具有一定水平。學生們在本項實踐教學中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極大增強,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兩個重點”,強調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做到課堂理論學習和對社會實際的了解兩者并重,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概論”課教學內容與社會聯(lián)系密切,在課堂講授中,老師們在闡述一般理論知識的同時,非常注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剖析,要求學生將這些問題帶出課堂,走進社會,運用理論知識思考這些問題。我們所提供的社會調查參考選題中,相當多的內容涉及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如環(huán)保問題、弱些群體問題、“三農”問題、大學生就業(yè)狀況問題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們能夠運用理論知識結合社會實際來思考問題。
“三種能力”,即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按照主題實踐教學的要求,我們把“觀察能力”分解為“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兩項指標。在布置實踐任務時,我們要求學生不要急于選定調研報告的題目,把視角投向社會,或回到家鄉(xiāng),或深入社區(qū),或走進工廠,了解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選題。把“分析能力”分解為“問題分類”和“提出研究假設”。選題確立后,要求學生廣泛查閱相關資料,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這類問題。把“解決問題的能力”分解為“設計研究方案”、“設計問卷”、“問卷調查”、“調查報告”等項內容?!鞍l(fā)現(xiàn)問題”和“分析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及專業(yè)知識,提出解決的辦法。從整個實踐效果尤其是學生的調查報告分析,通過這一輪的實踐教學活動,學生的“三種能力”有較明顯的提高。
“四個階段”,將實踐教學分為“理論指導”、“自主選題”、“項目實施”和“撰寫調查報告”四個階段。理論指導方面,除了在理論課授課過程中講述外,為更好地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在學校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院思政部教師配合我校職業(yè)特色,學生醫(yī)學專業(yè)特長等特點,結合鹽城當地教學資源比較豐富,且交通便利的具體實際,主動出擊,與當地多家單位積極合作、建立了多個“鹽城衛(wèi)院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走進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海鹽博物館、泰山廟、東風悅達·起亞等地進行實地教育。關注弱勢群體,走進鹽城兒童福利院、鹽城老年公寓、鹽城康復中心,鹽城特殊教育學校,建立每周服務制,提供醫(yī)療服務。
同時在實踐過程中,相關部門對教師做出相應的考評,要求每位指導老師落實好五項措施:(1)增強教師對學生的指導;(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強調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與交流;(4)細化考核方案,重視過程評價;(5)總結、評估最終效果。令人欣慰的是,此方案實施近五年來,思政課教學出現(xiàn)了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學生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交流,課余時間學生排隊向老師咨詢的場面成為常事,課后老師的電話、電子郵件也大都是學生的問題咨詢。二是師生感情大大加深,一改以往思政課老師不為學生重視甚至邊緣化的境地。
除此之外,我們與校團委合作,挑選優(yōu)秀學生成立大學生紅色社團“勵志者協(xié)會”,下設理論社團和實踐社團,組織或承辦各項學術報告和校園文化活動,外出開展紅色之旅等社會考察活動,有力地推動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yǎng)工作,極大地鍛煉了學生,增進了師生友誼。在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同時,學校逐步加大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考核力度,保證了思政課改革的順利進行。
1.傳統(tǒng)考核方式和觀念的影響,考評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由于思政課實效性改革的推動,多數思政課教師在觀念上已經接受考核形式的改革,但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有的因為對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和考核目標的區(qū)別認識不足,有的因為習慣于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考核方式,本質上沒有脫離傳統(tǒng)考核模式,造成實踐教學改革主觀意識的難以改變。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學生的考評,還應該包括對教師的考評。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態(tài)度、水平、能力、互動,以及自己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總結等,都應該列入考評體系。并且,相關部門應給實踐教學指導者、組織者計算相應的工作量。
2.學校各級部門的管理和協(xié)調關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考察和實踐,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來說意義很大,不容置疑。但是,思政教師數量少、學生多,這是所有高校都面臨的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以致使中宣部、教育部所要求的社會實踐和考察往往流于形式,或者與思政課教學基本脫鉤。因此,學校各級部門應加強管理和協(xié)調,完善實踐教學的基礎條件,增加制度管理,增強教師培訓與考核,只有將學校相關部門的配合也納入實踐教學考評體系,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實踐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和有效深化。
[1]涂剛鵬.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新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
[2]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學報,2012.
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衛(wèi)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項目編號:2012SJD71001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