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開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會,應進行大力宣傳、有效發(fā)動、科學組織及安全運作?;诖?,文章從陽光體育運動會氛圍的營造、賽程的管控、角色的引領及后勤的保障等四個方面,談及了人文理念的滲透,即活動的集中體現(xiàn)須重視人、發(fā)展人、關心人及愛護人。
關鍵詞 運動會 運動員 人文 引領
一、氛圍的營造
(一)充分進行準備。1.做好策劃、組織、籌備等工作,營造思想重視、認識統(tǒng)一、行動給力的氛圍;2.落實班級選拔活動,完成報名、審核工作;3.指導參賽隊員訓練,逐步使其進入比賽狀態(tài);4.對裁判員進行培訓,確保運動會的安全、順利、高效。
(二)大力加以宣傳。1.以師生集會為契機,開展“鳴奏青春旋律,抒寫運動樂章”的主題活動;2.利用校園廣播臺,報道賽前的先進典型、科學做法;3.圍繞運動會主題,張貼“強身健體、凸顯理念”的標圖;4.安插彩旗,激發(fā)師生樂及參與的意識。
(三)展示特色表演。開幕式上,各班要進行富有朝氣、體現(xiàn)特色的方陣表演:1.班委會成員要集大家的智慧進行精心策劃;2.排練中,體育教師及班主任要予以指導;3.賽前2-3天,學校要對入場式進行一次彩排;4.根據彩排情況,進行必要修整。
(四)重視報道效應。賽中,大會宣傳處的報道必須切合主題——激發(fā)正能量:1.宣傳運動員的拼搏精神、頑強毅力,及時報道佳績及打破紀錄的典型事例;2.宣傳裁判員感人的執(zhí)裁事跡;3.宣傳志愿者的奉獻精神及服務態(tài)度;4.表揚文明觀眾及好人好事。
二、賽程的管控
(一)科學進行編排。1.逐一審核報名表,對漏報、缺項等情況,主動詢問,及時矯正;2.不依賴、迷信軟件編排的作用,設法錯開影響運動員成績發(fā)揮的編排;3.打印秩序冊前,要組織專人校對;4.對秩序冊上的個別錯誤,要在全體裁判員會上進行更正。
(二)預設熱身時間。要革新一檢錄即比賽的不良做法,展示真誠的人文關愛:1.各項目的參賽時間須醒目提示;2.留足20分鐘的準備活動時間;3.由裁判員帶領運動員進入準備活動區(qū)及賽區(qū);4.在準備活動區(qū),由體育教師負責指導運動員進行集體熱身。
(三)慎對臨時調整。臨時調整的后果是:1.打亂了運動員的參賽節(jié)奏,極易發(fā)生運動創(chuàng)傷;2.不利于運動員的佳績創(chuàng)造;3.部分運動員有可能錯失比賽;4.工作人員可能不在崗。因此,無特殊情況,組委會不能對賽程作出參會人員無心理準備的臨時調整。
(四)切忌因故停賽。因故停賽的原因是恰逢雨季及組委會因個別運動員在比賽中受了重傷。其結局是:1.運動員遺憾;2.排名不公正;3.安全防范工作受質疑;4.影響學生今后的人生態(tài)度。不可以借故停賽,既要堅持活動的順延,更要強化賽前的科學訓練。
三、角色的引領
(一)運動員的引領。1.要求運動員,一旦報名參賽,必須擠出時間進行適應性訓練,避免受傷;2.賽前,要調整好心態(tài),充分熱身,迎接挑戰(zhàn);3.賽中,要盡全力完成比賽,力爭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4.賽后,要及時進行身心放松,總結得失,分析成敗原因。
(二)裁判員的引領。1.賽前,組委會要對裁判員進行相關的培訓,組織模擬執(zhí)裁測試,提升其評判水平;2.裁判長要帶領組員認真研究裁判規(guī)則;3.要端正工作態(tài)度,認真操作,公正執(zhí)裁,準確評判;4.強化團結意識,打造協(xié)作精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三)志愿者的引領。重視志愿者的培訓工作,因為其表現(xiàn)優(yōu)劣,不但影響賽程,而且關乎賽風。1.志愿者要有志愿意識,樂意接受志愿工作;2.要有奉獻精神,堅決服從工作安排;3.要有服務能力,服務過程善始善終;4.要能平穩(wěn)心態(tài),必須摒棄拈輕怕重。
(四)觀摩者的引領。通俗地講,觀摩者就是熱情的觀眾;嚴格地說,觀摩者應是競技拉拉隊。運動會的氛圍與成功、影響與價值,少不了觀摩者的熱忱參與。1.指揮觀摩者喊出水平;2.指導觀摩者看出門道;3.激勵觀摩者文明守紀;4.激發(fā)觀摩者狂而不躁。
四、后勤的保障
(一)科學布置場地。除了高要求設置比賽場地外,還要科學布置非比賽場地。1.觀眾區(qū)的布置要以不干擾正常比賽為保證,以不影響觀看效果為前提;2.安全通道的布置既要散開,更要寬敞;3.準備活動區(qū)的范圍相對較大;4.休息場所應安排在較偏僻的地方。
(二)備全配套設施。配套設施的齊全與否是衡量運動會正規(guī)化、人文化的顯著標志。1.在重點賽區(qū)搭建遮日避雨的臨時涼棚;2.在各個賽區(qū)放置讓運動員坐上去覺得很舒適的體操凳;3.在休息區(qū)域擺放適量的體操墊;4.賽區(qū)與其它區(qū)域要用牢固的標志物隔開。
(三)強化醫(yī)務工作。1.賽前,組委會要安排校醫(yī)對醫(yī)務志愿者進行搬運“傷員”的方法培訓,組織其對“運動創(chuàng)傷”處理的操作測試;2.要求醫(yī)務志愿者參與賽中的常態(tài)巡視,以備不測;3.配全與運動創(chuàng)傷有關的藥物、器材等;4.教育運動員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四)落實飲食調控。1.賽前,要對運動員進行比賽期間的飲食指導;2.運動會期間,學校食堂要根據組委會的要求,提供科學、合理的膳食服務;3.比賽期間,后勤處要為運動員備足鹽開水和糖開水等;4.比賽中途,食堂要為運動員及工作人員提供加餐服務。
事實上,通過體育運動會的召開,能建立生生、師生、師師間的友誼,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使教育的發(fā)展既充滿“潛力”,更富有“綠色”。
參考文獻:
[1] 鄭波,陶成武.學校運動會的人文教育價值及實現(xiàn)途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4.
[2] 劉仁憨,郭茹芳.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應超越的困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