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3·18”。晨光熹微之時,愛云便已起身,她從櫥頂取下那只已陪伴她近50年的皮箱,小心翼翼地從箱底取出那兩封早已泛黃、發(fā)皺的書信,輕輕地撫摩著。許久,才鄭重地放進挎包,帶著昨天就已準備好的一束鮮花出了門。
還是那條熟悉的公路,還是那座熟悉的陵園。與平時不同的是,還沒到陵園門口,愛云便看見了各式各樣的車輛,看見了捧著鮮花肅立的人群,看見了手拿小白花表達哀思的可愛的孩子們……
倏地,一行清淚從她眼角流出——有多少人,懷著和她相同的情感:把這深深的敬意和綿長的哀思在此刻傾訴、噴??!
一捧鮮花獻親人,萬種思念涌心頭。愛云輕輕地把花放在碑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隨后坐在墓旁的石階上,靜靜地諦聽翻滾的心潮。這時,她仿佛把整個世界都裝在了自己的內(nèi)心,任憑身邊人來人往——在她的心中,或許再也沒有比3月18日更重要的日子了。年近七旬的她,多少次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卻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72年前的這一天,為了掩護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和主力部隊轉(zhuǎn)移,一支僅有82人的新四軍連隊在蘇北平原上這個叫劉老莊的村莊,與1700多名日偽軍展開了一場實力懸殊的戰(zhàn)斗。從拂曉到黃昏,全連82名壯士一口飯沒吃,一滴水沒進,憑著一條狹長的交通溝與敵人苦戰(zhàn)10個小時,在斃傷了400多名日偽軍后,全部壯烈殉國。
劉老莊戰(zhàn)斗因其慘烈和悲壯,成為中華民族抗戰(zhàn)史上最令人動容的戰(zhàn)斗之一。朱德總司令評價82位壯烈殉國的戰(zhàn)士們,“無一不是我軍指戰(zhàn)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xiàn)”,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盛贊82位壯士浴血劉老莊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
這個英雄連隊的指導(dǎo)員,名叫李云鵬。年僅22歲的他在戰(zhàn)斗中不畏敵強我弱,英明果斷指揮,連續(xù)打退了敵人五次進攻。在敵人發(fā)起最后一次沖鋒時,他毅然決定:留下輕重機槍各一挺,集中剩下全部子彈,其余槍支全部拆毀,與敵人拼刺刀。當(dāng)敵人蜂擁合圍上來時,他大喊一聲:“同志們,接受黨和人民最后考驗的時刻到了,和敵人拼??!”隨即從戰(zhàn)壕里一躍而出,與敵人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zhàn),在血色黃昏中為中華民族奉獻了年輕的生命。
李云鵬,就是愛云的大哥。大哥犧牲時,愛云還沒出生,但大哥的故事卻伴著她一路成長。在戰(zhàn)火烽煙中,李云鵬時時想念遠在徐州沛縣的家人,利用部隊修整的空隙,給家里寫了兩封家書,但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他的父親李夢祥才從李云鵬的同鄉(xiāng)戰(zhàn)
友那里拿到了這兩封家書,知道了兒子在劉老莊戰(zhàn)斗中犧牲的消息。
“兒離家時,祖母曾染重疾。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體健康否?不知祖母飲食起居怎樣?”“未報此恩反而離家,是我之罪過也”“男深感雙親為我之慮”……這兩封遲到的家書中,每個字都是蠅頭小楷、清秀工整,每一句都傾訴著英雄對家人的牽念:他慈祥的老祖母,他的雙親,他的兄弟姐妹,全都被放在他心靈最為柔軟的深處,即使在戎馬倥傯、轉(zhuǎn)戰(zhàn)南北的歲月里,仍念念不忘、時常懷想。
把對親人的關(guān)愛與念想,融進戰(zhàn)場上的無畏與剛勇中,最可愛的英雄就是這樣:對親人、對國家有著深沉的愛與無盡的責(zé)任!多消滅一個鬼子,這種愛與責(zé)任就多了一分希望!
愛云清楚地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夜晚,母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做針線活,父親經(jīng)常會拿出這兩封家書,一字一句念,念至動情處,全家哭聲一片?!八懘蟆⒂赂?、聰明、認真,他射擊非常準,毛筆字寫得好?!边@就是未曾謀面的妹妹從大哥的家書中、從父親的講述中描畫出的哥哥的形象。大哥是愛云心中的英雄,更是她一生最大的驕傲。
每年3月18日,父親都會帶著家人來到劉老莊,為云鵬和他的戰(zhàn)友們掃墓。為了紀念云鵬,父親還把愛云兄弟姐妹五個全改了名,每個人的名字里都有個“云”字,愛云的名字則取敬愛云鵬之意。
1969年,全國掀起知青上山下鄉(xiāng)運動。21歲的愛云主動報名,要求從老家沛縣到哥哥犧牲的劉老莊插隊。這一年3月18日,年邁的父親親自送她來到劉老莊落戶,并一起到云鵬長眠的烈士陵園獻花、祭掃。在烈士墓前,父親捧起兒子的兩份家書,一字一句地念著,邊念邊哭,幾乎昏厥,愛云也成了淚人。臨行前,老人鄭重地把哥哥的兩封家書交到了愛云的手里,“閨女,一定要記得常來看你大哥,看你大哥的戰(zhàn)友們。”這是父親對她唯一的交代。1975年,父親病重彌留之際,仍不忘反復(fù)叮囑愛云。
為父親的囑托,為英雄的哥哥,為了這一群最可愛的人,愛云這一來就再也不曾離開……后來,她與當(dāng)?shù)匾幻胀üと私Y(jié)了婚,徹底把家安在了劉老莊。
在哥哥長眠的地方,愛云從不以英雄的親屬自居。剛來的時候,她住在五保戶破舊不堪的房子里,吃的是酸菜、稀飯,雖然身單體薄,卻專門挑重活累活干,白天辛苦了一天,晚上還積極參加民兵活動,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她說:“哥哥和戰(zhàn)友們在這兒把命獻給了黨,我吃點苦又算得了什么?!”插隊期間,她有多次推薦上大學(xué)和進城工作的機會,但都主動放棄了,選擇在這片鮮血染紅的土地上默默耕耘,陪伴哥哥,為英雄的哥哥和他的戰(zhàn)友們守靈。
1999年,當(dāng)?shù)弥?dāng)?shù)鼗I資興建八十二烈士紀念館時,愛云把家中僅有的1000元錢捐了出來——當(dāng)時,正處于家庭負擔(dān)最重、處處捉襟見肘的時候。
時光穿越了兩個世紀,愛云也從年輕貌美的姑娘,變成了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但幾十年來,不管風(fēng)吹雨打,每年3月18日,她都會早早來到八十二烈士陵園,給大哥和戰(zhàn)友們送上一束鮮花,掏出那兩封珍藏了半個世紀的家書,學(xué)著父親的模樣,一字一句地念著……
此刻,愛云又來到了這里,來到了英雄長眠的地方。 “大哥,我又來看你和戰(zhàn)友們了!”“大哥,我今年也67歲了,一輩子就扎根在你犧牲的地方,我會永遠陪著你”“大哥,你和戰(zhàn)友們是大家最愛的人!瞧,每年都有這么多人來看你,老人、年輕人,還有孩子們……”
陽光安閑地傾灑著它的光芒,周圍的一切顯得那么靜謐!和往年一樣,愛云靜靜地坐到墓前的石階上,又從挎包里掏出那兩封泛黃變皺的家書,輕輕念了起來:“……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體健康否?不知祖母飲食起居怎樣?……”
(楊紅梅,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小語會常務(wù)理事,淮安市教學(xué)研究室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