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雅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情境中發(fā)生的一種交際現(xiàn)象??谡Z交際行為需要通過言語活動和言語實踐完成,并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和提高。杜威在《我們是怎樣思維的》一文中明確指出:“學習語言,需要活動,需要訓練?!薄陡咧姓Z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語文教師要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教學之中。
一、口語交際活動的情境與調控
在學生口語交際活動的設計中,要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這樣,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具有多重身份,既是組織者,更是參與者、引導者和促進者。
(一)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活動情境,最容易把學生帶進“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如讓學生帶上自己最喜歡的活動用具、作品等參與小記者采訪,并試著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在生動逼真的情境中展開交際,實現(xiàn)師生互動。再如學習“自我介紹”,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設置不同的交際情景學習。如有的小組可安排為新生聯(lián)歡會上的自我介紹,有的可安排為家庭聚會時新朋友的隨意介紹,有的同學可安排圖書館隨意介紹,有的同學可安排為公園、旋游區(qū)的自我介紹等。場景不同,講話的語氣、語興、趣調就會不同。
(二)介入活動調控
教師要參與調控活動的“時間成本”,調節(jié)活動的難易程度。例如“學會生存夏令營隊員模擬招聘會”,教師可以扮演考官或者其他角色,和學生一起完成交際任務。當學生說話出現(xiàn)“卡殼”現(xiàn)象時,及時提示或者幫學生補詞;當學生說話信馬由韁時,及時委婉、巧妙地阻止;當學生因表達不當時,幫助學生擺脫尷尬處境;當學生辯論時,教師適當扶持弱方觀點,使雙方力量大致均衡,讓辯論能夠繼續(xù)下去,等等。
二、口語交際活動的合作與互動
以學習活動中的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開展學習活動。將傳統(tǒng)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yōu)閹熒?、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習者從其他同學那里得到及時的評價反饋,豐富口語素材;對自己所學知識的語言表達過程會使得新舊知識更加交融;還會根據(jù)別人正確的觀點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觀點,重建自己的思維機構;在不停地進行角色磨合中訓練其有效協(xié)作的技巧和溝通能力。
(一)建立有效的學習小組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討論。由于交流的范圍小,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在小組交流中形成較為一致的觀點后,可在班上進行匯報,形成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并互相評議??匆晃焕蠋煹闹笇Ы?jīng)驗:口語交際練習時每個班可以按學生程度分成甲、乙、丙三個小組,教師分別確定每組訓練的內容。小組活動可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如小組游戲、小組討論等。再比如練習語音可以采取“繞口令”等形式;練習思維敏捷度可采取“成語接龍”等形式;對各項技能正確方法的探求,可采用討論的形式等。
(二)挖掘雙向互動素材
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只有聽、說方雙向互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要從學生常見的話題活動中挖掘雙向互動的素材。
雙向互動性明顯的話題。如設置討論專題“千里馬和伯樂誰先有”,“老人倒地扶與不扶”等,只有進入討論、辯論狀態(tài),學生才能互動。
互動性不太明顯的話題。如近期重大新聞“貴州四個留守兒童喝農(nóng)藥之死誰之過”,在對話中不能只關注“家庭責任”,還要關注“政府缺位”和“學校困境”,引導學生關注新聞媒體的主流觀點,這樣學生論辯多方才能達成溝通。
不能互動話題轉換成互動話題。比如組織學生“自我介紹”的話題,很容易變成一人講大家聽的活動課。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新生聯(lián)歡會上的自我介紹”轉化成認識新同學:先自我介紹,其他同學主動提問,加快認識。再比如“班干部競聘與自我推薦”,除了競聘演講外,還需要接受同學的質疑。這樣把單邊活動轉化成了多邊活動。
把自我對話變成多主體對話的互動話題。比如“名著大講堂”,可先同桌間用訪談形式進行交流。學生先一起討論一個具體的“采訪”提綱,設計一些具體的問題,如你最喜歡的名著是誰?為什么喜歡?最經(jīng)典篇章或故事是什么?你有怎樣的讀書心得?等等,同桌交流后,再分組講故事,最后小組選代表在全班表演,接受大家的提問。
三、口語交際學習的意識與思維
在活動情境學習的過程中,旨在激發(fā)學生的交際動機,在連續(xù)的情境中,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培養(yǎng)交際思維能力。
(一)借觀察培養(yǎng)交際意識
讓學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交際情境,明白自己的交際目的和要達到這一目的自己應該做的努力。學生自然習得交際意識可以通過一定的語言實踐慢慢內化為自身的能力。通過學習情境中的學習,學生在對教師創(chuàng)設的交際情境及其活動的觀察中能感知到許多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教師在指導學習時,可以依據(jù)口語交際技能和交際規(guī)則,讓學生對情境活動進行討論,或者讓學生觀察情境。
(二)因思維學習交際技能
人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其思維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發(fā)話者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廣闊性、批判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說話的條理性、延展性及隨機應變的能力。聽話人在聽話時并非一味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對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分類、預測等認知加工。因此,在學習情境或主題的創(chuàng)設時,我們一方面要注意對于學生的啟發(fā)性,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它處于一種“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臨界狀態(tài),另一方面要注意學生思維因為情境的流動前進而表現(xiàn)出的靈活性。
總之,學生的口語交際實踐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新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口語交際學習應注重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文明態(tài)度和語言修養(yǎng),如有自信心、有獨立見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談吐文雅等”。①作為一種言語行為,口語交際要做到思維、語言、情感、態(tài)勢、語境等系統(tǒng)的互相配合、協(xié)調一致,才能達到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的極致發(fā)揮,拓寬學生口語交際的“視界”范圍。
注釋:
①教育部頒發(f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