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
摘 要: 在二語習得研究領域,自從語言遷移概念提出以來,人們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母語對二語的遷移上。近年來,語言遷移研究逐漸向雙向化方向發(fā)展,即在考慮母語對二語遷移的同時,研究二語對母語產生的影響。本文從理論支撐與實證研究兩方面對目前語用行為的雙向遷移的研究進行梳理,介紹相關研究的研究成果,并闡述語用的雙向遷移研究對二語習得及二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 二語習得 雙向遷移 語用研究 復合能力
一、 引言
在二語習得的研究領域中,語言遷移現象是人們長時間以來討論和研究的核心問題。自Selinker(1972)正式提出語言遷移的概念以來,語言遷移的相關研究及結論總結日漸成熟,形成一套關系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研究和語言教學的理論體系。在語言遷移的研究問題上,研究者們習慣于將注意力集中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母語對第二語言的遷移作用上,他們試圖發(fā)現母語知識是否影響二語的習得過程,總結母語如何促進或是干擾二語的學習。隨著研究成果的不斷提出,人們逐漸對母語的遷移達成共識,即母語知識對二語習得有影響,且正遷移和負遷移同時存在。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遷移的單向化研究格局被逐漸打破,研究者們在關注母語對二語的遷移現象的同時,也開始關注與探討第二語言對學習者本族語產生的影響。語言的雙向遷移研究開始成為主流。
二、語言雙向遷移的概念及理論依據
1.語言雙向遷移的概念
語言雙向遷移(bi-directional transfer)的概念最早是在Odlin(1989)提出的。Odlin在他的著作中將語言遷移問題第一次做了詳細的梳理,并將語言遷移分成兩大類,即基礎遷移(substratum transfer)和借用遷移(borrowing transfer)。前者指的是母語對二語的遷移,也有學者稱其為正向遷移,是語言遷移問題的研究重點;后者指的是二語對母語的遷移,在當時Odlin主要將這種遷移定義為“二語的詞匯進入母語,造成母語逐漸耗失(attrition)的現象”,也有學者稱其為反向遷移或負向遷移,這種語言遷移現象在后來被證明不僅存在于詞匯層面,更涉及句法、語用等多個層面。
2.語言雙向遷移的理論依據
在雙向遷移的概念提出后,研究者們即著手對雙向遷移現象進行實證研究,雖然得出一些結論,然而不能從理論方面解釋這種現象的出現原因,直到Vivian Cook的復合能力概念的提出,雙向遷移的實證研究才真正突破瓶頸。
Chomsky曾提出語言能力(competence)的概念探討第一語言的習得問題,并用普遍語法中的刺激貧乏假說解釋本族語者與生俱來的語法知識,是限定于單語者的定論。在二語習得問題上,Cook認為隨著全球交流與信息的不斷發(fā)展,雙語者與多語者的比例遠遠超過純粹的單語者。因此他認為刺激貧乏說應將其適應范圍從純粹的單語者擴展到雙語者與多語者中,也就是研究雙語者與多語者所具有的多種語言能力,復合能力(multi-competence)的概念由此提出。然而復合能力不是多種語言能力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
在Cook的體系中,單語者在接觸到第二外語的那一刻,第二外語知識就開始在腦中與母語知識互相聚合、互相作用,組成一個語言知識的連續(xù)體。Cook認為,相比單一語言能力,復合能力更整體,更系統(tǒng)。也就是說,母語語法與二語語法并不是完全分離的兩個部分,同時也不是完全融合的一個整體,而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一個有機系統(tǒng)。
由復合能力可以得知,多種語言能力在頭腦中相互影響,并非涇渭分明。因此二語學習者會不自覺地將母語與二語知識混合使用,這種情況也就為語言雙向遷移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三、語用的雙向遷移的實證研究
Cook的復合能力概念提出以來,一些研究者開始著手于基于理論支撐的語言雙向遷移的研究。由于跨文化研究中母語使用者的語用習慣與目的語使用者的語用習慣差距明顯,因此在語用領域研究語言的雙向遷移實證研究既方法簡便又效果顯著。
Valdés&Pino(1981)對比了墨西哥語/英語雙語者、美式英語單語者和拉丁美洲西班牙語單語者對于抱怨言語行為的回應。實驗發(fā)現雙語者在對抱怨言語進行回應時會使用一套不同于單語者的言語行為體系,在此體系中,母語與目標語的言語習慣同時存在。
Blum-Kulka(1989)對一些移民到以色列的美國人進行了請求言語行為的研究,這些受試同時受到其母語英語及第二外語希伯來語的影響,表現出雙語請求行為能力的聚合。
Cenoz(2003)調查了在巴斯克地區(qū)大學學習的西/英雙語者的請求言語行為,結果顯示這些雙語者在進行請求言語行為時,無論使用母語還是第二語言,都使用相同的言語策略。
Su(2010)對中國英語學習者雙語環(huán)境下的請求言語行為進行研究,發(fā)現言語策略的雙向遷移同時存在,結果顯示中國英語學習者在用英語進行請求言語行為時,雖然明顯不像英語本族語者那樣間接,但明顯比漢語單語者明顯得多,并且在用漢語進行請求行為時比使用英語時直接得多。
Su(2012)對中國英語學習者雙語環(huán)境下的道歉言語行為進行研究,以漢語為母語的單語者在進行道歉行為時更容易考慮社會地位因素,即說話者與聽話者的社會關系近,而以英語為母語的單語者更容易忽視社會地位因素。對比研究發(fā)現雙向遷移同時存在,且正向遷移比較明顯,而反向遷移雖然存在,但并不明顯。同時,二語對母語的影響更容易反應在高水平的學習者的言語行為策略中,因此得出結論,雙向遷移的程度與學習者本身的雙語水平(特別是目的語水平)有關。
然而,盡管語用方面的語言雙向遷移研究在不斷進行,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遠不及傳統(tǒng)的母語向二語的單向遷移研究。原因大致可以歸結于以下方面的難度。
首先,雙向遷移的研究對象是單語者與不同學習程度的雙語者,隨著信息交流和全球化的發(fā)展,純粹的單語者樣本很難發(fā)現。以中國的教育體系舉例,學生大多在小學或初中就開始學習第二外語,也就是說,要找到純單語者只能以中年人或老年人作為受試,如此實驗效率必會受到影響,有些研究者將相同年齡不同學習層次的受試進行分組,以低水平學習者作為單語者的替代樣本進行試驗,這種方法雖然可取,但一定程度降低了實驗的信度和效度。
其次,對于語用的實證研究來說,個體的差異性影響極大,生活環(huán)境與個人意識的差別導致這方面研究中,質化研究的比例遠遠小于量化研究,造成相關研究的瓶頸現象。
最后,雙向遷移研究要求研究者的母語水平及二語水平都打到相當的層次,這成為有些研究者的實驗數據分析不透徹的原因。
三、結語
語言的反向遷移現象長時間以來不受重視,究其原因是研究者們大多將目光投向二語的習得過程與學習方法研究,忽視二語學習者本身的發(fā)展。Cook復合能力理論的提出,將雙語者及多語者的自身語言能力凸顯出來,開辟了二語者個體研究的新視野,填補了語言遷移研究的空白。相關研究對外語教學及二語習得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啟示,即:
第一,語言教學應更關注雙語者和多語者的特質,從大綱編寫和課堂教學中盡量避免遷移的產生,若產生遷移現象,盡量誘導學生進行正遷移,如果出現負遷移,無論是母語到二語還是二語到母語的遷移,教師都應及時正確地引導。
第二,二語習得研究應正確轉向,將研究注意力從學習者為何不能達到本族語者的水平這個問題上,轉移到雙語者中介語是如何產生的問題上,在研究語言習得過程中,容易產生的正負遷移,從而形成一套理論體系,幫助學習者合理規(guī)避負遷移的產生。
第三,由于雙語者的母語知識與二語知識互相作用,學習者需要明確分辨在不同語境中適當的語用表現,避免翻譯腔、用詞不當等語用失當的情況出現,從而達到母語和二語的良好表現。
語用的雙向遷移研究還在起步階段,相關研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語言的雙向遷移不僅適用于語用行為中的道歉、抱怨、批評、請求等言語行為,而且適用于包括詞匯學、句法學等傳統(tǒng)語言學學科的研究,更容易和心理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等新興和復合學科產生共鳴,為二語習得的跨學科發(fā)展產生有益的影響。
參考文獻:
[1]Blum-Kulka,Shoshana,House.J.&Kasper,G.(eds.)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M].Norwood,NJ:Ablex,1989.
[2]Cenoz,J.The Intercultural Style Hypothesis:L1 and L2 Interaction in Requesting Behavior[A].In V.Cook(ed.)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C].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3.
[3]Cook,V.The Poverty-of-the-stimulus Argument and Multicompetence[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1,7(2):103-117.
[4]Cook,V.Evidence for Multicompetence[J].Language Learning,1992,42(4):557-591.
[5]Cook,V.Competence and Multi-competence[A].In G.Brown,K.Malmkjaer &J.Williams(eds.)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6]Cook,V.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C].Clevedo: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3.
[7]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8]Pavlenko,A.&S.Jarvis.Bidirectional Transf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2):190-214.
[9]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209-231.
[10]Su,I-Ru.Transfer of Pragmatic Competence:A Bi-directional Perspectiv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0,94:87-102.
[11]Su,I-Ru.Bi-directional Transfer in Chinese EFL Learners’Apologizing Behavior[J].Concentric:Studies in Linguistics,2012,2:237-266.
[12]Valdés,Guadalupe&Pino.C.Muy a tus ordenes:Compliment Responses among Mexican-American Bilinguals.Language in Society,1981,10:53-72.
[13]王東志.語言遷移研究的新視角:二語對母語的遷移[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176(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