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平 張云霄
【摘要】職務犯罪偵查倫理是司法倫理和檢察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特定的基本內涵。在社會轉型時期,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缺失極有可能導致檢察機關外在形象的受損、冤假錯案的釀成以及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的喪失。為此,有必要在新一輪司法改革大背景下培育中國特色的職務犯罪偵查倫理,服務“依法治國”和“法治反腐”建設。
【關鍵詞】職務犯罪偵查倫理 具體實踐 基本內涵 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D90-05 ? ? ? 【文獻標識碼】A
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內涵的相關釋義
從道德文化層面上講,亞里士多德曾將“倫理”定義為“善的及正確的行為”。①而具體到何為“檢察倫理”?我國臺灣地區(qū)著名學者林輝煌先生曾有過這樣一段精辟的釋義:“檢察官(檢察)倫理屬于法律倫理和司法倫理之一環(huán),乃在揭示檢察官之行為準則,是現(xiàn)代檢察官的精神文明,更是檢察體系的脊梁,為法律正義及司法道德的守護神,系檢察官所應具有的一種謙遜、真誠的精神,對人、對事、對內、對外,嚴守分際,約束自己,有所不為,有所不取之準繩?!痹谖覈殑辗缸飩刹闄嗍菣z察權的一個重要分支,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是檢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必然是檢察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而言,即指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人員(職務犯罪偵查檢察官)在執(zhí)業(yè)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中所共同認可、普遍遵循、具體實踐的良好的道德準則和規(guī)范。
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基本種類。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大體上可劃分為“人的倫理”—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倫理和“行為的倫理”—職務犯罪偵查行為倫理。其中,職務犯罪人員倫理可進一步劃分為: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個體倫理和職務犯罪偵查人員集體倫理,前者是指作為個體的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所應具備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和準則,其實是微觀的個體的心理描述;后者是指作為整體的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群體所應具備的職業(yè)共同感和共同責任規(guī)范,其實是宏觀的集體的心理狀態(tài)。而職務犯罪偵查行為倫理又可進一步細化為:外部行為倫理和內部行為倫理。其中,前者是指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基于自身職務行為在對外交往和活動中對應表現(xiàn)出的行為規(guī)范;后者是指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在檢察內部工作中所應恪守的行為準則。②
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主要特征。職務犯罪偵查倫理既具檢察倫理所應有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個性”,其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更加強調忠誠的政治信念和素養(yǎng)。對法律公平和正義的追求沒有國界,但是檢察官卻有國界。在我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是有機統(tǒng)一的,正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之下,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突出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要求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相比于其他法律人更應具備忠誠于黨、忠誠于法律、忠誠于檢察事業(yè)的堅定政治信念和素養(yǎng)。第二,更加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追求。眾所周知,職務犯罪偵查活動本質上就是偵查與反偵查之間的一組激烈的活力對抗,而作為國家公權力的職務犯罪偵查權顯然要比犯罪嫌疑人的私權利強大得多,職務犯罪偵查權稍有適用不當就會直接侵害甚至踐踏犯罪嫌疑人的私權利。為此,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就更為重視,絕不允許以犧牲人權來實現(xiàn)所謂“治罪”目標。第三,更加注重保持相對獨立的稟賦??陀^而言,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對象往往都是所謂的“位高權重”的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誘惑多、風險大、人情雜。為此,職務犯罪偵查倫理要求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行為選擇在堅持黨的領導下須保持相對獨立,依法規(guī)范履職,絕不允許在重壓之下而“濫權”或者“亂權”。第四,更加注重保持客觀公正的履職義務。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講,職務犯罪偵查實質上是對過去發(fā)生事情的一種“溯源性認識”,其所追求的事實只能是法律事實,而不可能是客觀事實。為此,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就更加強調職務犯罪偵查人員須積極履行客觀公正的法律義務,絕不允許做追求犯罪的“狂熱分子”,而是做公正、理性的“法律守護人”。第五,更加注重案件保密的履職需要?!皞刹槊孛堋北徽J為是偵查工作的黃金規(guī)則,職務犯罪偵查倫理要求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在辦案過程中不僅注重保守偵查秘密,而且注重保守案件相關人的合法個人隱私。
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缺失的現(xiàn)實危害
直接危害:外在形象的受損。司法外在形象尤如一人之外貌,健康、文明和開放的司法外在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會贏得社會公眾的好感和親近,反之亦然。對于職務犯罪偵查工作而言,良好的職務犯罪偵查外在形象的樹立必須要有職務犯罪偵查倫理作為內在支撐和保障。筆者在基層檢察機關調研中發(fā)現(xiàn),在一起貪污案件查辦過程中,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在前期初查工作的基礎上,決定對案件進行立案偵查,直接將犯罪嫌疑人從其女兒的婚禮上“帶走”。筆者專門為此對1000位社會公眾進行了調查,從收回的928份有效調查問卷統(tǒng)計來看,有80.6%的社會公眾表示這樣的辦案做法有背人情倫理。筆者認為,從表面上看,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執(zhí)法行為并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并且具有所謂的“震懾貪腐犯罪”的社會效果;但是,這實質上嚴重背離了職務犯罪偵查倫理關于“人的本質在于其精神性”這一要求,不僅給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傷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職務犯罪偵查機關及其人員的外在形象。
間接危害:冤假錯案的釀成??陀^而言,刑事司法中冤假錯案的形成往往有著非常復雜的因素,既包括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績效考評機制不盡科學合理、辦案機制不盡健全等;又包括一些主觀因素,比如司法人員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但是,“司法倫理缺失,仍然是妨礙客觀公正執(zhí)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也是導致冤假錯案最重要的原因”③。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缺失往往導致職務犯罪偵查人員以“追求治罪”作為工作的首要目標,而幾乎不顧倫理的價值導向和內在要求。因此,從表面上看,職務犯罪偵查機關及其人員似乎暫時“成功”地突破案件,但是從長遠看,為冤假錯案的釀成埋下了禍根。筆者在某一基層檢察機關進行調研中發(fā)現(xiàn),在一起受賄案件的偵查中,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發(fā)現(xiàn)該案犯罪嫌疑人與其嫂子有私通行為,偵查人員調取了兩人在賓館的開房記錄和相關錄像資料,并以此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威脅,“如果其不承認犯罪事實,就將此事予以公布”。在迫于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下,犯罪嫌疑人承認了犯罪事實。對此,筆者認為,上述案例并非“個例”,其實質代表了一種普遍現(xiàn)象,即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往往本想利用“攻心為上”這一偵查謀略來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但是“劍走偏鋒”式的辦案態(tài)度和方式,顯然違背了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關于保密的要求,嚴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隱私權,于是“高壓”之下必然極易造成冤假錯案。
根本危害: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的喪失。從本質來講,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就是社會公眾對于檢察機關和檢察工作的一種高度的信任、認可、尊重,是實現(xiàn)社會“良治”的價值目標之一。但是,現(xiàn)實情況正如有學者所言:“司法職業(yè)化改革與司法職業(yè)倫理建設之間的落差,以及由此導致的司法倫理滑坡,正是當前司法公信力飽受質疑的重要原因?!雹苈殑辗缸飩刹楣ぷ髯鳛橐豁棙O為重要的司法工作和“法治反腐”的一把“利劍”,其權威和公信力的樹立事關檢察機關整體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樹立。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務界對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相關研究和實踐還較粗淺,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系統(tǒng)規(guī)范尚未形成,就更談不上用職務犯罪偵查倫理來指導職務犯罪偵查實踐,而這恰恰是往往被忽略的職務犯罪偵查權威和公信力無法得以有效樹立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2009年,山西省繁峙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穆某被紀檢部門“雙規(guī)”,此事在當?shù)匾鹁薮蠓错?。經調查,穆某將職務犯罪初查權這一公權當做自己的“斂財工具”,多次“以辦案為名”向當?shù)氐V主索要“進貢”,瘋狂斂財,最終自己把自己送上不歸路。⑤顯然,這不僅僅葬送了個人前途,而且更重要的是嚴重損害了檢察機關的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而這一危害后果絕不會在短時間內得以修復。
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培育的主要路徑
職務犯罪偵查倫理作為一種專門化的職業(yè)倫理,其養(yǎng)成需要經過長期性、系統(tǒng)性和職業(yè)化的培育歷程。在新一輪司法改革和檢察改革的背景下,積極探索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培育路徑,有助于進一步打造職務犯罪偵查機關的良好外在形象,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品質,更有助于進一步形成長期有效的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
筆者認為,可考慮建構“四維一體”的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培育路徑模式,具體而言:
規(guī)范確定:明確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表現(xiàn)行為。“如要建立一套符合社會期待的檢察倫理,必須盡可能讓抽象的檢察倫理內涵具體化,并對于未能形諸規(guī)范明文的檢察倫理內涵,充實其論述,使之得以成為檢察體系及社會各界共同認知的價值,才能有效地被遵行?!雹薰P者認為,在新一輪司法改革和檢察改革中,應切實明確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具體表現(xiàn)行為,使得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外化為對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硬約束”。
由于篇幅所限,筆者在此只列舉三項較為重要的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日常行為規(guī)則。第一,偵查訊問中的倫理行為規(guī)則: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當事人合法正當權益,包括休息權、隱私權、宗教信仰等;使用文明、規(guī)范、科學的訊問用語,不得侮辱或者變相侮辱犯罪嫌疑人人格;依法、科學、適度地適用偵查訊問謀略,不得刑訊逼供、變相刑訊逼供或者暴力取證。第二,偵查取證中的倫理行為規(guī)則:積極履行客觀義務,依法收集各種證據(jù),包括有罪證據(jù)和無罪證據(jù)、罪重證據(jù)和罪輕證據(jù);依法保管、處理涉案款物,嚴禁私自扣押、處理、占有涉案款物,嚴禁侵犯當事人合法經濟利益。第三,偵查措施適用中的倫理行為規(guī)則:依法、規(guī)范、適度地適用各種強制性偵查措施和技術偵查措施,不得超期羈押或者變相羈押;在偵查措施適用中獲取的相關人員合法隱私應當為其保密,嚴禁以此威脅、引誘案件當事人。
制度保障:保障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強制效力。職務犯罪偵查倫理是在道德文化層面上對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及其行為的一種“軟約束”。如何讓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真正成為對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及其行為的“硬規(guī)定”,是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培育的必要路徑之一。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有關做法或許能帶來啟發(fā),其主要是將“檢察官倫理規(guī)范”實質效力與“法官法”產生連結而發(fā)生強大的法律約束力,對于違反“檢察官倫理規(guī)范”的情形,需按照“法官法”的規(guī)定,予以懲戒。
為此,筆者認為,結合司法改革和檢察改革,目前可考慮采取以下具體舉措:一是對于職務犯罪偵查主任檢察官的選拔和遴選,除了要考察他們的辦案業(yè)務能力,還應當著重考察他們的職務犯罪偵查倫理遵守情況;二是在科學設置績效考評的前提下,將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考評納入到日常考評之中。從長遠的發(fā)展角度來看,可考慮一是在修改《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時候,適當增加關于包括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在內的檢察倫理的相關內容;二是單獨制定包括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在內的檢察倫理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從法律層面上切實明確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法律約束力和強制力。
教育引領:健全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培訓形式。培育職務犯罪偵查倫理須注重發(fā)揮檢察機關的組織力量,注重教育在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培育中的強大引領作用。各級檢察機關須通過系統(tǒng)性地、長期性地、綜合性地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來逐步培育職務偵查倫理,讓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具體地感知、體驗和自覺地實踐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筆者認為,具體可從以下著手:一方面,各級檢察機關應將對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教育培訓納入到整體檢察教育培訓體系中來,對于有條件的檢察機關可以考慮對新入職的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統(tǒng)一開展扎實的職務犯罪偵查倫理教育,從一開始就注重樹立正確的司法職業(yè)觀,切實把好入門的“思想檻”;另一方面,按照“抓住關鍵少數(shù)”的理念,著重加強對從事職務犯罪偵查的領導干部和業(yè)務骨干(高級檢察官)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教育培訓,充分發(fā)揮他們對于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培育的示范、導引和推動作用。
文化熏陶:促成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價值認同。職務犯罪偵查倫理就是一種關于思想道德的文化,而檢察文化本身也是以一種關于檢察機關和檢察干警的文化。文化與文化之間是相連、相通和相融的,檢察文化對于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培育具有正面的、積極的、獨特的推動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促成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對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自覺的價值認同。而這種價值認同則是根深蒂固、長期持久的。尤其是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檢察文化在傳播理念、傳播渠道、傳播內容、傳播方法等都面臨著發(fā)展新態(tài)勢⑦,檢察機關應積極鼓勵檢察干警和社會公共參與到檢察文化創(chuàng)新中來,讓其在文化的熏陶之下,共同推動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培育和養(yǎng)成。以筆者所在的基層檢察院為例,2013年該院組織宣傳處與反貪污賄賂局的干警們根據(jù)所辦的一件典型貪污案件,自編、自導、自演、自制了微電影—“伏虎記”,講述了反貪干警辦案的艱辛、對法律的敬畏和對職業(yè)的信仰,并向在人大代表座談會上予以播放,受到人大代表的高度認可。此外,2014年該院職務犯罪偵查和預防干警根據(jù)近三年來所查辦的涉農惠民領域職務犯罪的典型案例,自編自演了“涉農惠民領域職務犯罪警示教育舞臺情景劇”,并通過微信、微博等全媒體的手段向社會進行展示,獲得了社會公眾的好評和認可。
美國著名法學家羅伯特·N·威爾金曾說過:“法律人不僅是法律的代言人,還是人類靈魂的發(fā)言人。法律職業(yè)不應僅為一己之私利而離群索居,而應為了回應人類內心的一種原始的渴望而產生和存續(xù)?!雹鄼z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人員作為地地道道的法律人,職務犯罪偵查工作作為純純正正的法律職業(yè),都須有現(xiàn)代職務犯罪偵查倫理作為內在的精神支撐,而職務犯罪偵查倫理的培育則須深深扎根于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司法改革的現(xiàn)實需求以及檢察人員的內心世界,從而真正提升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神圣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不斷提升檢察工作和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職業(yè)品質。
(作者分別為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當代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注釋】
①甘紹平:《倫理學的當代構建》,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5年,第23頁。
②張志銘,徐媛媛:“對我國檢察官職業(yè)倫理的初步認識”,《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
③龍宗智:《檢察官客觀義務》,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第392頁。
④萬毅:“檢察官職業(yè)倫理的劃分”,《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第3頁。
⑤王研:“神秘的初查權”,《半月談(內部版)》,2009年第14期。
⑥蔡碧玉等:《檢察官倫理規(guī)范釋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3年,第3~4頁。
⑦王向明,張云霄:“檢察機關參與法治文化建設之路徑考察”,《人民檢察》,2014年第11期,第28頁。
⑧[美]羅伯特·N·威爾金:《法律職業(yè)的精神》,王俊峰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5頁。
責編 /許國榮(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