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以2005年的第一屆“法律和社會科學”會議為起點,2014年已經是中國社科法學成長的第十個年頭。《法律的經驗研究:方法與應用》(王啟梁、張劍源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一書的出版,可以說是社科法學研究的一個里程碑。這并非指該書代表了我國社科法學研究的最高水平,而是說,社科法學終于找到了自身發(fā)展的基點。
社科法學不適合初學者,這是社科法學研究者們普遍認可的。乍見,社科法學的知識體系是前沿開放的,非常吸引年輕學人。但與直觀感受不同的是,進入社科法學研究領域其實需要極高的門檻:
首先,法學絕非書齋之學,社科法學更是長于實踐。一方面需要有成熟的心智,理解“田野”,感受現(xiàn)實;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與基礎理論,尋找問題,參與情境。
更重要的是,社科法學是反思性的法學流派,要求研習者具備獨立進行學術思考的能力。
談及社科法學如何入門,《法律的經驗研究:方法與應用》一書能給大家不少啟發(fā),16位出色的社科法學研究者就自身的研究實踐侃侃而談,這些經驗于我而言,遠比傳授專業(yè)知識重要得多,讀罷甚至會有一絲溫馨。竊以為,社科法學理論如果能連接啟蒙與鉆研,就是其體系發(fā)展成熟的標志,否則永遠只能作為另類學派,因此該書是一種很好的嘗試。社科法學的研究者們認可“對法律展開規(guī)范性研究的必要性、意義及其在法律系統(tǒng)運作中的基礎性作用”,他們著眼于“行動中的法律文本”,探尋實然的經驗,其應然標準則是一種由自然法思想主導的實質正義。當然,就法學教育而言,這些還遠遠不夠。
法律學人安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既可能是堅守,也可能是懶惰。法律學人搞跨學科研究,有可能是社科法學,也有可能是學術投機。如蘇力教授所言,“跨學科研究是有風險的,別人的常識在你眼里是知識,別人的知識在你眼里可能就是智慧了”。在這種不對稱下,如果沒有深厚的學術底蘊與開放的交流姿態(tài),做出來的所謂科研不是自娛自樂,就是欺世盜名。社科法學共同體的產生與發(fā)展也是堅持學科主體的一種宣告,我們是在進行法學研究,而不是附屬于其他,通過《法律的經驗研究:方法與應用》一書,我們可以看到法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對于法學現(xiàn)象的深入交流,這既是學術創(chuàng)新的努力方向,也是學術質量的檢驗標準。歸根到底,社科法學的研究進路是從外部視角研究法學現(xiàn)象,雖然很少進入文本釋義或裁判技術,但也因此突破了規(guī)范束縛,在“田野調查”中對法律為何解釋或如何解釋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理論補給,而研究選題的問題導向意識,又能很好脫離規(guī)范體系的僵化與滯后。
在我這個局外人看來,規(guī)范法學與社科法學的“出現(xiàn)”都是令人欣喜的,兩者所針對的其實是改革開放30年來占據(jù)主流的外土內洋、理論脫離實踐的“概念法學”。翻閱該書就會發(fā)現(xiàn),在頂尖的社科法學研究者中并不會對規(guī)范法學存在偏頗的成見,甚至可以發(fā)現(xiàn),社科法學研習營與判例研讀沙龍的發(fā)展歷程何其相似,兩者都是在打破傳統(tǒng)中脫穎而出,在學界中通過口碑相傳與學術產出,不斷凝聚共識、擴大影響。
其實,社科法學與規(guī)范法學殊途同歸,兩者均致力于研究真實的中國問題,大家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在人文社科領域,只有將中國問題研究到一流,才會成為世界一流,否則,即使將德沃金、哈特、韋伯、波斯納鉆研得再精深,也不過是西方世界的一個腳注。而當下社科法學與規(guī)范法學的爭議大多是緣于技藝不精的學人,各自站隊、搖旗吶喊,反而幫了倒忙。
對中國法學而言,當下的社科法學與規(guī)范法學都是亟需的,社科法學者力圖揭示真實的社會秩序與規(guī)范效果,規(guī)范法學者則著力通過法解釋來達到現(xiàn)時語境下的規(guī)范目的。同時,社科法學的研究成果當然,或者必然要體現(xiàn)在規(guī)范上,不是升華為虛無縹緲的哲學思想,或辭藻華麗的文藝作品;而規(guī)范法學也應當以真實的社會需求來解釋法律,避免淪為各抒己見的修飾工具,或者古老傳說的布道者。在這個意義上,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它們才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