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嶺南師范學院外語學院,廣東湛江 524048)
按照業(yè)界的用語規(guī)范,“譯員”通常是指口譯員,“譯者”指筆譯者。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會英語就會口譯,而且很多人認為口譯是逐字逐句翻譯出來的,如“tree—樹”,“pen—鋼筆”,蘋果的英文是“apple”等對譯;除此之外,口譯還常常被認為是一個傳聲筒似的轉述講話人的語言,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其實,口譯不僅僅是源語和譯語在字面意思和符號上的轉換,口譯界著名的法國學者塞萊斯科維奇曾經(jīng)說過:“Interpretation is communication”,口譯即溝通,是一種跨語言和跨文化的溝通活動[1]。譯員在實際口譯活動中是非常積極的參與者,譯員為了使異語雙方跨語言和跨文化的交際得以順利進行,取得更好的交際效果或是產(chǎn)出更好的目標語表達,往往會采取文化順應策略。
口譯活動自古已有之。說不同語言的部落、民族和國家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時,往往都需要兼通雙語的譯員進行溝通。1953年,作為一個國際范圍內(nèi)的口譯專業(yè)組織“國際會議口譯員協(xié)會”(AIIC)正式成立,標志著口譯職業(yè)化的形成??谧g研究中,往往忽視譯員的研究,直到1976年,布魯斯·W·安德森撰文《譯員角色面面觀》,才第一次從跨文化交際和社會文化語境的角度探討譯員在口譯活動中的角色??谧g交際互動研究的主要觀點是:口譯不僅是一種語言轉換、信息處理、認知處理行為,而且是一種交際互動活動,譯員在發(fā)言人和聽眾之間的話語互動中起著關鍵的協(xié)調作用。對話口譯(dialogue interpreting)和社區(qū)口譯(community interpreting)是其代表性研究,此類視角口譯特別是在社區(qū)口譯的過程中,譯員發(fā)揮的不僅僅是發(fā)言人和聽眾之間的“傳聲筒”作用,而且在兩者之間起著話語協(xié)調、交際協(xié)調甚至文化協(xié)調的作用[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又深深地扎根于語言之中??谧g作為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譯員必須具有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才能使譯文達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或完成相類似的文化功能。
1.社會習俗
人們的社會交往要遵守約定俗成的社會習俗,這體現(xiàn)在交際過程的方方面面。在跨文化交際中,特別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口譯場合,交際雙方常因缺乏文化差異意識對年齡、工資等私人問題感興趣,而此類涉及隱私的問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文化沖突和誤解。
例如,中國人喜歡熱鬧,熱情好客,喜歡家中常來客人;而西方人卻非常注重個人生活,私人時間不愿意被打擾,就算是自己的兒女回家前都要先跟父母打個招呼,不然會被視為是一種無禮的行為。
“您辛苦了”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表現(xiàn)的是對對方的關心和體貼,如“謝謝您的配合與支持,您辛苦了”、“一路上您辛苦了”等,如果直接翻譯為“You must be very tired……”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聽眾會以為你是嫌棄對方老了或者身體不好等情況。
又比如,中文在指令和禁語方面,往往表達得直截了當,缺乏回旋感。英語則比較注意婉轉,避免給人生硬的感覺。如本意是提醒對方注意的話“I found…… This is not permissible,so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it next time.”對方聽了會很生氣,認為這樣的話是很無禮的,因為對方會認為你像在罵一個做錯事的小孩。
2.跨文化交際中的思維模式差異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東西方文化差異,極大地影響著中國人和英語國家人的思維模式,因而不同的文化中很難找到意義完全相等的詞語。像breakfast這樣意義比較單一的詞語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所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也不盡相同。歐美人想到的是雞蛋、牛奶、面包;中國人想到的可能是稀飯、饅頭、豆?jié){。這對于口譯工作也形成一些障礙,特別是在譯員對說話人的邏輯把握和意義理解方面。因此,譯員必須具有跨文化交際意識,在翻譯的過程中,妥當處理因思維模式差異而造成的中英文在詞匯和句型結構上的缺失和不對等的情況,并采取有效的方法給予補償。
在不同的口譯實際場境中,針對不同的交際情景,譯員為了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雙方進行有效的合作與交流,應該也必然會對那些特殊的文化因素進行靈活的處理,這樣做似乎違背了準確或忠實的原則,但從口譯活動的目的和交際效果而言,這樣的文化順應策略卻恰恰達到了合理溝通、充分交際的目的。
Skopos這一術語源于希臘語,意為“目的、意圖”,是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Skopos theory)中提出的,通常指譯文目的。“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在既定場合發(fā)生的有目的的行為,是一種言語和非言語交際符號向另一種語言的轉換。目的語聽話者具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翻譯成功與否取決于翻譯目的能否實現(xiàn),譯文是否為聽眾所接受,而不是原語和目的語是否對等??谧g作為一種交際行為,其終端用戶是目的語聽話者,因此當譯員接收到原語信息后,必須用能為目的語文化和目的語聽者所接受的方式完成信息的傳遞[3]。例如,在一場科普活動的口譯中,現(xiàn)場觀眾多數(shù)是普通市民,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參加。這樣的觀眾構成,加上現(xiàn)場互動的需要,譯員不可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來口譯。主講人在介紹Haggis說:“Haggis is a Scottish dish that people have on Burns Night,a festival to remember Robert Burns.”譯員要思考的問題是:演講人的意圖是什么,直譯語言能否為目的語聽眾所接受,聽眾期待的譯文是什么呢?由此,譯員可把譯文處理成“這道菜叫做Haggis,肉餡羊腸,是蘇格蘭的傳統(tǒng)菜肴,相當于我們的羊雜碎……”實際上,譯員這時候的角色就不是單純在翻譯了,而是和主講人合作來進行一場講座,把Haggis和我們平時吃的羊雜碎讓觀眾聯(lián)想起來,更能滿足聽眾的期待,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口譯交際目的。
譯員在交際互動的過程中牽涉了3個層面的信息交際:語言信息內(nèi)容、交際意圖、交際各方之間關系。譯員在交際互動中遇到文化差異時,往往不能按字面翻譯,應該適當變通調整,以避免由于文化沖突而產(chǎn)生的不愉快,因而在交際中往往采取文化順應策略。譯員對文化的順應是指譯員在口譯中,充分考慮到各種文化因素對話語理解的影響,更好地傳遞原語的交際意圖,使聽話人更好地理解譯員話語。
多年前在英國的一次酒會上,廣州代表團給牛津大學贈送了一個傳統(tǒng)工藝的廣彩瓷盤,團長向牛津大學校長說的其中一句話——“昨天我們給牛津的市長送了一個一樣的盤子”讓隨行的口譯員犯難了。廣州代表團團長說的這句話(Yesterday we presented the Mayor of Oxford a same plate)在字面上看沒有任何翻譯的難度,看似簡單,其實暗含了至少3個文化問題:a.中國人的文化中有點“官本位”,崇尚權貴,把官員放在比較高的位置,而西方文化中沒有這樣的思維方式;b.西方人送禮物,很少會給不同的人送相同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送禮物要考慮個人的喜好和特點才能顯出誠意;c.在英國的體制中,倫敦以外的城市,“市長”只是由市議會的某位議員兼任,每年換一次,是一個禮儀性的角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牛津大學的校長比牛津市的市長更重要。考慮以上文化因素,隨行的口譯員將“昨天我們給牛津的市長送了一個一樣的盤子”這句話譯為“We hope you like it”。
也許有人會批評隨行譯員這樣譯對講話人不忠實,畢竟口譯員不應該帶入自己的評判,只需原原本本地把講話人的話用另一種語言說出來,但是,譯員的目的不是要幫助雙方溝通,達成交際功能嗎?從這一點來看,譯員在交談雙方中由于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交際失誤可以靈活的處理,采取文化順應策略,以免造成雙方的不愉快[4]。
由于文化的因素,口譯員在工作中除了進行語言轉換以外,在不同的工作場所中,針對不同的交際情境,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去做一個信息的把關者、交際的促成者,甚至權益的賦予者。使得目標語所傳達的信息和意義更忠實于源語發(fā)言人,也使得目標語在口譯現(xiàn)場聽眾那里達到了口譯現(xiàn)場最佳的交際效果。
從根本上說,口譯是不同文化之間的語言交際活動。譯員作為溝通來自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人們交際的橋梁,除了需要努力鍛造自己語言能力外,還必須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多采用文化順應策略,以幫助各方圓滿地實現(xiàn)交際目的。
[1] 仲偉合.口譯研究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58.
[2] 王斌華.口譯規(guī)范的描寫研究:基于現(xiàn)場口譯較大規(guī)模語料的分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48.
[3] 陳菁.從口譯交際行為的主體、客體和規(guī)范透視口譯的文化性[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3):66-69.
[4] 詹成.譯響天開:會議口譯的思考與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