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銘祖 杜 鵑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 基礎部,北京100176)
魯迅稱譽《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形象地概括了其歷史文本與文學文本的雙重性質(zhì)。作為傳記文學文本,項羽無疑是其中最具盛名的文學形象之一,當代人對項羽形象的感知,主要來自傳說、連環(huán)畫、說書、影視、游戲等文藝形式,以及中學與大學的語文教育。前者屬于以《項羽本紀》為基礎的“二度創(chuàng)作”,后者囿于教學課時、教師視野等因素,流于“選段賞析”。讀者要么品味不到項羽形象的“原生態(tài)”,要么無法領略項羽形象的完整性?!俄椨鸨炯o》中項羽形象的完整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體現(xiàn)人物性格發(fā)展過程的發(fā)展性①,二是展現(xiàn)人物各種特征的豐富性。如果脫離了這兩者感受項羽形象,前者就會導致斷章取義,后者則等于盲人摸象。因此,我們應當回歸《項羽本紀》的文本,感受司馬遷是如何匠心獨運地塑造了一個脈絡貫通、生動豐滿的項羽形象。本文從項羽在不同事件(或者場合)中的語言的角度,尤其是從其語言長短(或者有無)的因素賞析項羽形象的完整性。
殺宋義是項羽成事的重要一步,由是“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在動手前后,項羽的語言有三處:
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nèi),破秦軍必矣?!?/p>
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nèi)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p>
(項羽)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
為了理解作者在這樣的語言安排中蘊含的匠心和由此形成的客觀效果,就要把這個事件和之前項羽起事時殺殷通一事聯(lián)系起來考察。殺殷通與殺宋義有諸多類似之處:其一,它們在性質(zhì)上都是“弒”的行為,因為殷通為郡守,宋義為上將軍。其二,“弒”的執(zhí)行者都是項羽一人。其三,“弒”的過程都是雷厲風行,前者“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shù)十百人”,后者“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其中“遂”、“即”兩個副詞活寫出項羽行事的干凈利落。其四,“弒”的效果都是左右懾服,前者“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后者“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但是在語言方面,項羽的表現(xiàn)判若兩人:殺殷通時,他一言不發(fā);殺宋義時,他侃侃而談,第二處的語言竟長達113字。將這兩個事件加以并列考察,殺殷通時,人物的語言描寫主要集中在項羽的季父項梁一人身上,項羽作為執(zhí)行指令的裨將全程參與此事。而在之后的殺宋義事件中,項羽的語言描寫很突出,可以說項羽復合扮演了殺殷通時的項梁和項羽的角色。項梁和項羽的語言在兩個事件中起到的都是出謀劃策、歸服人心的作用。由此,一個具有發(fā)展性的項羽形象就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在作為庇護者、導師、領導者等多重角色的項梁戰(zhàn)死之后,殺宋義時的項羽已經(jīng)由一個雷厲風行地執(zhí)行指令的裨將成長為審時度勢、獨當一面的上將軍。
巨鹿之戰(zhàn)是項羽成事的決定性戰(zhàn)役,“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在戰(zhàn)役的始末,司馬遷對項羽又無一處語言描寫。為了洞悉司馬遷如此安排的妙處,還要回溯到殺宋義、殺殷通,直至項羽起事前,就可以發(fā)現(xiàn)司馬遷對項羽起事前的描寫其實已經(jīng)暗含了貫穿這幾個事件的機杼。在起事前,項羽的語言有兩處:
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這是由短句構(gòu)成的斬釘截鐵的語言,給人的直接感受是年輕氣盛。細品之,其中有年輕人常見的“不肯竟學”的躁氣,亦有人中龍鳳方有的“萬人敵”的豪氣,以及亂世梟雄必備的“取而代也”的膽氣、霸氣,甚至殺氣,項梁才會“以此奇籍”。結(jié)合司馬遷的敘述,“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可見凜然之“氣”和“扛鼎”之“力”,是項羽起事前的立身之本,使他儼然成為懾服“吳中子弟”這些地頭蛇的強龍。除了“力”、“氣”,還有司馬遷在敘述中提到的,“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點出了項羽的第三樣素質(zhì),即“略知其意”的“兵法”。因此“力”、“氣”、“兵法”是司馬遷心目中項羽生命的三要素,因為項羽對“兵法”只是“略知其意”,所以在三者的關系中,“力”和“氣”占主導地位,“兵法”只是處于輔助地位。
由此出發(fā),縱觀殺殷通、殺宋義、和巨鹿之戰(zhàn),“力”、“氣”、“兵法”這三要素表現(xiàn)出了或同或異、時隱時現(xiàn)的形態(tài),形成了貫穿項羽人生的三條脈絡。首先,在殺殷通、殺宋義中,項羽的單槍匹馬、雷厲風行、左右懾服,就是其“力”與“氣”的綜合體現(xiàn),也說明“起事前”項梁的“以此奇籍”已經(jīng)為其在良機突降時倚重項羽埋下伏筆。對比《刺客列傳》,刺殺秦王的行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主事者荊軻有“氣”無“力”,助手秦舞陽有“力”無“氣”。其次,殺殷通時項梁用來出謀劃策、歸服人心的語言,演繹的就是“兵法”,可見項梁對兵法是有一定造詣的,也同時呼應了起事前的“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和“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因而殺宋義時項羽的語言,體現(xiàn)的正是他對“項梁乃教籍兵法”的應用。只不過項羽對兵法確實只是“略知其意”,他的語言(包括行為)不可謂不周密,但體現(xiàn)的只是兵法中一些明朗的戰(zhàn)術(shù)和準則,比如給宋義的建議是為了“里應外合”,數(shù)落宋義是為了“師出有名”,殺宋義后先追殺宋義之子是“斬草除根”,繼而“報命于懷王”是“先斬后奏”。不像項梁,其語言(包括行為)雖是臨時起意,但可用文中的“陰”字概括,既有陰謀暗算,又有深謀遠慮,向殷通引薦項羽其實是“引狼入室”,殺殷通后部署干部依據(jù)的是平時替殷通主辦“大繇役及喪”時的“假公濟私”(考察、訓練干部)。這一點在巨鹿之戰(zhàn)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在這個重大事件中,司馬遷不寫項羽的語言,恰恰說明“兵法”并不是項羽攻城野戰(zhàn)的主要憑借,也不是此役勝敗的關鍵因素。除了派遣當陽君、蒲將軍帶領先頭部隊試探深淺具有“兵法”的因素,項羽主要是通過“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的“力”,和破釜沉舟的“氣”(“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解除巨鹿之圍,并同時懾服了各路諸侯軍,使“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往下推究,巨鹿之戰(zhàn)后,“力”、“氣”、“兵法”這三條脈絡延伸到了項羽生命的結(jié)束。在廣武對峙時,項羽“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體現(xiàn)的就是對“力”的自信。而“漢王笑謝曰:‘吾寧斗智,不能斗力’”,反映的就是劉邦對項羽在“兵法”方面膚淺的嘲諷。劉邦謝戰(zhàn)之后,項羽“令壯士出挑戰(zhàn)”,面對“楚挑戰(zhàn)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這里項羽不經(jīng)謀劃,不動干戈,僅憑“氣”,就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到垓下之圍時,項羽歌吟“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更是對開頭“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的明確呼應。而項羽臨死前欲通過“快戰(zhàn)三勝”證明“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說明他對自己在“兵法”方面的膚淺始終不承認?!翱鞈?zhàn)三勝”打得酣暢淋漓,但僅說明他具有“分路突圍”的基本戰(zhàn)術(shù)思維,其中令從者“皆伏”的還是他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力”和“氣”,而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思想和兵不厭詐的謀略思維是其一輩子不具備的,項羽對這些似乎也是不屑于經(jīng)營,這正是他敗事的主要原因。所以,司馬遷在“太史公曰”中,才會對項羽的一生做出這樣的總結(jié):“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鴻門宴是項羽由成事走向敗事的伏筆,垓下之圍則是項羽光輝一生的悲劇收場。在鴻門宴中,項羽的語言有九處: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p>
項王曰:“諾?!?/p>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p>
項王曰:“賜之彘肩。”
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
項王未有以應,曰:“坐?!?/p>
項王曰:“沛公安在?”
項羽在垓下之圍時,也有九處語言:
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王)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王)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于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p>
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p>
(項王)乃謂其騎曰:“何如?”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項王)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項王)曰:“若非吾故人乎?”
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對比兩組語言,各自的特點立刻彰顯出來,即一短一長。鴻門宴的語言大都為短句,其中有兩處只有1字;垓下之圍的語言大都為長句,其中第三處達到82字,而第二處,司馬遷還用敘述語言附注“歌數(shù)闋”。如此排比式地用短句和長句對項羽進行語言描寫,肯定不是偶然的。順著《項羽本紀》的文本從頭讀到這里,就會水到渠成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機妙。鴻門宴是緊跟著巨鹿之戰(zhàn)發(fā)生的,上文提到項羽在巨鹿之戰(zhàn)中主要是憑借“力”和“氣”取得勝利的;勝利之后五路諸侯歸附、秦將章邯率兵投降,在這種情況下,項羽的“氣”達到了一生的頂峰。因此,鴻門宴中項羽排比式的短句語言,正好形象地表現(xiàn)了項羽“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由楚軍上將軍上升為諸侯上將軍之后睥睨天下、一言九鼎的帝王之“氣”。在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他不把劉邦放在眼里,不殺劉邦就自然而然了。如今的語文教學,往往要求學生就這個經(jīng)典選段概括項羽的性格,如此斷章取義,不僅無法縱覽項羽性格的發(fā)展性,而且對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推斷,只能停留于概念化的性格決定論上。由此也能看出,司馬遷不只是在“太史公曰”中通過概括性的語言——“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論證項羽的傳記理應歸入“本紀”,更是在項羽的言行之中形象地寫出了他的帝王氣象。
垓下之圍之中項羽的語言為什么又大都變?yōu)殚L句呢?從其中第四、五、八、九這幾處比較短的語言來看,它們體現(xiàn)的仍然主要是上文分析過的延伸到了項羽生命結(jié)束的“力”、“氣”、“兵法”這三要素??墒菑牡谝?、二、三、六、七這幾處較長的語言來看,可以體驗到其中出現(xiàn)了司馬遷心目中項羽生命的另一要素——“情義”?!盀樵姟辈ⅰ案钄?shù)闋”、“不忍殺之”體現(xiàn)了對虞姬、烏騅的深情;“以賜公”、“吾為若德”體現(xiàn)了對亭長、故人的厚德;“此天之亡我”體現(xiàn)了對英雄命運的切憫;“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并從容自殺)體現(xiàn)了對江東父老的高義、對生命尊嚴的大節(jié)。因此,這里的排比式長句語言,正是作為敗軍之將的項羽在生命的最后關頭情深意長的自然流露,慷慨悲歌的應有形式。所謂“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正是因為有了“情義”,項羽的生命才不至于流于一介暴虐的武夫,而成為一個令人毀譽參半、恨愛交加、可悲可嘆的千古英雄。也正因為有了這樣“言為心聲”的“永言”,才使項羽的形象,除因為“力”、“氣”、“兵法”而具有撼人心魄的氣息外,又具有了耐人尋味、感人肺腑的韻味與詩意,正是悲劇的力量。劉邦與之相比,雖然在歷史的功業(yè)上蓋過項羽,可是因為生命中沒有像項羽一樣令人感動的素質(zhì),所以在文學形象上自然也就不具備項羽的感染力。
《項羽本紀》的多個事件(場合)中,項羽的語言在長短(有無)方面對比懸殊,卻相映成趣,殺宋義時侃侃而談,殺殷通則一言不發(fā);巨鹿之戰(zhàn)又是一言不發(fā),起事前斬釘截鐵;鴻門宴是一言九鼎,垓下之圍卻又慷慨悲歌。從這些解讀中,可以看出司馬遷將“力”、“氣”、“略知其意”的“兵法”視作項羽生命的三要素,它們各自在不同的事件中表現(xiàn)出或同或異、時隱時現(xiàn)的形態(tài)(語言長短只是其中一部分),因而形成三條脈絡貫穿項羽的一生。再加上其在生命最后關頭體現(xiàn)出來的“情義”,四者構(gòu)成了一個脈絡貫通、氣韻兼具、生動豐滿的項羽形象。所以只有回歸文本,才能領略項羽形象的完整性。
【注 釋】
①參見李長之:《文學史上之司馬遷》,施丁、廉敏主編:《史記研究》(下),第2頁,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月。
[1]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2012.
[2]施丁,廉敏主編.史記研究[C].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3]張新科,高益榮,高一農(nóng)主編.史記研究資料萃編[M].三秦出版社,2011.
[4]徐穎瑛.史記·項羽本紀賞析[J].文學教育,2008(7).
[5]黃巖.《史記·項羽本紀》中人物語言的特點[J].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3(6).
[6]羅留義.《史記·項羽本紀》的藝術(shù)特色[J].文學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