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娜·阿倫特:“二戰(zhàn)”的反抗與沉思

2015-08-14 20:09趙豐
世界文化 2015年8期
關鍵詞:極權主義阿倫特漢娜

趙豐

漢娜·阿倫特(1906—1975),20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之一。1906年10月14日,漢娜·阿倫特出生在德國漢諾威,祖輩是來自俄國的猶太移民。由于父親早故,小時候的她聰穎敏感,中學時代就已熟讀康德,并表現(xiàn)出特立獨行的個性。年輕時,她受到的是文科高級中學的優(yōu)良教育、大學人文學科的學術訓練,并接觸關于奧古斯丁的博士論文等。她通曉希臘語、拉丁語,對神學和哲學情有獨鐘。她沉浸在當時由羅曼諾·瓜爾蒂尼、布爾特曼、胡塞爾、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等德國學術界、思想界最重要的人物組成的沙龍中,并與其中的一些人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由此獲得了豐富的思想理論滋養(yǎng)。

1924年,漢娜·阿倫特來到馬堡大學哲學系,投師于海德格爾的門下,此后一生便與海德格爾結下不解之緣。在傳記電影《漢娜·阿倫特》中有一段漢娜的回憶鏡頭:18歲的她站在35歲的海德格爾面前,海德格爾問:“您想從我這里學習思考?”她翹起漂亮的鼻尖點著頭。課堂上,海德格爾對思考的闡釋令她動容:“思考不會形成科學知識,思考不會帶來有用的處世之道,思考解決不了宇宙之謎,思考不會直接給予行動的力量。我們生活,是因為我們活著,我們思考,是因為我們是思考的生物。”海德格爾把思考上升到人的本能,上升到活著的意義。也許,正是那一刻,阿倫特意識到了生存的意義。影片最后,她在課堂上演講說:“人不能去思考,使得很多人大范圍地犯罪成為可能……我用哲學的方式,來思考這些問題,思想之風的出現(xiàn),不是知識,而是分辨正確與錯誤、美好與丑陋的能力。我希望,思考能帶給人類,在這些罕見的時候,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候,去預防災難的力量?!彼难葜v,贏得了學生們的長久掌聲。

1925年,阿倫特轉學到弗賴堡大學,學習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1926年,經(jīng)海德格爾推薦,她來到海德堡大學,在雅斯貝爾斯門下攻讀博士學位。1928年,她完成了博士論文《論奧古斯丁“愛”的概念》,并獲得博士學位。但由于她是猶太人,無法獲取教授學術資格認定,無法在任何德國大學授課,只好移居柏林,從事德國浪漫派研究。

“二戰(zhàn)”之前,阿倫特就與極權主義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開始大規(guī)模迫害猶太人,于是她毅然放棄了書齋生活,主動幫助猶太人、共產黨人和社會民主黨人逃亡,曾被納粹政府關押。獲釋后,她逃離德國,經(jīng)布拉格流亡到巴黎,在那里與馬克思主義者沃爾特·本雅明結識并成為好友。在法國逗留期間,她還致力于救助猶太難民的活動。

1929年,阿倫特與同樣從學于海德格爾的斯特恩結婚,夫妻兩人在學術上互相支持,互相砥礪,生活清貧而安寧。有一段時間他們在柏林租房,房子晚上用來居住,白天則是一個舞蹈排練室,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仍然滿懷熱情地參與學術討論和文化活動,沉浸在激活古代哲人智慧的存在哲學革命的激情之中。當時,斯特恩在準備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的教授資格論文,而阿倫特則在深入研究德國浪漫主義。

然而,隨著斯特恩的教授資格論文被否定,阿倫特從事學術研究的美好愿望逐漸破滅。面對日益窘迫的經(jīng)濟狀況,她先是經(jīng)布萊希特推薦去一家雜志社做文化專欄的采編記者,之后開始寫作諷刺納粹的小說。在納粹反猶主義甚囂塵上的背景下,在面對現(xiàn)實的政治危機時,夫婦兩人的性格差異就顯露出來。1933年初,德國國會發(fā)生了縱火案,斯特恩由于擔心被蓋世太保拘捕逃往巴黎,而阿倫特則堅持留在柏林。此后,兩人的婚姻關系名存實亡。

留在柏林與納粹直接斗爭,阿倫特的這一決定表明她已經(jīng)從迷戀于觀念領域的青年學者轉變?yōu)榉e極參與現(xiàn)實斗爭的行動者。這一轉變的核心促發(fā)因素就是“猶太人問題”。這時,她對瓦恩哈根的研究已經(jīng)超出了解決自我問題的范圍,而且促進了她對自己民族生存處境的理解,而與猶太復國主義的領袖人物布魯門菲爾德的密切接觸又使她學習到現(xiàn)實政治斗爭的重要性。她開始撰寫 《啟蒙與猶太人》和有關猶太人的歷史和現(xiàn)實困境的論文,評論曼海姆的《意識形態(tài)與烏托邦》,討論婦女解放問題。在這些文章中,她表現(xiàn)出來的睿智源于對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反思,基于自己對現(xiàn)實的敏感。當大多數(shù)人還在對納粹的活動抱有幻想時,對于那些未能理解日益黑暗的政治狀況的知識分子,她已經(jīng)忍無可忍。

漢娜·阿倫特對納粹集權者的反抗,并不僅僅表現(xiàn)在沉思上,也表現(xiàn)在了行動上。一個歷經(jīng)苦難的女人,身上透出一種鋒利,如刀刃一般刺向集權者的心臟。她積極從事類似地下工作的反納粹、營救猶太人和社會主義者的活動,她在柏林的家成為這些人用來避難的場所。在猶太復國組織的邀請下,她到普魯士國家圖書館廣泛收集反猶言論,而這在當時是一件極其危險的違法活動。雖然她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難以扭轉猶太人的政治困境,但通過如此的過程,她清晰地認識到那種仍然在眾多德國學術界、文化界精英中存在的生活的虛偽性。

在為猶太復國組織工作后不久,阿倫特突然被捕,警方對她進行了審訊,幸虧遇到了一位剛入道的德國警察,她機巧應對,被關押8天后釋放。之后,她踏上了流亡之路。先是逃往布拉格,后來又到日內瓦,1933年秋天到達巴黎。由此,直到1941年5月赴紐約,她在法國度過了8年的流亡生涯。

與斯特恩的婚姻關系破裂后,阿倫特開始與剛剛逃離德國的前共產黨員布呂歇爾交往,繼而結為伴侶。布呂歇爾為她注入了現(xiàn)實政治斗爭的經(jīng)驗和智慧。布呂歇爾出身工人家庭,自幼生活艱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毒氣彈中毒,戰(zhàn)后參加了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領導的斯巴達克團,失敗后在重建德國共產黨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布呂歇爾的影響下,阿倫特開始閱讀馬克思、列寧、托洛茨基等人的著作。盡管在很多根本問題上她和馬克思存在分歧,但直言不諱馬克思對她的重要影響。此外,德國共產黨的奠基人羅莎·盧森堡的人格和思想也令她崇敬不已。

“二戰(zhàn)”爆發(fā)后,法國部分領土被納粹德國占領,阿倫特不得不再次流亡。1940年10月,法國傀儡政府發(fā)布了要流亡者到政府部門自首登記的通告,阿倫特與布呂歇爾在后來成為著名經(jīng)濟學家的阿爾伯特·赫希曼組織的“緊急救援委員會”的協(xié)助下,得到了赴美簽證,而維希政府卻不簽發(fā)出境許可證明,夫婦二人只能偷渡至西班牙。1941年,在一位美國外交官的幫助下,他們二人才得以赴美。一到紐約,阿倫特便成為當?shù)氐聡q太僑民中的活躍分子,為流亡者雜志《建設》撰寫評論,為肯舍出版社做編輯。

隨著“二戰(zhàn)”中歐洲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嚴峻,阿倫特將精力投入到越來越多的實際斗爭中。她積極提議建立猶太人軍團,以圖展開與希特勒針鋒相對的斗爭,并且深入思考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但她的這些思考,并未取得理想的結果,前者因為猶太人在美國政治中的微妙處境而被漠視,后者則因為知道納粹的最終解決方案而被她自己暫時放棄。1942年底,當聞知納粹大屠殺的驚人消息,她怒不可遏,更憤慨于美國社會對這個消息的普遍冷漠。于是,她與許多猶太同胞一道組織集會、發(fā)表演說、參加演出,試圖將人們從遲鈍中喚醒。在此過程中,她的獨特之處就是揭露猶太人內部那些有影響的領導層在災難發(fā)生過程中的責任。她犀利地指出:處處順從政治的潮流,在德國是配合納粹,在法國是順應法國的右翼意識形態(tài),在美國是遷就美國人的愛國熱情。這種所謂顧全大局的考慮總是忘記了猶太人自己的政治立場,結果是一步步將自己的同胞推向災難。

像許多猶太裔的流亡知識分子一樣,漢娜·阿倫特的個人經(jīng)歷打上了納粹統(tǒng)治和“二戰(zhàn)”的烙印。從1933年納粹上臺到1945年“二戰(zhàn)”結束,她經(jīng)歷了12年顛沛流離的人生,也在思想上逐漸成熟。

1945年5月8日,巴黎解放的消息傳來時,阿倫特和丈夫激動不已,他們喝著香檳酒慶祝勝利,期待著新生活的到來。

“二戰(zhàn)”結束后,漢娜·阿倫特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沉思和寫作上。因為孤獨,她拼命地抽煙。在煙火的明滅中,她這樣說:“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去理解,寫作就是尋求理解,是理解過程的一個部分——某些事情得到了清晰表達。如果我的記憶可以把我所思考的東西真正地保留下來,我很懷疑我還會寫任何東西?!睂τ诮?jīng)歷了“二戰(zhàn)”的她來說,研究和理解“二戰(zhàn)”發(fā)生的背景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1951年,她出版了《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第一次系統(tǒng)地描述了這一人類境況。她指出:20世紀人們最為刻骨銘心的經(jīng)驗,就是在極權主義統(tǒng)治下的生活。這部書分三部:第一部為“反猶主義”,第二部為“帝國主義”,第三部為“極權主義”。前兩部對18世紀以來歐洲的歷史進行了多方面考察,指出極權主義的崛起乃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大崩潰,實際上是世界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奏。第三部對極權主義的起因和條件、表現(xiàn)形態(tài)和特點做了縝密分析。她認為,極權主義運動最顯著的外部特征就是個體成員必須完全地、無限地、無條件地、一如既往地忠誠。忠誠,是極權統(tǒng)治的心理基礎。極權主義運動的領袖和精英人物必須不斷維系群眾的忠誠,以激發(fā)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獻身精神。極權主義者的宣傳正是利用了邏輯演繹的強制性,以恐怖的力量,為他們提供現(xiàn)實感的另一種代用品——“科學”的謊言。于是,受到蠱惑的人們陷入了極權主義教義所虛擬的世界之中,狂熱地投身于戰(zhàn)爭。她預言道,這是“我們時代的重荷”,并且警告說,極權主義并未終結于納粹主義的終結。本書被歐美知識界和輿論界稱為“大師的杰作”,認為可以與馬克思的社會批判著作相媲美,從而奠定了阿倫特作為著名政治理論家的基礎和聲望。

1952年,阿倫特擔任了“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1954年,她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后擔任過芝加哥大學和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出版,她成為20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聲譽日隆。

1958年,《極權主義的起源》第二版面世,阿倫特加寫了“意識形態(tài)與恐怖”一章。在書中,她對極權主義作為一種新的國家形式,同歷史上各種專制政治、獨裁制和暴政形式做了區(qū)分,分析它的“現(xiàn)代性”的特點。在最后一章,她指出,極權統(tǒng)治蔑視一切成文法,甚至蔑視自己制定的法律,發(fā)展到全面專政,就是警察國家。在這樣的國家里,人的肉體被強行塞進恐怖的鐵籠中,喪失了自由,甚至窒息了自由的渴望。應當說,作為戰(zhàn)爭的親歷者,阿倫特是對“二戰(zhàn)”率先發(fā)出質疑和反思的文化學者。她的良知、她的正義感、她的洞察力,在這部《極權主義的起源》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阿倫特還以一種新異的文體風格,寫出了《黑暗時代的人們》。所謂黑暗時代,正是她所經(jīng)歷的“二戰(zhàn)”前后。其中,她寫了與她同時代的多位詩人、作家、哲學家,包括萊辛、盧森堡這樣的革命者,提供了一個處于精神領域中的人物譜系。當時代將人們卷入屠殺、混亂、饑餓、不義與絕望之中時,作為“時代的代表”,這些人并不被控制和影響。在她看來,這是一個奇跡。在書的序言末尾,阿倫特如此清晰地表達了她的信念:

即使是在黑暗的時代中,我們也有權去期待一種啟明,這種啟明或許并不來自理論和概念,而更多地來自一種不確定的、閃爍而又經(jīng)常很微弱的光亮。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們的生命和作品,它們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都點燃著,并把光散射到他們在塵世所擁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圍。像我們這樣長期習慣了黑暗的眼睛,幾乎無法告知人們,那些光到底是蠟燭的光芒還是熾烈的陽光……

阿倫特以一個男人的力量勇敢面對極權者的殘暴,又以一個女性的溫柔熱愛這個世界。她和她的著作,充滿了陽光般的溫暖,讓經(jīng)歷過“二戰(zhàn)”的人們拂去心靈和肉體的創(chuàng)傷,看到光明與希望。

1959年,阿倫特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1975年12月,69歲的漢娜·阿倫特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葬于紐約州。

作為時代的沉思者,漢娜·阿倫特無疑是其中優(yōu)秀的一員。她不是那類埋頭于專業(yè)的、麻木不仁的學者,而是逆流而上的戰(zhàn)士。她反潮流、反時代,因為她確信,她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極端的、黑暗的時代。在彌漫著斗爭氣息的日子里,她是抵抗運動的一名成員,同時也是一名思考者。為了人類的自由生存,她為自己選擇了最孤立、最需要堅忍、最艱難的工作:思考。事實上,直到臨終前,她仍然進行著嚴肅的哲學思考。

電影《漢娜·阿倫特》的開頭與結尾,都是阿倫特躺在沙發(fā)上抽煙沉思的畫面。窗外,城市燈火閃爍,阿倫特煙頭上的暗淡紅光太過微弱。她想起了海德格爾曾經(jīng)沉思著說過的一句話:思考,是一項孤獨的工作。

猜你喜歡
極權主義阿倫特漢娜
阿倫特與馬克思的政治思想比較——關于勞動、暴力與自由問題
漢娜的驚喜
淺析《一九八四》人物奧布蘭的雙重身份
沖破單向度的枷鎖
技術與現(xiàn)代世界*——阿倫特的技術觀
漢娜·阿倫特和三個男人
論《蘇菲的選擇》中極權主義對于女性的影響——以女主人公蘇菲為例
《阿倫特手冊》:走進阿倫特的思想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少女漢娜的生死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