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夕萍
一、 創(chuàng)設連續(xù)的教學情境,使拼音教學結(jié)構化
漢語拼音教學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號,學起來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拼音教學中,教師僅僅重視在個別拼音字母上“精雕細刻”,忽視對拼音結(jié)構的整體把握,就難免會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學誤區(qū)。
開學初,我精心構思,在黑板上開辟出“拼音王國”一角。半學期的教學中,我著力通過課前的復習和過渡,創(chuàng)設“三個字母精靈勇闖‘拼音王國”這一完整的故事情境,使同學們在收獲中期待,在期待中不斷收獲。逐漸地,同學們對“拼音王國”里的“聲母家庭”“韻母家庭”和“整體認讀家庭”有了整體把握,從而在拼音運用過程中,有了實質(zhì)性進步。例如,了解了聲母和韻母的結(jié)構特點,拼寫“葉”的拼音時,同學們就知道為什么是“ye”而不是“ie”。
有了整體把握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才能有條不紊地細細量化,引導同學們慢慢感知:淘氣的單韻母,多變的復韻母,有趣的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此外,學習新知后,還要注意歸類小結(jié),引導同學們將拼音卡片“送回家”。
二、 倡導豐富的語言形式,使拼音教學兒童化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就要多動腦筋,注意調(diào)整教學策略,變枯燥乏味的說教為生動活潑的童謠、兒歌等等,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方面,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圖、表音表形圖等。如,導入《zh ch sh r》一課新知時,可以先從看圖學語境歌做起:“一輪紅日上山頭,獅子想來吃小猴,樹上同伴有辦法,搭根樹枝來搭救?!睂W生情趣盎然地學會了。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尋找突破口。教學“j、q、x、y”與“ü”的拼寫規(guī)則時,可編成兒歌:“小ü小ü有禮貌,看見j、q、x、y,就脫帽”;又如,教標調(diào)規(guī)則時,可編成:“有ɑ不放過,沒ɑ找o、e,i、u,并排標在后,單個韻母不用說……”這些童謠形象生動,充分調(diào)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拼音知識。
三、 聯(lián)系身邊的直觀事物,使拼音教學生活化
漢語拼音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尤其對于發(fā)音規(guī)則要求很嚴格,誠然,我們不可能把發(fā)音規(guī)則逐條辨析給學生聽,但我們可以把拼音知識與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jié)合。例如,許多學生熟讀23個字母就像小和尚念經(jīng),不解其意,寫起來也容易混淆。為此,我們在朗讀時可以聯(lián)系生活,如“廣播b b b,爬山坡p p p,兩個門洞m m m,一根拐棍f f f……”這些兒歌中,涉及的都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生活化的事物,在讀準的過程中,抽象思維形象化,不僅增強了識記的效率,也有助于字形的辨析。
又如教學聲母時,我結(jié)合表音表形圖,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嘗試讓同學們自己編寫兒歌。比如,學習聲母“y”“w”時,可以啟發(fā)學生觀察“y” “w”的形狀結(jié)構,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可以試著編兒歌:“一根樹枝y y y,一個屋頂w w w……”在這個觀察、思考、創(chuàng)作和表達的過程中,同學們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創(chuàng)作欲望,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再如單調(diào)而枯燥的聽寫形式,總是讓同學們感到緊張和不安。為何不能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進行呢?比如,鞏固復韻母時,可以設計聽寫以下詞語:“燒賣”“水餃”“面條”“獼猴桃”……這些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一旦搬到聽寫本上來,該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復習拼音時,我們還可以嘗試聽寫班級小朋友的名字,學生聽到一個個小伙伴的名字,個個相視而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不僅增強了學習拼音的興趣,初嘗了成功的喜悅,而且增強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歷陽鎮(zhèn)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