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霞
【摘要】初中生受其年齡的限制,心理發(fā)展還不夠成熟,正處于叛逆期,因此這一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初中語文教學是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最好方法,初中語文知識內(nèi)容包含大量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思想,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情況下,生命教育被提出并應用到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即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及方法,促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幫助學生建立起熱愛生命的心理,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生命教育;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方法,促進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不斷向?qū)W生傳授生命的可貴,來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感染,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生命的寶貴之處并開始尊重和熱愛生命,這種教學方法叫做生命教育。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在不斷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學習和獲取信息的時候,還會受到一些消極思想的影響。然而中學生由于其成長年齡的限制,其心理還不夠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生命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深刻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我國的初中語文教材當中,內(nèi)容極其豐富,不僅擁有大量的基礎知識,同時還包含了許多高尚品質(zhì)和道德方面的知識,有效利用這些知識能夠?qū)Τ踔猩诔砷L當中的身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知識和使用知識的能力,卻忽視了語文教材中對生命的歌頌內(nèi)容。因此積極采用生命教育,就要求教師具有深刻挖掘教材的能力,教材中有關熱愛生命、感受生命的內(nèi)容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用恰當?shù)慕虒W模式傳授給學生,通過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逐漸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感染,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在有限的生命活動中能夠利用健康的人生觀來面對生活,促進學生的內(nèi)在成長[1]。
例如,初中一年級上冊教材中《成功的花》這一課,就將成功背后的種種心酸和用生命在努力的情感描述的淋漓盡致,通過對此課的學習,能夠使學生明白不要只看到他人成功的光環(huán),而是要更加看重人們成功背后付諸生命的努力;《有的人》這首詩當中,運用了樸素的語言,用飽含深意的情感將人生當中善良和邪惡、美麗和丑陋以及生命與死亡都描述得很詳細,在整首詩當中,存在著兩種形成鮮明對比的人生態(tài)度,選擇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進行自己的人生,就是教育學生最好的話題,首先通過對詩篇的講解,使學生被內(nèi)容感染,然后教師經(jīng)過細心的引導,幫助學生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人生。
三、有效利用課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的意識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還提出了生命教育等人文知識的教學。因此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要能夠促進學生對生命的感知,促進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生命。
(一)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在課堂中只作為客體形式出現(xiàn),被動的將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不利于學生的內(nèi)在成長。生命教育的意義是促進學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了解生命的真諦,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也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就能夠為學生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生活當中,體會語文教學中生命的含義,積極思考,促進自身對生命的尊重意識的增強[2]。
(二)設立情境加強學生對生命的領悟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為學生精心設計情境,使學生參與到情境中來,體會到文章中主人公對生命的熱愛,從而體會到自身生命的真諦。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能夠促進生命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課文《威尼斯商人》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情境展示,使學生表演自己喜愛的角色,經(jīng)過表演,學生還能對文章中每個人物的性格擁有更深刻的體會,能夠融入到文章的情境當中,體會正直而深刻的人性,對生命產(chǎn)生更加崇高的敬意。
四、擴大閱讀內(nèi)容
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只采用初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進行教育是不足以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精心為學生選擇更加豐富的閱讀材料,不斷充實學生的思想和心靈,使學生的視野得以打開,思維變得更加開闊,思考事情也能夠更加全面和周到。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適當加入一些有名的作品賞析環(huán)節(jié),在增加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消極因素,以正面的教學內(nèi)容對其進行感化和熏染,使學生逐漸積累起正能量,熱愛生命,崇尚生命。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優(yōu)秀作品就可以及時引進課堂,促進學生學習主人公身上堅強不屈的意志,從而燃起對生命的熱愛之情[3]。
五、結論
生命教育是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大力加強的教育方法。生命教育能夠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初中學生學習優(yōu)秀作品中主人公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理解,燃起自身對生命的熱愛和崇尚之情。生命教育對于初中學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在不斷的實踐教學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更有效的生命教育,學生心理的不斷成長也有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葉繼生.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思考[D].上海師范大學,2010.
[2]錢錦秀.生命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8.
[3]張靜.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2,87:3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