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琳
“綜合”“整合”“滲透”是當下幼兒教育中出現的高頻詞,但落實到教師的教育實踐中,依然存在“為整合而整合”“簡單拼湊”“內容大拼盤”的現象。許多一線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有以整體性思維進行一日活動的觀念,但往往在具體實施的技術層面跟不上。我園音樂組教師在南京師范大學許卓婭教授的引領與指導下,基于整合教育的理念,圍繞“在音樂活動中滲透數學游戲”進行了初步的實踐與思考,現將我們的經驗和反思與幼教同行分享。
一、教學目標與價值追求
目標與價值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礎。其實,某一學科或領域的學習活動絕不僅僅涉及單一學科或領域的發(fā)展價值和內容,其中必然包含其他學科或領域中的多種不同的知識技能。例如,在音樂活動的學習中,幼兒經常面對的數學知識技能有:空間、時間、數量、順序、統(tǒng)計等??臻g概念里經常會遇到:內——外、上——下、左——右、前——后以及對稱等。時間概念里經常會遇到:先后、輪流、同時等。幼兒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的教育,它的發(fā)展價值絕不僅僅是單一的音樂領域學習。一個音樂活動應該可以同時達成除音樂領域以外的其他不同領域的發(fā)展目標。因此,教師在確定活動目標時的價值定位顯得尤為重要。音樂領域的學科知識、音樂活動中涉及的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技能的關注,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品質的養(yǎng)成、人格品質的養(yǎng)成等等,都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例如,大班歌唱活動《數字小小孩》的目標是這樣的:1.跟隨音樂節(jié)奏玩‘點數字的游戲,初步學唱歌曲,基本正確地歌唱。2.通過游戲理解歌曲中相關數字和零的關系,幫助記憶歌詞,學唱歌曲。3.愿意積極參加游戲,提高對數字概念進行快速反應的能力。在這樣的目標中,我們把有關數學領域的內容和歌曲本身的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第二條有關學習素養(yǎng)的目標中,將歌曲中涉及的數字的知識技能滲透到音樂游戲活動中,在游戲中理解相關數學概念,而數學概念的理解又幫助記憶了歌詞。在第三條有關人格素養(yǎng)的目標中,“積極”等這些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目標也是通過反復參與數學游戲所表現出來的。
二、內容選擇與情境設定
成功的音樂教學設計能將音樂領域的內容和其他領域的內容通過有趣的情境巧妙地融于一體。在活動設計中,我們注意將音樂領域的內容和數學的內容緊密聯(lián)系,使幼兒對數學知識經驗的感知和獲得與音樂活動所蘊含的情感融為一體。例如:在大班韻律活動《小小特工》中,我們設置了這樣的游戲情境:紅藍兩隊小特工要完成上級交給的神秘任務,他們跟隨游戲音樂經過有節(jié)奏的攀爬、射擊、投彈、快跑,跨越激光線等重重障礙后,游戲達到了高潮,只要獲得密碼箱的神秘密碼,便能拿到上級給小特工的裝備。而密碼的獲得便是一道道有趣的10以內的數學題——有的是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合,有的是10以內簡單的加減運算。題目都是圍繞游戲的情境,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呈現,如10個手榴彈減去6個手榴彈,還剩幾個呢?這樣的游戲內容設置和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興趣,將日??菰飭我坏臄祵W知識技能練習和富有挑戰(zhàn)的音樂游戲結合,幼兒通過集體合作,完成數學題目,獲得密碼,拿到裝備,圓滿完成小特工的任務,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與滿足。
三、方法手段與策略研究
方法與策略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整合成效的關鍵。在活動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既要遵循幼兒音樂教學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結合數學領域的活動特質,發(fā)揮好音樂領域和數學領域相融合的教育效能。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方法與策略的整合。
觀察與比較:觀察學習對象,聚焦學習內容。例如大班韻律活動《貓和老鼠》,表現的是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只愛臭美、喜歡跳舞的大貓出門散步,變換了各種各樣的姿勢,一群小老鼠偷偷跟在后面學大貓的樣子玩游戲,最終激怒了大貓。游戲中,教師扮演的“大貓”做出了4個各不相同的動作:既有位置的高低變化,還有行進的方向變化、肢體的動作變化等。游戲要求幼兒要仔細觀察,用語言表述出動作的特點,“第一個動作是雙手向上,兩只腳輪流向前的;第二個動作是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向旁邊走的;第三個動作是雙手摸地,原地轉圈走的;第四個動作是雙手叉腰,跳著向后走的”。其實,這些動作的感受、表述與表現都牽涉到數學領域的相關知識,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觀察、模仿、比較,對四種不同空間位置的動作進行記憶和總結歸納,不斷內化創(chuàng)新出新的動作,最后外化為自己的行為,用各種不同的動作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走路姿勢的多種變化。再如大班歌唱活動《數字小小孩》,整個音樂游戲圍繞數學內容開展。教師創(chuàng)設了全游戲情境:學數字游戲——數字找朋友游戲——升級游戲,解決數與數、數與包含的關系。歌曲貫穿始終,并且在玩數字的過程中自然地加強歌曲的不斷浸入。幼兒在反復游戲的過程中感受了歌曲,學習了歌曲,同時又鞏固了對10以內數序的認識,對數字概念進行快速的反應。
聯(lián)想與猜測:聯(lián)結游戲中的情節(jié)與幼兒的原有經驗,推斷猜測新的游戲內容。例如,大班韻律活動《黑貓警長》,“黑貓警長”要判案的線索只剩下一些碎片,它們分別呈現在一個九宮格內。一遍游戲后,“黑貓警長”便可任意翻動一張線索碎片進行聯(lián)想與猜測?!昂谪埦L”要用數學的語言準確地表述出想要翻動的碎片的位置,如“從上往下數第一行第三張”“從左往右數第二排第二張”等。隨著游戲一遍遍地進行,線索碎片逐漸擴大,“黑貓警長”聯(lián)想猜測“犯罪嫌疑人”的范圍逐漸縮小,最終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讓我們來分享一下破案經過——第一次游戲,警長翻開了一個“梅花腳印”,大家意見一致,猜測罪犯可能是一個動物。第二次翻開了一道題“10-6”,答案是數字4。但孩子們猜測的結果可不一致,有的說:“有可能是10個罪犯跑掉6個。”也有的說:“大概是4個人團伙作案?!边€有的說:“估計是有4條腿的動物?!焙⒆觽兒芘d奮,運用數學的邏輯推理,猜測多種可能性,并大膽地用語言進行表述。第三次翻開的是一張“紅黑有鋸齒狀色塊”,圖片一出,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尖利的爪子?尾巴?松鼠的尾巴還是狐貍的尾巴?”在音樂游戲的高潮處,運用這樣的數學游戲提高挑戰(zhàn),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幼兒百玩不厭。這里的挑戰(zhàn)是有趣的思維挑戰(zhàn),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在富有挑戰(zhàn)的音樂活動中不僅獲得了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還獲得了語言、數學、社會、學習品質等多方面的發(fā)展。
遷移與創(chuàng)造:根據已有的學習內容,總結出一定的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新的學習內容。例如在大班打擊樂活動《年》中,孩子們用樂器的敲擊表現了過年人們通過“打年糕、忙年飯、敲腰鼓、搓元宵”等活動發(fā)出的聲音趕走年獸的故事。在活動的第一課時,幼兒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時,有一段年獸與村民對抗的情節(jié),節(jié)奏較快,幼兒在感受記憶與表現節(jié)奏型上有一定的難度。我們運用了“年獸年獸抓人啦,年獸抓人啦,抓人啦”這樣有規(guī)律的游戲語言,分兩個層次引導幼兒解決了難點:第一,通過傾聽感受比較這三句游戲語言,總結出字數是遞減的規(guī)律,隱形地提示幼兒,樂句越來越短,初步感受樂句;第二,在此基礎上用數學邏輯術語進行準確的小結“每一句年獸都喊了幾遍?”“年獸年獸抓人啦(2遍),年獸抓人啦(1遍),抓人啦(0遍)”用量化的數字幫助幼兒感受樂段。這樣的數學內容在音樂活動中的滲透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難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大班韻律活動《機器人》中,我們運用“機器人動作是有程序的”這樣一個特定的情境,引導幼兒總結出機器人刷牙的動作用語言表述是“刷刷刷刷回”,其實這個動作蘊含的節(jié)奏特點用數學語言來表述便是“短短短短長”這樣一個數學模型。孩子們在感受體驗的基礎上,將這個動作模型內化、遷移,教師再提出新的挑戰(zhàn):“你能用這個程序創(chuàng)編出新的機器人的動作嗎?”幼兒創(chuàng)編出了各種有趣的機器人的動作,如機器人洗臉——“洗洗洗洗回”,機器人劃船——“劃劃劃劃回”。數學內容的遷移運用使幼兒在游戲中的再創(chuàng)造更加流暢。
四、實踐中的幾點啟示
(一)游戲化教學是整合的關鍵
在嘗試音樂領域與數學領域有機整合的實踐中,游戲化教學的嵌入是關鍵。當然,不是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理解與學習。通過游戲內容的有效設計,將理性的數學與感性的音樂有機結合。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層層遞進,將幼兒的學習興趣不斷推進,學習能力不斷提升。通過游戲情境的巧妙設置,讓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都獲得快樂的體驗,收獲成功的經驗。
(二)兒童的經驗是整合的前提
關注幼兒的原有經驗,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是領域整合的前提。明確幼兒在音樂領域和在相關數學內容上的原有經驗是我們整合的基礎。只有關注到了幼兒的原有經驗,整合的新內容才是有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