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葉丹
【摘要】新課程理念在有效繼承基礎上,鮮明確立了“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學關系,并倡導開展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核心的“三維目標”教學活動。語文新課標強調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彼沂玖苏Z文閱讀活動的基本要素和根本要求是——以教材為主導媒介,強調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努力實現教師、學生和文本相互之間的對話與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呢?本文立足圖文結合、人物形象、自主學習和古詩文等閱讀角度,試對此作出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常態(tài)閱讀教學 學生能力培養(yǎng) 實踐與思考
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共同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闭Z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主要是說語文學科的知識和技被廣泛而經常性地運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現象;其“人文性”特點,則是指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應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改變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價值觀。我們從中不難發(fā)現,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指導性。換言之,語文學習活動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語文閱讀占據課程活動體系中的“半壁江山”,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又如何呢?本文結合小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試簡要闡述之。
一、簡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學科具有強大的培養(yǎng)和教育功能。若說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眼于學生的認知領域,那么它的“人文性”則著眼于學生的精神領域。閱讀自古就有“教育之母、學習之本”之譽。新課程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閱讀是學生進行閱讀感悟和體驗建構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具有強烈的個性化特征?!币簿褪钦f,語文閱讀本身就是一項厚積薄發(fā)的實踐性活動,而通過語文閱讀的感悟、體驗、積累和創(chuàng)造,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不斷汲取與融合,對于情感的有效凝聚與提升,逐步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和再創(chuàng)造(閱讀體會、寫作等)能力,為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個性化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源源不斷地輸入一些活力元素。小學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小學生性情純正、可塑性強,正處于知識傳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正因為如此,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既具十分必要的現實作用,又有非常重大的深遠意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引起高度重視與關注。
二、對閱讀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簡要實踐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毙W語文閱讀活動的適用范圍相對寬泛,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元。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學段等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引導措施。現列舉如下幾類為借鑒之用:
1、對于文字淺顯、圖文對應之類的語文閱讀。首先,教師提出一些簡單要求,引導小學生在圖文對照下獨自閱讀教材文本,以增強他們的初步閱讀感受。接著,為了把握初讀活動效果,由教師指令或者自薦形式,個別學生再讀課文內容,其他同學則一邊讀圖邊一邊聽賞,幫助小學生對文本圖畫產生先入為主的鮮明印象;然后,以多人學習小組為單元,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析讀圖文,展開相互之間的合作討論和交流補充,教師則在巡視過程中進行流動式引導;再后,組織全班性閱讀交流,各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參與聯合交流活動;教師則對閱讀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作出面上指導,并對全班交流結果作出總結性提煉。既突出主體地位,又在反復閱讀交流中培養(yǎng)了學生能力。
2、對于人物語言、動作豐富之類的語文閱讀。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善于模仿的特征,讓他們通過表演活動來閱讀解析課文內容。如蕭紅《我和祖父的園子》,文中講了“我”小時候跟隨祖父在園子里盡情玩耍的情形,其栽花、拔草、溜窩、踢土、鏟地、拔鋤桿、割韭菜、拋谷穗、摘吃黃瓜、追蜻蜓、澆菜、爬架爬房、遮帽睡覺等動作異常豐富,能喚起讀者的無限童趣。有鑒于此,筆者先讓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邊讀邊用動作表演,增強獨立理解的情趣和感知;再分小組進行,一人讀書,其余學生共同表演動作并相互糾正;最后各組代表臺前一起表演,全班同學根據課文內容作出集體性評價。整個課堂活動,教師講的很少,而學生們反復閱讀、勤于實踐、樂于思考,語文實踐能力在寓教于樂中得以有效培養(yǎng)。
3、對于情景交融、情深意切的詩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材中編排設置的詩詞內容,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教師可利用作者簡介和文中插圖,先讓小學生自讀自悟,初步理解詩詞大意;接著以學習小組為單元,或聯系前后文語境,或借助學習工具書,極個別的也可請教老師,激勵小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的形式,對于重點字詞句的音形義逐一地進行品讀、體會和消化;然后,引導小學生聯系實際認知和生活經驗,進一步整體賞析,努力觸摸文中人物內心和事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再后,教師在全班討論交流中給予適當地糾偏改錯,并對于學生和小組的閱讀成果作出相應性評價。最后,開展一些如畫、說、編、演等拓展實踐活動,以強化效果。
4、對于說理性強、教育性強之類的語文閱讀。新課標明確要求:“閱讀教學以學生閱讀為前提,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少做題,多讀書。”尤其對于一些“雙強”類的閱讀教材,教師更應當引導小學生在借助課前搜集與課文相關的信息,善于加強讀與思、悟、感有機結合起來,善于把個體閱讀與合作探究有機結合起來,并且善于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從中贏取合作共進、事半功倍的效果,積極有效地培養(yǎng)語文實踐能力。比如,《廣玉蘭》《夾竹桃》《山谷中的謎底》《艾滋病小斗士》《小草和大樹》等文本內容,都可采用“課前了解+教前發(fā)問+自讀感知+深情體會+合作提煉”模式有效“激勵、喚醒、鼓舞”,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是厚積薄發(fā)的過程,也是一項項教學相長的課題。我們應給予高度重視和認真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