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新華 (湖州中學 浙江湖州 313000)
老 樹 開 花 枯 木 逢 春
——一道立體幾何高考題的課堂生成教學實錄
●倪新華 (湖州中學 浙江湖州 313000)
前段時間遇到一位剛剛步入教壇的年輕教師,發(fā)現(xiàn)他備課特別認真,幾乎把整堂課要說的話全都寫在了教案里,當然,對一位新教師來說,這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然而,在實際的數(shù)學教學中,卻永遠無法預料課堂將要發(fā)生什么.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難以預料才是課堂活力的源泉,才是教師夢寐以求的快樂.
作為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的重要載體——立體幾何,一直是一些學生難以駕馭的內(nèi)容之一,因此也是教學的重點.最近,筆者準備借助一道浙江省高考題的教學,對立體幾何中線面角的計算進行復習,然而……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定義,大家說說看,我們一般是怎么作這個角的?
生(齊聲):直線上取一點作平面的垂線,再把垂足和斜足連起來……
師:很好!那么當這個角不太好作時,我們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彌補?
生1:體積法.
生2:空間向量法.
師:嗯,不錯!看來,大家對這個內(nèi)容開始熟悉起來了,理論知識已經(jīng)掌握得差不多了,不知道實戰(zhàn)效果如何?今天我?guī)砹艘粋€問題,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圖1
幻燈片(2007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第19題):在如圖1所示的幾何體中,EA⊥平面ABC,DB⊥平面ABC,AC⊥BC,且AC= BC=BD=2AE,M是AB的中點.
1)求證:CM⊥EM;
2)求CM與平面CDE所成的角.
此時,學生躍躍欲試,開始解答.筆者巡視每個學生的解答情況,15分鐘以后……
師:好,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都有了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有些甚至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方法了.
師:在解決第1)小題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幾何體確定了嗎?
這時,一些學生突然坐直了身體,或腦袋往后仰,或瞇起了眼睛,開始思考……
生1:沒定吧,棱長都不知道.
生2:棱長可以設啊!
生(引起共鳴):有道理!點線面的位置關(guān)系好像都已經(jīng)確定了嘛!
師:是啊!事實上,在這個幾何體中,所有的點線面的位置關(guān)系都已經(jīng)確定,因此只要我們假設AE=a(其中a>0)的話,它就是一個完全固定的幾何體了.我們首先討論第1)小題,如何證明CM⊥EM?
生1:利用勾股定理.
師:不錯!由于CM與EM相交,很自然地將它們放入一個三角形內(nèi),通過計算3條邊的長,利用勾股定理判斷即可.
生2:利用CM⊥平面ABDE.
師:很好!因為可以證明CM⊥AB,CM⊥EA,且AB與EA相交.
生3(插嘴):還可以利用空間向量.
師:嗯!當然可以啦!那么接下來我們討論第2)個小題:CM與平面CDE所成的角.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位同學算得最快,簡直神速,來,你來回答一下,你的答案是多少?
生4(略帶驕傲):45°.
此時,班里其他學生投去羨慕的目光!
師:嗯,好!剛才我發(fā)現(xiàn),在你做好后10分鐘,一些同學還在拼命計算,那你說說看,你是怎么做到這么快的?
生4:因為平面EAC⊥平面ABC,所以點M在平面EAC上的射影落在AC上,因此CM與平面CDE所成的角就是∠MCA=45°.
生5:要求的不是CM與平面CDE所成的角嘛,你求的是CM與平面EAC所成的角了!
生4(有點緊張):難道它們不是同一個平面嗎?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接下來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這2個平面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平面?
學生在下面開始七嘴八舌,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筆者一一請他們發(fā)言.
生:我是憑感覺的,看上去應該是同一個平面嘛!
師:嗯!雖然感覺不一定準,但有時也是需要的!不過感覺終歸是感覺,沒有說服力,你們說對嗎?
生:對,我感覺他們就不是同一平面的!
其他學生發(fā)出了贊同的笑聲.這時一位學生要求發(fā)言:老師,我不是憑感覺的,我是用其他方法算的,答案也是45°,我覺得應該是同一個平面吧!
師:同一條直線與2個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它們一定是同一個平面嗎?
圖2
生:不一定吧!貌似可以對稱的!
師:講得很對!畫個圖大家就明白了(黑板上展示圖形,如圖2所示).
生:嗯!在中間那個對稱平面上的直線和2個平面所成的角應該是相等的.
師:因此不能用這個方法來判斷啊!那么,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判斷呢?
生:空間向量,只要求出它們的法向量,看是不是共線!
師:有道理!如果共線,加之這2個平面有2個公共點C,E,那么它們一定是同一個平面,反之,如果法向量不共線,那么它們就是不同的平面.
生:老師,我是以點C為坐標原點、以CA,CB分別為x軸和y軸、過點C作與平面ABC垂直的直線為z軸建立直角坐標系 C-xyz,求出了平面CDE的一個法向量n=(1,2,-2),而平面EAC的一個法向量是m=(0,1,0),顯然它們不共線.
師:嗯!有道理啊!看來這2個平面應該不是同一個平面,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佐證,可以進一步堅定我們的信念?我們能不能構(gòu)造一個二面角來判斷?
生:對啊!老師,我知道!可以構(gòu)造二面角A-EC-D,通過求它的平面角,如果是180°或0°,那說明是同一個平面,否則就不是.
師:你的想法很對!那下面大家來求一下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吧!
學生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作角,有的計算,有的沉思,教室里分外熱鬧.5分鐘以后……
師: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二面角的平面角直接作很困難.
生(齊聲):是的!
師:當直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有困難時,我們還有哪些辦法?
生(齊聲):體積法!向量法!
師:好!我們先用向量法來求,請你們來說說!
生1:設此二面角的平面角為θ,2個半平面的法向量分別為n=(1,2,-2),m=(0,1,0),可得
師:接下來,我們再用體積法試試,誰來分享一下?
生2:過點D作DO⊥平面EAC于點O,再過點O作OF⊥EC于點F,聯(lián)結(jié)DF,在Rt△DOF中,∠DFO=α即為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的補角.接下來想辦法求出DO和DF,我已經(jīng)通過△CDE的3條邊長,發(fā)現(xiàn)它是非特殊三角形,因此先利用余弦定理求出∠DCE的余弦,再求出它的正弦,然后利用等面積法求得邊CE上的高,再利用DO即點D到平面EAC的距離.又DB∥EA,那么點D到平面EAC的距離就是點B到平面EAC的距離,即d=BC=2a,因此如圖3所示.
圖3
師:想到了用平行線轉(zhuǎn)移,很好!你的這個轉(zhuǎn)移使我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既然DB∥EA,點D到平面EAC的距離d=BC= 2a≠0,這一點是不是足以說明點D不在平面EAC上呢?
生2:對啊,恍然大悟!
此時,有些學生捶胸頓足,大聲感嘆:原來如此啊!
師(總結(jié)):非常好!剛才我們通過各種辦法,證明了它們不是同一個平面!以后對類似的問題可不能憑感覺、想當然啦!要看仔細了再來算哦!可惜剛才那位同學,正確的答案錯誤的方法,簡直不可思議!實屬巧合啊!
師:對了,有些走遠了,我們要做的第2)小題是求CM與平面CDE所成的角,可不能用平面EAC來代替平面CDE了!言歸正傳,可以直接作線面角嗎?
生1:行,肯定是行的,但不好作,有困難.
師:那不直接作的話,可以間接作嗎?
生2:那就是體積法了,只需要求出點M到平面CDE的距離就可以了.
師:我們應該利用哪2個三棱錐的體積?
生3:VM-CDE=VC-DEM即可.
師:嗯,不錯!就是這2個三棱錐.這是間接作,也就是作而不算,那么不作可以嗎?
所以這個角是45°.
師:很好!現(xiàn)在我給大家一個挑戰(zhàn)——過點M直接作平面CDE的垂線.
(學生開始苦思冥想.)
師(提示):想想我們可以得到垂線的定理.
生5: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
師:很好,利用這個定理的關(guān)鍵是要找到含點M的一個平面,而這個平面又與平面CDE垂直.
生6:找到了,過點C作CF⊥DE,聯(lián)結(jié)MF,再過點M作MH⊥CF,可以證明MH⊥平面CDE.
學生經(jīng)過思考,覺得不錯,MH確實是平面CDE的垂線,大家對他的做法贊嘆不已.
師:確實如此,不過我們都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到這樣去作的?
生6:我先是注意到了CM⊥平面ABDE,從而CM⊥DE,那么再過點C作一條垂直于DE的直線的話,DE就會垂直于包含M的一個平面了,于是就有了上面這種作法了.
師:非常棒!原來如此,其實這種作法也挺自然.接下來我們要算的角就是∠FCM,而在Rt△FCM中,只需要算FM即可,大家可以算算看.
師:好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求解一個線面角時,偶然遇到了判斷2個平面是否共面的問題,我們最終通過多種方法加以判斷,同時復習了線面角和二面角平面角的求解策略.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肯動腦、勤計算,表現(xiàn)不錯!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中的這道題很容易從直覺上認為平面EAC和平面CDE是同一個平面,而且巧合的是2者答案一致.然而這確實不是同一個平面,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要么直接說它們不是同一個平面,要么因為不能確定而直接避開,根本沒有對這2個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作深入細致的分析.事實上,這樣深入細致的分析,即復習了相關(guān)知識點,又可以訓練學生對數(shù)學所學知識——二面角和空間向量的應用技巧,培養(yǎng)學生嚴謹科學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真正實現(xiàn)“明體達用”的思想理念.
筆者原本在備課時還準備了一道題,但是課堂上由于學生提出了“為什么這2個平面不是同一個平面”的問題,順藤摸瓜,順勢對這個問題作了進一步研究,因此第2)小題就來不及分析了.事實上最后發(fā)現(xiàn),這樣的過程不僅激活了課堂活力,而且提升了學生在數(shù)學方面的學習力,反而因“禍”得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