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翻譯,本雅明在《譯者的使命》(Die Aufgabe des übersetzers)中曾經(jīng)有過一個精妙的比喻,在原作中,內(nèi)容與形式就像果肉與果皮一樣緊密貼合、渾然天成,而在譯作中,包裹著內(nèi)容的形式就像一件遍布褶皺的黃袍,擁有獨一無二的紋理。這衣服上的褶皺正是譯者在勞作過程中所留下的心血。本雅明使用這個比喻并非為了貶低譯文,恰恰是為了顛覆我們對于翻譯的傳統(tǒng)觀念。尤其在漢語世界,“信、達、雅”一直左右著翻譯思想的主流,漢語世界一直在追求一種可信、流暢、優(yōu)雅的譯文,然而事實上,這些真的是翻譯最內(nèi)在的要求和召喚?這三者真的可以毫無齟齬地共存?其實,我們見到的往往是一些意義凝固、平滑順暢、充滿文學辭藻卻毫無生命力的譯文,這樣的譯作猶如一堆失去根基而被華麗展示的枯樹,成為了曼德爾施塔姆所批評過的“現(xiàn)成意義的承辦商”。尤其對于詩歌,這類譯文恰恰構(gòu)成了對語言的貶損。因為詩歌語言本身要求克服專制性的和怠惰的摹擬和大眾消費的流暢,譯文語言的褶皺必定來自對原作語言棱角和溝壑的謹慎的勾勒而不是毫無原則的抹平,甚至是對當下讀者約定俗成的語言結(jié)構(gòu)的挑戰(zhàn)。
本雅明的質(zhì)問令人意外:“譯作是為了不懂原作的讀者而存在的嗎?”他心目中的優(yōu)秀的翻譯是為了傳達“人的存在和本質(zhì)”(Dasein und Wesen des Menschen),而不僅僅是為了交流或傳遞信息。他首先關(guān)注的是作品的可譯性。一部可譯的作品必定會與生命發(fā)生聯(lián)系,它言及“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生命或一個時刻”,這樣的作品主動召喚翻譯,也就是說,它向翻譯敞開,而拙劣的作品則拒絕翻譯,因為后者迷失在了意義和形式的貧乏漩渦之中。對于文學作品而言,以信息或知識的交換為目的的翻譯往往遮蔽了原作的內(nèi)在生命,淪落為“非本質(zhì)內(nèi)容的不準確傳達”。洞悉了人的存在和本質(zhì)的作品必定會向語言形式提出別樣要求,它拷問語言,與語言進行激烈的搏斗,將語言推向意義深淵的邊沿,在它上面敲出縫隙或擠壓出皺褶;那么,優(yōu)秀的譯作也需要同樣的品質(zhì),這并非意味著譯作可以隨意對待原作,恰恰相反,正是在創(chuàng)造性的轉(zhuǎn)化中,譯作揭示出了原作的內(nèi)在生命,甚至更新了原作的生命,從而實現(xiàn)了對原作的最大限度的忠誠。然而這已是另一種忠誠和精確,它是高難度的,它激活了原作并對語言自身提出了挑戰(zhàn)。當我讀到王家新的譯詩集《帶著來自塔露薩的書》時,我看到的正是這樣一種激動人心的譯文。
另一方面,一門語言處于不斷的流變之中,尤其是現(xiàn)代性誕生以后,伴隨著歷史的急劇變化,語言也持續(xù)地更新著自己。那么,我們就需要不斷地重譯,翻譯本身就成了一種刷新,為一門語言帶來別樣的呼吸,為這門語言的神秘之物輸入新的血液。正如本雅明所說的,“翻譯遠不是兩種僵死語言之間的毫無生機的等式,在一切文學形式中,翻譯被賦予特殊的使命,即凝視外語詞匯的成熟過程以及自身母語分娩時的陣痛(Wehen)。”這也是王家新這本譯詩集的另一個激動人心之處,他的譯文自覺地保留原文特殊的語法、用詞的難度,在漢語努力發(fā)明出別樣的句法、節(jié)奏和氣息。他并沒有刻意用陳舊的表達去抹平原文陌生的紋理,這使他的譯文勝人一籌。他的翻譯實現(xiàn)了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忠誠,這種忠誠聽命于語言自身成熟過程的呻吟聲因而躍入了對于語言和生命的深沉的愛。
漢語世界的詩歌讀者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王家新翻譯的保羅·策蘭詩歌,正是他使策蘭在漢語中成為一種深刻而又強有力的“在場”。許多年前,我還讀到過茨維塔耶娃的《約會》,譯者也是王家新。我驚異于茨維塔耶娃在漢語中呈現(xiàn)出如此充滿張力的語言形態(tài)和如此激烈的生命體驗,詞語之間相互較量,而迸發(fā)出的火花是如此炫目:
我將遲到,為我們已約好的
相會,當我到達,我的頭發(fā)將會變灰……
是的,我將被攫奪
在春天,而你賦予的希望也太高了。
我將帶著這種苦痛行走,年復(fù)一年
穿過群山,或與之相等的廣場、城鎮(zhèn),
(奧菲尼婭不曾畏縮于后悔?。┪覍⑿凶?/p>
在靈魂和雙手之上,勿需顫栗。
活著,像泥土一樣持續(xù)。
帶著血,在每一道河灣、每一片灌木叢里;
甚至奧菲尼婭的臉仍在等待
在每一道溪流與伸向它的青草之間。
她吞咽著愛,充填她的嘴
以淤泥。一把金屬之上的光的斧柄!
我賦予我的愛于你:它太高了。
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禮。
這是一個在漢語世界里還很陌生的茨維塔耶娃,王家新的翻譯賦予她的詩歌以我期待已久的語言形式。也許是我們誤解了詩歌的音樂性,許多漢語譯者總是希望讓詩歌譯文變得朗朗上口,反而極大地削弱了詩歌語言的獨特張力。然而,王家新的譯文偏偏不去追求這種庸俗的音樂性,茨維塔耶娃的詩歌在他的譯文中獲得了一種緩慢攀升的力量,詞語之間充滿不經(jīng)意的摩擦,聲音在詞語的停頓、牽引和對抗中形成隱忍的節(jié)奏。這樣的譯文正體現(xiàn)了本雅明所謂的母語分娩時的陣痛,它不只是內(nèi)容的傳達,更是語言獲得生命的過程,詞語的身上攜帶著與世界進行初遇時的血跡,最終的一切為了“賦予我的愛于你”。有了這一切,“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禮”這樣的詩句才獲得了無與倫比的高度和任性。多年來,我一直默默地讀著這首詩,它一再地喚醒我對詩歌語言的尖銳的感受力。現(xiàn)在,我也理解了王家新為什么會把他這首二十年前的譯作作為這部譯詩集的開篇:這是他最初的相遇,也是一場永恒的回歸。
再后來,我又讀到他翻譯的奧登詩歌《愛的更多的一個》,這首譯詩最初出現(xiàn)在他紀念余虹的文章里:
仰望那些星辰,我很清楚
為了它們的眷顧,我可以走向地獄,
但在這冷漠的大地上
我們不得不對人或獸懷著恐懼。
我們?nèi)绾沃竿盒菫槲覀內(nèi)紵?/p>
帶著那我們不能回報的激情?
如果愛不能相等,
讓我成為愛的更多的一個。
這樣的譯文浸透了語言的質(zhì)詢和對生命的洞察力。也許,翻譯就是努力在兩種語言中去成為“愛的更多的一個”,而只有當譯者帶著堅忍的愛去經(jīng)受兩種語言所帶給他的沖擊和考驗,其譯文才能征服讀者的心靈。換作曼德爾施塔姆的說法,內(nèi)容是從形式中榨取的,猶如海水從海綿中擠出。如果海綿是干的,就擠不出任何水分。貧瘠的形式根本不可能榨出豐盈的內(nèi)容,更不可能承擔起探測存在的任務(wù)。作為引文,這首詩,那時我在王家新的文章中只看到前兩段,總是令我眷念著剩下的后兩段,如今終于在這部譯詩集中讀到了:
我想我正是那些毫不在意的
星辰的愛慕者,
我不能,此刻看著它們,說
我整天都在思念一個人。
如果所有的星辰都消失或死去,
我得學會去看一個空洞的天空
并感受它絕對黑暗的莊嚴,
盡管這得使我先適應(yīng)一會兒。
這樣的譯文,讓人感到奧登的母語幾乎就是漢語,或者說是譯者在替他在漢語中寫詩,并且具有對經(jīng)驗的無與倫比的提煉和呈現(xiàn)能力。本雅明在評論荷爾德林時說過,“詩人越是試圖毫無轉(zhuǎn)化地把生活變成藝術(shù),他就越是無能之輩?!弊g者的情形不也一樣嗎?王家新的詩歌翻譯展現(xiàn)的不僅是他個人的語言才華,而且也是對漢語自身轉(zhuǎn)化能力的探尋、發(fā)掘和催促。他的翻譯總是浸潤著精神力量,總有一種富于張力的呼吸,在語感上不同于其他任何譯者,語言和節(jié)奏凝練而柔韌,或者說兼具了沉重與輕盈——一種能飛翔的沉重。
這部《帶著來自塔露薩的書》是他詩歌翻譯的一次最炫目的集結(jié)。那些曾經(jīng)零星流傳、令人愛不釋手的譯文都被收錄了進來。對我個人而言,這本譯詩集還是曾經(jīng)的閱讀記憶的容器。這里有他譯于1993年的那首《約會》,譯于1996年的一批葉芝詩歌(曾經(jīng)收入《葉芝文集》第一卷),還有近年來在《保羅·策蘭詩文選》(2002)之外新譯的策蘭后期詩選,以及他新近大量翻譯的茨維塔耶娃、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扎加耶夫斯基、阿米亥、夏爾等,以及零散翻譯的帕斯捷爾納克、沃爾科特、奧登、威廉斯、斯特蘭德、默溫、洛爾加等。這些“光輝的情人”(王家新譯夏爾詩句),僅僅看到他們的名字,就足以吸引我。更讓人振奮的是,他的譯文具有清晰的內(nèi)在聲音,具有穩(wěn)定的富有張力的節(jié)奏,詞語之間相互質(zhì)詢并試圖達成和解的質(zhì)感,以及命運那促迫心靈的回聲。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的翻譯首先出自愛,出自一種生命的辨認。”比如他所譯的曼德爾施塔姆在流放地寫的一首無題詩:
環(huán)形的海灣敞開,卵石,深藍,
緩慢的帆如云團一樣繼續(xù)移動——
我剛剛知道你的價值,就要離開。
比管風琴的賦格悠長,苦澀如纏繞的海藻,
那長期契約的謊言的味道。
我的頭微醉,因為鐵的溫柔
和鐵銹在傾斜海岸上的輕輕啃咬……
為何另一片沙灘會在我的頭下鋪展?
你——深喉音的烏拉爾,多肌肉的伏爾加,
這赤裸的平原——是我所有的權(quán)利——
而我必須以我全部的肺來呼吸你們。
“鐵的溫柔”的確是用來形容王家新譯文質(zhì)地的絕好短語。用曼德爾施塔姆的另外一句詩來說,在這樣的譯文中,“詞語可鍛打和燃燒”,鐵的溫柔正來源于這樣的工作。另外就是詩歌的最后一句,“而我必須以我全部的肺來呼吸你們”。這是多么有力的表達!這樣的譯文使我再一次相信詩歌是對混亂現(xiàn)實的抵抗和穿透,是生命本身的呼吸結(jié)晶。策蘭認為詩歌是一種“換氣”,王家新在一個地方指出這也正透出“翻譯的秘密”,而他的翻譯,就是讓曼德爾施塔姆來到漢語中“換氣”:為了生命的延續(xù),或者說,給出新的生命。
可以說,正是以這樣的翻譯,王家新恢復(fù)了詩歌翻譯的尊嚴和魅力。他翻譯的曼德爾施塔姆的長詩《無論誰發(fā)現(xiàn)馬蹄鐵》,被人贊嘆為“語言的天籟、翻譯的天籟”(王東東語)。他所譯的都是他精心挑選的詩人和詩作,并用了全部生命的激情去翻譯。他撿拾起了一個俄語天才詩人在歷史暴力下的語言廢墟中所遺留的“馬蹄鐵”,用漢語來擦拭那最終的堅硬核心,使石頭重新發(fā)出了歌唱。弗羅斯特在談到真正的詩時說過,“讀它一百次,它絕不會喪失它曾經(jīng)為原有的驚異所揭示的意義?!薄八冀K愉悅,它傾向于沖動,它第一行寫下來即有其方向,它在一系列幸運的事件上奔跑,然后終結(jié)于生命的澄清狀態(tài)——不一定就是一種偉大的澄清,例如教派或崇拜,而是有那么一刻消除了混亂?!保ㄞD(zhuǎn)引自希尼《舌頭的管轄》,黃燦然譯。)讀王家新的譯文,帶來的就是這樣的體驗,它們在漢語中也是真正的詩。在他的譯文中,那種語言的共振鮮明地留下了痕跡,每一首詩都具有清晰可辨的強勁的生命力,不僅如此,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還不斷被帶向一些意外的瞬間——在那樣的瞬間中,如王家新自己愛引用的本雅明的一句話:原作的本質(zhì)得到了“新的更茂盛的綻放”。
詩歌的力量不正是來自生命所訴求的語言的意外嗎?語言中意外的聲音、句法和節(jié)奏包孕著愛、希望和諾言,由此詩歌贏得了令人驚異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語言的意外所帶來的獨一無二的姿勢,來自對生命的內(nèi)在渴望所要求的語言難度,來自對常規(guī)的打破,而絕不是對時尚趣味的迎合。翻譯也是一種對于意義鈍化和流逝的永不妥協(xié)的抗爭。盡管,王家新翻譯過的許多詩歌在漢語里早已有過不止一個譯本,他人的譯文也是各有千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對自身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原作也就不斷地需要新的譯本去更新自己的生命。王家新的譯文滿足的正是我們對于作品生命的新的期待。他在翻譯中凝注了他個人的語言敏感和極大的功力,也體現(xiàn)了當代漢語詩歌所取得的技藝成就,正如他所譯的帕斯捷爾納克《致安娜·阿赫瑪托娃》中的詩句所寫,他的工作是“挑選可以站立的詞”,讓一首譯作在漢語中永久“站住”。借此,他加入并推進了戴望舒、卞之琳、馮至、穆旦、王佐良、陳敬容等等構(gòu)筑的一個“詩人譯詩”的傳統(tǒng)。
這還不是秘密的全部。他精心挑選翻譯的詩歌還承載著另一種歷史、經(jīng)驗和記憶。這部譯文集中附錄有一篇扎加耶夫斯基的隨筆《三種歷史》,文中這位波蘭詩人列舉了三種歷史:武力的歷史、美的歷史和苦難的歷史。現(xiàn)實的情形是,只有前兩種歷史被編撰和記錄,苦難的歷史卻是啞默的。這就是為什么奧斯威辛的本質(zhì)變得難以理解。苦難的歷史只能交給文學和藝術(shù)去言說,然而“藝術(shù)史家們也對奧斯威辛不感興趣。爛泥,簡陋的營房,低沉的天空。霧和四棵枯瘦難看的楊樹。奧爾菲斯不會朝這里漫步。奧菲妮婭也不會選擇在這里跳河自盡”。在王家新的翻譯和他的全部寫作中,正浸透著這種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沉痛感。然而,“苦難與希望同時存在,這才是我們的生存圖景?!保ū狙琶鳎└挥杏職夂土贾膶懽髡菍嚯y的揭示從而召喚出了希望。王家新所揀選的這些詩人,如策蘭,如那幾位俄羅斯偉大詩人,都承受了歷史的沉重苦難,并通過語言的轉(zhuǎn)化記錄在了他們的詩歌中,他們的詩歌是苦難的見證,歷史的哀歌,“是一個被推抵到災(zāi)難的核心的人才可以寫出的詩?!保ㄒ娮g詩集附錄:《〈在流放地:1935—1937〉譯后記》)而王家新為什么要滿懷感情地翻譯這些詩人,正如他翻譯的阿赫瑪托娃的一首箴言式的短詩所說:
對你,俄語有點不夠,
而在所有其他語言中你最想
知道的,是上升與下降如何急轉(zhuǎn),
以及我們會為恐懼,還有良心
付出多少代價。
王家新最負盛名的翻譯是策蘭的詩。他翻譯的策蘭攜帶著語言在“去詩意化”過程中所凝聚起來的質(zhì)感,充滿歷史的疼痛和存在的幽深。在同樣經(jīng)歷了歷史的浩劫與苦難的漢語世界翻譯在奧斯威辛之后寫詩的策蘭,這一行為本身即是兩種歷史之間的深刻呼應(yīng)。事實上,這正是作為詩人的王家新無論在寫作還是在翻譯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獨一無二的面目,他的翻譯飽含著對歷史的痛苦體驗和對表達困境的獨特揭示。的確,正如曼德爾施塔姆所說的,翻譯是創(chuàng)造形式的渴望。不過,這種形式首先來自一種抵抗,抵抗在殘酷的歷史中生命及其記憶的逐步流失和被剝奪。如同詩人,譯者也是用語言進行測量和建造的人,是深深卷入語言命運、持續(xù)揭示生命苦難并召喚希望的人。并且如同寫作,真正的翻譯也是對語言困境和可能性的呈露,它知難而進,抵抗著磨損、遺忘和同質(zhì)化,重新釋放出語言的和人性的資源。這樣看來,翻譯猶如寫作,是秘密記錄命運的黑匣子,是席卷在兩種語言之間的深淵里的風暴。王家新的翻譯就是這樣一股強勁的風暴,它必將深入而持久地影響漢語詩歌的氣候。
2014年7月
(胡國平,同濟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