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夏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國際關系中各個領域話語權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但在某些關鍵領域仍處于弱勢地位,尤其在人權觀念領域,中國所倡導的人權觀念與西方國家主流的人權觀念存在重大分歧。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傳統(tǒng)文明歷史的國家,而且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對西方國家人權的解釋并不十分贊同,而西方國家對于中國的人權理念也不甚了解。正是這種分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未能在人權領域取得與其國際地位相平等的國際話語權。如何謀求在人權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是中國在當今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人權觀念;國際話語權;中西差異
中圖分類號:D03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3-0005-03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趨緊密,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加快,各國紛紛著手于謀求在國際關系中各個領域的國際話語權,以便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中國作為新興的發(fā)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西方各國在關注中國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發(fā)展的同時,也注意到中國外交和文化等軟實力的提升。因此,我們正處于一個人權發(fā)展的時代,與此同時人權觀念也是當今世界探討的重要理論問題。然而,由于東西方政治體制、法律體系、歷史傳統(tǒng)的差異,導致人們對人權有不同的理解,進一步引起雙方的矛盾和沖突。本文意圖從中西人權觀念上的差別入手,定位中國的人權觀念。對中國如何表達自己的人權觀,如何爭取話語主動權,打破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人權領域中的被動地位進行思考。
一、人權觀念
(一)人權觀念的來源及界定
人權是歷史的觀念,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互動中界定人的權利和利益要求的價值標準。近代意義的人權思想發(fā)端于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最初的淵源則可以從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思想中找到端倪。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在其名著《論世界帝國》一書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權”的概念。馬基雅弗利和布丹的政治理論中人本主義的主張對后世啟蒙學者的人權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各國的萌芽和發(fā)展要求政治學說和意識形態(tài)與時代的特征相適應,以理性和人權為核心的啟蒙運動應運而生。在啟蒙運動的推動下,西歐各國先后將人權納入了國家和法律保障的框架,“天賦人權”、“人民主權”、“個人權利”等人權理念逐步牢固地確立起來,成為今天西方各國社會制度和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石[1]。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9年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標志了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人權觀得以確立。從此人權觀念在世界范圍得到了廣泛的傳播。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將西方人權觀念擴展成為全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
人權作為一個解釋個人與國家、個人與集體、權利與義務等多種社會關系的概念,其本身包涵著非常復雜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人權是一個歷史的、具體的概念:一方面,人權的內涵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另一方面,不同的國家又因為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條件和歷史傳統(tǒng)的差異而對人權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活動[2]。由此可見,資本主義在西方的率先發(fā)展以及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思想文化運動影響,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蔓延使得西方的價值觀念得到廣泛的傳播。因此在人權觀念的建構中西方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并為人權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奠定了基礎。但是,隨著國際關系格局的調整,原本確定的國際話語權遭受了新興國家的挑戰(zhàn),以一概全的價值觀念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
(二)中西方人權觀差異
自1842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經受了長達百年的侵略壓迫。在尋求擺脫外來侵略、建立獨立民族國家的道路上,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汲取了西方國家先進的思想,先后開展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愛國運動意圖通過將西方資本主義人權、民主思想嫁接到久經干旱的中國大地上,但是這些努力的結果是失敗的。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開闊了人民的視野,為人民很好地接受馬克思主義掃清了障礙,使得中國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價值觀念,同時也形成了獨特的人權觀念。因此,以中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人權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使得西方人權觀念的國際話語權遭受挑戰(zhàn)。
1.觀念來源
中國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這種特殊國際地位要求中國在各個領域要有自己的話語權。并且中國的現(xiàn)有價值觀念不僅是奉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結果還是汲取中華幾千年優(yōu)秀文明的結果。因此,中國的人權觀念的主要來源是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念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所體現(xiàn)的人權觀念的結合。第一,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人權觀是在反對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與資本擴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西方的人權觀念的形成是以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階級和神權統(tǒng)治為核心的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形成的。第二,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價值觀念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具有其獨特性。西方的人權觀念來源于歐洲資本主義時期的以個人主義為價值取向的“反對神權、弘揚人性”的啟蒙思想。這種思想淵源也就注定了中西方人權觀念的不同。
2.觀念差異
第一,主權與人權的關系是人權理論中的重要問題。中國強調主權至上。從歷史傳統(tǒng)上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來,雖歷經多個朝代的變遷及如五代十國時期一樣的分裂局面,也有少數(shù)民族統(tǒng)一中國的朝代,但總體上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少數(shù)民族接受漢民族的統(tǒng)治思想。儒家思想是統(tǒng)治思想的核心,它的主要觀念就是其家國理念,既“先國后家,先家后個人”。這種思想有利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也形成了中國人民信奉“國家主權之上”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從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使得中國人民意識到國家獨立的重要性,從而中國人民認識到了沒有國家主權就無任何人權的國際社會的現(xiàn)實。相反,西方國家強調人權高于主權。正如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托爾比約恩·亞格蘭提出的觀點:“國際人權法和國際人權標準凌駕于民族國家之上,世界共同體有責任確保國際人權法和國際人權標準得到尊重”。
第二,中國強調把個人權利和集體權利統(tǒng)一起來,西方強調個人權利至上。用錢其琛的話來說,則是歐洲國家更注重個人權利和價值,亞洲國家崇尚集體人權和對家庭、社會的責任[3]。東方國家強調集體人權,是對文化價值觀念的傳承。在儒學倫理中,家庭是社會活動的中心,“國之本在家”。儒學認為個人總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群體受到損害,個人的生活也就會失去保障[4]。馬克思主義強調集體至上原則。馬克思反對把個人的自然屬性當作人權發(fā)生的依據(jù):“很明顯,個人既然是國家職能和權利的承擔者,那就應該按照他們的社會特質,而不應該按照他們的私人特質來考察他們”。作為資產階級統(tǒng)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的人權觀念體現(xiàn)的則是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單從這方面來看,西方的人權思想是建立在維護個人利益至上的。換言之,儒家文化中的人權思想是一種倫理型人權思想,西方人權思想是功利型人權思想。
西方國家十分推崇自己的人權觀念,并認為應該在全世界的范圍內推廣。中國的人權觀念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而服務,汲取中華傳統(tǒng)價值觀念,同時也借鑒西方人權觀念中的有益成分;中國的人權觀念也是以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等基本權利為基礎,并向其他政治權利拓展。中國的這種人權觀念是以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為依據(jù)而建立起來的,為我們以人權理念為基礎,拓展話語權奠定了社會基礎。
(三)中國人權觀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一,中國的人權觀念受制于西方人權觀念?;诹?,中國是社會本位的社會構造,中國人歷來認為社會利益重于個人利益,認為個別的人可以為社會而犧牲,個人在倫理上也應該為社會犧牲。這與西方人權問題的側重點有著本質上、邏輯上的不同。然而,在西方話語霸權的影響下,西方價值偏好所規(guī)定的人權概念成為目前流行的人權解釋框架,由于世界各國沒有發(fā)展形成更好的人權理論,因此只能默認西方的解釋框架,于是,即使反對西方的人權批評,也只能在西方所規(guī)定的框架內去進行辯護,這樣就事先受制于人,完全沒有主動權,無論什么樣的辯護都自陷于被動。
第二,中國在“人權外交”上處于被動局面?!叭藱嗤饨弧保櫭剂x就是在外交政策中強調人權價值,以改進相關國家的人權狀況為目的的外交行為和國際政策。西方國家在外交中,一直把中國的人權狀況作為重要的政治問題來對待,引起中國政府不滿并對此采取反批評策略。由此看出,西方在人權外交的開展上掌握著主動權,而中國則處于被動局面。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我們應根據(jù)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和國家利益需要,汲取傳統(tǒng)思想的精華,提出我們自己的人權觀念、扭轉我國在人權外交上所處的劣勢地位。儒家文化是一種人文主義文化,處處閃耀著重人重民的人文主義光芒,其中就含有一定的人權思想。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尋求新的對策。
首先,儒家以“民本”為核心的仁政思想中之人權理念。儒家的民本與君主制相聯(lián)系,它主要包含兩方面的意義: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國家和社會的價值主體(“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其二,君主的權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愛戴才能長久鞏固(“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雖然是這些理念的出發(fā)點是為維護君主制服務,但也體現(xiàn)對于人權的重視??鬃右缶┤收獝廴?,主張民本思想“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列子·天瑞》);孟子亦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保ā睹献印るx婁上》)這些都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權理論。中國古代的人性善學說發(fā)源于孔子,行成于孟荀。“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孔子孟子的說法。我國古代的儒家從人性善論出發(fā),倡導對人的道德教化,重視對人的后天的教育,提倡由“內圣外王”賢君實施的“仁政”之道。從人性善論出發(fā),重視個人權利的實現(xiàn),并兼以實施仁政,對于現(xiàn)在人權觀念的完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儒家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中之人權理念。儒家人權思想重視人民的經濟權利。這樣有利于配合我國現(xiàn)有的人權政策,重視人的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為其尋求歷史根源。儒家思想中所蘊含的以上思想,至今依然具有實用價值,這對于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的人權觀念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
二、如何拓展中國在人權方面的國際話語權
國際話語權是指以國家利益為核心、就國家事務和相關國際事務等發(fā)表意見的權利。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硬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中國外交與文化方面的軟實力也較之以前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國際話語權作為一國軟權力的重要指標日趨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客觀冷靜地看到當今中國在國際上所擁有的話語權的實際情況。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通過積極參加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對需要幫助的國家給予多方面的援助等實際行動,逐步掌握政治領域國際話語份額。但是現(xiàn)如今的國際秩序仍以美國和西歐等國來主導,國際話語權也由它們來掌控。因此,中國尚未取得與其國際社會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尤其是在以西方人權觀念構筑的人權領域,中國應積極努力,拓展話語權。
第一,加強人權研究,創(chuàng)立人權保障的中國理念和中國模式。只要有了我們自己的人權觀念,并且形成一套完善的人權理論,才能使世界各國了解我們的人權,接受并認可我們的人權理念,為我國在拓展國際話語權方面奠定理論基石。在人權理論體系建構過程中,我們應汲取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學習西方先進的理念,取其精華,兩者結合構建出屬于自己特色的話語體系。
第二,中國應該認識到自身在人權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法治是實現(xiàn)人權的保障,堅持依法治國,加大人權的立法、執(zhí)法、司法的保護力度。切實的社會現(xiàn)狀的改善,不僅可以為中國的人權觀念的完善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還可以檢驗人權觀念的正確性。
第三,加強輿論宣傳,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在構建話語體系中的重要性。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國際傳播領域投入巨資,在收集、制作和傳播信息等方面占據(jù)了優(yōu)勢。而中國在新聞媒體傳播方面雖然取得很大的發(fā)展,但仍缺乏國際影響力。因此,為了獲得在人權領域的國際話語權,中國應積極的擴大其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獲得能夠左右國際事件報道的地位,讓中國人權觀念傳遞出去。
第四,公眾外交發(fā)揮其作用,使世界民眾能更好地接受我們人權觀念。為我們獲得人權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奠定群眾基礎。隨著各國經濟發(fā)展、教育水平提高、傳播手段的日趨多樣化,普通民眾有了關注外交政策與國內現(xiàn)狀的能力和手段。中國應該很好地把握住公共外交在現(xiàn)當今世界中的作用,利用好民意對于一國政策的取向和國際事件發(fā)展的影響力。在傳遞中國自己的人權觀念的同時,讓世界人民認識到我國人權觀念的來源,了解我國人權觀念的特殊性,增強對中國人權觀念的認同,使得中國能夠很好的拓展其在人權領域的話語權。
第五,積極參與人權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從而改變對中國人權問題的狹隘認識。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施行,中國在國際人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大大加強,有利于我國拓展在人權領域的國際話語權。中國政府1991年發(fā)表了第一份人權白皮書,此后開始接受國際社會公認的人權概念和制度框架。中國簽署了主要的聯(lián)合國人權公約,也是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
三、結語
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權思想和理論,是因時代需要而產生的,對于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產生過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與作用。21世紀是一個包容兼收的時代,世界各國的價值觀念發(fā)生激烈的碰撞,作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員都有資格和權利提出和發(fā)展自己的價值觀念。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的需要,走向世界成為必然。中國在獲得自己所需益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的摩擦。在一些國際政治價值觀念方面,尤其是人權觀念方面中國與西方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并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人權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國際關系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中國政府于1991年發(fā)表第一份人權白皮書,開始接受國際社會公認的人權概念和制度框架,并簽署了主要的聯(lián)合國人權公約,成為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盡管接受了人權國際機制,但在觀念上并沒有與西方達成一致。到現(xiàn)如今的黨的十八提出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再次將人權觀念問題推向了高峰。因此,在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下,拓展中國話語權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關注度也隨之增加,在人權領域方面對中國有意、無意的誤解、歪曲的報道也會不時出現(xiàn)。面對外界的評價和批評,要以中國人權理念為依據(jù),建立中國話語權和重塑國際話語體系,需要我們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自己。具體而言,就是要總結中國人權發(fā)展進步的成功經驗,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的關切,使中國人權發(fā)展道路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同,從而營造客觀友善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抵御西方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要借助新型的外交方式來將中國的人權觀念傳播出去,讓更多民眾了解中國人權觀念。
參考文獻:
[1]劉杰.人權與國家主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清律.中美人權觀念的沖突與中美關系的展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9(4).
[3]錢其琛.面向21世紀的世界人權[N].人民日報,1998-10-
21(4).
[4]羅艷華.來自東方的強音[J].當代亞太,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