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江
筆者認為,有效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增長知識,開拓思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以下主要就兩方面談談有關于語文課堂提問的一些看法。
一、課堂提問的原則
1.提問的目的要明確
語文教學中提問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可涉及的面很廣。但教師在設問時必然要胸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必須是讓學生圍繞教學內(nèi)容展開,不能天南地北,亂扯一通。例如我在講授《記一輛紡車》一文時,第一課時只解決以下一問:“請用自己的話歸納每段大意,并指出每段用到的表達方式?!边@樣的問題既貼近教學單元的要求,又使學生一課一得,教學能取得實效。
2.提問的內(nèi)容要適中,難易要適度
我們?nèi)谓痰慕虒W班多是平衡班,各層面的學生參差不齊,問題太易學生不重視;問題太難,過多學生答不上,就會泄氣,失去學習語文的勁頭。因此,我們在講授課文時,必須精心設計問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認真構思問題。例如我在講授《變色龍》一文時,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①文中主要寫了什么事?主人公是誰?②文中通過寫奧楚蔑洛夫對狗的態(tài)度前后變化,說明了當時俄國的一種什么社會黑暗現(xiàn)實?③文題‘變色龍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深刻含義?寄予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這樣的問題能使班中各層面的學生能有所思,象“摘果實”一樣,既能摸得到又摘得到。
3.課堂提問必須有明確對象,明確時機,考慮提問的次數(shù)
提問時,很多的教師總希望自己的問題學生能輕而易舉,迎刃而解,因而在發(fā)問時特別照顧優(yōu)等生,而對學困生則視而不見,這種現(xiàn)象在公開課中尤為普遍,所以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考慮照顧各層面的學生,考慮發(fā)問的有利時機,適宜提問的次數(sh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課堂提問的藝術
1.設疑質(zhì)難,激發(fā)興趣
人常講:“學貴有疑?!彼目少F之處,就是有端而發(fā),經(jīng)過大腦的緊張思考,分析,不得解決而提出的,它是智慧之火迸發(fā)的一閃火花,是智力發(fā)展的新起點。提問能激發(fā)學生思考,誘發(fā)興趣,開拓思維之路,開啟智力之門。教學實踐證明,通過設疑質(zhì)難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積極思考過程中,對自己力所能及的,有要開動腦筋的、克服困難的問題自己去想一想,或做一做,一旦想出或做出的時候,就會體驗到一種十分愉快的情感,這種情感反過來又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例如我在講授《驛路梨花》一文時,設計如下一問:“文中既無寫到驛道,描寫梨花的句子也不多,以它為題,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各位同學積極思考,并互相討論后,紛紛舉手發(fā)表意見。學生甲說:“暗示解放軍戰(zhàn)士經(jīng)過的地方,小茅屋的附近剛好有梨花樹?!睂W生乙說:“梨花純白,在這里運用了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暗示哈尼族小姑娘純潔無暇的美好心靈?!蓖瑢W丙接著說:“本文題目《驛路梨花》是從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一詩中摘錄下來的,暗示一種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在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廣泛傳揚,表達了作者的贊許之情?!被卮饐栴}的同學一個比一個準確、全面。只有不斷思考,教師因勢利導,才會使學生抓住文章旨意,很好地開啟智慧之門。
2.存同求異,巧妙設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思考會刺激智慧覺醒?!睘榱伺囵B(yǎng)學生思維的準確性,我們教者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辨異”的提問方法,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亦即是教師在講授課文過程中,把若干問題放在一起讓學生比較分析、辨別,尋找異同,這樣可使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推理、判斷及概括,作出評價和比較,有步驟有計劃地發(fā)展思維。例如我在講授《故鄉(xiāng)》一文時,出示了《故鄉(xiāng)》一文開頭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和《祝?!芬晃慕Y尾部分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讓學生閱讀兩段內(nèi)容后,提出以下問題:“《故鄉(xiāng)》一文開頭用農(nóng)村蕭條破敗的景象來映襯‘我悲涼的心情,景與情協(xié)調(diào);《祝?!芬晃慕Y尾用節(jié)日喜氣洋洋氣氛來烘托祥林嫂的悲劇,景與情不協(xié)調(diào),兩篇文章這樣著筆有什么作用?區(qū)別是什么?”又如在講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文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本首詩從開頭到結尾寫送別的情景共用了四個‘雪字,各表什么意思?空間順序關系如何?”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相似中辨異,引導學生左思右想,務求水落石出。
3.利用矛盾,訓練思維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粋€人學習,如果不善于發(fā)問,不思考,是不可能有好的學習成績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有目的地設置問題,形成不同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尋求矛盾,利用矛盾,引起注意思考,激起探究的愿望,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我在講授《孔乙己》一文時,分析最后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就抓住這一句對全文所起的點睛作用,順勢提出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為什么魯迅先生卻又把它們放在一句話并列使用呢?”又如在講授《愚公移山》一文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愚公要搬掉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搬山存在種種困難,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搬屋到山外居住好了,但他為什么還要搬?何苦呢?”這樣的問題就能挑起矛盾,引起學生爭論,使學生深入思考,尋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