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江歌
【摘要】唱歌是幼兒園進行的一種藝術活動,也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內(nèi)容。在大量的理論學習、探索實踐、經(jīng)驗借鑒的過程中,作者深刻地感受到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同時也促進在音樂教學工作中的觀念的根本轉變。
【關鍵詞】 幼兒音樂教學 歌唱活動 組織形式
陳鶴琴先生指出:“音樂是兒童生活中的靈魂?!币皇缀玫囊魳房梢悦劝l(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歌唱活動就是幼兒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人類表達、交流的一種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唱歌是幼兒園進行的一種藝術活動,也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內(nèi)容。
一、故事、兒歌滲透教學法
故事、兒歌對幼兒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們可以利用幼兒對故事和兒歌的興趣,將一些具有較強的情節(jié)性的歌詞內(nèi)容編成小故事講給幼兒聽,以增強幼兒對歌詞的記憶與理解。例如小班的“兩只老虎”,我們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幼兒說:“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接著講:“從前有兩只老虎,它們跑得快,一只沒有耳朵,一只沒有尾巴……”再如大班的《有只小燕子》,可以這樣引導:有一只小燕子,去年不小心從樹上跌下窩,我走過去把它輕輕抱起來,把它送回窩里去,小燕子很快活,今年春天來的時候,我又看到了小燕子,原來她帶著他的寶寶來感謝我了,我心里特別開心。
二、外部環(huán)境激發(fā)法
這里的外部環(huán)境也就是教學過程中的導入活動,應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來確定導入的方式、手段。對于歌詞內(nèi)容簡單的作品,可以選擇情境表演導入的方法。這里所說的情境表演,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式:可以是教師或幼兒在現(xiàn)場所做的啞劇表演或歌舞表演;也可以是教師在現(xiàn)場利用木偶或其他類似教具所做的情境表演。
三、變換角色的方法
變換角色就是指教師在歌唱活動中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幼兒中去,既能指導幼兒學習,又能將自己扮作歌唱活動中的某個角色。當然,參與的另一面就是退出。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從參與的狀態(tài)下退出,也可以在活動的空間位置上退出,把中心位置讓給孩子們,以旁觀者、觀察者的身份對幼兒的歌唱活動進行指導。
四、圖譜教學法
圖譜教學法就是一種直觀演示法。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圖片、影像等具體生動的畫面對他們有較強的吸引力,所以我們用圖片的形式將歌詞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幼兒通過畫面記憶歌詞,效果不錯。例如,我在教大班歌曲《海寶來了》(根據(jù)上海世博會“海寶來了”歌曲改編,并巧妙地添加了新的音樂元素:卡農(nóng))時,先演唱歌曲,然后請幼兒講述自己聽到的歌曲內(nèi)容,在幼兒的提醒下,與歌詞內(nèi)容相匹配的一張張圖片就自然地被調了出來,同時教師還帶領幼兒觀看圖片內(nèi)容,學習用歌曲里的語句講述。
圖譜教學在唱歌活動中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更具體、更形象地展現(xiàn)歌曲的結構和內(nèi)容,是一個寓教于樂的過程。首先圖譜能幫助幼兒理解、熟悉、記憶歌詞,其次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圖譜的運用可以使活動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果只靠語言來傳遞信息,則會給幼兒以單調和枯燥的感覺。有了圖譜,活動內(nèi)容的表述會更生動、形象。當你像變魔術一樣拿出圖片時,孩子們充滿了興奮和期待,幼兒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這是他們的特點。在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圖譜,幼兒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學習興趣也能被充分調動起來。
五、音畫轉換法
借助能為幼兒所理解的圖畫、符號,幫助幼兒理解歌曲,通過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有效地記憶歌詞、表達情感。如在《小雨點跳舞》的活動設計中,我就嘗試用繪畫的方法為歌曲填詞,回答歌曲中的問題。對這種新的音樂活動方式,孩子們還是比較容易掌握和接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孩子們都非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大膽而愉快地演唱著自己為歌曲創(chuàng)編的歌詞,體驗到了成功。
六、借助具體形象感知音高,幫助幼兒準確歌唱
比如說在《小雨點唱歌中》的問題的提出,相同的四個問號,怎樣來區(qū)別音樂旋律、高低的不同,我們可以采用高低不同手勢來唱準音樂,給以手勢,表示音樂高低的不同,還有就是小雨點有時在高的地方跳舞,有時在低的地方跳舞,從而讓孩子們唱準音高。又如在教學歌曲《青蛙唱歌》,請幼兒想象小青蛙的形象,它小小的,聲音是高高的、細細的,大青蛙的聲音則是低低的、粗粗的(教師模仿)。雖然音調的高低是看不見的,幼兒因此難以感覺音調的范圍和“尺度”,但是我們可以帶領幼兒通過簡單的手勢,結合視覺的輔助、具體形象的引入,從而幫助幼兒感知音調的高低、旋律的變化。
七、教學結構程序
1.傾聽音樂。人們對音樂的感知首先是通過耳朵的感受來進行的,以音響感知為情感培養(yǎng)的觸發(fā)點,從而使幼兒感受體驗到音樂的美感和所蘊含的情感內(nèi)涵,這應該是本模式結構程序的第一步。我們在進行教學指導時,可采用以下辦法:(1)利用和創(chuàng)設相適宜的傾聽音樂的環(huán)境,營造一種有利于幼兒傾聽感受的生動場面;(2)巧設提問,引導傾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聽賞中自然地入情入境,并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幼兒學習歌曲主要是通過聽覺學習的。
2.感受音樂。音樂是情感藝術,所以“感受和體驗”是幼兒音樂入門的關鍵。聽、想、說、唱、動、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體驗。時借助設問、提問和簡潔講述,引導幼兒深刻感受、體驗音樂語言要素。再如大班音樂活動《海寶來了》,在聽、想、說、唱、動、奏等方式都做到了很好的融合,(看錄像《海寶來了》)先是聽教師演唱,想一想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說一說,結合音樂的伴奏我們一起來演唱歌唱,活動中我們嘗試運用了音樂的新元素“卡農(nóng)”,有節(jié)奏地說和有節(jié)奏地拍手,將歌曲重新演繹,獲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照片)
3.表現(xiàn)音樂。為了讓幼兒能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師也能準確地把握幼兒對音樂風格的理解。當幼兒能充分理解音樂風格以后,就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表現(xiàn)。表達音樂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唱、歌表演、演奏、欣賞等。歌曲是運用聲音來表現(xiàn)的,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形象和內(nèi)涵,所以演唱的方法也不會一樣,因此要給孩子們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感覺習慣”,即每一首歌的演唱,聲音要自然,符合歌曲內(nèi)涵,不能沒有感情的“干唱”,這本身也滲透了審美和情感教育。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自主學習應是孩子智慧、情感、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xiàn),這一參與過程既滿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戲的需要,做小主人的需要,創(chuàng)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個性、智力等方面獲得了和諧發(fā)展。唱歌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活動,是孩子們最輕松自在地表達、抒發(fā)和交流的藝術活動。音樂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毒V要》要求我們在指導幼兒的藝術活動時要理解并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積極地研究和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使幼兒在歌唱的海洋里快樂揚帆,在音樂活動中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