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珍妹
中華民族傳統(tǒng)五千年文化,其文化精華可以用“忠孝雅誠”四個字進行概括,這是國家興旺發(fā)達和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忠”是忠于祖國和人民,忠于職守;“孝”是孝敬父母,團結友愛;“雅”是語言儒雅,禮貌有度,文明交往;“誠”是誠實守信,民主平等?!爸倚⒀耪\”簡要概括了學校德育教學的主要內容。由于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因此要在小學中開展“忠孝雅誠”教育活動,弘揚民族精神,塑造高尚品格,這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非常有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忠孝雅誠”主題教育內容。
一、熱愛祖國人民教育
(1)熱愛自己的學校、班級、家鄉(xiāng)及鄉(xiāng)親父老。由于小學生的思想還不穩(wěn)定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愛國愛民教育,可以講述一些生活中的真實經歷和感人事跡,培養(yǎng)他們的班級、家鄉(xiāng)、學校等熱愛之情,最后升華到愛國之情。
(2)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樹立建設祖國的美好愿望,讓他們從小立志將家鄉(xiāng)和祖國建設得更富強。
(3)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xiàn)狀,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小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xiàn)狀,讓他們知道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之情,同時也體會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4)將熱愛祖國之情化成報效祖國的動力。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英雄,他們的舍身奉獻精神難能可貴,教師可以給小學生講述一些這方面的事跡,教育小學生以先驅為榜樣,嚴格自律,勤奮學習,把對于祖國的感情轉換為報效祖國的動力。
(5)培養(yǎng)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要讓小學生懂得勞動的重要性,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切財富,讓他們尊重勞動者(農民、工人等),學會生活和處事,培養(yǎng)民族團結意識,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孝親敬長教育
小學生思品課中“忠孝雅誠”的教育內容十分少,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可以將思品課內容和“忠孝雅誠”結合在一起,舉辦相關的活動。如以《孝敬父母》為主題,通過誦詩歌、講故事、唱孝歌等形式,讓同學們做到理解父母心意,關心父母健康,接受父母教導,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學會尊敬長輩、體貼照顧老人,爭做”孝親敬長“的好孩子;鼓勵學生講“三字經”中記載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等經典故事,引導小學生對新時代的“孝”進行思考并發(fā)表看法,相互討論,這節(jié)課氣氛活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利于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
三、謙虛禮貌教育
“雅”是語言儒雅,禮貌有度,文明交往,健康生活??鬃诱f:“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弗畔矣。”對于小學生來說,個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這是他們將來立身的根本。播下信念,收獲行動;播下行動,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性格;播下性格,收獲命運。因此,現(xiàn)在我們在小學生身上播下謙虛禮貌信念,追求雅言,培養(yǎng)雅趣,體驗雅行,學生將來會收獲一個命運,書寫人生“雅”的篇章。
四、誠實守信教育
“誠”的本質是真和實。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處世之寶、社會之根基,是公民道德行為的基本準則。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他的做法雖然在有些人看來比較可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的孩子。這個故事至今之所以流傳,是因為曾子的品格受到后人的尊重和敬仰。曾子的一諾千金表面只是一種作風,但是她的內涵確是是否守信的問題。我們要給小學生從小樹立誠信可貴的正確觀念。從周圍的小事中懂得誠信的重要作用,形成自己判別誠信和虛偽的觀念。
總之,在小學生教學中加入誠信教育內容,既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又教會了小學生在生活中要真誠待人。
通過開展“忠孝雅誠”主題教育活動,學生用實際行動感受了忠孝雅誠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進一步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禮儀水平,全面塑造和展示新時期小學生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