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芳等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64例心律失?;颊咦鳛檠芯?,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患者在心電圖療效與綜合療效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律失常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律失常;中西醫(yī)結合;胺碘酮;炙甘草湯
【中圖分類號】R541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3-0057-02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病,通常是一些器質(zhì)性心臟疾病的合并癥。心律失常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心動過慢,如II度、III度房室傳導受阻,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等;二是心率過快,如室上心動過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房顫等。心律失?;颊咄ǔ1憩F(xiàn)為呼吸困難、心悸不寧甚至暈厥等。在臨床上,心律失常大多數(shù)都采用純西藥進行治療,但效果欠佳,且不良反應較大。筆者通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對心律失常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2例。 所有患者均參照《內(nèi)科學》[1]中對心律失常擬定的分類診斷標準進行診斷,且患者均經(jīng)過心臟B超、心電圖檢查確診。治療組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1±64)歲,病程2個月至4年,平均(203±03)年,其中房早5例、室早7例、房顫9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II度房室傳導受阻7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28~68歲,平均年齡(43±72)歲,病程1個月至4年,平均(205±06)年,其中房早3例、室早6例、房顫9例、室上速3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II度房室傳導受阻6例。兩者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胺碘酮(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法:1mg/min靜脈泵點)、利多卡因(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法:01g入壺,必要時5min后重復1~2次)進行治療,室早患者采用胺碘酮,房顫患者采用西地蘭(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法:04mg,入壺,以后每2~4h再給02~04mg,總量1~16mg),房早患者給予普羅帕酮、心得安(安陽玉威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法:10mg,3次/日,口服,可逐漸加量),房室傳導受阻患者采用異丙基腎上腺素,室上速患者采用β-受體阻滯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用法:25mg,2次/日,口服,可逐漸加量)。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炙甘草湯。組方:炙甘草20g,大棗8枚,胡麻仁8g,桂枝9g,人參5g,當歸10g,切片生姜8g,生地40g,麥冬8g,阿膠8g,西黨參20g。臨癥加減:陰虛甚者可酌加阿膠及麥冬各10g、玉竹10g、沙參15g;氣虛甚者可加黃芪20g;氣滯血瘀患者添加紅花9g、蒲黃9g、枳殼12g;兼有痰濁者,應加郁金、法半夏、全瓜萎各10g。每日1劑,共分2~3次服用。15日為1療程,患者每7日進行1次心電圖檢查并評價治療效果,兩個療程以后進行療效觀察。
13療效判定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依據(jù)《常見心律失常病因嚴重程度及療效參考標準》[2]進行擬定。顯效:心電圖檢查結果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心電圖檢查結果好轉(zhuǎn),臨床癥狀改善較明顯;無效:心電圖檢查與臨床癥狀均無明顯變化。綜合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用藥兩個療程之后判斷綜合療效,依據(jù)《常見心律失常病因嚴重程度及療效參考標準》進行判定。顯效:患者用藥后過早搏動現(xiàn)象消失,心房纖顫、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基本得到控制;有效:用藥后過早搏動與原來相比減少50%以上,心房纖顫、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與原來相比至少減少50%;無效:用藥后無任何變化或加重[3]。
14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的心電圖療效與綜合療效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心律失常通常是一些器質(zhì)性心臟疾病的合并癥。西醫(yī)認為,當心率超過100次/min的時候,患者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抽搐、意識模糊等癥狀。中醫(yī)學認為,心律失常屬于眩暈、胸痹、心悸等范疇,患者在脈象上常表現(xiàn)為數(shù)脈、結代脈等。該病癥的患者大多本虛標實,即陽氣虛虧、瘀阻嚴重,因此在治療時要活血化瘀,溫心陽、養(yǎng)心血、滋心陰、益心氣等。
治療組在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以炙甘草湯作為中醫(yī)治療主方,旨在復脈止悸、益氣溫陽、滋陰養(yǎng)血,輔用大棗、切片生姜、桂枝、人參、當歸、生地、麥冬、阿膠、胡麻仁、西黨參等達到調(diào)和陰陽,調(diào)理氣血之功效,隨癥加減,選用麥冬、玉竹、沙參、阿膠等對陰虛甚者、氣虛甚者以及氣滯血瘀者予以針對性治療,從而提高心律失常治療的效果[4-5]。
單純通過西藥治療心律失常,由于長期服用藥物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患者身體,并加重治療過程中的患者痛苦,治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而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則有獨到的治療優(yōu)勢,中藥能夠調(diào)理患者氣血經(jīng)絡,減輕患者痛苦,并改善藥物代謝不良的狀況,從而大大提高治療效果[6]。相比于單純采用西藥治療而言,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律失常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84.
[2]常見心律失常病因嚴重程度及療效參考標準[J]. 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80,(02):72-74.
[3]韓秀萍.12導動態(tài)心電圖在門診心律失常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02):43-45.
[4]何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律失常63例臨床療效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34):1152-1153.
[5]赫靈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心律失常40例臨床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06)
[6]吳非徽.高血壓心律失常及心電圖應用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7):1689-1690.
(收稿日期: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