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仙娟
摘 要:本文以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擺”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實際操作時候所反映出的問題,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從而達到高效精準,體現(xiàn)實驗的科學與嚴謹。
關鍵詞:小學科學; 擺的實驗; 改進案例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2-106-002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該門學科以實驗為基礎,以探究為核心。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促進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實驗教學尤為重要。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實驗并不是完美的,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在實際備課授課過程中,要做出適當?shù)恼{整,或對實驗做出創(chuàng)新設計,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一、實驗改進內容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中的《機械擺鐘》《擺的研究》《做一個鐘擺》《做一個一分鐘計時器》四課時的內容。
二、實驗目標
本實驗研究的擺是“單擺”。所謂單擺是指在細線的下面拴一個小球重物,且細線的質量與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徑與線長相比也可以忽略的擺。單擺的擺動具有等時性,即在擺長一定、擺角較小的情況下,擺來回擺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總是一樣的。對擺的等時性的研究要著重解決學生操作方面的一些問題,讓學生的測量盡量地精確一些。之后,學生將測量不同重量擺錘的擺在15秒鐘內擺動的次數(shù),不同長度擺繩的擺在15秒鐘內擺動的次數(shù)。他們在對測量數(shù)據(jù)的分析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只是擺繩的長短。為了更好地理解鐘擺,并學會控制鐘擺的快慢。根據(jù)前面的學習基礎,學生也將進一步制作一個每分鐘擺動60次的擺,也就是擺鐘的擺,從而將整個擺的實驗做到很好的綜合。
教材中涉及到的實驗的具體目標如下:
1.《機械擺鐘》:該課要求我們做一個擺,并觀察擺在擺動時候的特點——等時性。
2.《擺的研究》:該課要求我們對自己做的擺,改變擺錘重量以及擺繩長度后,觀察擺動的快慢,從而了解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3.《做一個鐘擺》:該課研究擺長怎樣影響擺的次數(shù)。需要在木條或塑料棒上不同位置固定金屬圓片,從而測量擺動次數(shù)。
4.《做一個一分鐘計時器》:該實驗要求學生通過改變擺繩的長度,從而調整出一個一分鐘擺動60次的擺。
三、教材實驗存在的問題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對“擺的研究”實驗準備及實際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如下問題:
1.《機械擺鐘》:擺繩的固定雖然簡單,但考慮到之后的實驗,一般用夾子夾住,操作難度較高。
2.《擺的研究》:擺繩長度的改變是實驗的關鍵,需要提前做好不同長度的擺繩,給實驗準備帶來麻煩,或用夾子將擺繩夾住,以調整不同長短,操作難度較高。
3.《做一個鐘擺》:金屬圓片的固定一般用雙面膠黏住,不易多次使用,而且小棒在擺動過程中,容易打轉,影響實驗的結果。
4.《做一個一分鐘擺動60次的擺》:實驗過程中需要反復調整擺繩的長度,而學生在實際操做過程中難度高,導致實驗不夠嚴密,實驗數(shù)據(jù)不夠精確。
四、實驗改進思路
1.化繁為間:減少材料的準備,也方便于操作,提高精確度。
2.實驗整合:將4個實驗進行簡單整合,有助于實驗的連貫。
五、實驗改進設計
2.《機械擺鐘》——擺繩的固定方式。制作單擺時,通常用打結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或者借用小夾子,操作時需要將架子打開,把繩子與支架一同夾住,同時還涉及到角度問題,所以很多學生操作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而我采用有洞的桿子作為支架,擺繩直接從小孔穿過,一端用回形針固定,操作方便。
3.《擺的研究》——擺繩長度調節(jié)方法。實驗要求通過改變擺繩的長度,擺錘的重量,起擺的角度來研究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改變角度以及重量較為簡單,但教材中未體現(xiàn)改變擺繩的長度,多數(shù)老師的操作方法是直接制作不同長度的擺繩供學生使用,但該方法加大了材料準備的時間,也有老師指導學生用小夾子固定擺繩,從而改變繩子長度。但對于小學生來說,操作復雜,難度較大。
我采用自制標有刻度的鐵架臺作為標尺,將擺繩通過一根廢棄的風鈴管,下端由鐵架臺螺母固定,通過改變下端螺母高度,間接改變擺繩長度。
4.擺幅與擺動快慢的關系。利用廢棄太陽高度測量器穿入風鈴管作為量角器,可以直接讀出擺幅大小,操作直觀。
5.《做一個鐘擺》——擺錘的重心改變方式。教材中改變擺錘重心的方法是在木條上用雙面膠固定一個金屬圓片,而實際操作的時候,由于金屬圓片需要經常改變位置,而使得粘性減弱,不宜長期使用。于是通過磁鐵代替金屬圓片在小鋼尺上進行實驗,方便數(shù)據(jù)的獲得。
學生在操作時發(fā)現(xiàn),小鋼尺在擺動過程中會動,于是改進鋼尺固定方式,用栓代替繩子上。
一個成功的實驗可以減少許多繁瑣的敘述,往往能起到實驗后無需多言的效果。目前科學教科書科學實驗教學還有不少內容儀器欠缺或者不夠完善。為此,需要教師對已有的實驗做出有益的改進,并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科學實驗,從而促進科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 上述將4個實驗改進整合后,減少了材料的準備,有助于相關實驗的連貫操作,化繁為簡,便于操作,還提高了實驗數(shù)據(jù)的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