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國杰(1988年—),男,漢族,河南鶴壁,重慶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生,重慶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國外馬克思主義。
摘要:自奧巴馬上臺以來,美國政府對其亞太戰(zhàn)略作出重大調整,實施亞太“再平衡”,目標直指中國,進而導致中國周邊形勢的緊張以及亞太局勢的不穩(wěn)。但是該戰(zhàn)略的實施受到美國內以及國際諸多因素的制約,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奏效,值得懷疑。
關鍵詞:美國;亞太“再平衡”;制約因素
自2009年1月奧巴馬以“變革”為口號成功入主白宮以來,美國政府在其亞太戰(zhàn)略上的重新調整,成為其最引人矚目的變化。從高調宣稱“美國回來了”,到“重返亞洲”,再到“戰(zhàn)略中心東移”,亞太地區(qū)在美國全球戰(zhàn)略中的地位急劇上升。2012年以來,美國政府再次對其亞太政策做出調整,代之以“再平衡”,并強調美國從未離開亞洲。美國這一戰(zhàn)略調整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因素。
一、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背景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又稱美國“戰(zhàn)略中心東移”或“重返亞太”決策,是奧巴馬政府自2009年1月執(zhí)政以來,面對小布什政府留下的內外困局而尋求出路的產物。①首先,美國因房地產次貸危機觸發(fā)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從而導致戰(zhàn)后最嚴重的金融、經濟、債務和社會危機,其影響遍及包括歐盟、日本在內的所有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以及世界各國。同時,美國還因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zhàn)爭而在國際上處于十分孤立和被動的局面。奧巴馬政府因此遭遇冷戰(zhàn)結束以來前所未有的內外困境。
而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中國不失時機地抓住“戰(zhàn)略機遇期”并帶動亞太地區(qū)經濟迅猛發(fā)展?,F在,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積極推進亞太地區(qū)的一體化合作,于2010年和東盟十國建成自由貿易區(qū),并與東盟十國啟動了10+6(中、日、韓、澳、新、?。┮约爸小⑷?、韓三國的自由貿易談判。亞太地區(qū)經濟活躍,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動力和增長源,中國對亞太地區(qū)和區(qū)內各國的影響力也日益上升。相形之下,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則日益下降。
在此背景下,奧巴馬政府為擺脫危機,重振美國在亞太地區(qū)和全球的戰(zhàn)略主動權與主導地位,經全球戰(zhàn)略評估和權衡后推出了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對美國的全球及亞太戰(zhàn)略做出重大調整。
二、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制約因素
美國的亞太政策調整與其說是“亞太”再平衡,不如說是“中國”再平衡。盡管美國官方人士一再聲稱該戰(zhàn)略并非針對中國,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該戰(zhàn)略就是針對中國,旨在平衡中國。正如美國凱托學會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賈斯廷·洛根明確指出的,再平衡根本就是在針對中國②。但是,該戰(zhàn)略的實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產生成效,值得懷疑。
(一)國內因素的制約
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深陷經濟危機的泥潭,自身實力大幅下降,當今美國的主要任務是重振美國經濟,確保經濟增長,嚴重的經濟危機使該戰(zhàn)略同其實施能力之間出現巨大差距,而實施能力不足又會給其內政外交帶來壓力。
奧巴馬第二任期,依舊面臨重振經濟的嚴峻任務,軍費開支持續(xù)減少,債務危機迫在眉睫,經濟復蘇依舊乏力,就業(yè)形勢仍然嚴峻,美國政府是否有足夠財力支持其戰(zhàn)略的實施值得懷疑。
美國內的反戰(zhàn)勢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影響美國外交的重要人物克里與哈格爾均參加過越戰(zhàn),共同的越戰(zhàn)經歷令他們切身體會到軍事實力的局限性。因此,他們會盡力避免使美國卷入亞太爭端。
此外,對日本重蹈二戰(zhàn)覆轍的擔憂也使美國一些政界人士對此心存疑慮。日本在二戰(zhàn)中曾使美國蒙受沉重打擊,當前日本政治右傾化嚴重,美國進一步為日本在軍事上松綁,會助長日本的囂張氣焰,這恐怕也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
(二)亞太盟友的制約
美國的“再平衡”戰(zhàn)略可能會被其亞太盟友利用,引火燒身,給美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美國的亞太盟友諸如日本、菲律賓等國并非完全同美國同心同德,而是心中各有自己的小算盤,并且希望美國為其火中取栗,如果美國對其管控不利,則可能帶來不必要的危機和沖突。
美國的“再平衡”戰(zhàn)略實際上是充滿矛盾的。它既想通過在自己的一些東亞盟國和中國之間制造不信任,從而制衡中國,進而鞏固自身在亞太的戰(zhàn)略地位,但又不想同中國發(fā)生沖突或戰(zhàn)爭。但其政策很可能會引起誤讀,從而刺激日本、菲律賓等盟國在中國周邊更多地采取挑釁行為,加劇同中國的對立,這又是美國所不愿看到的。美國的經濟復蘇離不開亞洲和中國,美國最大的十個貿易伙伴中有六個在亞太地區(qū),為美國創(chuàng)造了數百萬個就業(yè)機會。亞洲的人口、市場、經濟潛力巨大,是美國經濟復蘇和保持增長的支撐和希望。如果美國不能很好地管控其盟國,東亞的穩(wěn)定局勢必然會加劇,中美之間的不信任勢必增強,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三)歐洲的制約
歐洲作為美國的傳統(tǒng)盟友,也是最大盟友,深陷歐債危機之中,在此背景下,美國戰(zhàn)略東移很可能會引發(fā)歐洲盟國的不滿。美國在亞太投入的增多,必然意味著在歐洲投入的相對減少,歐洲的戰(zhàn)略地位也隨之相對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弱化美歐關系。特別是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俄歐關系日趨緊張,歐洲對俄羅斯的擔心日益加劇,歐洲是否會重新分裂,冷戰(zhàn)是否會在歐洲重新上演,引發(fā)了諸多人士的擔憂。在此背景下,美國會否置歐洲于不顧而全身心地移師亞太以制衡中國,答案顯然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中歐經貿關系日益密切,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共同利益巨大。在地緣政治上,中歐之間也不存在主權和領土紛爭,雙方彼此將對方視為伙伴而不是對手,更不是敵人。歐債危機爆發(fā)后,歐盟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加深,歐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想把同中國的關系搞僵。在此種情況下,作為美國的盟友,歐盟是否會全力配合美國來制衡中國也是一個問號。況且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還需得到中國的支持。
(四)俄羅斯和中東的制約
美國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羅姆尼斷言,俄羅斯才是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敵人。在軍事上,俄羅斯是唯一可以同美國相匹敵的國家,俄羅斯的復興一直令美國憂心忡忡。烏克蘭危機的爆發(fā)和持續(xù),以及俄羅斯強勢吞并克里米亞似乎更加印證了羅姆尼的觀點。面對一個日益強勢的俄羅斯以及日益走近的中俄關系,美國如何能夠全身心的實施亞太在平衡?
中東一直被美國視為根本利益之所在,美國進行戰(zhàn)略東移,必然要減少在中東的投入,以便從中東抽身,但是美國這樣做的話便會陷入一個兩難境地,如果美國撤離中東,中東局勢將更加動蕩不安,恐怖勢力將更加有恃無恐,如果美國繼續(xù)留駐中東,美國同時應對中東和亞太,其自身負擔可想而知。在美國深陷經濟危機的當下,美國能否做到兩線乃至三線作戰(zhàn),值得懷疑。
(五)中國的制約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彼此之間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把中國視為假想敵,進而鼓勵日本、菲律賓這些亞洲盟國同中國制造分歧和摩擦。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中美之間的合作,這在根本并上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另外,美國的再平衡戰(zhàn)略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牽制中國,目前尚不得而知。中國不同于當年的蘇聯(lián),中國擁有可靠的戰(zhàn)略報復能力,是壓制美國對華冒險的保障。中國剛柔相濟的戰(zhàn)略應對,必將在不同程度上抵消美國再平衡戰(zhàn)略的效果。并且,從目前來看,中美在亞太的力量對比趨勢有利于中國,時間站在中國這一邊,中國可以說是以靜制動,占據主導地位。連美國人自己也相信,中國幾乎肯定將在2030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果美國在亞太同中國進行全面對抗,顯然是美國所不愿看到的。
綜上,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充滿了不確定性,美國能否成功實施這一戰(zhàn)略受到多方面的懷疑。(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注解:
①賈浩: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評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3(5):17—30
②賈斯廷·洛根:“對再平衡戰(zhàn)略進行再平衡”,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13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