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瓊
【摘 ? ?要】課堂教學要注重導入技巧,這已是廣大一線教師形成的共識。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既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又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一向被視為枯燥乏味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尤其如此。針對這一問題,我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技巧做一些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課堂教學 ?導入技巧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35
數(shù)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喜愛它的人會充分地感受到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扣人心弦。在我國的初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重點和核心就是給學生講解知識,這幾乎是一個完全的傳播知識的過程,老師通過知識的講解、學生的反饋,再進行相應的補充或者糾正。這是一名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生對數(shù)學這門課程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存在很多的弊端。
俗話說:“任何事情都是開頭難?!笨梢?,成功上好初中數(shù)學課,新課導入至關重要。對此,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技巧進行了總結,將切實可行的幾條建議作如下闡述。
一、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進行導入課程的原則
初中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方面的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性格方面也是玩心還比較重,所以老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導入的方式要盡量生動。老師在講解的時候要富有激情,要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到該堂課的主題當中,要盡可能地做到“導而弗牽,開而弗達,引而不發(fā)”,從一些具體的事例引入課堂的教學內容,例子的選擇也要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以能夠引起學生的疑問為原則。
二、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技巧
(一)通過溫故知新來導入新課
通過溫故知新來導入新課是指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時,充分將新舊知識有機融合起來,讓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獲得新知識。例如,教學分式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進行新課導入:“觀察幾個分子分母均不同的分數(shù),它們的分數(shù)是否相等,能否進行變形,依據(jù)何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有何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樣,通過復習分數(shù)的通分、約分等基本性質,引出分式的相關知識。再如,教學反比例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時,教師可結合之前學生掌握的相關反比例函數(shù)的知識來通過問題導入新課的學習:“小明家用購電卡買了1000度電,這些電夠使用的天數(shù)m與小明家平均每天的用電度數(shù)n是怎樣的函數(shù)關系?如果平均每天用電4度,這些電可用多長時間?”這樣,通過溫故知新的問題導入,便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及掌握。
(二)從生活情境方面進行課程的導入
數(shù)學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著數(shù)學的真理。老師在進行課程導入的時候,就要盡量從我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選擇同學們感興趣并且能夠參與進來的事物,提出和初中數(shù)學有關系的問題。比如,在講解初中幾何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定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這個定理對于我們來說自然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定理了,但是對于剛接觸幾何的初中生來說,他們的理解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那么老師就可以從生活的情境方面進行導入,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都參加過百米賽跑嗎?那你們知道我們百米賽跑當中的賽道是怎么樣畫成直線的嗎?”這是一個很生活化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就可以很簡單和具體地讓同學們認識到“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這個定理。以合理的生活情境進行初中數(shù)學課程的導入,對于學生理解教材有著很積極的作用。
(三)通過讓同學們親自實踐進行課程的導入
對于學生來說,一味的口頭講解很容易產生疲倦的感覺,初中的孩子們正處于青春期,要想為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實踐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在初中數(shù)學的課程導入方面,老師在進行新的課程講解之前,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相關的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通過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對于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的時候,有一個知識點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180°,老師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隨便做一個三角形的模型,然后讓大家把這三個內角分別剪下來拼在一起,這個知識就一目了然了,大家既掌握了原理,又對這個知識產生很深刻的印象。
(四)利用故事引入
初中階段的學生都有嚴重的好奇心理,他們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抓住他們的這一心理,通過講故事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通過利用那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可以創(chuàng)造出教學情境,不僅對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很大的激發(fā)作用,而且還能讓學生學到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教師可以對學生講數(shù)學名人的故事,讓他們領略數(shù)學家的人格魅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對學生的身心特征進行了解,從而制定出與他們相符的教學內容,在授課時,通過講一些趣味性的和教育性強的歷史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還能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五)類比導入法
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根據(jù)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對學生進行講授。在講新知識時,用舊知識作鋪墊,讓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舊知識進行溫習,培養(yǎng)學生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念來看問題。在對舊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到一些新知識,抓住問題的共同點,又要認清它們的不同點。
(六)動手操作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都比較好動,也喜歡自己動手操作。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學到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也能起到促進作用。教師通過營造一種自由和融洽的課堂氛圍,對教學效率也能有所促進。
綜上所述,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導入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導入方法,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讓學生的不愿學習變成想要學習,從而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產生影響,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l]張有德,宋曉平.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若干途徑[J」.數(shù)學通報2010(12).
[2]陳文明.在習題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J].數(shù)學通報2009(10).
[3]丁水碓.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導入的方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1(2):34-36.
[4]陳玲弟.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技巧[J].學周刊,201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