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
內容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定,提出了要規(guī)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jiān)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檢察機關和辯護律師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刑事訴訟中通過轉變理念、保障執(zhí)業(yè)權、加強溝通、細化制度,建立新型檢律關系,共同推進法治建設,是當下檢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檢律關系 對抗 合作 辯護權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清晰描繪了法治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開啟了我國法治國家建設的新篇章。檢察官和律師作為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的重要成員,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新型互動的檢律關系對履行工作者職責、規(guī)范司法行為、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構建。
一、轉變執(zhí)法理念,增強檢律雙方互信
檢律雙方應堅持以正確的執(zhí)法理念為先導,引領司法行為的規(guī)范行使。《決定》中進一步明確并定位了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檢察官和律師的關系。雙方只有秉持正確的執(zhí)法理念,才能在司法活動中相互尊重對方權利,相互尊重對方的訴訟行為,增強和實現(xiàn)檢律雙方互信。
(一)秉持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理念
檢察官與律師只是職能分工不同,二者既有對立的一面,也有統(tǒng)一的一面。對立在于角色,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一方控一方辯,統(tǒng)一也在于刑事訴訟程序當中,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整體。無論是檢察官還是律師,都應當轉變執(zhí)法理念,深刻認識到檢察工作與刑事辯護的相容性,二者都是法律職業(yè),只會存在對個案的認識分歧,但無敵對矛盾。
(二)秉持客觀義務理念
就檢察官而言,除了承擔指控犯罪的職責,還必須承擔保障人權、維護法律統(tǒng)一正確實施的客觀義務,應當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依法保障律師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所享有的各項權利的行使,聽取律師意見,處理律師的申訴、控告,切實尊重和保障律師的執(zhí)業(yè)權。就律師而言,除了全力維護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外,要尊重客觀事實,尊重證據,配合做好庭前會議工作,將自行收集的與犯罪嫌疑人有關證據及時告知檢察機關,理性尊重控方。
(三)秉持法律職業(yè)底線理念
檢律雙方的對抗與合作具有相對性,都是在各自遵守職業(yè)道德,守護行為邊界和底線的前提下,進行的對抗與合作。對抗中應該給對方存在的空間,在不越界、不超底線的前提下,雙方要站在國家和法律的立場上追訴犯罪或維護被告人的合法利益,實現(xiàn)“對抗而不對立、交鋒而不交惡”。而合作,不是遷就,是在嚴格遵循回避、不得私自會見律師、不得為律師提供不正當幫助和謀取不正當利益等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一方提出意見、一方聽取和采取答復措施,不是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徇私枉法。
二、保障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促進律師依法執(zhí)業(yè)
《決定》突出強調,要強化和保障訴訟過程中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辯護權、申請權和申訴權等權益。加強對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的保障,也是落實四中全會《決定》的重要內容,是一個國家法治文明的重要標志。
(一)建立律師接待窗口,暢通律師接待渠道
檢察機關應設立專門的律師接待室,統(tǒng)一歸口辦理律師涉檢業(yè)務,保障律師接待渠道暢通無阻。律師接待室可由案管中心或控申部門設立,作為檢察機關對外的服務窗口之一。具體負責辦理律師會見、閱卷、調查取證申請、申訴控告、遞交律師意見等工作。在接待室設置專人接待,負責律師與辦案檢察官的中間接洽,減少律師與辦案檢察官的直接接觸。
(二)明確責任主體,確保律師權利行使到位
律師申請閱卷、會見、調查取證的,由律師接待室統(tǒng)一審核把關,負責與各業(yè)務部門進行溝通和傳達,確定是否準許閱卷、會見和調查取證。律師接待室要安排專門場所和復印設備,為律師閱卷提供便利;對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符合會見和調查取證要求的,由接待室負責安排會見;同時對偵監(jiān)、公訴是否開展調查取證進行監(jiān)督,以清除律師會見障礙,確保律師調查取證權利的行使。
(三)及時受理申訴控告,強化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的救濟
對律師認為檢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可以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控申部門申訴。檢察機關應當在受理后10日以內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及時予以糾正,并將處理情況書面答復給提出控告申訴的律師。對控告檢察機關執(zhí)法不公、不嚴、不廉的,檢察機關應當認真審查,依法監(jiān)督糾正;對檢察官違紀的,應當及時進行紀律處分,違法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在訴訟活動中發(fā)現(xiàn)的侵害律師執(zhí)業(yè)權利的行為,檢察機關應當依法予以糾正。
三、加強檢律溝通,實現(xiàn)檢律良性互動
《決定》明確要求,要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檢察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面臨激勵交鋒時,必須加強溝通和互動,才能適應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
(一)加強檢察官與律師自身的互動和溝通
在具體辦案過程中,檢察官要主動聽取辯護律師意見,同時律師對收集的可能證明犯罪嫌疑人無罪或罪輕的證據要及時通知檢察官。檢察機關可以聘請資深律師擔任檢察機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為檢察機關辦理疑難復雜案件、作出重大工作決策提供咨詢意見,以及為辦案提供必要的協(xié)助??稍跈z察機關綜合受理接待中心設立律師咨詢室,由律師協(xié)會、律師事務所派遣律師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
(二)加強檢察官協(xié)會與律師協(xié)會的互動和溝通
檢察官協(xié)會應當主動與律師協(xié)會加強溝通聯(lián)系,定期與律協(xié)召開座談會,共同就貫徹和落實《刑事訴訟法》、《律師法》要求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存在的困難進行交流,對檢察機關辦案的方式方法、存在的問題、保障律師權利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對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出現(xiàn)的經常性問題和矛盾,達成一致意見,并可形成常態(tài)化的實施辦法,在處理涉及另一方職責的問題和事項時,充分聽取和尊重對方的意見,不單方出臺不利于對方的文件或舉措。對于一時難以達成共識的事項,應本著求大同、存小異的精神尋求解決辦法。
(三)加強檢察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的互動和溝通
檢察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多層次、經常性的工作聯(lián)系制度,堅持定期走訪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xié)會和律師事務所,征求其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積極創(chuàng)建平臺載體,通過開設專門信箱、郵箱、QQ號、聯(lián)絡電話、預約登記等,為律師與檢察官溝通交流提供便利條件。檢察機關對發(fā)現(xiàn)律師在執(zhí)業(yè)活動中有違法違規(guī)情形的,應當及時告知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處理,處理結果應當函告檢察機關;對律師幫助犯罪嫌疑人開脫罪責、串通他人作偽證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應當依法予以調查核實,堅決懲處。
四、細化相關制度,強化法律規(guī)范的實施
全會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而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中已經明確增設了聽取辯護律師意見和庭前會議等相關制度,也是強化檢律關系的一個重要舉措,必須予以強化落實。
(一)細化聽取律師意見制度
可以從告知、聽取、反饋三個環(huán)節(jié)細化和落實聽取律師意見的制度。在律師辦理委托手續(xù)時,及時告知其提供書面辯護意見的期限。對于疑難、重大、復雜案件,面對面進行詳細交流,明確爭議焦點,需要退查的,明確退查方向和補證事項。對案件作出批捕、起訴、上訴、抗訴等決定時,檢察人員應及時告知辯護律師,主動聽取律師意見,及時調查核實,全面客觀反映辯護人意見,并及時向辯護人反饋檢察機關意見。
(二)細化庭前會議制度
具體而言,可從庭前會議的案件范圍和提出方式、辯護人意見處理、庭前會議制度的效果約束、法律監(jiān)督方面來細化。將證據復雜、材料較多、爭議較大的疑難案件,納入庭前會議的范圍,并由檢察機關主動申請法院啟動召開庭前會議,對庭前會議中辯護律師提出的意見,檢察機關應當及時給予回復和解答,對辯護律師提出的出庭證人,檢察機關和法院應當及時通知。對檢律雙方沒有在庭前會議上提出的證據,不能作為開庭時的證據進行出示、調查和辯論,以此來保證檢律雙方參與庭前會議的積極性和出示證據的完整性。同時,檢察機關還要充分發(fā)揮法律監(jiān)督職能,保障庭前會議依法進行,對出現(xiàn)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可發(fā)糾正違法通知書或檢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