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徹底反叛:《在路上》的主題思想

2015-05-30 13:49:57江晶鑫
作家·下半月 2015年3期
關鍵詞:反叛在路上凱魯亞克

摘要 作為“垮掉派”文學的代表作,杰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主要體現(xiàn)出了主人公薩爾·帕拉迪斯對中產(chǎn)階級傳統(tǒng)價值的反叛及妥協(xié)兩大主題。小說中的薩爾多次試圖利用對“垮掉一代”的理念實踐從原有的生活模式中擺脫出來,然而卻次次宣告失敗。正是薩爾的這種不徹底的反叛,將整部小說的悲觀基調(diào)在讀者面前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杰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 主體 反叛 妥協(xié)

杰克·凱魯亞克生前一度存在著一條信念,即自己是繼莎士比亞之后的最偉大的作家,然而事實上,迄今為止,他的作品中也只有一部《在路上》具有比較深遠的影響,并被人們廣泛閱讀。但就是這部小說,也同樣遭受到人們的褒貶不一。支持者們認為,《在路上》的藐視美國傳統(tǒng)價值以及宣泄人本能思想的主題,是美國20世紀50年代荒原生活的一種指引;而在反對者的眼中,這部小說大肆鼓吹無政府主義以及歷史虛無主義,因而是一堆文字垃圾。不過,盡管人們對這部小說毀譽參半,然而它卻被公認為是“垮掉派”文學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一 《在路上》最明顯最重要的主題是對傳統(tǒng)道德的反叛

1951年由杰克·凱魯亞克完成的《在路上》,最初在民間流傳的書名為《垮掉的一代》,因此,它在一開始時,被人們看作是記錄新生“垮掉一代”的真實生活,主要是突出這一代人與眾不同的價值觀及思想理念。暫且不去考慮主人公薩

爾·帕拉迪斯與狄安·莫里亞蒂之間的分分合合以及最終的徹底分離的主線,便可得出,《在路上》最明顯和最重要的主題便是對傳統(tǒng)道德的反叛和對美國中產(chǎn)階級習俗觀念的逃避。該主題從開篇便被作者以主人公薩爾對生活的萬念俱灰給引了出來?!对诼飞稀芬运_爾與妻子離婚及大病初愈作為開篇,卻沒有進一步回顧及說明這些過去的事情。對于薩爾而言,伴隨狄安的到來,他身為中產(chǎn)階一份子的歷史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同時家庭、婚姻以及教育等這些構(gòu)成美國主流文化基石的東西也開始變得繁瑣和冗余。薩爾便如同麥爾維爾筆下的瑪麗一般,為了從令人窒息的陳腐刻板及庸俗虛偽的舊有生活中擺脫,于是聽從來自遠方的召喚,一路向西遠行。

自此,“反叛”這一主題在薩爾的四次旅行經(jīng)歷當中得到不斷的拓展及深化。薩爾想要尋找的那個所謂“一片新的地平線”,表面看來,似乎是代表著狄安背后那遼闊的西部,然而從本質(zhì)上來說,這個“地平線”實際上是指狄安等“垮掉一代”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霸诼飞稀睂儆谝环N精神狀態(tài),是一種自我標榜的意識,其涉及了身體、思想以及時間和空間等。而“垮掉分子”想要在無拘無束、自由的生命體驗中走出人生的困境,他們的行為從本質(zhì)上來講,屬于一種激進的反傳統(tǒng)的態(tài)度,而“在路上”的苦旅,則是他們尋找生命的真諦、生命的價值,尋找理想的烏托邦方式,他們的這種行為不僅僅是對生活意義的發(fā)掘和創(chuàng)造,同時也是一種精神追求。所以在許多時候,薩爾的作為基本上與“垮掉一代”毫無悖出。特別是他在狄安陪同下幾乎參加了所有被社會主流思想唾棄的行為,諸如偷竊、酗酒、吸食毒品、瘋狂賽車等等。不過難得的是,薩爾曾經(jīng)試圖將貧富、白種人及其他種族人之間的界限打破,并嘗試著同每一位他所遇到的下層階級的人建立一種比較有意義的關系。在那段最為人們所觸動的描述中,薩爾試圖將自己打扮成一個黑人,并以一位墨西哥的摘棉農(nóng)民的身份,同名叫特麗的墨西哥姑娘一起度過他整個旅途中最溫馨的時光。當薩爾第三次在丹佛街頭躊躇不前時,他極度懷疑和否定自己的身份背景,并希望自己寧可是一個在丹佛居住的黑人,亦或是一個以苦力為生的日本人,哪怕是其他國家的什么人都行,但他卻絕不希望自己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白人。

“垮掉的一代”的種種行為和嘗試都可以用“瘋狂”這個詞來形容。當時美國社會政治氣氛緊張,到處彌漫著白色恐怖的硝煙,人們的生活和行為也被科技與工業(yè)文明所主宰,在這樣的社會情形之下,沒有多少人還保持著個性與頑強的反叛精神,大多數(shù)人都很消沉。人們都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法抽離生活所帶來的沉痛和苦悶。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有這樣一群“垮掉的一代”,他們敢于張揚自己的個性,叛逆、放縱,以瘋狂的方式為對抗社會,來尋求精神上的安慰。

二 《在路上》對美國中產(chǎn)階級傳統(tǒng)價值的反叛

在狄安的身上,更加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在路上》這部小說中離經(jīng)叛道的主題,因為狄安集所有的“垮掉一代”的主要特征于一體,如反傳統(tǒng)、反權威、神秘主義以及平民性等。對于那些熱衷于將《在路上》看成是最具典型的“垮掉派”代表作的讀者們來說,狄安才更像是該部小說中的主角。在與薩爾認識之前,狄安就將一生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花費在少年管教所之中,同時仍然在丹佛市中保持著最高的汽車盜竊記錄。同時,狄安還無視權威,我行我素,且不乏對生活在下層社會人們的艷羨和敬意。他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干涉極為痛恨,并且渴望生活的自由,同時引導薩爾去深切體會這種自由。在他的意識中,那種被所謂權威倡導的生活模式根本不值得人們?nèi)バХ?,只有那種圣徒之路、瘋子以及狂人之路才應該是人們選擇的路。

而所有這些在狄安身上的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舉動,卻都是建立在一種神秘的由狄安自創(chuàng)的哲學基礎之上的,狄安并將對“它”的體驗歸納為這種哲學的核心思想,只是他從來沒有將“它”進行一次明確的闡述。直到狄安在曾經(jīng)一度彷徨困惑后,方才基本認識到“它”的實質(zhì)。實際上,“它”便包括狄安在內(nèi)的“垮掉一代”對生活追求的至高境界,皆因“垮掉”并非單是指沉悶壓抑的現(xiàn)代社會令人們感受到無線的困頓和疲倦,其在《舊約》中曾經(jīng)被認為是至福及極樂的生活狀態(tài)。狄安始終不曾停止追尋他的哲學的腳步,然而要獲得“它”及“垮掉”就必須徹底否定傳統(tǒng)的世俗觀念,所以,狄安的一切舉措,便就體現(xiàn)出了他對美國中產(chǎn)階級的傳統(tǒng)認識最為徹底的反叛。

三 《在路上》中所體現(xiàn)出的反叛的不徹底性

《在路上》一書中,主角薩爾前后四次旅行,均能與狄安打成一片,并且試圖融入到狄安所代表的那種“垮掉一代”的生活之中,同時薩爾與源自社會下層的各種各樣的人之間的交往也不存在任何壓力??上?,因為無法徹底擺脫傳統(tǒng)價值觀的束縛,薩爾自始至終沒能對狄安做到真正地了解,同時也沒有徹底融入下層人民的生活當中。薩爾的第一次西行中,就對狄安的態(tài)度比較矛盾,他一方面認為狄安像是來自西部吹來的一陣狂風,令人感到神清氣爽;同時又認為狄安是個騙子。薩爾在丹佛看一部名叫《菲岱里奧》的歌劇時,深刻感受到發(fā)生在他自己身上的兩種價值之間強烈矛盾,就在幾天之前,他剛到丹佛的時候與一個流浪漢沒什么兩樣;然而現(xiàn)在,他衣著光鮮,手臂上還挽著一個時尚魅力的金發(fā)女郎。更具諷刺的是,薩爾為了追求“垮掉一代”而西行,然而卻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在一處舊金山的棚戶區(qū),做了一個警察。與特里一起過著那種田園一樣的生活最終也沒能將薩爾留住,因為他感覺到有一股強烈的力量在召喚他回家。終于,薩爾的第一次充滿激情的旅行在疲憊和思鄉(xiāng)中宣告結(jié)束。

薩爾第二次上路時,狄安將他的妻子瑪麗露帶到了東部,這個時候,薩爾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與狄安等人廝混是百害而無一益。后來狄安慫恿薩爾與瑪麗露當著其面做愛,薩爾因為承載著過去積留下來的心理負擔,所以拒絕了。在對新奧爾良進行訪問的過程中,薩爾曾經(jīng)說自己并沒有長時間留在路上的意思,因為他還打算回老家上學。而后,在路過舊金山時,薩爾有過一段窮困潦倒的生活,他開始對此次西海岸之行的目的產(chǎn)生了懷疑。然后,他便在尷尬沉悶中與狄安和瑪麗露道別??赡苁且驗橥野仓g的不歡而散,導致薩爾心中感覺頗為壓抑,于是他再一次踏上旅途的時候,便深度反省了一番自己過往的經(jīng)歷,方才幡然意識到白人的理想及追求對他的生活一直起著主宰的作用,這也是他與狄安及其代表的下層人民之間所存在的本質(zhì)差別。幾個月之后,薩爾拋下狄安自己上路,這說明,因為沒法真正理解狄安的那種生活,薩爾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從過去中擺脫。最終,薩爾將自己的流浪生活徹底結(jié)束,并終于同那個他“渴望一見”的姑娘相遇,再次回到他曾經(jīng)企圖逃離的那種深入人心的社會制度及生活習俗當中。而狄安則仍然想一個圣徒一樣穿梭于美國大陸之上。

所以,同貫穿于整個小說中的“反叛”主題相同,“妥協(xié)”也同樣滲透在整部小說之中。薩爾只是將狄安當做自己在路上的伙伴和向?qū)?,在旅途上,他也習慣一人上路,例如在第一次漫長的西行當中,他與狄安相處的時間相當短暫。同時,又由于他和狄安的相處不斷產(chǎn)生隔膜,令他從最初逃避厭倦了的東部中產(chǎn)階級枯燥乏味的生活,到經(jīng)歷了一系列令他感覺瘋狂、興奮以及傷心的事情之后,最終卻在疲倦下返回了東部,再次過上原來的生活。一方面,薩爾希望能夠如同羅馬蠟燭一般不停地燃燒,為了生活而瘋狂,并通過瘋狂來將自己從枯燥的東部中產(chǎn)階級生活中拯救出來;另一方面,他又無法徹底擺脫中產(chǎn)階級傳統(tǒng)價值觀的束縛,一次次地向過去的生活做出妥協(xié)。

薩爾阻最后與過去妥協(xié),充分反映了凱魯亞克對中產(chǎn)階級以及“垮掉的一代”的道德觀念的無所適從。而《哥倫比亞美國小說史》中表明幾乎所有的“垮掉派”的作家都沒有完全克服白人中產(chǎn)階級的本質(zhì)。由于凱魯亞克是來自加拿大的法裔移民,所以其常被看作是少數(shù)民族作家,同時也被認為是美國社會中不能完全自由表達意志的人群,另外,再加上他自身的中產(chǎn)階級的背景,所以凱魯亞克對主流文化的價值傳統(tǒng)非常眷戀,最終叛逆和順從構(gòu)成了凱魯亞克性格中兩個重要的特質(zhì),同時這兩個特質(zhì)也深刻影響著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胺磁选焙汀巴讌f(xié)”兩大主題在《在路上》整部小說中不斷交錯雜糅,并在小說的結(jié)尾徹底升華,使得小說被抹上了一層濃郁的悲情色彩。

《在路上》一方面表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及權威的藐視、憤怒和徹底的顛覆,突出“垮掉一代”對枯燥乏味的中產(chǎn)階級傳統(tǒng)價值觀的叛逆;另一方面,則通過小說主人公薩爾無法徹底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最終在追求叛逆的道路上無果后,不得已重新回到過去的生活狀態(tài)。這種“反叛”和“妥協(xié)”構(gòu)成的不徹底反叛主題,最終奠定了整部小說的悲觀基調(diào)。

參考文獻:

[1] 肖明翰:《垮掉一代的精神探索與〈在路上〉的意義》,《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2] 陳杰、黃靜:《性與愛的分離——淺析凱魯亞克小說〈在路上〉的性主題》,《當代文壇》,2010年第1期。

[3] 付琦:《在路上的身份探求——〈在路上〉與〈一個朋友在路上〉的比較解讀》,《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11期。

[4] 陳杰:《爵士樂精神與“垮掉的一代”的本真追求——凱魯亞克小說〈在路上〉中的爵士樂主題初探》,《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

[5] 孫堅、楊仁敬:《用對話和狂歡顛覆現(xiàn)實世界——讀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外語研究》,2009年第1期。

[6] 孟召軍:《在路上找尋自我——〈在路上〉中薩爾的人物性格分析》,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7] 盧蕊:《狂歡與對話——〈在路上〉的巴赫金式解讀》,四川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1年。

[8] 黎宏博、于長敏:《宏大敘事的消解——從〈在路上〉到〈挪威的森林〉》,《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9期。

(江晶鑫,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反叛在路上凱魯亞克
“在路上”之后的凱魯亞克
中外文摘(2021年1期)2021-02-03 03:24:44
把沙發(fā)往前挪一挪
把沙發(fā)往前挪一挪
人生十六七(2018年7期)2018-07-09 02:37:10
把沙發(fā)往前挪一挪
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的生態(tài)主義解讀
考試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5:46:24
行走在“反叛”的路上
橫田文子“在滿”期間的創(chuàng)作
別致的人生 與眾不同的風景
論笛安
《在路上》中的父親形象解讀
准格尔旗| 龙胜| 上高县| 平陆县| 无极县| 大竹县| 寻乌县| 宜兴市| 哈巴河县| 绵阳市| 扶沟县| 昂仁县| 涞源县| 枞阳县| 常德市| 丹棱县| 扎鲁特旗| 宁德市| 巴南区| 通渭县| 红原县| 长葛市| 开化县| 姜堰市| 达尔| 子洲县| 德江县| 长岛县| 余干县| 宁德市| 积石山| 临澧县| 青海省| 普定县| 克东县| 双峰县| 喀什市| 西城区| 星座| 东乡|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