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微課的學習行為分析和活動設計

2015-05-30 08:50:53劉慶
廣西教育·C版 2015年4期
關鍵詞:行為分析活動設計微課

劉慶

【摘 要】對基于微課的學習、活動理論和行為科學等理論進行分析,提出基于微課構成的學習活動模式,為教學活動設計提供有效的依據(jù)。

【關鍵詞】微課 基于微課的學習 行為分析 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4C-0049-03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各種打破傳統(tǒng)課堂,以活動為中心的學習方式開始嘗試,如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研究性學習等。以活動為中心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種形式的活動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和創(chuàng)新等能力,是當前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

一、教學中的行為分析

目前國內(nèi)在教學設計領域對行為分析的研究較少。研究者楊開城、李文光、胡學農(nóng)在《現(xiàn)代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初探》中提出:教學設計的本質(zhì)核心是對學習者學習行為的設計和在此基礎上的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他們認為各種用于指導、規(guī)定教學活動和行為的理論,關心的是具體教學問題。教學設計過程模式,即以什么樣的步驟和方法進行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包括教學設計過程模式和教學設計方法等內(nèi)容。借助活動理論可以對學習行為的方法進行研究。另外,黃克斌在《網(wǎng)絡學習行為及其系統(tǒng)研究》中對網(wǎng)絡學習行為的特征和模式開展一系列研究。郝一雙采用問卷法分析了大學生課堂行為表現(xiàn)和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網(wǎng)絡學習行為和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出發(fā),借助微課進行新的教學活動設計。

二、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國內(nèi)外對于微課(或者稱為微課程)的定義和理解各有不同。微課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機化學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機化學課程”,該課程旨在讓非專業(yè)人士了解化學知識并將之運用到其他領域。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正式提出了微課這一概念,并運用于在線課程。他認為微課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為目的,基于某個簡要明確的主題或者關鍵概念為教學內(nèi)容,通過聲頻、視頻音像錄制的六十秒課程。微課不僅可用于在線、混合式教學、遠程教學等,也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知識鞏固學習。國內(nèi)最早提出微課概念的胡鐵生認為“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國內(nèi)外專家對于微課的含義提出了不同見解,綜合各位專家的觀點,筆者認為微課是以單一知識點為教學內(nèi)容,體現(xiàn)一定學習任務,通過多媒體方式記載形成的教學資源。微課程資源的核心內(nèi)容是微視頻,同時還包括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實訓、微拓展、微反饋等課程資源,微課的資源構成如圖1所示。

微課教學內(nèi)容精簡,主題突出,它與常規(guī)課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見表1)。

從表1可以得知,教師錄制微課的時候,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歸納所講授的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并能較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完成微課資源。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必須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分析和歸納能力。當然,微課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對于進一步提升職業(yè)教育信息化能力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微課的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基于微課的學習是以一種以微課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它建立在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的基礎上。教師制作微課,上傳至微課資源網(wǎng)站。學生通過將微課資源下載到手機或者在線觀看,自主學習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或學習作品來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微課革新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教師而言,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更集中和更具體。對學生而言,微課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是對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是一種全新嘗試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目前國內(nèi)對于基于微課的研究多以教師制作微課的理論和實踐為主,對學習行為分析和活動設計的研究不多。把微課應用于高職教學中,發(fā)揮優(yōu)質(zhì)微課資源的作用,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行為,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發(fā)揮微課在課程開發(fā)中的作用。一直以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僅僅作為其中一個改革的措施,而沒能作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微課的出現(xiàn),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把微課與專業(yè)課結合,進一步促進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的整合與創(chuàng)新,以期提高教學質(zhì)量。微課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與其他的教學活動相配合。應當在微課程中的適當位置設置暫?;蛘吆罄m(xù)活動的提示,方便學生轉入相關的學習活動。

(二)為學生指明學習路徑。目前國內(nèi)外微課資源比較多,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選擇與專業(yè)相關的和學生感興趣的資源,利用微課資源網(wǎng)站的共享功能,提供學生所需的學習資源。效仿可汗學院,幫助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情況制訂學習計劃,為學生指明學習路徑,由淺層次向深層次遞進。學生可以添加教師為用戶,了解學生學習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并根據(jù)學生完成每一階段學習目標的情況,頒發(fā)資格認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設計建設微課資源網(wǎng)站。微課資源網(wǎng)站不僅發(fā)布課程信息,還組織課程的學習活動。教師發(fā)布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論壇、微博、微信、QQ群等學習工具,瀏覽課程資源,討論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學習目的。此外,微課資源網(wǎng)站還將注重師生互動,為他們提供討論版塊,成為一個集教、學、論、享為一體的教學平臺。

(四)借助PBL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微課教學活動模式。國內(nèi)外對于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定義雖未達成一致,但是目前也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強調(diào)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習與任務或者掛鉤,學習者通過探究和合作,學習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課,是利用現(xiàn)有信息技術手段,重新規(guī)劃課前、課堂和課后,將傳統(tǒng)師生角色翻轉,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教師指定的學習內(nèi)容,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答疑解惑相互交流,以便教師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為學生制定符合其個人情況的針對性課程。

借助PBL理論,借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結合微課的功能,筆者設計了教師教學活動設計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和學生學習行為流程圖(如圖3所示)。教師在課前把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結合起來,形成一種聚焦的學習體驗,通過微課資源網(wǎng)站發(fā)布課程資源(如微課視頻、教學課件等)和提出學習任務。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就課前布置的任務進行討論,并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并根據(jù)課程要求開展相應的技能操練。課后在微課資源網(wǎng)站上征詢學生對授課內(nèi)容和方式的意見和建議,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安排。學生則在上課前通過教師在微課資源網(wǎng)站、微信群或者郵件中發(fā)布的學習任務和提供的相關課程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資料的整理。在課堂中學生和老師及同學一起討論,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并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相應的實訓。課后通過微課資源網(wǎng)站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任務,鞏固知識,并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教師還可以采用教育游戲理念,將教學要求和游戲結合,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通過游戲化的學習掌握知識,在愉快的交互式學習中搭建知識體系,達到教學目標。

(五)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長期以來教師實施的是以講授為主、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固定授課方式。在運用微課開展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有較高的信息化技術能力,除了熟練掌握各種數(shù)字化教學手段,還必須具備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開發(fā)能力,微課制作就是其中的一個教師應掌握的課程開發(fā)能力。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才能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督促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六)引導學生重建學習習慣?;谖⒄n的學習是一種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的學習方式。手機時代中,BYOD(讓每個學生自帶信息設備來上課)成為可能。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借助自己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學習。基于微課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主動運用微博、微信、QQ群、APP等媒介參與教學活動,這就需要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操作方式,關注信息化交流方式和手段的更新,及時獲得最新最實用的信息技術并熟練操作。

四、研究結果及討論

基于微課的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教師擔任發(fā)起人和指導者的角色,錄制微課教學視頻,布置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知識的構建。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促進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嘗試,提高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水平,在高職教學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當然,對于微課的推廣還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要根據(jù)各個課程的教學對象和教學要求,由教師進行精心設計,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微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開城,李文光,胡學農(nóng).現(xiàn)代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10(2)

[2]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nèi)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3]張一川.國內(nèi)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6)

[4]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5]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作者簡介】劉 慶(1980- ),女,廣西南寧人,廣西國際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中級經(jīng)濟師,碩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教育。

(責編 盧 雯)

猜你喜歡
行為分析活動設計微課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基于北斗衛(wèi)星導航的罪犯行為分析方法
“透鏡”課題教學的活動設計
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活動設計
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活動探究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39:42
物理教師課堂教學板書與媒體呈現(xiàn)行為的分析與策略
小學英語聽力教學活動設計
基于行為分析的木馬檢測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
乳山市| 丘北县| 益阳市| 诏安县| 大名县| 惠水县| 高阳县| 宁国市| 华坪县| 城市| 樟树市| 美姑县| 区。| 威宁| 新民市| 石台县| 鄱阳县| 宝清县| 连云港市| 陆丰市| 白城市| 澄城县| 咸宁市| 乌兰浩特市| 罗源县| 遂昌县| 盐池县| 芦山县| 瑞昌市| 新平| 莲花县| 汶川县| 同仁县| 濉溪县| 壤塘县| 饶河县| 嘉祥县| 金门县| 新巴尔虎右旗| 启东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