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
文言虛詞的考查是高考文言文部分考查的重難點,“之”字的用法是??嫉狞c,在“之”字的諸多用法之中,“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是理解上的難點。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理解并學好文言文中與語法相關的知識,就一定要先讓學生知道句子結構、主謂賓定狀補的位置及由哪些詞語充當的,用現在的一般規(guī)律理解古代的特殊用法,這樣,學習古代語法才不會是沙上建塔。
用在主謂之間是就“之“字在句中的位置來說的,在文言文中,為了表意更簡潔,書寫更簡便,表達更流暢,常常把主謂結構的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中間加上一個“之”,從而取消了這個短語獨立成句的自由,而作結構復雜的句子的一個成分或一個分句。其作用就是告訴讀者這是一個短語而不是一個句子(因為文言文中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以便于讀者理解。先從現代漢語角度結合例子來理解一下,如:我愛語文。這是由主語“我”和謂語“愛語文”構成的可以獨立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句子,但是,如果在主語與謂語之間加上一個“之”字,就成了“我之愛語文”,本來意思完整的句子此時卻變得不能單獨表達完整的意思了,必須說出愛語文的理由 以后對應句子才算完整了,這里的“之”的用法理解起來就是所說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具體來說,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作單句的一個成分,一是作復句的一個分句。下面結合具體句子來分析一下:
1.作單句主語。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在這個句子中,“之”用在主謂短語“吾妻美我”的主語“吾妻”和謂語“美我”之間,從而取消了“吾妻美我”獨立成句的自由,作“……者……也”結構的判斷句的主語。
2.作單句的賓語。例如:
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觸龍說趙太后》)
這是一個省略主語“吾”的單句。其中,“恐”是謂語動詞,“太后玉體之有所郄”是賓語。本來,這個單句是由兩個句子構成的,一個是“吾恐”,一個是“太后玉體有所郄”。為了表意簡潔流暢,文言中往往把它們合成一個句子來說,在主謂短語“太后玉體有所郄”的主語“太后玉體”和謂語“有所郄”中間加一個“之”字,取消它獨立成句的自由,也就是不再讓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句子來使用,跟另一個句子“吾恐”合在一起。這樣就變成了一個結構較為復雜,但表意較為簡潔的單句了,這個單句就是“(吾)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在這個合成的句子中,“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作單句的賓語。
3.作單句的時間狀語分句。例如: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這個句子中,“之”用在“行李”與“往來”之間,取消了“行李往來”的獨立性,作后面單句的時間狀語分句。譯為“出使的人經過(鄭國)時”。
4.單句的主語和賓語都包含有“之”的這種用法。例如: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蘭亭集序》)
這個句子譯為“后世的人們看待現在的事,也像現在的人們看待過去的事一樣”。
5.作復句的一個分句。例如: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觸龍說趙太后》)
這句話如果沒有“之”字的話,前半句就是“父母愛孩子”,主謂賓齊全,是個句子,但是有了“之”字以后,就變成后半句的主語了,再也不能成為獨立的句子。所以,這里的“之”字就取消了前半句本來的獨立句子身份,作了假設關系的復句的一個分句。譯為“(如果)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就應該替他作長遠的打算”。
有時,復句的兩個分句都包含有“之”的這種用法。例如:
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這是一個假設關系的復句。前后分句中的“之”都是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用法。譯為“(如果)鄰國的土地增加了,(那么)您的土地就會減少”。
此外,“之”字這一用法,還有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例如:
君之所知也。(《燭之武退秦師》)
這是一個判斷句。譯為“(這是)你知道的”?!爸庇迷谥髡Z“君”和謂語“所知”之間,取消了“君所知”的獨立性作判斷句的賓語。這樣的情況比較隱蔽,只有把它譯出來才可以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