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吳榮光是清代嘉、道年間著名的書畫家、鑒藏家。康有為對吳榮光有高度評價:“吾粵吳荷屋中丞,帖學(xué)名家,其書為吾粵冠。”本文考察帖學(xué)名家吳榮光與碑學(xué)先聲阮元的交游,以期管窺晚清碑學(xué)傳播的復(fù)雜過程。
關(guān)鍵詞:吳榮光;阮元;書法;交游
一
嘉慶四年,吳榮光中進士,阮元時官戶部左侍郎,充任吳榮光的座師。從此,吳榮光與阮元就有了長期密切地交往。吳榮光在為人、為官、為學(xué)等方面均受到阮元的影響。我們從佛山博物館藏吳榮光所畫的《授經(jīng)圖卷》足見阮元在吳榮光心目中的地位?!妒诮?jīng)圖卷》是吳榮光于道光十八年(1838)所繪,紙本設(shè)色,縱38厘米,橫132厘米。圖寫庭院一角,雕欄外碧池蕩漾,院中有修竹掩影,右邊植梧桐、芭蕉,有仙鶴閑游其間,當中三人分別坐于錦蒲之上,紅衣者為吳榮光的老師阮元,右手捧書者為吳榮光自畫像,旁邊藍衣者為阮元的學(xué)生何紹基(何氏也是吳榮光的學(xué)生)。師者傳經(jīng)授學(xué),門生恭敬聆聽。
二
嘉慶十四年(1809年)正月,吳榮光因天津漕運事件失察而罷官,在生活上出現(xiàn)了“將歷年所收書畫易米,書篋為之一空”[1]的情況。是年十月,吳榮光捐復(fù)員外郎,在上任之前這段空閑時間里,吳榮光與阮元,翁方綱等人交往甚密,且多討論經(jīng)學(xué)和書畫上的問題。據(jù)《吳荷屋自訂年譜》嘉慶十四年條:
遷居下斜街小屋時,阮以浙江巡撫改編修,寓居相近,日夕過從指授經(jīng)義。
余少時好為六朝駢四儷六之文,自罷閑后從覃溪先生、儀征師講學(xué),始知究心經(jīng)義。[2]
阮元除了在學(xué)術(shù)上為吳榮光解惑、授業(yè)外,在工作和生活上也極盡所能對其提攜和鼓勵。嘉慶十七年,吳榮光補授刑部員外郎,阮元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吳榮光:“刑部出入,所關(guān)甚巨,勿云幸矣。”[3]此等情景,此等話語,我們感受到的不只是師生之誼,更有老少情深。
吳榮光于嘉慶十五年在佛山得到千古名跡《李唐采薇圖》。嘉慶十七年,尚書桂芳代成親王將此畫借到成親王府,成親王題寫了《伯夷列傳》。道光五年攜至黔南。道光十年在回京的途中被盜。道光十一年吳榮光重新購歸。這幅名畫在吳榮光手里有曲折的經(jīng)歷,他也異常愛惜。[4]除成親王外,北京書畫圈觀賞過這幅畫的還有翁方綱、蔡之定、阮元等人。阮元的題跋甚短:“道光六年正月廿日,阮元觀于學(xué)海堂?!盵5]吳榮光于道光五年九月回粵省親,道光六年假滿回京,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吳榮光均在廣東;[6]道光六年正月廿日,阮元應(yīng)在兩廣總督任內(nèi);“學(xué)海堂”是阮元任兩廣總督時在廣州創(chuàng)立的書院。綜合上述三個方面,我們猜測吳榮光回粵時期隨身攜帶有名跡《李唐采薇圖》,在廣州后可能拜訪過恩師阮元并將《李唐采薇圖》借給其觀賞,阮元觀賞后并題跋?!皩W(xué)海堂”是阮元任兩廣總督時在廣州創(chuàng)立的書院,它的出現(xiàn)不僅推動了清代乾嘉學(xué)派學(xué)風(fēng)的發(fā)揚和總結(jié),是清代書院發(fā)展史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和里程碑。受其師阮元影響,吳榮光于湖南巡撫任內(nèi)在岳麓書院專課經(jīng)史的“湘水校經(jīng)堂”,同樣成為那時湖湘之地研究漢學(xué)的重鎮(zhèn)。
道光十六年,吳榮光六十四歲在湖南巡撫任上,是年二月湖南學(xué)政龔維琳被劾,吳榮光受到牽連被命降四品卿至京候補。[7]在京期間,吳榮光拜見了尚在朝為官的恩師潘世恩(1769—1854)、阮元及好友程恩澤、蔡世松、徐松、吳式芬等人。[8]吳榮光此次入京與阮元過從最多,也常常討論經(jīng)學(xué)的問題。[9]阮元也于吳氏筠清館得觀吳榮光所藏《宋游昭春社醉歸圖》并有長篇題跋。[10]道光十六至十七年之間,吳榮光與其師阮元常為萬柳堂之游。阮元常讓弟子吳榮光“仿《趙文敏與盧疏齋宴集圖》付拈花寺僧藏之”。[11]
道光二十年,吳榮光六十八歲。是年四月,召入都,以年力就衰,原品休致。是年五月,吳榮光南歸途中于揚州拜訪了恩師阮元。吳榮光也許有預(yù)感,此時一別,師徒會成永訣,所以這次相會的時間達到了一個月之久?!秴菢s光自訂年譜》二十年條詳細記載了這次難忘的會晤。
五月啟程歸,道出揚州,謁儀征相國師。時予告帶俸在籍,年已七十七,白頭師弟矣!話甚長,先是余丙申(道光十六年)入京時,師已入閣,過從最多,別后摹繪師像附余小像于旁作《授經(jīng)圖卷》。師有五古詩和余韻。至?xí)r攜卷行笈求師重題,蓋師于考證經(jīng)義及金石文字與余有同好也!師招游北固山、甘露寺,至焦山觀《周鼎》、《定陶鼎》、《瘞鶴銘》、《馬殷銅鼓》、余以手書《金剛經(jīng)》一冊施寺中。[12]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師徒二人之間有著太多的共同語言。在這一個月里談經(jīng)論道、拜訪名碑、賞玩書畫,真是不亦樂乎!阮元題吳榮光藏《米元暉云山得意卷》對這次師生會唔也有提及:
道光二十年五月廿八日,偕南海吳荷屋年兄放舟至北顧山,登凌云亭。是日風(fēng)東南來,云雨滿天低涵江水,金焦兩山,云氣左右競出。亭中雨濕,幾不能坐,談及米家《云山得意圖》,日暮歸舟,荷屋即出此卷于行篋中,似預(yù)知此日登山看云而得意者。揚州節(jié)性老人阮元識。[13]
上海大眾拍賣有限公司在2005年11月10日秋季拍賣會上有黎簡的一幅山水畫《夏山雨霽》。畫中也有吳榮光的題跋:道光廿年五月廿有九日,宿焦山得觀定陶鼎及周鼎、馬氏銅鼓、楊文襄公玉帶,再觀斯卷。吳榮光。鈐印:琴經(jīng)老人(朱文)。這就說明吳榮光在游玩焦山各景之后,很有可能還和阮元共同賞玩了黎簡畫的這幅《夏山雨霽》。
道光二十年五月,阮元還題觀了吳榮光所藏的《宋拓定武蘭亭序》,不過題跋甚短:“道光廿年庚子五月,揚州阮元觀?!盵14]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因為在《蘭亭序》的問題上,吳榮光和其師阮元的觀點是相反的。吳榮光肯定并極為推崇《蘭亭序》,而阮元卻對《蘭亭》持完全否定態(tài)度。阮元在跋金陵甘氏“永和右軍”的磚文時便明確提出對《蘭亭序》的質(zhì)疑:
余固疑世傳王右軍書帖為唐人改鉤、委托,即《蘭亭》亦未可委心,何況其余。…… 唐太宗所得《蘭亭序》恐是梁、陳人所書。歐、褚二本,直是以唐人書法錄晉人文章耳。[15]
道光二十年六月,吳榮光還在吳門交會了翁大年(1811—1890)、徐懋(約1766—1826)、張廷濟(1768—1848)、顧沅(1799—851)、僧達受(179l—1858)等人,多為讀畫、觀書、題圖、刻石等事。[16]
除了書畫題跋外,吳榮光還常通過題詩唱和的形式與阮元保持交往。癸巳(道光十三年)正月, 吳榮光曾作壽詩四首慶賀阮元七十大壽。[17]阮元告歸田里,吳榮光以“予告歸田里”韻和阮元,并有《寄和云臺相國師題余授經(jīng)圖原韻》。吳榮光寫這兩首詩時還提到,之所以畫《授經(jīng)圖卷》是因為何紹基任福建鄉(xiāng)試考官時期與自己相會,撫今追昔而作。[18]道光二十年,吳榮光游覽甘露寺、焦山寺后,還曾用蘇軾韻分別和詩兩首呈阮元。[19]吳榮光曾給阮元所編《石畫記》作跋文一篇,文中對其師阮元的功績大加贊賞:“今此石畫于以發(fā)上千古之知識,于以留下千古之真鑒,吾師之久大德業(yè)當視諸如此”。作文題跋之外,吳榮光還和阮元《石畫詩》韻作詩一首:
煙閑云淡天與誰,鮮明經(jīng)用惟吾師。二唐七宋七元畫,合唐十二宋四詩。詩首李杜各流派,畫向南北分宗支。點蒼山神聽然笑,如斯粉墨寧頑癡??煊^縱橫文即筆,博采十六象而滋。已抹濃青上螺髻,亦留空白如羊脂。離離牛毛與蟹爪,嚴嚴黛色兼霜皮。天然絕去摸繪跡,畢宏韋偃夫何為。是畫非畫俗莫辨,有聲無聲當自知。吾師退食坐齋閣,眾峰羅列名命之。靈心拈出神逸品,妙意節(jié)取清真辭。石不能言但點首,客乃大悟齋軒眉。復(fù)以小字書之冊,中有真氣相涵漓。假我三日米芾癖,捫之萬遍索靖碑。 更贈數(shù)幅一幅赭,丹砂輝煌雙鬢絲。[20]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吳榮光與其師阮元固然師徒情深,吳榮光從阮元處為人、為官、為學(xué)均受益匪淺。值得懷疑的是,錢泳和梁章鉅都相當推崇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及《北碑南帖論》但在吳榮光的文集、詩集中竟然找不到闡述“二論”的文字。吳榮光與阮元的關(guān)系如此緊密,不大可能不了解此“二論”。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就是吳榮光從心底并不完全認同阮元的觀點。吳榮光與乃師在碑帖問題的上的認識存在差異,我們也可從上文所提及的他們之間對待《蘭亭序》態(tài)度的差異而管窺一二。
余論
阮元主要活動于清代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是碑學(xué)理論的主要鼓吹者;吳榮光是阮元的學(xué)生,主要活動于嘉慶、道光二朝,是純粹的帖學(xué)名家,通過考察阮元、吳榮光師徒二人的交游可以發(fā)現(xiàn),晚清碑學(xué)傳播由于受到地域差異、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具有復(fù)雜性。晚清的書法史真相并非當今學(xué)界所謂“碑學(xué)籠罩”、“帖學(xué)式微”,恰恰相反,帖學(xué)依然是文人的書寫主流。
參考文獻:
[1] 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15頁.
[2]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16頁.
[3] 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17頁.
[4]吳榮光,《辛丑銷夏記》,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三冊[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0:861.
[5] 吳榮光.《辛丑銷夏記》,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三冊[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0:861.
[6] 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26頁.
[7]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M].中華書局,1987:3005.
[8]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37.
[9]先是余丙申(道光十六年)入京時,師已入閣,過從最多;吳榮光 .《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40頁.
[10] 道光十六年,阮元從吳氏筠清館得觀并識《宋游昭春社醉歸圖》;吳榮光.《辛丑銷夏記》,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三冊[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0:863.
[11]見吳榮光.《揚州萬柳堂圖卷書后》,吳榮光.《石云山人文集》卷五,續(xù)修四庫全書 集部 (1498):178.
[12]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40頁.
[13]吳榮光.《辛丑銷夏記》,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三冊[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0月:858.
[14]吳榮光.《辛丑銷夏記》,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三冊[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10:831.
[15] 甘熙.《白下瑣言》,卷三,轉(zhuǎn)引自《蘭亭論辯》,上篇[M].文物出版社,1997.
[16]見吳榮光.《吳荷屋自訂年譜》,沈云龍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本[M].臺灣文海出版社,40頁.
[17] 吳榮光.《石云山人詩集》,續(xù)修四庫全書 集部, 1497冊,617頁.
[18]吳榮光.《石云山人詩集》,續(xù)修四庫全書 集部, 1497冊,649頁.
[19]吳榮光.《石云山人詩集》,續(xù)修四庫全書 集部, 1497冊,657頁.
[20]吳榮光.《石云山人詩集》,續(xù)修四庫全書 集部, 1497冊,634頁.
作者簡介:周利鋒(1983–),男,湖南安仁人,碩士,廣東嘉應(yīng)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書法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