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中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學導式教學法 ,教學的重心從“教”轉(zhuǎn)移到“學”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做法是:抓好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抓好課堂教學,整體感知課文;抓好課后輔導,進行習作訓練。
關(guān)鍵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輔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16-01
事物的發(fā)展存在著內(nèi)因和外因兩個方面的因素,外因是內(nèi)因的條件,內(nèi)因反作用于外因,并在事物發(fā)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是掌握系統(tǒng)知識與智力充分發(fā)展的關(guān)鍵。改革課堂教法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捷徑。
學導式教學法主張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動積極性相結(jié)合,強調(diào)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教學的重心從“教”轉(zhuǎn)移到“學”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以提高閱讀寫作能力。這種教法符合認識規(guī)律、教育規(guī)律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一直采用這種教學法,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抓好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
1、培養(yǎng)求知欲,增強興趣
有趣的課前互動是良好的開端,在講課前先結(jié)合學生知識實際,用有趣的語言導入新課,或者采用游戲的方式激起學生熱情然后給同學們介紹課文寫作背景,共同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愿望。
2、布置預習題,明確目的
課前讓學生按要求預習課文,是激勵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途徑,且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預習題可以分兩類:一類是對于基礎(chǔ)較差的同學,讓其完成生字、詞語的認識和理解,通過查字典和參考資料來解決;另一類是對于基礎(chǔ)較好的同學,在前者的基礎(chǔ)上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分段、概括段意、理解課后習題等,這樣既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又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就基本了解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
3、提出疑難點,補充教案
同學們在預習時,讓他們把不理解的字、詞、句劃出寫成紙條,班干部利用課余時間分組與同學們共同探討,較難的問題再由學習委員收集起來找出普遍問題,在講課時做為難點講解,這樣,會消除課堂盲目性,增強教育針對性,提高課堂教學純度。
4、學生上講臺,初步感知
在學生做好課文預習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各自備課,啟發(fā)學生上講臺,擇優(yōu)試講,讓學生當小老師。這樣一是鍛煉了學生表達能力;二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更有效地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四是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會提問題,回答問題,還能鍛煉引導別人回答問題。
二、抓好課堂教學,整體感知課文
1、抽查預習,形成習慣
對課文中重點字詞進行聽寫、提問,并讓學生進行近反義詞的積累,詞語意思的理解,以及造句練習,達到進一步理解掌握,然后對遇到的難字詞給予講解,采用字、詞、句一條龍教學。
2、理解課文,釋疑解難
在教學《偉大的友誼》一文時,我讓同學們從課題入手分析課文,我作了如下提問:(1)這篇課文寫誰與誰之間的友誼?(2)他們是怎樣建立友誼的?(3)為什么說是偉大的友誼?(4)根據(jù)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并概括中心。同學們討論后回答:這篇課文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他們倆在生活上,事業(yè)上共同幫助,親密合作,建立了偉大的友誼。對于第三個問題部分同學不能回答。我提示:同學們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嗎?不是,那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為什么是偉大的友誼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尋找“共同共同共同創(chuàng)立了”的語句,結(jié)果90%同學講出:“共同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這樣文章的中心也就清楚了。在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適時地給予學生提示,引導學生多次看課文,畫出與問題,與中心有關(guān)的詞句。
3、教給閱讀方法
(1)在預習過程中,采用圈劃、標記、查閱工具書方法進行。還要讓學生學會在預習中找問題,要善于提問。
(2)理清文章思路。
A、預習時首先要明確文章的寫作順序,有些文章按時間順序?qū)?,有的文章按空間順序?qū)?,有些文章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再根?jù)寫作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懂得大概的內(nèi)容。
B、找中心分清文章結(jié)構(gòu),還可以試著給文章分段,寫出分段依據(jù)和段落大意。
(3)積累優(yōu)美句段,以達到背誦程度,為以后寫作做準備。最好是要求學生可以用一個專用的本子進行摘抄。
三、抓好課后輔導,進行習作訓練
1、習題處理
在課堂教學中遇到課后習題涉及的內(nèi)容重點講,處理習題時再次講解,使學生對課文重點加深鞏固,講解習題前要給學生充分發(fā)言的機會,老師只負責點撥和最后歸納。
2、習作練習
(1)運用課文寫作特點寫一篇短文,要求學生要先理會清楚文章的寫作特點,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要求多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寫作能力。
(2)讀后感。例: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讓同學們寫一篇《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身邊》,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自己對小女孩的同情心理寫了出來,同時與現(xiàn)在社會主義制度對比,從而更增強了學生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的感情。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鍛煉文筆,又可以有情感的交融,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寫日記。堅持認真觀察,學以致用,及時寫作,日記是記錄平時點滴最好的方法。
(4)加強作文評講,開展作文比賽活動、講故事等形式提高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給同學點評,多讓學生說:“要是我,我會這樣寫…”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后,老師再當“導演”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并把讀與寫結(jié)合起來,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能很快提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