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鵬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快速跑是田徑運動的基本項目,屬于無氧運動。快速跑有四個階段: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沖刺。本次課主要學習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的銜接。
采用游戲的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團體協(xié)作能力,為后面學習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內容做鋪墊。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的動作要領,了解提高短跑成績的方法。
技能目標:使85%—90%的學生初步學會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以及沖刺的銜接;掌握正確的奔跑姿勢,提高直線跑的奔跑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速度、力量和靈敏協(xié)調素質。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樹立正確的團隊觀念和競爭意識,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享受運動的快樂。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正確的奔跑姿勢,提高直線跑的奔跑能力。
難點:掌握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三階段速度的控制和體力的分配及呼吸方法。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采用分層次和比賽驅動式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樹立正確的團隊觀念和競爭意識,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享受運動的樂趣。通過比賽體會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的技術要領,通過其他輔助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擺臂頻率和奔跑速度。
三、教學流程
1.準備階段
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告出勤情況;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與任務(略);學生慢跑400米,做徒手操4節(jié)。
2.輔助練習階段
復習小步跑30米,練習3至4次。要點:當擺動腿的膝關節(jié)向前擺出時,另一條腿的大腿積極下壓,足前掌做扒地式著地。著地時膝關節(jié)伸直,足跟提起,踝關節(jié)要有彈性。足跟做動作時要保持不著地的狀態(tài),膝關節(jié)在垂直位伸直,踝關節(jié)放松,有扒地的動作。
復習高抬腿跑30米,練習3至4次。要點:大腿積極向前上擺抬到水平,并稍稍帶動同側髖向前,大小腿折疊。另一腿積極下壓,直腿足前掌著地,重心提起,用踝關節(jié)緩沖。上體稍前傾,膝關節(jié)向前上方擺出,下壓積極。用腳前掌著地,支撐腿充分伸直。保持重心跑,起伏不大。
原地擺臂50次,可重復5次。要點:身體自然站立,兩眼平視,虛握拳,右腿后撤半步,虛足前掌站立,肘關節(jié)彎曲為90度。擺動時以肩為軸,前后擺動,兩臂與身體之間的空隙較小,前擺時手的高度不超過下額,后擺較大。
在學生做集體練習時教師要提示要點,并個別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3.講授新知識
加速跑的技術要點:起跑后的第一步不宜過大。加速跑時,兩臂屈肘有力,兩腿腳前擺并有力地向后下方蹬地。開始時,上體前傾角度很大,兩腳落點左右之間的距離較寬,之后隨著步長和跑速的增加,上體逐漸抬起,兩腳落點逐漸趨于一條直線。
途中跑的特點:高步頻,大步幅,上下肢及身體動作配合協(xié)調,節(jié)奏感明顯。途中跑的技術要點:途中跑的技術包括后蹬、前擺、騰空、著地、緩沖等動作。當身體重心移過支點垂直面時即可蹬地腿后蹬和擺動腿前擺。擺動腿前擺動作由大腿肌群發(fā)力開始加速,從支撐腿蹬離地面至擺動腿著地為騰空。在擺動腿的前腳掌著地的瞬間即開始了著地緩沖動作。
沖刺技術要點:在最后沖刺階段步幅稍大,最后兩步需加大上體前傾,以胸或肩撞線,不要馬上急停。開始練習:學生齊步走,以胸或肩撞線2—3次,慢跑中撞線3—4次,快速跑30米,做撞線動作4—5次。
強調:起跑階段注意力要集中。加速跑到11—13步,約20—25米左右需用慣性跑1—2步。途中跑步頻、步幅相對穩(wěn)定。動作要協(xié)調、有力,小腿積極扒地。
4.分組進行“迎面(往返)接力跑”游戲
在田徑場地直道處選取50米的距離作為競賽場地。把學生按短跑成績好壞分成三個等級,將三個等級的同學平均分配到四個小組中,這樣可以保證各組綜合實力相當,使游戲更具激烈的競爭性。
游戲結束后通過小組互評,選出動作、速度較好的同學,充分肯定他們的進步,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歸納總結,擴展延伸
先由體委帶領學生做放松操,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讓學生談談在跑步中有什么體會,最后觀看電視中短跑運動員的動作,溫習動作要領。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