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斌等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模式對冬小麥生長指標及產量的影響。[方法]采用隨機排列的方法對9種不同栽培模式進行比較試驗,并對影響產量的相關因素進行觀測。[結果]結果表明:栽培模式的改變影響了小麥群體冠層溫度、旗葉的葉綠素含量和干物質的積累,進而影響產量。產量較高模式其播幅與幅間距的比依次為24.0 cm∶20 .0 cm, 30.0 cm∶26.6 cm和40.0 cm∶30.0 cm。[結論]通過改變傳統(tǒng)小麥條播形成寬幅撒播種植模式是實現小麥增產、提高糧食產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冬小麥;寬幅撒播;模式
中圖分類號S50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29-080-02
隨著小麥生產的機械化程度提高,以機械化行播為主是目前小麥種植的主要方式,隨著土壤培肥能力的提高和新品種的不斷示范推廣,傳統(tǒng)種植技術已經不太適應高產穩(wěn)產的要求。由于農機農藝的限制性,小麥高產高效群體研究是在已經設定行距的前提下進行的。歐陽西榮通過條播、撒播和密點播試驗,總結撒播種植小麥采取免耕直播方式有利于增產。孫全德等進行了稻茬麥旋耕撒播試驗,肯定了小麥旋耕撒播是高產、省工高效的耕播配套技術。喬蕊清等研究認為,撒播栽培與條播栽培相比在產量因素的構成上明顯地表現出“兩增一平”的特點。傳統(tǒng)條播行間裸露,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麥行內株間擁擠,麥苗爭水、爭肥、易造成苗弱根少的弊病。無壟撒播是一種新型的小麥種植方式,在播種時麥種的入土深度深淺不一,由于受墑情和溫度的影響,易造成出苗時間不一致、出苗不整齊,甚至不出苗;田間管理不便,不利于其他作物的間、套種植等。
寬幅撒播是傳統(tǒng)條播和無壟撒播優(yōu)點的有機結合,形成不同播幅和幅間距的新種植模式,小麥單株營養(yǎng)面積大,個體生根增蘗快而壯,冬前群體形成早,提高了小麥對冬前光熱、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預留的幅間距便于田間管理,中間可復播玉米等作物,同時也提高了復種指數。高產、優(yōu)質、高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小麥生產所追求的最終目標。農作物輕簡高效機械化的生產方式是農業(yè)發(fā)展趨勢。小麥撒播作為輕簡高效的播種方式,是對“行壟種植”方式的根本變革,通過科學撒播,構建合理群體,形成理想冠層的種植模式具有較高的水、肥、地和光能利用率,同時省工、高效,是小麥增產高產的一種全新的生產途徑,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撒播進行多元立體種植的不同播幅和幅間距的種植模式,以及相對應的小麥群體生理生態(tài)及產量的研究很少報道,因此需要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農機農藝模式,進行小麥撒播輕簡高效機械化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和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0~2011年在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試驗地進行,基肥施肥量為硝酸磷600 kg/hm2、 磷酸二銨375 kg/hm2。供試品種為冬小麥“長 6359”。
1.2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排列的方法,在200 cm帶寬內,設A1~A9共9個處理的播幅與幅間距的比,分別為A1 24.0 cm∶20.0 cm、A2 30.0 cm∶26.6 cm、A3 35.0 cm∶20.0 cm、A4 40.0 cm∶40.0 cm、A5 50.0 cm∶25.0 cm、A6 45.0 cm∶32.5 cm、A7 40.0 cm∶30.0 cm及A8密行條播(16.6 cm)、A9常規(guī)條播(20.0 cm),3次重復。
1.3測定項目與方法
冠層溫度利用便攜式紅外植物冠層測溫儀于小麥灌漿期測不同處理模式的冠層溫度。葉綠素含量用SPAD502PLUS葉綠素儀在小麥灌漿期測量各處理小麥旗葉的葉綠素相對含量。小麥開花后干物質的積累,各處理是從小麥開花后5、10、15和20 d各測定1次,各處理中選擇5株長勢均勻的植株,105 ℃殺青30 min,在80 ℃恒溫下烘干后稱重。
小麥有效穗數、穗粒數、千粒重、株高等數據在田間或室內考種時測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小麥寬幅撒播種植模式的選擇
在小麥寬幅播種與傳統(tǒng)條播的比較試驗中,灌漿期測不同處理的小麥群體冠層溫度和旗葉的葉綠素含量,結果表明小麥群體冠層溫度受栽培條件的變化而出現差異,不同的撒播模式均比密行條播、常規(guī)條播模式的冠層溫度高,其中相對較高的是A1、A2、A7,相應的產量也高。葉綠素含量也呈現相同的變化,但差異不顯著。在產量構成方面:有效穗數最多的是A6,但千粒重較低;穗粒數最多的是A1,有效穗數、千粒重并不是最高;千粒重最大的是A7,穗粒數、有效穗數并不最高。產量較高的模式是播幅與幅間距的比為24.0 cm∶20.0 cm,其次是模式30.0 cm∶266 cm和40.0 cm∶30.0 cm(表1)。
2.2不同處理的干物質積累量和干物質積累速率
從小麥開花后5、10、15和20 d各測定1次干物質積累量,各處理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都呈現出干物質積累量漸低。但是在各個時間段的積累量不同,尤其是在5~10 d和10~15 d的差異明顯,在5~10 d這一階段積累量變化顯著的是依次為A8、A5、A4(圖1),也可以從干物質積累速率體現出來(表2)。在5~10 d積累量變化顯著的A8、A5、A4的處理,最終產量并不高,說明小麥開花后前期干物質積累量的變化與產量沒有正相關性。
花后干物質積累速率是栽培模式對小麥產量影響的一種直觀表現。揚花后5 d處理A8 的積累速率最大為2.054 g/d,花后10 d積累速率最大的為A8(0.856 g/d),花后15 d積累速率最大的為A3(0.399 g/d),花后20 d積累速率最大的為A4(0.147 g/d)。而影響干物質積累速率主要因素是冠層溫度和主要功能葉—旗葉的葉綠素含量,但通過測量沒有明顯的相關性,說明干物質積累速率是品種特性、栽培條件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的結果。
2.3在播幅與幅間距的比為24.0 cm∶20.0 cm下不同播量的選擇
在播幅∶幅間距為24.0 cm∶20.0 cm的模式下,設B1~B7的播量分別為B1 187.5 kg/hm2、B2 2250 kg/hm2、B3 3000 kg/hm2、B4 3750 kg/hm2、B5 4500 kg/hm2、B6 5250 kg/hm2、B7 6000 kg/hm2 7個不同的播量處理,采取隨機排列、3次重復。隨著播量的增加,生長期小麥的株高、苗期穗莖數、成熟期有效穗數增加,而穗粒數、千粒重、單產呈下降趨勢,在生育后期處理B4、B5、B6、B7隨播量的增加倒伏狀況也隨之嚴重,從而影響小麥的千粒重進而影響產量(表3)。
2.4小麥帶狀撒播技術示范
在山西省長子縣谷村進行小麥帶狀撒播技術展示,其中撒播面積占地333.5 m2。根據收獲時田間調查結果表明,小麥帶狀撒播技術抗倒伏效果顯著,成熟較早,生理指標均高于其他模式,且增產效果明顯。
3結論與討論
(1)在當前小麥生產過程中,由于小麥自身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瓶頸”致使小麥產量徘徊不前,而改變其種植模式為小麥增產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通過試驗,產量較高模式是播幅與幅間距的比為24.0 cm∶20.0 cm,其次是模式30.0 cm∶26.6 cm和40.0 cm∶30.0 cm。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可根據小麥品種、栽培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相應的模式。
(2)栽培模式的改變也就改變了小麥生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而影響小麥生理進程,導致產量發(fā)生變化。最明顯的是小麥群體冠層溫度和旗葉的葉綠素含量,小麥群體冠層溫度高的相對產量也高,旗葉的葉綠素含量也有差異但不是很明
顯,干物質積累量和干物質積累速率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說明栽培模式的改變影響了小麥群體冠層溫度和旗葉的葉綠素含量,影響了干物質的積累,其生理學特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3)冬小麥寬幅撒播種植模式是對傳統(tǒng)種植模式的改變,無疑為冬小麥進行立體多元間(套)糧(菜)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諸多優(yōu)勢。在試驗期間,利用冬小麥寬幅撒播種植模式綜合考慮間(套)春、夏玉米的株、行距,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的工作面的幅寬(2.5 m)以及前后輪距等因素,采用播幅與幅間距的比為40.0 cm∶30.0 cm的模式,形成小麥寬幅撒播間(套)春、夏玉米的種植模式。
參考文獻
[1] 歐陽西榮.播種方式與耕作方式對小麥群體結構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1993(1):41-43.
[2] 孫全德,白有善,韓俊杰.稻茬麥旋耕撤播生育特點、栽培指標和肥水技術研究[J].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1996(3):74-76 .
[3] 喬蕊清,劉新月,衛(wèi)云宗.冬小麥撒播簡化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麥類作物學報,2001,21(3):84-86.
[4] 蔡東明,吉萬全,任志龍.小麥撒播簡化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現代種業(yè),2002(5):29-31.
[5] 劉松華,付桂明.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淺析[J].現代農村科技,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