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不會自發(fā)產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需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本文圍繞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展開,旨在以“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為理念構建高效課堂,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為基礎,正確處理數學教材,在教學中,使學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生動、能動的生命個體,能夠把數學學習過程變?yōu)閿祵W生成、創(chuàng)造與實踐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探尋;生活化;策略;高效課堂;構建;色彩;高效
《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求我們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也就是讓數學知識“生活化”,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的生活情境,強調學生的生活體驗,凸現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現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作簡單的闡述:
一、教材內容生活化——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1.導入生活化,在生活情境中融入數學
我們知道,學生學習的內容越貼近自己的生活背景,其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新課導入時教師如果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情境之中,就能夠較好地激起學生的數學思考,也為學生接下來的求知、探索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教師在教學前,要善于捕捉學生身邊的事例中的數學問題,結合所要學的新知,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易于接受。如教學“圓的知識”時,“出示多媒體畫面”。教師問:“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而不做成方形或橢圓形呢?”生答:“如果車輪做成方形或橢圓形的,滾動起來就不平穩(wěn)?!蔽业奶釂柫顚W生難以用學過的知識做出科學、準確的回答,我就此引入新課:“今天研究了圓的特征,同學們就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帶著尋求實際問題答案的急切心情進入了新課的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例題生活化,在生活原型中學習數學
教材內容所呈現的情景,離學生實際生活的遠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活動能否達成“有效”。 因此,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改組教材、選用教材,真正地把生活與數學學習聯系起來。例如教學“可能性”時,教材呈現的是學生摸名片的場景,多數學生對名片較陌生,操作起來難度較大,針對班內學生多數喜歡乒乓球運動的實際情況,于是我把摸名片改換成了摸乒乓球,用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解釋數學,學習理解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練習生活化,在生活實踐中應用數學
人教版教材中的練習設計較過去雖已作了很大的調整,但仍有一部分的練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隔較遠,教學中難以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為此,我們需要在練習環(huán)節(jié)中將原有一些脫離學生生活的習題,做一些適當改組,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以加深理解新知,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讓生活充滿數學的色彩
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體驗出發(fā),將數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營造一種現實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運用直觀語言、實物演示、游戲活動、多媒體教學、實踐活動等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模擬、再現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經歷“生活——數學——生活”這樣一個數學學習過程。構建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高效課堂。
1.運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采用語言直觀、實物演示、游戲、多媒體教學、數學實踐活動等手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例如,著名特級教師黃愛華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時,采用不同手段出示 “青島啤酒的酒精度為3.4%”、“紹興老酒的酒精度為15%”、“酒鬼酒的酒精度為52%”,然后問學生:“喝哪種酒容易醉?”“為什么喝這種酒最容易醉?”這個問題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的探索欲望,個個情緒高漲,積極思考、交流,最后發(fā)現了酒精度(百分數)這個數學問題,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這樣,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的大課堂之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探索數學問題,真正掌握數學知識。
2.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數學能力
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實踐能力、計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問題,都可以運用數學中的推理、建模、假設反證、計算、增減條件、比較想象、直覺等方式去解決。比如市政管理人員要給陽光廣場配置圍護欄,那么一共需要多少米呢?其實我們只要知道陽光廣場的周長,就能知道圍護欄的長度了。而陽光廣場基本呈現給大家的是個長方形,所以在這兒我們既用到了數學建模的方式,同時又用到計算的方式,通過利用長方形的周長公式去計算它的長度,得出了需要使用欄桿的米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數學各種方法的幫助下,巧妙地解決了,學生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3.養(yǎng)成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學習品質
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自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盡量為學生提供貼近孩子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探究活動。例如在教學“百分數”一般應用題時,可以這樣重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課一開始就請學生描述學校周邊道路環(huán)境狀況。二是選擇信息。在學生所列舉的眾多信息中選擇出一條“為綠化道路環(huán)境,在校外公路栽種樹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三是自主探究。學生提出問題中很多是學生已知領域,讓學生自己解決。四是教師引導。告訴同學們“這批樹木的成活率是98%?!睆亩釂枴俺苫盥省焙汀?8%”的含義,讓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討論。這樣重組,貼近學生所關注的現實生活,學習材料來自師生的熟知信息,體現了生活數學的現實性。
三、教學評價生活化——讓數學課堂迸發(fā)活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評價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發(fā)現自己的潛力,激勵自己。我們要做到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既要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評價學生從生活中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特點,解題策略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評價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
綜上所述,生活中的數學是鮮活的,脫離了生活實際的教和學是無味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只是聽數學、看數學、練數學,而是更多地做數學、玩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在應用中學數學,在數學思維活動中經歷、體驗和探索數學,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價值和意義,讓我們的數學貼近生活,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孩子們面前,使學生感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知識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作者簡介:
王曉芳(1971.6~),女,漢族,河北保定人,大學專科學歷,現任教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第二小學,小學高級教師。任職以來曾獲得“河北省骨干教師”、“保定市名師”等榮譽稱號。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注:本文為保定市“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構建小學數學生活化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論文成果。課題編號:13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