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蕙蘭,馬晶晶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
法治中國視域下高校工會建設探析
荊蕙蘭,馬晶晶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
依法治國是使中國成為法制社會的最終實現(xiàn)手段,而國民的法治思維是實現(xiàn)這一手段的現(xiàn)實條件。本文以探索性研究方法從法制思維的視角出發(fā),理清高校工會自身面臨的歷史頑疾及新時期亟需解決的問題,并總結工會解決問題的經驗,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有效的法治路徑。高校工會自身建設首先要依法治會、普法強會,然后在法治理念的引導下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從而使高校工會成為黨聯(lián)系廣大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
高校工會;依法治會;運行機制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并提“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形勢下關于治國理政新的戰(zhàn)略思考、新的戰(zhàn)略要求和新的戰(zhàn)略部署。在此時代背景下,高校工會作為黨聯(lián)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為了進一步改進工作、完善使命,勢必要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zhàn),面對新問題,尋找新出路。
中國工會自建立以來,已走過了90多個春秋,在風雨中歷經磨難,成長壯大。高校工會作為工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需自覺融入工會發(fā)展主流。回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工會的發(fā)展歷程,歷代工會工作者不斷從成功與挫折中總結寶貴的歷史經驗,即“五個始終”: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服從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始終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始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始終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總攬全局、運籌帷幄,為協(xié)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頂層設計和總綱領,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充分調動億萬職工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這就為黨的職工群眾工作賦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形勢帶來了新機遇,新常態(tài)意味著新挑戰(zhàn)。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高校工會要認真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關于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fā)展道路,牢牢把握住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把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會和深化工會制度改革統(tǒng)一起來。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為職工排憂解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最終團結和組織億萬職工群眾兢兢業(yè)業(yè)、刻苦奉獻,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在當前和今后的一個長時期內,高校工會要首先著眼于提高工會工作法治化水平,力求工會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高校工會工作對于深化改革、構建和諧校園文化、推動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工會工作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zhàn):比如工會工作未受到高校領導和行政部門應有的重視;工會工作受人力資源和活動經費不足等的影響,在宣傳
力度上有限從而導致群眾對工會活動的參與度不高。要解決諸多挑戰(zhàn)和困難,還需從根本問題著手,“打鐵還需自身硬”,工會自身建設不夠則是問題的根本。《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明確了中國工會具有建設、參與、教育、維護四項基本職能。2001年,全國人大修改了《工會法》,將工會的基本職責規(guī)定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那么,高校工會作為社會工會的先進性代表,如何應對工會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加強自身建設以切實履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這一基本職責,便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依據《工會法》、《民法通則》及相關文件的規(guī)定,高校工會一經合法審查并批準登記即被授予社團法人資格,從而享有獨立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同時也需相應地承擔自身行為所造成的民事法律責任。但是目前高校工會獨立的社團法人身份只是一種應然的法律狀態(tài),它像空中樓閣,美麗卻不能落在大地之上。[1]另外,在推選高校工會領導人這一事項上,工會領導人通常都由高校行政任命的方式產生,再經舉手通過等“合法”方式正式任命,這樣工會領導人自任命之時便帶有極強的行政附屬性。工會法人資格的不落實和工會領導人的行政附屬性,致使工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權力的限制,因而工會無法獨立開展工作,也難以有效代表廣大教職工進行維權活動。
其次,在高校工會組織結構的設置方面,一些高校工會主席雖然由校級副領導兼任,但常務副主席未能列席黨政有關重要會議,作為組織工會活動的主要負責人缺少權威和政策信息的不對等,說明源頭參與還未能落到實處。各分工會主席大多數都是由高校行政干部兼職,由于精力有限無暇顧及,并且工會工作無任何待遇,因此工作積極性不高。工會組織也未能做到隨組隨建,往往比學院黨政其他分支機構的建立要慢幾拍。
再次,在高校工會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方面,一些工會領導干部及工作人員缺少相應的法律知識,難以用法律手段為教職工爭取合法權益。工會的工作內容趨于單一,缺少實質性的維權活動,僅僅變成了舉辦娛樂活動和發(fā)送福利的的“娛樂工會”和“福利工會”,這就扭曲了工會存在的意義,也大大減少了工會在教職工心目中的分量,從而導致教職工在面對利益糾紛時往往求助于上級或外界,無視工會的存在;如果反映問題未能解決,要么不了了之,要么發(fā)生一些極端惡劣的事件,影響校園和諧。
最后,在高校工會工作思想和認識方面,一些高校領導對工會工作認識不夠深刻,缺少民主意識和法治思維,很多工作只停留在搞活動、發(fā)福利等例行工作層面上,卻忽略了真正關乎教職工權益的維權活動,忽視了工會真正的政治性和群眾性。工會工作者群體也沒有真正認識到工會工作的重要性,致使工作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工作邊緣化和消極化逐漸成為深入開展工會工作的絆腳石。
高校工會作為黨聯(lián)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在高校各項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保護傘”——維護職工權益;“減壓閥”——協(xié)調勞動關系;“潤滑劑”——促進校園和諧。高校工會的作用發(fā)揮得如何,直接影響著黨在高校群眾工作中執(zhí)政能力的狀況。因此,針對新時期、新問題提出新舉措、新途徑,成為當下加強高校工會自身建設的理論前提。
1.堅持依法治會、普法強會的原則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重大戰(zhàn)略部署,順應了時代潮流和人民期待,適應了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同時也為推動高校工會自身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法治機遇。高校工會為了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基本職責,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最重要的是應該堅持依法治會、普法強會的原則。
首先,依法治會是關鍵。高校工會獨立的社團法人性質是高校工會獨立行使權力和開展維權活動的前提,也是使工會擺脫行政束縛的關鍵。但是目前影響高校工會獨立的社團法人性質的兩大因素——經費的行政性劃撥和工會領導的行政任命均沒有嚴格依照《工會法》、《民法通則》及相關文件規(guī)定所導致。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基本的就是依照《工會法》的相關條款執(zhí)行即可。[2]
其次,普法強會是推力。在法治時代的大背景下,教職工本應該遇事找法、有事靠法,但是往往由于缺乏法治思維和對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的不信任,轉而尋求上級幫助或個人解決,缺少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高校工會維權職能的淡化,導致高校工會長期的缺位和不作為。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工會一方面應該加強普法宣傳力度,提高教職工法治意識,使教職工由人治思維轉變?yōu)榉ㄖ嗡季S;另一方面,當前工會領導和工作人員在依法履行職能方面普遍存在法律意識不強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不敢依法維權、不會依法維權。這就要求工會領導及工作人員了解和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行動,切實維護職工權益,依法履行維權職能。
2.工會干部自身素質亟待提高
第一,高校工會領導干部要加強自身思想建設。工會作為維護職工權益的“娘家”,意味著工會不能是“養(yǎng)老”“賦閑”的地方,而是維護教職工權益的組織,是黨聯(lián)系和溝通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工會領導干部要認識到工會在高校發(fā)展中的特殊地位,要為能夠成為一名工會領導而自豪,從而更加積極地為組織出謀劃策,更好地為教職工提供服務。第二,工會領導干部不僅需要有卓越的認知高度和功底深厚的理論水平,還需要具備強大的實干能力。深入基層,廣泛調研,想教工之所想,急教工之所急,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情系教工,溫暖人心”。
3.工會組織建設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依法建立健全各級工會組織,根據教職工需要和經費、人力等因素,盡量做到哪里有職工哪里就有工會。高校要在合理范圍內保證工會不斷線、資產不流失、經費不短缺、人數不少員。
在人員配置上,在選拔干部方面,高校要配好配強各級工會干部??梢赃m當拓寬工會干部來源和降低年齡或者工齡要求,多提拔年輕有為并且具備良好法律素養(yǎng)的年輕人來擔任工會領導干部,或者致力于為工會出謀劃策并且具有豐富的社交經驗的非專業(yè)人士;在選拔工會工作人員時,可以引進一批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吸收外來人才和高素質人才,一方面為更多的年輕人提供鍛煉的機會,可以與廣大教職工面對面交流,積累更加豐富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也為工會注入了新的活力,年輕人由于與眾不同的氣質和想法勢必在領導方式和工作運行機制等與傳統(tǒng)的理念有所沖突,但也正是由于沖突,才有了變革的必要。
要解決好工會干部的待遇問題,相應等級對應相應工資。同時也要解決好兼職人員的待遇問題,充分調動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工會人員的戶籍管理,這項工作可與學校的人事處合作。
4.創(chuàng)新工會運行機制
新時期要大力加強工會組織的網絡建設。在2015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先后八次提到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等新興行業(yè),并且提出了“互聯(lián)網+”這樣的新概念。讓代表委員們和廣大網民們同樣關注的是網絡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是“網絡新政一年”。高校工會應該抓住“網絡新政”這一發(fā)展趨勢,利用互聯(lián)網發(fā)揮自身的組織優(yōu)勢,更大力度宣傳和擴大自身在高校中的影響。利用新興的網絡媒介,例如建立微信公眾號,為工會和教職工之間建立一個互動平臺。平臺不僅可以定時推送工會和學校工作的相關信息,而且也可以成為教職工的一個信息反饋平臺,這樣工會就可以及時了解教職工所想所需,并及時提供服務。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新媒體和自媒體越來越凸顯其方便、快捷、自由的優(yōu)勢,也越來越受大眾喜歡,由此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工作之中。高校工會要緊隨時代潮流,及時與教職工建立網絡聯(lián)系,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效果顯著。
新時期要創(chuàng)新工會的工作機制。過去受信息閉塞的影響,各高校工會都獨立發(fā)展,彼此交流不多。但在當今信息網絡化時代,各個國家都交流甚密。高校工會也要通過互聯(lián)網加強對教職工的宣傳和影響力度。多開展高校工會之間的論壇、講座等活動,讓廣大教職工和青年學生參與進來,更多了解工會、認識工會、接觸工會。高校工會自身也要放下“自卑”的心態(tài),敞開胸懷,多多參與高校舉辦的各種活動,走進教職工和學生的視野。高校工會自身要引入發(fā)散思維,舉辦有創(chuàng)意、有內容的活動來吸引教職工參與,逐漸加大工會在教職工心目中的分量。
總之,高校工會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不斷解決舊的頑癥以實現(xiàn)自我更新,但也面臨新局面、新挑戰(zhàn),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因而需要提出新的解決路徑和方案。高校工會當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行政化,這已經成為工會獨立工作和發(fā)揮獨特效能的最大障礙。排除這一障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依法治理工會。在當今法治思維和法律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的時代,任何行為都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范。針對工會其他問題,也要從大局出發(fā),迎合時代浪潮,及時更新工作理念和方法,貼近和服務好廣大教職工。
[1][2]朱行書.現(xiàn)代大學制度視域下高校工會維權探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
(責任編輯:張希宇)
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工會及工運理論研究立項重點課題“新時期大學工會自身建設的實踐創(chuàng)新與理論思考”(項目編號:DGGH201402)(說明:本課題受大連理工大學工運理論和工會發(fā)展研究課題資助)。
D412.6
A
2095—7416(2015)06—0012—03
2015-10-22
荊蕙蘭(196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博士,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晚清民國史、城市史等研究。馬晶晶(1990-),女,山西晉城人,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