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巧,王飛,張怡,楊彩
(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全軍骨科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50)
岷縣地震24 例骨折傷員的病情特點及救治措施
楊巧巧,王飛,張怡,楊彩*
(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全軍骨科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探討岷縣地震后傷員四肢和脊柱骨折的病情特點及救治對策。方法 回顧性研究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全軍骨科研究所2013年7月22日至2013年8月13日收治的岷縣地震骨折傷員24 例53處骨折,男14 例,女10 例;年齡5~63 歲,平均39.4 歲。開放性骨折6 例,閉合性骨折18 例;上肢骨折13處,下肢骨折17處,脊柱骨折5處,骨盆骨折2處,肩胛骨骨折1處,顱骨骨折5處,其中合并肋骨骨折10處。采用分類檢傷,多學科合作控制病情,分次手術等方法積極救治,術后采取心理及康復等綜合措施。結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及時準確的救治,無死亡、無院內感染、無內固定松動及斷裂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岷縣地震后送傷員病情復雜,應分類檢傷,根據(jù)其臨床特點予以個體化救治,并行綜合治療,包括原發(fā)病、相關并發(fā)癥治療、康復及心理等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療效。
地震傷;骨折;傷員;治療
2013年7月22日,中國甘肅珉縣發(fā)生里式6.6級地震,這次地震共死亡95人,受傷4 377人。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迅速啟動衛(wèi)勤保障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里派出70多人的醫(yī)療小分隊赴岷縣救援,并于7月22日16時開始收治送到我院的傷員。我科室共救治災區(qū)骨折傷員24 例,現(xiàn)探討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3年7月22日至2013年8月13日收治岷縣地震后傷員27 例,其中骨折傷員24 例53處,男14 例,女10 例;年齡5~63 歲,平均39.4 歲。開放性骨折6 例,閉合性骨折18 例;上肢骨折有13處,下肢骨折有17處,脊柱骨折5處,骨盆骨折2處,肩胛骨骨折1處,顱骨骨折5處,合并肋骨骨折10處。多發(fā)性骨折(2個或2個以上部位骨折)14 例(58.3%),其中包括粉碎性骨折8 例(33.3%),擠壓傷致骨折并伴有一般傷員有綜合征表現(xiàn)6 例(25%)。
潛在的原發(fā)疾?。?4 例骨折傷員中伴有原發(fā)性疾病的有11 例,其中乙型肝炎1 例,肺結核1 例,高血壓2 例,冠心病1 例,風心病伴二間瓣、三間瓣、主動脈瓣狹窄1 例,糖尿病1 例,慢性膽囊炎1 例,巨大泡性肝包蟲(晚期)1 例,缺鐵性貧血2 例。
1.2 救治方法 早期現(xiàn)場行緊急處理,創(chuàng)面包扎止血,骨折臨時石膏或支具固定,有生命危險者急救后保證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對于后送到我院的傷員,首先分類檢傷,按照病情初步分類。根據(jù)輕重緩急對每個傷員由多學科組成的專家組進行討論,確定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對于嚴重多發(fā)傷,采用損害控制技術,積極清創(chuàng)、安置外固定架,糾正電解質紊亂,抗感染治療,后期再行確定性手術治療,并對原發(fā)性疾病進行系統(tǒng)檢查和對癥處理。四肢和脊柱的骨折,根據(jù)傷員病情,完善相關檢查后,按照病情緩急,選擇急診手術或擇期手術。對于擠壓傷,先處理腫脹的肢體后再行手術治療,伴有傷口感染者,傷口反復清洗換藥后,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封閉傷口,負壓吸引,必要時后期植皮。經(jīng)歷地震的傷員,心理上存在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采取耐心溝通、精心護理、心理干預等措施,并給予每個傷員做好功能康復訓練。
24 例骨折傷員中,1 例5 歲患兒硬膜外血腫伴顱骨骨折給予開顱手術,術后4 d血腫完全消失,硬膜膨起。10處肋骨骨折胸帶捆扎固定胸壁保守治療。上肢13處骨折,9處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4處行手法復位石膏或支具固定,其中1 例8 歲孟式骨折患兒因手法不良,采取切一小口鋼絲捆綁固定,其他8處骨折鋼板內固定術,抗生素5~7 d,術后復查X線片,骨折對位對線好,內固定固定牢靠,全部傷口Ⅰ期愈合。下肢17處骨折均行手術治療,其中早期手術4處,除1處擠壓傷傷口感染局部軟組織缺損,其余3處傷口一期愈合,其中13處腫脹嚴重者待腫脹消退后手術治療。2處骨盆骨折均為穩(wěn)定性骨折行保守治療。脊柱骨折5處,其中4處并有截癱,行骨折切開復位、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1處因無截癱癥狀,骨折穩(wěn)定行保守治療。所有傷員術后X線片顯示骨折復位良好。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訓練除1 例上肢伴有擠壓傷的肱骨髁上骨折傷員肘關節(jié)活動未達到完全的生理曲度,所有傷員關節(jié)活動良好。2 例皮膚軟組織缺損的傷員行皮瓣轉移術,術后傷口愈合。手術傷員傷口感染1處,無截肢傷員。
伴有原發(fā)性疾病的11 例傷員,一肝臟巨大占位性病變傷員,經(jīng)反復討論和檢查,排除原發(fā)性肝癌的可能,確診為肝包蟲病,因幾乎侵犯所有的肝臟,已失去了手術或其他的治療機會,經(jīng)對癥處理后出院。其他原發(fā)性疾病經(jīng)系統(tǒng)治療后,血壓、血糖、轉氨酶等各項指標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嚴重的風心病經(jīng)保守治療由心衰Ⅲ度控制為心衰Ⅰ度后出院。
3.1 地震傷情特點及急救技術 地震所致傷情復雜,基本特征是“六多”:骨折多、骨盆傷及胸部傷多、脊柱骨折及截癱多、四肢神經(jīng)傷多、擠壓傷及擠壓綜合征多、多發(fā)傷多[1]。因此對地震造成的傷員其救治模式應該是分級救治:第1級,現(xiàn)場搶救;第2級,早期救治;第3級,??浦委焄1]。現(xiàn)場搶救要在科學救治方法下,快速救出被困傷員。但不能盲目求快,避免因挖救和搬運方法不當而造成二次損傷[2]。救出傷員后應進行早期救治,建立氣道、尿道和輸液通道,采用無損害控制技術[3],及時處理危及生命的傷情,確保改善微循環(huán)和糾正休克。本次岷縣地震后送傷員中骨折傷員同樣以四肢骨折為主(占56.6%),同時伴有脊柱骨折和骨盆骨折和其他骨折。多發(fā)性骨折14 例(占58.3%),擠壓傷致骨折傷員6 例(占25%),均符合地震傷的特點,與汶川地震相比,傷口感染者少、肢體截肢者少,盡管擠壓傷多見,但嚴重程度、創(chuàng)傷程度較汶川地震輕。探討其原因,筆者認為這原因是震級較汶川地震低,破壞力小于汶川地震,其二與當?shù)胤课萁Y構有一定的關系,汶川的房屋結構以框架結構為主,地震后結構斷裂,沉重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板砸壓身體,造成的損傷較重,開放傷較多,傷口感染居多。盧鵬等[4]報道為41.9%,重物砸壓后肢體損傷較重,擠壓時間長造成肢體缺血性壞死,截肢傷員居多。而岷縣當?shù)氐姆课萁Y構大多為土木結構,框架結構的房屋倒塌較少。砸壓程度較汶川地震小,地震后傷情較汶川輕,開放性骨折較少,肢體毀損傷較少,感染者較少。其三,汶川地震后醫(yī)護人員在地震一線展開了許多手術,由于條件所限,造成術后傷口感染的可能性增加,部分傷員進行了截肢手術。而此次岷縣地震,地震前線均在轉運至縣醫(yī)院或后方醫(yī)院開展手術,明顯降低了傷口感染的可能性,截肢傷員很少。
3.2 傷員的手術選擇 在1998年河北省張北縣地震傷員救治時,張英澤等[5]報道后送至當?shù)蒯t(yī)院的73 例傷員,20 例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在2006年印尼日惹地震骨折傷員救治時,王明新等[6]報道我國國際救援隊對15 例骨折傷員中13 例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Tahmasebi等[7]報道在2003年伊朗地震后送至后方醫(yī)院傷員中,33%傷員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8%傷員行外固定架固定,3%傷員行植皮術。本組24 例骨折傷員,除積極完善的相關檢查,常規(guī)的化驗以及心肺功能評估,同時對每1 例手術都進行術前討論,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56.6%傷員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順利,術后傷口愈合良好。
3.3 原發(fā)疾病的處理 對于災區(qū)傷員,尤其是來自岷縣的貧困傷員,平時很少進行體檢,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原發(fā)性疾病,本組24 例骨折傷員11 例伴有較嚴重的原發(fā)性疾病。原發(fā)性疾病不能及時查出,將給救治工作帶來困難,薛欣盛等[8]報道汶川地震住院死亡最多的兩個原因:一是直接創(chuàng)傷中的重型顱腦外傷(29.6%);二是非外傷死因(29.6%),如高齡、有基礎疾病。這些傷員易發(fā)生感染,后期出現(xiàn)多器官衰竭死亡。所以針對每個傷員專家組共同討論后制定詳細的診療計劃,一肝臟巨大占位性病變傷員,經(jīng)反復討論和檢查,排除原發(fā)性肝癌的可能,確診為泡性肝包蟲病,因幾乎侵犯所有的肝臟,已失去了手術或其他的治療機會,經(jīng)對癥處理后出院。其他原發(fā)性疾病經(jīng)系統(tǒng)治療后,血壓、血糖、轉氨酶等各項指標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嚴重的風心病經(jīng)保守治療由心衰Ⅲ度控制為心衰Ⅰ度后出院。原發(fā)疾病的治療,使大多數(shù)傷員情緒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因此,對地震等災害造成的骨折傷員治療原發(fā)性疾病,可以使傷員盡早從身體傷殘的痛苦中解脫,有利于傷員心理和生理的康復,同時給災區(qū)傷員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3.4 心理干預 一次強烈地震能轉瞬之間奪取人的生命,并摧毀各種設施及社會結構,使人們感受到強烈震顫。這種劇烈的刺激形成一種意識固定于腦內,每當外界出現(xiàn)類似的信息時,恐震心理便會立即出現(xiàn)。地震造成的心理傷害,可以由軀體傷害延伸到心理傷害;也可因個人難以承受家毀人亡、親朋離散的打擊而造成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還可以因個人對環(huán)境的異常難以適應而出現(xiàn)心理活動失調。雖然地震災害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傷害是無形的,但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極具破壞性的[9]。本組對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的災區(qū)傷員及家屬,請心理專家積極干預治療,幫助傷員客觀地面對現(xiàn)實,接受治療配合護理,使傷員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心理、生理處于最佳狀態(tài)。對于兒童傷員所產(chǎn)生的恐懼心理,除了做心理疏導外,讓其父母多對肌膚進行撫摸,醫(yī)護人員經(jīng)常陪伴他一起玩耍,使患兒盡快地恢復往日的活潑性格。
3.5 功能康復 我科室在平時骨折傷員治療中強調,骨折的治療絕不僅僅是使骨折愈合,更重要的是肢體和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而地震傷員更需要盡快地恢復肢體功能,早日回家參加災后重建。所以骨折后期康復治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骨折傷員術后需要正規(guī)的肌肉關節(jié)功能的鍛煉,促進骨折愈合,減少患肢致殘率。因此監(jiān)督和指導傷員進行系統(tǒng)的肌肉和關節(ji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采取理療、中藥熏蒸、上下肢關節(jié)CPM被動活動,使骨折傷員迅速地恢復功能。除1 例擠壓傷伴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傷員因肘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長時間淤血腫脹,肘關節(jié)活動度稍差為0°~110°。所有傷員都得到迅速的功能恢復。
[1]王正國.災難和事故的創(chuàng)傷救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0-12.
[2]孫志剛.地震災害醫(yī)療救援的特點及誤區(qū)[J].醫(yī)學與社會,2003,16(5):7-8.
[3]王愛民,孫紅振,杜全印,等.骨關節(jié)型嚴重多發(fā)傷的損害控制治療[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7,23(2):143-146.
[4]盧鵬,蔣電明,權正學,等.129例汶川地震轉運骨科傷員的臨床特點和救治措施[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20(16):1525-1527.
[5]張英澤,孔志剛,王錫民,等.張北地震災區(qū)骨科傷員救治經(jīng)驗與教訓[J].中國骨傷,2000,13(7):400-403.
[6]王明新,汪茜,匡正達,等.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骨折患者手術治療的研究和探討[J].武警醫(yī)學,2006,17(10):790-791.
[7]Tahmasebi MN,Kiani K,Mazlouman SJ,etal.Musculoske l2 etal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 a report of injuries of Iran′s December 26,2003 Bam earthquake casualties managed in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s[J].Injury,2005,36(1):27-32.
[8]薛欣盛,張中偉,周琰,等.汶川地震死亡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8,7(4):542-544.
[9]董惠娟,李小軍,杜滿慶,等.地震災害心理傷害的相關問題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2007,16(1):153-158.
1008-5572(2015)02-0177-03
R683
B
2014-10-20
楊巧巧(1979- ),女,主管護師,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全軍骨科研究所,730050。
*本文通訊作者:楊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