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辰宇,馬建華,劉藝春,印 佳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yī)院,江蘇泰興,225400)
據(jù)報道[1]顱內動脈系統(tǒng)(前循環(huán))的動脈瘤占所有顱內動脈瘤的85%。改良翼點入路作為處理顱內動脈瘤的經(jīng)典入路,適用于處理前交通動脈瘤、頸內動脈瘤、后交通動脈瘤、大腦中動脈瘤、基底動脈分叉部動脈瘤等,以及位于上述部位的多發(fā)性動脈瘤[2]。眶上外側入路作為一種簡捷、快速、微創(chuàng)的手術入路,越來越廣泛應用于顱內動脈瘤的夾閉手術。本院神經(jīng)外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29例患者行手術夾閉前循環(huán)動脈瘤,15例采用翼點入路,14例選擇眶上外側入路,均取得了較好的手術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組前循環(huán)動脈瘤手術病例共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齡34~70歲,平均52歲。Hunt-Hess分級:Ⅰ級1例,Ⅱ級21例,Ⅲ級5例,Ⅳ級2例。29例均以突發(fā)的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自發(fā)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癥狀起病,后出現(xiàn)意識障礙7例,肢體癱瘓2例,動眼神經(jīng)麻痹3例。2次出血者1例,其余均為首次出血。
所有病例均行頭顱CTA或DSA檢查證實存在前循環(huán)動脈瘤,其中伴腦內血腫3例,腦室內血腫1例。2例多發(fā)動脈瘤。動脈瘤部位:位于頸內-后交通動脈14個,前交通動脈段11個,大腦中動脈3個,眼動脈段1個,頸內動脈分叉2個,共31個,其中2例為多發(fā)。
手術時機:動脈瘤再破裂出血死亡率高達75% ~80%[3],目前部分學者主張早期手術規(guī)避動脈瘤再破裂的風險[4],故大部分Ⅰ~Ⅲ級行早期手術,部分Ⅲ級及Ⅳ級延期手術。自發(fā)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后72 h內行手術24例,3~7 d手術4例,7 d后手術1例。
手術方式:根據(jù)患者一般情況、頭顱影像資料、動脈瘤的部位和形態(tài)等,選用兩種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體位均為仰臥位,頭部加墊抬高于心臟平面,額部后仰,向對側偏轉 15°~30°[5]。采用眶上外側入路顯微手術共14例,處理前交通動脈瘤10個,頸內-后交通動脈段4個。其余15例病例均采用翼點入路手術。
眶上外側入路組:手術切口始于額部發(fā)際邊緣,距中線3~4 cm(可參照眉弓中點垂線),沿發(fā)際內弧形向下,長約7~10 cm,下端不必到達耳前顴弓上(可參照眉弓水平線)[6]。切開皮膚及淺筋膜,切開顳肌前部約1 cm,鈍性分離骨膜,分離肌皮瓣,將皮肌瓣下翻,顯露眶上緣、顴弓前部。電鉆鉆孔三孔,分別為關鍵孔(顳上線前端外側緣、額顴縫上方)、蝶骨嵴處、冠狀縫前的顳上線上等三處,以線鋸切割骨板形成三角形骨瓣,骨窗大小3 cm×3 cm至4 cm×4 cm。
翼點入路組:取自耳屏前方1 cm處,顴弓上緣至中線,以眼眶外上方3 cm處為中點,沿發(fā)際作弧形切口,避開顳淺動脈主干,切開頭皮及帽狀腱膜,一起向前翻轉向額部。沿額骨顴突上緣切開顳肌及其筋膜約3 cm,并繼續(xù)向內沿顳線距離肌附著處約0.5 cm切開骨膜,在額部,與頭皮切口平行,相距約1 cm切開骨膜,兩處骨膜切口在顳肌邊緣回合形成三角形骨膜瓣,向前游離此三角形骨膜瓣,超越額結節(jié),直達眶上緣[7]。沿顳肌下骨膜與顱骨之間,將顳肌從顳窩整塊分離,向外牽開。鉆四孔骨瓣開顱。
術后治療:2組所有病例術中常規(guī)采用鹽酸罌粟堿沖洗,術后均按照術后常規(guī)治療。腦血管痙攣發(fā)生是致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8]。為預防血管痙攣,術后常規(guī)給予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腰穿或腰大池持續(xù)引流、擴容維持正常腦灌注壓等治療。
手術后情況:15例采用翼點入路,14例眶上外側入路。手術成功夾閉動脈瘤31個,使用動脈瘤夾35個。術后出現(xiàn)腦梗死l例,術后再出血1例,皮下積液3例。3例術中發(fā)生動脈瘤破裂,術中迅速臨時阻斷載瘤動脈,顯露瘤頸后成功夾閉(翼點入路2例,眶上外側入路1例)。采用眶上外側入路組因切口較短,故進顱及關顱時間較短,手術時間較翼點入路組縮短約20~30 min??羯贤鈧热肼方M因無需放置皮下引流管,故術后平均住院時間較翼點入路組縮短2~3 d。
術后并發(fā)癥:翼點入路組術后出現(xiàn)肢體癱瘓1例,術后再出血1例,面神經(jīng)顳支損傷2例,皮下積液1例。眶上外側入路組出現(xiàn)皮下積液1例,術后嚴重腦血管痙攣自動出院1例。出院時GOS評分:出院時GOS預后評分:術后恢復良好(5分)25例(86.21%),輕度殘疾(4分)2例(6.9%),重殘(3 分)1 例(3.4%),重殘自動出院(2分)1例(3.4%)。術后原動眼神經(jīng)麻痹癥狀改善2例。
翼點入路是神經(jīng)外科處理前循環(huán)動脈瘤最常用的入路之一。因需暴露顱底,要剝離并部分橫斷顳肌,且在顳部及蝶骨脊處鉆洞,可能導致術后出現(xiàn)顳肌萎縮、張口困難等并發(fā)癥。近年雖經(jīng)改良,翼點入路切口縮短,骨瓣縮小,但仍無法完全避免此類情況。
本院近年采用眶上外側入路處理部分前循環(huán)動脈瘤獲得滿意療效。該入路有如下優(yōu)勢:①切口較翼點入路切口更為前移,緊依發(fā)際緣,而較額下入路靠外側,切口長度能較翼點入路縮短4~8 cm;②與翼點入路相比,眶上外側入路顳肌僅需切開約1~2 cm,對顳肌的損傷明顯減少,避免損傷面神經(jīng)額支;③骨瓣面積大小僅為翼點骨瓣的1/2~1/3,無需暴露蝶骨嵴及顳骨鱗部,減少了眶腦膜動脈和腦膜中動脈顯露出血的機會;④皮瓣面積較翼點入路小,無需放置皮下引流管,后期出現(xiàn)少量皮下積液,僅需局部壓迫處理即可自行吸收;⑤能充分顯露蝶骨平臺、鞍結節(jié)及前顱底外側,顯露雙側視神經(jīng)、視交叉、雙側頸內動脈床突上段、雙側大腦前動脈A1段、前交通動脈、終板、鞍膈、垂體柄等重要結構;⑥ 進顱關顱時間明顯較翼點入路短,減少術中暴露時間,減少感染機會,術后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縮短。
但眶上外側入路的應用亦存在一定限制性:①眶上外側入路與翼點入路顯露范圍存在一定差異,在顯露顱底深部結構如基底池、腳間窩時不及翼點入路充分,操作亦存在差異,對術者顯微手術操作技能及熟練度要求相對較高;②該入路骨瓣小,若存在顱內血腫、腦腫脹、蛛網(wǎng)膜下腔積血嚴重的Ⅲ~Ⅳ級病例,則無法充分顯露各解剖結構,操作困難度大。本組選取該入路的病例均為出血少、癥狀輕、腫脹不明顯的Ⅰ~Ⅱ級患者。
本研究結果表明,眶上外側入路切口更短,成形骨瓣面積小,創(chuàng)傷小、入路路徑短,能充分顯露鞍區(qū)的蝶骨平臺、鞍結節(jié)、前顱底外側,能顯露雙側視神經(jīng)、視交叉、雙側頸內動脈床突上段、雙側大腦前動脈A1段、前交通動脈、終板、鞍隔、垂體柄等重要結構,兼顧安全及微創(chuàng),臨床可行性及有效性高。該入路對于前循環(huán)動脈瘤的夾閉術是較好的可選入路,較適宜于顯微技巧熟練的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但是,該入路骨窗小,前循環(huán)動脈瘤若有顱內血腫、腦腫脹、蛛網(wǎng)膜下腔積血、嚴重的Ⅲ或Ⅳ級病例,則無法充分顯露各解剖結構,操作難度大。
[1] 趙繼宗,李京生,王碩,等.顱內動脈瘤1041例顯微手術治療臨床研究[J].中華醫(yī)藥雜志,2003,8(1):6.
[2] 劉承基,沈健康,凌鋒,等.腦血管外科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75.
[3] Nishioka H,Tomer J C,Graf C J,et al.Cooperative study of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long- termprognoslic study.II.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anagedconservatively[J].Arch Neurol,1984,41(11):1142.
[4] 劉翼,游潮,賀民,等.顱內破裂動脈瘤手術時機的探討(附237例分析)[J].中國微侵襲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7,12(5):199.
[5] 李剛,王中,孫遠召,等.眶上外側入路夾閉顱內動脈瘤69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5(1):14.
[6] 陳罡,陳正樓,尤萬春,等.眶上外側入路在顱內前循環(huán)動脈瘤破裂急性期顯微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3,12(9):950.
[7] 趙甲山,趙洪洋.顱底顯微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2.
[8] 張健,王中,孫曉歐.腦脊液持續(xù)外引流聯(lián)合鞘內注入尿激酶防治動脈瘤術后腦血管痙攣的臨床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2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