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少玲
【摘 要】結合對“研學后教”教學理念內涵的理解,提出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三原則,再通過互動研學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導學、展示評價五方面闡述了“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研學后教;小學信息技術;策略
一、“研學后教”教學理念內涵
“研學后教”主要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提出的導學案指引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研學知識。針對學生在研學中存留的困惑與問題,教師通過適當點撥和拓展延伸,再促進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原則
根據(jù)“研學后教”理念,小學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做到以下三個原則:
1. 教師主導時間小于學生主導時間
傳統(tǒng)的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時間所占比例大?!把袑W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要保證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2. 信息技術課以“做”為主
信息技術學習的是基礎技能,純知識、純理論的教學內容比較少,大多涉及操作技能。因此,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以“做”為主,在“做”中學,在“做”中練。
3. 重視教師主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應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充分了解,確定學生易于操作的教學任務,在學生學習中遇到障礙時應給以及時的引導,教師主導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同時,在面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探究學習、成果展示、評價等完成學習,突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研學后教”使過去的“重教”向“教——學”平衡轉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技能性強,比其他學科更有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
1. 設計“互動研學案”,提高學習效率
“研學后教”的有效抓手是“研學案”?!把袑W案”是學生參與“研學后教”課堂的學習文本,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路線圖。它是教師提煉出可供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使用的學習方案。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結合學科特點,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設計“互動研學案”,讓學生在與“研學案”的交互中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1)設計“交互學習路線圖”?!敖换W習路線圖”將知識以目錄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根據(jù)目錄參與完成一系列問題探究,突破重點難點。線路圖能簡潔地將學習過程給完整地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只需依據(jù)交互學習路線圖的流程即可順利地進行學習。
(2)設置“交互學習助手”?!敖换W習助手”分布在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能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當學生遇到學習疑難時,“助手”能快捷地得到幫助。
(3)布置“交互課堂練習”。在“互動研學案”的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設置單項選擇、多項選擇等題型,學生學習結束后進行自測,系統(tǒng)自動評卷并反饋結果。
(4)開展“交互展示與評價”。通過交互直接提交課堂練習作品,在網(wǎng)上展示,學生能夠互相瀏覽、評價。
2. 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自主學習
“研學后教”理念提倡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建構自身的知識大廈。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選學習路徑和學習方法。自選路徑是對不同學習任務的先后順序進行不同選擇,如在學習圖文混排一課中,有繞排方式、圖片裁剪兩個知識點,學生可以選擇先學習其中一個,再學習另一個;自選學習方法是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一進行學習。
3. 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學習促進學生認知、情感和能力發(fā)展的學習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互教”自主學習。由于學生個體和學習進度存在差異。讓“先進生”對“后進生”進行生生互教,既能促進“后進生”,又能讓“先進生”鞏固知識。
(2)分工合作。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組員的特長進行分工,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既能加快任務的完成,又能提高學生小組協(xié)作的能力。如在制作電子小報一課中,可以安排不同的組員進行收集資料、刊頭設計、文章編輯、小報美化等工作,共同完成任務。
(3)作品互改。對一些課堂練習的成果作品,可以讓小組成員交換互相修改、完善,以不同視覺、觀點,整合不同的技術共同制作優(yōu)秀的作品,讓學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如在畫畫創(chuàng)作一課中,通過交換作品進行修改,在同一幅畫上填上不同的角色,修改顏色搭配,最后得到一份大家都滿意的畫畫作品。
4. 在“后教”中突破重難點
“后教”是指教師針對學生研學后存留的困惑與問題進行適當點撥和拓展延伸,讓學生再進一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如在表格修飾一課,如何設置表格的背景總是令學生難以下手,老師可以適時向學生提示“在表格上點擊右鍵試試”,學生根據(jù)提示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5. 在展示和評價中提升
學生在全班進行作品展示不僅需要勇氣和自信,更需要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否則就不能對著全班同學進行流暢地講解。所以通過展示,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自我梳理,從而對知識更深入的理解。同樣,對作品的評價同樣需要扎實的知識。
四、“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效
“研學后教”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發(fā)展?!把袑W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能達到以下效果:
1. 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研學后教”理念下,課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學生在完成小組任務過程中探索驗證、學習體會,這樣會使學生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并逐漸養(yǎng)成大膽求知、勇于探索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
2. 有效提高了學習自信心
“研學后教”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我能學會”的感覺,讓學生在課堂展示中展示自我,這些都能讓學生樹立自信心。
3. 有效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學后教”理念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研學案引領下,通過閱讀課本、學習助手、網(wǎng)絡搜索等方法進行學生,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4. 有效提高了學生溝通的能力
“研學后教”理念下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倡導合作學習,為了達到這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要互相了解、彼此信任,經常交流和幫助,大大提高了學生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文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徐劍.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鄭州:快樂閱讀,2011(20).
[3]周斌.如何設計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J].長春: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