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成因與促進策略研究

2015-03-28 14:23常荔謝淼
湖北社會科學 2015年11期
關鍵詞:跨部門部門政府

常荔,謝淼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成因與促進策略研究

常荔,謝淼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日益復雜的社會治理問題越來越需要政府多個部門的合作治理,這要求其尋求與之相適應的理念、技術、工具和戰(zhàn)略?;谥R治理觀,跨部門知識共享可促進政策協同,能產生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方法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是提升公共事務的跨部門合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理念匱乏、機制不完善、技術平臺建設不足和戰(zhàn)略規(guī)劃缺失,是導致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成因,唯有樹立理念、健全機制、加強頂層規(guī)劃和注重技術平臺建設等方面協同發(fā)展,才能有效促進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推動復雜公共事務在多部門間的合作治理。

跨部門知識共享;跨部門協作;合作治理;知識管理

世界正日益從傳統的工業(yè)社會形態(tài)轉向知識經濟的信息社會形態(tài)。在跨向一個新的時代進程中,政府治理日益面臨更復雜和更多元化的且增長迅速的社會需求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多新的嚴峻挑戰(zhàn)。政府部門之間的依賴性逐漸增加,導致在很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務領域,需要更多來自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政府的角色和功能也將發(fā)生變化,從注重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機制轉變?yōu)樵絹碓阶⒅卮龠M合作、協調、整合以及知識與信息的交換。[1](p33-43)更多合作性公共治理要求公共組織尋求與之相適應的方法、技術、工具和戰(zhàn)略,以提升其跨部門合作和整合的能力。資源基礎論將知識視為組織重要的戰(zhàn)略性資產,知識管理戰(zhàn)略也被發(fā)達國家視為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的成功模式。但研究發(fā)現政府或其他組織并不是自然地交換知識信息或尋息或尋找相互的解決方案。在知識管理活動執(zhí)行上,以跨部門知識共享最為困難,跨機構的和跨部門的知識共享能力成為合作性公共治理背景下亟待開發(fā)的一種核心能力??绮块T知識共享旨在通過信息和知識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消除不同政策之間的矛盾和緊張,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性;消除項目之間的重復和矛盾;促進思想交流和合作,產生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方法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生產出更為整合的服務。

綜觀國內知識共享領域的研究文獻,已有研究成果大部分聚焦于企業(yè)。在世界范圍內公共行政改革走向合作性的網絡化治理時代背景下,加強我國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研究,尋求促進跨部門知識共享的有效策略顯得極為迫切。基于此背景,本文運用實證研究法,通過對武漢、佛山、昆明等市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活動的實證調研,較為全面地梳理出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的實踐特征,深入地剖析

了當前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成因,進而提出促進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的策略,以期提升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能力和合作治理能力。

一、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的實踐特征

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政府可獲取和利用經濟、科技和社會領域的大量數據、信息,并生產出公共治理所需要的各類知識體系,如各類規(guī)章制度、政策、規(guī)劃和執(zhí)行方案等。從知識管理的視角,政府可被視為包括信息和數據在內的一系列知識的集合體。但傳統的功能化組織設計和分權化改革造成的機構裂化,導致公共事務治理有關的各類信息和知識也被分割在不同部門中,如環(huán)境治理、公共項目的規(guī)劃等。知識碎片化現象突出,各專業(yè)領域知識使用不足的情況相當普遍,直接導致治理中的協調、合作、整合或整體性運作舉步維艱。知識共享,從互動的角度,指在一定的知識共享制度框架下,行為者之間進行的以知識(包括經驗、技能、訣竅)為主題的互動過程。[2](p11-38)跨部門知識共享,就是為了實現需多個部門協作完成的共同目標,知識共享主體雙方借助多元化的渠道不斷推動信息和知識等在部門之間的流動和融合的過程,涉及共享的知識類型、共享的實現方式、主體參與動機和共享強度等要素。在此,根據調研統計,從共享的知識類型、知識共享主體的參與動機、知識共享的實現方式、知識共享的強度等維度刻畫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的現實特征。

(一)政府跨部門共享知識類型側重于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

根據外在顯示形式的不同,知識往往被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能用文字和數字表達出來,易于以硬數據的形式交流和分享,是可制度化可編輯的知識,現實形態(tài)包括各類規(guī)章制度、工作程序和統計數據類的知識。而隱性知識通常更為個性化且難以程序化,和某一特定情境相關,具體的實踐形態(tài)包括工作技能、技巧、工作經驗和方法等。隱性知識占據著知識總量當中的絕對主體地位。調研顯示,73.8%的受訪公務員認為,引領性、創(chuàng)新性工作經驗是政府部門中最常見的共享內容,65.4%的受訪公務員認為高效率的工作方法是知識共享的主要內容。由此可見,在政府跨部門交流中,共享的知識內容緊密圍繞工作而展開,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的互動交流和相互學習有助于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協作目標,從而提升整體的工作績效。

(二)跨部門知識共享方式多元化。

知識共享的實現方式,也被稱作知識共享渠道,是作為知識共享客體“知識”與知識共享主體“人”之間的連接紐帶。

調查顯示,政府橫向不同部門之間通過多元化的渠道進行知識交流與共享。一般來說,既有傳統的制度化的交流機制,如有多部門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和組織培訓;也有基于人際交往的知識共享和交流,如跨部門人際關系網絡;也有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而進行的更為迅捷的信息和知識共享,如政府電子政務公共平臺、虛擬社區(qū)和移動咨詢。調研顯示,電子政務公共平臺、跨部門人際關系網絡和組織培訓在目前被公務員認為是日常工作中最為普遍運用的跨部門知識共享的主要形式。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是國家推進信息化建設的直接產物,其旨在解決政務信息共享和業(yè)務協同水平不高的問題。組織培訓也是一種通過制度化的培訓機制,促進協作部門之間的信息和知識交流與共享。這反映出當前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總體表現出制度化促進的特征。

(三)公職人員參與知識共享動機主要基于互惠支持。

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最終發(fā)生于不同個體之間的信息和知識交流?,F有的研究文獻從不同的理論視角對個體參與知識共享動機和行為加以解釋。經濟交換理論認為,個人行為受理性的自我利益引導,人們進行知識共享的動機在于人們參與知識共享所獲得或感知的經濟利益大于其實施行為的成本。社會交換理論則認為,人們社會交往的動機和行為往往體現出社會交換的特征和過程,它是一種沒有明確定義價值的、內在的獎勵,[3](p92-96)未來的互惠預期、社會關系的拓展和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承諾的好處則構成人們愿意參與知識共享的主要動機。[4]經濟交換理論和社會交換理論同樣可以解釋政府組織人員的知識共享動機和行為。

調查顯示,公職人員參與跨部門知識共享的首要動機源于部門間的相互支持,有76.9%的受訪公務員認為獲得部門間的相互支持是推動其積極參與跨部門知識共享的重要而且是首要的動機。其次是高效完成工作,有75.3%的受訪公務員認為參與跨部門知識共享是出于高效完成工作的需要。此

外,拓展人際網絡也得到了66.3%的受訪公務員的認可。而經濟性動機如獲得物質獎勵則被認為是最不重要的參與知識共享的動機。調研結果表明,在當前的政府實踐中,社會交往中的非經濟動機對政府公務員跨部門知識共享行為中更具有解釋力。公務員參與跨部門知識共享,主要在于獲得互惠支持和拓展自身的人際網絡,從而更高效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四)政府跨部門間知識共享強度處于中等水平。

知識共享強度主要通過知識共享主體雙方知識交流和共享的頻次加以反映。一定時間內頻次越高,意味著知識共享強度越強,反之則越弱。因此,把握部門間知識共享強度客觀上能夠真實反映我國政府組織跨部門知識共享現狀,為進一步探討其知識共享不足的動因提供現實基礎。本文運用三個題項對部門間知識共享強度進行測量,分別是“部門間的知識交流情況”、“本部門提供信息和知識的主動程度”和“合作部門間針對工作思路、方式和經驗的交流”。

測量結果顯示,政府整體跨部門的知識共享處于一般水平。無論是合作部門間的知識交流情況、本部門提供信息和知識的主動程度以及合作部門針對工作方式、思路與經驗的交流,均值都在3-3.1之間,頻數分布穩(wěn)定。表明部門對于信息和知識的提供在合作情境下并未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更多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狀態(tài)。而部門間針對工作思路、方式和經驗的交流也處于一般水平,知識共享并不足夠和充分。顯然,當前政府部門之間的知識共享狀況尚無法有效滿足社會公共事務領域日益普遍的跨部門合作治理需求,不利于提升決策績效水平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的創(chuàng)新

二、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成因分析

為深入分析受訪者對于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成因的看法,本文實證調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選取部分武漢大學MPA學員進行訪談,初步得到了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11項成因;第二階段,以第一階段獲得的11項成因為基礎設計調研問卷,選取武漢、昆明、佛山市政府的多個政府部門進行問卷調研,獲得有效問卷512份。對問卷進行隸屬度分析的結果表明,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成因表現為:

(一)政府官員缺乏知識管理和共享的理念。

調查結果顯示,有358位受訪公務員認為“政府官員缺乏知識管理和共享的理念”是造成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原因,隸屬度值0.699219,在所有選項中排在第一位。

知識管理是全球化、知識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網絡新經濟時代的新興的管理理念與方法,強調通過對信息和知識的獲取、分享、整合、存取和創(chuàng)新等過程,達到推動組織知識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最終目的,提高組織的綜合競爭力。政府官員知識管理理念的匱乏,意味著不能充分理解向其他部門獲取信息和知識確保決策有效的必要性;也不了解是否有必要或何時與其他部門共享自身所擁有的信息和知識,無法充分獲悉知識共享與管理可能為組織帶來的收益;也缺乏必要的知識管理機制確保知識的獲取、分享、整合和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這通常會導致一些重大事項決策方案未經調研論證,或情況不明、論證討論不充分而引發(fā)的決策失誤;或者對跨部門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缺乏有效協作,疏于對問題的總結、分析、調整而出現的執(zhí)行低效的現象。當前,我國正處于劇烈的社會轉型期,公共事務的治理日趨復雜而多變,單一政府部門普遍缺乏加強有效治理所必需的多維知識和能力結構,因此,逐步樹立知識管理和共享的理念,加強政府內部以及和其他公共組織間的跨部門知識共享和協作將是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二)橫向溝通協調機制不健全。

調查結果顯示,有335位受訪公務員認為“橫向協調溝通機制不健全”是造成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原因,隸屬度值0.654297,在所有選項中排在第二位。

我國政府的組織體制按照功能化的組織架構設計,在縱向結構上實行嚴格的層級管理,橫向結構上實行專業(yè)化分工,呈現出規(guī)范性、穩(wěn)定性和科層化的組織特性。這種典型的科層制的組織體系權力集中、統一指揮和分工明晰,然而,伴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這種條塊分割的組織體制的弊端日益凸顯。嚴密的層級控制和權力集中使得上下縱向溝通困難,過細的專業(yè)分工使得橫向協調事務日益增多。官僚組織的水平化形成的專業(yè)職能不可避免地會給不同部門間的知識共享造成障礙,因為不同的部門職能目標、責任、需求、工作流程以及期待千差萬別,這些不同也將部門間的利益逐漸條塊分割

對應起來[5](p337-349)。由此,橫向溝通協調機制有必要加以完善。實踐中,為了滿足復雜公共事務治理的需求,我國政府逐步在健全正式的多部門橫向協調溝通機制,力求促進多部門間的信息和知識交流,促進跨部門協作任務的有效完成。處于較高組織層級,這類協調機構大多以領導小組或委員會的形式成立,針對某一領域的問題加強決策協同和統籌協調。譬如,國家能源委員會是由發(fā)改委、財政、商務、國土環(huán)境、交通、水利、科技、工信部等部委高層組成的能源領域的最高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然而,對于承擔執(zhí)行職責的基層政府而言,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橫向溝通協調不暢的問題依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诠ぷ餍枨蟮目绮块T交流往往依賴制度化的正式公函,費時長,信息傳遞不及時,再加上缺乏垂直層級的職權影響,以及部門化的利益思考和行為,導致對其他部門的信息和知識需求未能及時有效地作出回應,這直接影響到跨部門信息和知識獲取的及時性和完整性。因此,調研表明,橫向溝通協調機制不健全依然被認為是導致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第二大原因。

(三)跨部門知識共享激勵機制缺失。

調查結果顯示,有318位受訪公務員認為“跨部門知識共享的激勵機制缺失”是造成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原因,隸屬度值0.621094,在所有選項中排在第三位。

跨部門合作中的知識共享活動最終依賴部門參與者個體的動機和行為。參與者知識共享動機越強烈,在知識共享過程中越傾向于表現積極主動的知識共享行為,反之,則知識共享行為越被動消極。根據社會認知理論,組織層面上影響參與者知識共享動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組織氛圍和組織激勵等,其中,實施跨部門知識共享激勵顯然是激發(fā)個體參與知識共享動機和行為的主要因素。[6](p18-19)我國政府現有的績效考核制度以橫向的各個部門作為被考核對象,以各部門職能目標為基礎,依據其年度關鍵任務目標的完成和崗位主要職責的履行程度予以考核,并實施相應的物質激勵和榮譽激勵。而在參與復雜公共事務治理需要的跨部門合作時,由于缺乏剛性的考核機制和考核業(yè)績目標的約束,部門領導及其成員卻往往缺乏有效的激勵,跨部門知識共享動力不足。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跨部門公共治理事務的開展,有必要建立跨部門知識共享的公共監(jiān)察和績效評價機制,以此考核成績作為部門領導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綜合信息系統網絡的共享平臺建設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有284位受訪公務員認為“綜合信息系統網絡的共享平臺建設不足”是造成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原因,隸屬度值0.554688,在所有選項中排在第四位。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和傳輸變得更為便利。促進部門之間的信息和知識共享以挖掘信息和知識資源的價值成為全世界范圍內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工具。在席卷世界的信息化和知識化浪潮下,我國各級政府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契機,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加快建設和發(fā)展電子政務,促進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流,實現業(yè)務協同和服務融合,在電子政務建設領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然而,實踐中,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各自為政和信息孤島問題依然存在,不同政府部門在其業(yè)務活動中采用不同的硬件、軟件、數據標準和信息系統[7](p61-65),信息平臺架構不同,兼容性不高,信息難以有效整合。調研發(fā)現,目前許多政府部門的IT業(yè)務往往采用外包的形式,外包服務商可能沒有很好地編寫和保存信息系統的設計規(guī)范細節(jié),也會導致后期信息系統整合困難。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健全以電子政務公共平臺為主體的信息網絡共享平臺的建設。

(五)整體政府知識管理戰(zhàn)略規(guī)劃缺失。

調查結果顯示,有263位受訪公務員認為“政府知識管理戰(zhàn)略規(guī)劃缺失”是造成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主要原因,隸屬度值0.513672,在所有選項中排在第五位。

政府組織體系龐大而復雜,縱向層級節(jié)制,橫向部門林立。信息和知識能否以及在什么層次和在多大范圍內進行系統化的編碼、存儲、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跨部門知識共享的廣度和深度。而知識管理戰(zhàn)略規(guī)劃正是對組織內外信息和知識資源進行系統化管理的一系列戰(zhàn)略、策略、方法和工具的集合,通過戰(zhàn)略規(guī)劃及其一系列制度安排,能夠有效將公共治理不同環(huán)節(jié)涉及的信息和知識進行系統化的編碼、存儲、共享和運用,提升不同政府層次不同部門人員獲取和利用信息和知識的能力。調研顯示,目前基于業(yè)務協同的基層政府知識共享更

多地依托于兩種載體展開,一是依托于組織內部的信息系統建設促進信息和知識在其內部的交流和共享,主要是政府OA系統的建設;二是依托于各類政府網站實現各類政務信息、業(yè)務審批事項和政策傳遞的公開化、透明化,以此促進政府和社會主體之間的知識互動和傳遞。調研顯示,圍繞復雜的公共治理問題,政府不同部門之間能夠展開一定的信息和知識交流,但自發(fā)性和主動性的跨組織知識共享明顯不足,知識共享的頻次也處于一般水平。因此,要從根本上改善基層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現狀,有必要立足于組織全局視角,綜合考慮復雜的職能、制度和技術因素的基礎上建構整體性政府知識管理系統建設,作為一個整體性的有機系統,它既應包括政府部門自身的知識管理系統建設,政府部門之間的知識共享和傳播、政府與社會主體之間的知識互動與傳遞,制定中長期的跨部門知識管理和共享戰(zhàn)略,促進不同政府機構之間的統籌協調和協同規(guī)劃。因而,政府高層對于知識共享的支持以及IT策略在其中的應用對戰(zhàn)略規(guī)劃顯得至關重要。[8](p105-122)

三、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的促進策略

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活動無疑具有知識共享活動的共性運作特點,而政府自身的組織特性、制度、技術和文化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跨部門知識共享的難度?;谝陨弦蛩氐姆治?,促進地方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活動的開展可采取以下主要舉措:

(一)樹立知識管理和共享理念,為跨部門知識共享提供理念支撐。

世界銀行早在2001年在北京發(fā)布報告《中國與知識經濟:把握21世紀》,報告認為,知識和信息正在成為全球競爭力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全球化的開放環(huán)境中,提升駕馭全球知識經濟的能力,中國政府需要加強協調多部門的行動,建構與之相適應的制度、治理模式與基礎設施。可見,將知識和信息視為提升政府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向知識管理與共享的理念的轉變已成為政府制度和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和行為方式轉變的內在推動力。這一理念的匱乏,不僅會阻礙組織的智力資源得到最大程度地開發(fā)和使用,不利于組織內現有知識存量的激活和高效利用,而且阻礙更大范圍內知識的共享和整合,影響跨部門協作任務的有效完成和復雜的公共事務治理活動的開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廣泛興起了一股持續(xù)的政府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浪潮,其主要舉措就是通過引進商業(yè)管理的技術和方法來提升政府績效,從而更高效地回應外部公共事務的治理需求。政府知識管理模式也被認為是新公共管理運動以來順應快速發(fā)展和日益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變遷的重要管理創(chuàng)新。因此,樹立知識共享和管理的理念,意味著政府決策制定和執(zhí)行運作應建立在知識資源的獲取、共享、整合和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最大化地挖掘組織內外的信息和知識資源,更加科學地制定決策和選擇行動,從而提高組織整體知識管理和業(yè)務協同的能力。

(二)制定政府知識管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為跨部門知識共享提供頂層設計。

跨部門知識共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的,涉及組織、人、技術等多個要素的有機體系。對于科層制的政府組織而言,其權威與權力都集中在更高一層的管理層級上。從某個角度來講,科層制的“唯上”傾向,使得科層制變革動力往往來自于上層壓力。因此,創(chuàng)新政府知識管理模式,促進政府行為方式的轉變,必須依賴于政府知識管理系統的頂層設計與規(guī)劃??茖W合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能夠為跨部門知識管理和共享提供了總體方向、實施原則、戰(zhàn)略重點、具體的行動方案和執(zhí)行策略。根據知識管理活動的內容和特點,組織知識共享戰(zhàn)略是組織知識管理戰(zhàn)略中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如前所述,當前基層政府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一定程度上源于戰(zhàn)略層面上對跨部門知識管理和共享缺乏前瞻性的規(guī)劃和相應的制度安排。因此,戰(zhàn)略層面上有必要研究制定基于整體性政府框架下的知識管理和共享規(guī)劃,不僅強調政府各部門知識的搜尋、存儲、交流、分析和運用,而且也用以指導跨部門知識選擇、共享和協調運用,從而共同致力于跨部門合作治理任務的完成。此外,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快制定一系列有關促進跨部門政府信息和知識資源共享法律、政策和制度,[10](p61-65)減少合作關系構建中的風險和建立信任。一方面,需要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對政府部門知識共享行為加以約束,明確政府部門必須提供和應該提供的用以共享的信息范圍、內容和標準規(guī)范以及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另一方面,也應出臺政策保障參與信息提供部門的合法權益,保障信息共享過程中的信息隱私和信息安全。由此,才能為政府信息和知

識資源共享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機制。

(三)完善橫向溝通機制,為跨部門知識共享提供機制保障。

權力的高度集中化對多部門組織的跨部門邊界的知識共享具有很大程度的負面影響??茖又频墓δ芑慕M織架構加劇了部門化傾向導致共享動力缺乏。[11](p171-190)組織理論和調研實踐都清晰地反映出,橫向溝通協調機制的不健全是導致跨部門知識共享不足的重要原因。首先,可以借鑒矩陣式管理經驗,成立跨部門知識共享的項目團隊。矩陣式組織結構的特點是在職能式垂直組織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橫向的領導系統,結合了職能式與事業(yè)部式兩類組織結構的優(yōu)點。通過矩陣式組織架構,可建構基于工作任務的跨部門知識共享團隊,根據任務性質從而把不同部門的人通過正式的橫向組織機制集中到一起交流學習,以促進跨部門的知識交流與共享。其次,可在組織設置專門的知識主管職位,負責協調來自橫向部門的信息和知識需求,確??绮块T知識共享活動能夠順暢運作。主管可以通過親自參與、行政命令以及非正式的指導對組織間知識共享加以幫助。[12](p121-133)再次,在橫向合作部門之間倡導形成非正式的任務小組,通過培育基于信任的社會網絡,逐步形成開放、包容、溝通和交流的學習氛圍,以促進不同部門之間隱性知識的分享和創(chuàng)新。

(四)健全跨部門知識共享激勵機制,營造有利于知識共享的組織文化。

從根本上講,參與知識共享活動的主體的動機和意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跨部門知識共享的強度和質量。而組織成員在做出對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方面的決策時是會受到組織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影響。[13](p242-261)組織文化無疑是影響參與知識共享活動主體動機和意愿的重要因素。Buckman Labs和M.Koskiniemi明確指出,“一個組織在知識共享和組織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因素,90%源于正確的組織文化”。而政府組織相對封閉的組織文化,以及部門之間潛在的利益沖突,使得政府部門的知識共享不可能主動、自覺地發(fā)生。

研究發(fā)現,在基于績效的獎勵系統下,組織內部成員分享知識的意愿是增強的。[14](p370-385)針對地方政府公務員參與知識共享動機的調研結果顯示,作為理性人,公務員參與知識共享首先是為了高效地完成跨部門的合作任務。因此,有必要建立基于任務績效的跨部門知識共享考核激勵,明確參與信息和知識共享的多部門角色和各自責任,激勵多部門在合作治理過程中積極參與信息、知識、經驗和方法等的交流,尋求更有效地途徑解決現實問題。其次,作為“社會人”意義上的個體,公務員在組織中期望構建良好的伙伴關系,獲得互惠性支持和工作中他人的尊重等心理愿景。調研結果顯示,公務員參與跨部門知識共享的其他動機包括拓展人際網絡、獲得部門間相互支持和贏得同事尊重等。遵循這一驅動力,政府應努力構建開放、信任、尊重和相互支持的組織文化,培育基于信任的部門間社會網絡,激勵公職人員在協作性任務完成過程中借助會議、網絡以及面對面的交流等多元化的渠道進行跨部門的信息和知識共享,使其從中獲得工作成就感、認同感和自我滿足感。

(五)健全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為跨部門知識共享提供技術保障。

我國政府組織條塊分割的組織管理體制增加了跨區(qū)域、跨部門和跨層級的信息和知識共享的難度,而電子政務公共平臺的建設有助于降低信息和知識共享成本,實現政務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集約化運營。因此,完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是直接關系到信息和知識能否得到集約化和高效化應用的關鍵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是促進跨地區(qū)、跨部門、跨層級信息知識共享和業(yè)務協同的基礎性技術支撐體系。伴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我國各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已取得較大的進展,但各自為政和信息孤島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當前,有必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云計算的虛擬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和高擴展性等優(yōu)勢,加強政府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中的頂層設計,提高基礎設施資源的利用率,減少重復浪費。2013年2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已發(fā)布了《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要求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云計算”與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明確鼓勵、指導各地方政府開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具體運作層面,一方面要加強電子政務公共平臺的軟硬件整合,技術平臺的搭建應統一,從而擴大參與信息和知識共享的范圍,不僅支撐各部門自身的應用發(fā)展,而且也促進跨部門的信息和知識共享。另一方面,應統一數據庫和知識庫建設標準,確保數據、信息和知識能夠

以統一和結構化的方式進行編碼、存儲、檢索和利用,從而促進跨部門的知識共享活動的有效開展。例如,美國的聯邦地理數據委員會早在1994年就通過并發(fā)布了第一代地理元數據內容標準來促進地理數據的協同開發(fā)、使用、共享和分發(fā)。

[1]McGuire,M.(2006),Collaborativepublic management:assessing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i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special issue).

[2]Helmastadter E.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 sharing:A New Institional approach[M].Cheltenhem &Northhampton,UK,MA:Edward Elgar,2003.

[3]文鵬,廖劍橋.國外知識共享動機研究述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4]Davenport,T.H.,and Prusak,L.(1998). WorkingKnowledge:HowOrganizationsManage What They Know[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MA.

[5]Linda Argote,Henrich R.Greve,(2007).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40 Years and Counting:IntroductionandImpact[J].Organization Science,18(3).

[6]吳迪.公務員知識共享行為的動機初探[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2.8.

[7]龔立群,高琳.跨部門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2,(4).

[8]Pai,J.-C.(2006)."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haring and Is/It Strategic Planning[J]."Management Decision,44(1).

[9]Hall&Tolbert,2004.

[10]龔立群,高琳,跨部門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2(4).

[11]WenpinTsai(2002),SocialStructureof Coopetition”Within a Multiunit Organization:Coordination,Competitionand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3(2).

[12]Gil-Garcia J R 1,Chengalur-Smith I 2, Duchessi P 2.Collaborative E-Government:Impediments AnBenefitsOfInformation-Sharing Projects In The Public Sector[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7,volume 16(2).

[13]Jian,Guowei;Jeffres,Leo W.Understanding employees'willingness to contribute to shared electronic databases-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J]. Communication research,33(4).

[14]Kim S,Lee H.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Employee Knowledge-Sharing Capabiliti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66(3).

責任編輯 申華

D63-39

A

1003-8477(2015)11-0032-07

常荔(1976—),女,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謝淼(1992—),男,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公共組織跨部門知識共享機理、績效激勵與實現機制重塑研究”(7150319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公共組織跨單位知識共享對公共組織合作績效的影響機理研究”(14JYC630002)。

猜你喜歡
跨部門部門政府
聯合監(jiān)督讓紀檢部門不再單打獨斗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跨部門項目團隊合作績效管理研究
淺談財務部跨部門協作能力建設
“跨地區(qū)”、“跨部門”、“跨幣種”協同監(jiān)管方法研究及政策建議
哪些是煤電部門的“落后產能”?
醫(yī)改成功需打破部門藩籬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聯動:高??绮块T機關黨支部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