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琛,白云霞,王 丹,王潔瓊
(河北北方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河北 張家口075000)
中國和日本自漢代以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大唐時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來中國學(xué)習(xí),可以說兩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是,由于兩國國情和社會發(fā)展不同,兩國文化也有著各自的特點。從生死觀的角度來看,中國和日本對生死觀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在莫言和村上春樹這兩位當(dāng)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都t高粱》是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重要作品,它們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都體現(xiàn)了各自民族的生命意識。對這兩部作品進行比較,能更充分地把握兩個民族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
自人類有生命以來,死亡就一直如影隨形。死亡代表著個體生命的終結(jié),令人恐懼,但同時也促使人去思考。人類如何面對死亡和超越死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認知。
生死觀,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于生死問題的基本看法。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儒家認為“生”、“生命”是積極的,值得肯定的,是有意義的。中國人對生命是熱情歌頌的,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以及人類自身的生命都持一種肯定、支持的態(tài)度。中國人非常重視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理想,強調(diào)奮發(fā)有為、自強不息,這些都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重生”的文化思想和實際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比較理性的實用主義生死觀。
受實用、理性的人生觀影響,中國人對生命是十分重視與眷戀的。中國儒家文化中對死亡本身及死后世界采取了理性分析的態(tài)度。死亡本身只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是儒家思想將人和動物的死亡進行區(qū)別,更關(guān)注人死亡的社會性和社會價值取向。孔子強調(diào)“殺身成仁”,孟子強調(diào)“舍生取義”,中國人追求生命的價值,即使是死亡也要賦予強烈的社會價值,要用社會歷史性來觀照個體生命,追求社會意義上的永恒和不朽,以此來安慰樂生畏死的中國人。
日本文化中對于生與死關(guān)系的認知與中國文化是相當(dāng)不同的。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地震、臺風(fēng)頻發(fā),死亡似乎比較常見,且日本社會長期以來“武士道”觀念盛行。因此,日本人對待生死是感性的,是帶有審美意識的。日本人認為,生是死的開始,死又是生的開端,生與死是一個變化過程中相互連續(xù)的兩個階段,生開始了死,死又延續(xù)了生。死亡并沒有什么可怕,它不是通往永恒的消逝,而是走向了再一次的新生。在生死之間,人的靈魂是不滅的。因此,日本的生死觀是一種注重自然的“惜生崇死”的觀念。
在日本,最早描寫生死的是奈良時期的著作《古事記》,在書中所記載的“黃泉之國”是如人世間一樣的地下世界。在古代,日本人認為,人死了會到另外一個世界去繼續(xù)生活。因此,他們并不像中國人那樣恐懼死亡。在平安時期,對日本人生死觀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另一個傳統(tǒng)出現(xiàn)了,那就是武士道精神。當(dāng)時武士控制日本,他們認為死亡是至高無上的,是人們道德的自我塑造和完善。他們把畏死、惜命看成是極大的恥辱。他們吸收了中國儒家的思想,認為武士道的最高準(zhǔn)則就是“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武士經(jīng)常用死來報恩和維護自己的名譽,他們認為自己的肉體雖然死掉,但其精神能得到人們的贊頌,依然能夠永世長存。武士道精神至今仍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日本人。因此,這種不畏死的生死觀也漸漸成為了日本民族特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觀除了受武士道影響外,還受佛教的影響。佛教的無常觀是日本人最推崇的觀念。在日本中古文學(xué)的代表作《古今和歌集》中,有大量關(guān)于“無?!?、“虛幻”、“短暫”、“流逝”等內(nèi)容的描寫,其中最能表現(xiàn)日本文學(xué)無常觀念的是歌詠凋落櫻花的和歌。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日本人對櫻花的喜愛可以用癡迷來形容,因為他們在櫻花的盛開與衰落中體察到了生命的存在與消逝。櫻花在初春開放,盛開時絢爛奪目,正是人生命活力的典型象征??蓹鸦ǖ幕ㄆ谟质值亩虝海挥?~10天的時間。衰落時的櫻花如雪片一樣紛紛落下,一夜之間全部消失,這種壯烈的場面又不禁使人想到死亡。這短暫的美麗和輝煌的消逝正是生命短暫、人生無常的最好體現(xiàn)。日本人喜歡櫻花,正是因為人類生命太過短暫,就像櫻花擁有剎那的燦爛之后轉(zhuǎn)而凋零一樣,雖然死去,亦是美麗。日本人的生死觀中存在著一種瞬間美的意識,他們一直把能夠像櫻花一樣燦爛地死去視為自己的理想,“日本的生死觀是與其本土的感性兼神秘的大和魂精神相連結(jié)著的”[1]。他們一方面珍視生命,要像櫻花那樣活出自己的生命價值;另一方面,他們認為死是生的一部分,從生到死沒有絕對的距離,感性地把握生死,蔑視死亡,體現(xiàn)出“惜生崇死”的獨特生死觀念。
《紅高粱》是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的代表作,經(jīng)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后,于1988年榮獲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這是中國第一部走出國門并榮獲國際A級電影節(jié)大獎的影片?!都t高粱》是在抗日戰(zhàn)爭的背景下講述了“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愛情故事。故事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贊美和歌頌了帶有原始野性的生命力。張藝謀在談到為什么要把這部小說改編成自己的電影處女作時說,《紅高粱》的主題是贊美生命,是“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贊美生命……贊美生命正常的欲望”[2]。正是被小說中慷慨激昂的生命基調(diào)所感染,被小說渲染的生命沖動所震撼,才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
《紅高粱》是中華民族張揚自由生命意志的一曲贊歌。影片中,“我爺爺”強悍張揚,“我奶奶”率性潑辣,他們活得簡單、痛快,想愛就愛,想恨就恨。他們在高粱地的結(jié)合是對法律、道德的蔑視,是追求自然生命法則的體現(xiàn)?!拔覡敔敗鳖I(lǐng)導(dǎo)的30多人的雜牌隊伍與日軍拼殺,這正是帶有原始野性的求生本能的體現(xiàn)。在“我爺爺”和“我奶奶”的身上,反映出敢愛敢恨、敢生敢死的中華民族的生命強力?!凹t高粱”這個意象是自然生命的象征,是對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熱烈歌頌。
《紅高粱》表現(xiàn)了愛情的絢爛和生命的美好,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人理性的生死觀。中國人不相信輪回、轉(zhuǎn)世,而追求現(xiàn)世的生命價值,但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提倡要“死得其所”。在被異族侵略、摧殘的暴行面前,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人們觀念中死亡的最高價值就是為祖國、為人民捐軀,強調(diào)的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樣的英雄主義生死觀?!都t高粱》把愛情故事放在抗日戰(zhàn)爭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加以表現(xiàn),在反對侵略、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表述中,歌頌為國捐軀的英雄氣概,在民族大義面前抒發(fā)“其九死而猶未悔”的愛國主義情操,這是符合中國文化觀念中理性、現(xiàn)實的生死觀的。
在電影《紅高粱》中,導(dǎo)演以獨特的電影語言表現(xiàn)了自由的生命活力?!都t高粱》始終貫穿著紅色,影片一開始,“我奶奶”就是一副紅紅的形象:紅色的衣服、紅潤的臉、紅色的蓋頭、顛來顛去的紅色的轎子,以及后來的紅色的高粱、紅色的太陽、紅色的血,這些都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紅色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命活力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在這樣的視覺體驗中去表現(xiàn)生死大義,要比小說直觀、具體、形象得多。在這部影片中,張藝謀以滿眼的紅高粱,無聲地詮釋了人物對生命赤裸裸的追求,以及為了民族大義而犧牲的勇敢無畏。
中國文學(xué)自古以來就主張“文以載道”,強調(diào)作品應(yīng)該具有社會功用性。因此,文學(xué)作品經(jīng)常在宏大敘事的背景下表現(xiàn)個人生活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將個人的生死與時代、政治相結(jié)合,《紅高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在日本文學(xué)中,生死是個人的選擇,它游離于社會、政治之外,只是個人心靈狀態(tài)的反映。這種選擇沒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多是日本民族“惜生崇死”的傳統(tǒng)心理對個人產(chǎn)生的影響。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就是典型的代表。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代表作,2010年被改編成電影。日本人非常喜歡這部著作及電影,因為它表現(xiàn)了日本民族的生命意識和生死觀。電影《挪威的森林》里用片段式的表現(xiàn),追溯了“我”的一段青年時光,表現(xiàn)了幾件莫名的死亡事件?!拔摇钡暮门笥涯驹略诤汀拔摇贝蛲曜狼蚝?,沒有任何原因就突然自殺了。他的死影響了其女友直子,直子即使在和“我”交往時也沒能徹底擺脫死亡的陰影,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還有直子的姐姐,也是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就自縊了,讓人無法理解。甚至包括“我”在內(nèi),也是徘徊于生與死的邊界,陷入生死兩難的掙扎之中難以自拔。就像電影中代表現(xiàn)實生活活力的綠子對渡邊說:“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卻一個勁兒地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3]325影片中的人物正處在人生最好的年齡,過著看似幸福無憂的生活,沒有任何合理的動機,可是卻一個又一個的毫無理由地走向死亡。影片用這種看似荒誕的故事表現(xiàn)了日本文化觀念中生命的無常。日本人認為,生命最好的形式就應(yīng)該像櫻花一樣,燦爛盛開又炫目結(jié)束,死亡不過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是生的另一種永存,而并不是一個終結(jié)。就像《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在木月死了之后理解到的那樣:“死并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保?]22日本有句俗語叫做“花數(shù)櫻花,人惟武士”,不畏生死,重生樂死,這正是日本人生命追求的理想境界。
比較電影《紅高粱》和《挪威的森林》,可以發(fā)現(xiàn)中日兩國文化的生死觀是存在差異的?!都t高粱》中,以“我爺爺”和“我奶奶”等為代表的中國人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就要活得轟轟烈烈,這是蓬勃旺盛的生命意志的最佳體現(xiàn)。中國人對死亡并不熱衷,“我奶奶”在被鬼子炸死之前有大段的獨白,她說:“這就是死嗎?我就要死了嗎?天哪……我該做的都做了,該干的都干了,我什么也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幾眼這個世界……”[4]53這正是中國人“重生”的文化思想的典型體現(xiàn)。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還是主動地選擇了舍生忘死,在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將死亡與社會意義相結(jié)合,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對國民的影響。而《挪威的森林》則更多地是從個人的情感體驗中來解構(gòu)生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保持自我的個性。作品中8次提到了人的死亡,這些死亡都是個人的自我選擇,是日本“惜生崇死”文化的映射。面對人生的無常,不同的民族會做出不同的選擇,這正是對比《紅高粱》和《挪威的森林》得到的啟示。
[1]李澤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J].原道,1999,(5):5.
[2]周有朝.張藝謀談《紅高粱》[J].電影、電視藝術(shù)研究,1988,(4):13.
[3]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M].林少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4]莫言.紅高粱[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