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龍 余文武
(貴陽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貴州·貴陽 550005)
晚清以降,新式教育之興辦蔚成風氣。貴州雖僻處西南,亦受此風影響,新式教育漸次起步。然貴州省內(nèi)更為偏僻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新式教育興辦情形如何,目前除了對石門坎等少數(shù)典型特例有著較為全面深入的討論外,學術界對此關注似乎尚嫌不足。
有清一代,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教育主要依賴科舉考試和清政府所主導的各類教育機構。為“宣示王化,變更夷俗”,“于撫導綏戢之余,必當誘植彼之秀異者教以服習禮義”,[1]清代早自順治朝便旨準苗民應試,歷經(jīng)康雍乾直至清末,科舉考試政策雖因政局變動始終在“剿”與“撫”二者之間反復,甚或具有一定的“兩面性”與“虛偽性”,[2]但總體而言,于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之“開化”,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改土歸流”后漸次新設的府、廳、州、縣,基本上都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而這些地區(qū)于乾嘉以后先后建立大量書院,尤其是黔西北之大定府、黔西南之興義府和黔東南之“苗疆六廳”等地。[3]另則是散布于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社學和義學,此類機構在“苗疆”亦稱“苗義學”或“訓苗義學”,至光緒年間,貴州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共設義學139館,主要為八寨城鄉(xiāng)義學、大小丹江義學、都江廳義學、清平縣城義學、興義城鄉(xiāng)義學等。[4]
雖然有的書院難免中輟,而義學更是往往旋興旋廢,如彝苗漢雜處之黔西,當?shù)亍凹业鲤堅V?,不屑處館而訓蒙”,而“貧寒之士”,又因“俸少薪薄”而推辭,以致數(shù)年來,“義學虛無人也”。然畢竟風氣漸開,如獨山州土司以外的人家“感不識字之苦”亦遣送子弟就讀義學,“其始不解文字,今則漸通漢語”。[5]從布局來看,這些書院和社學、義學幾乎都建于城區(qū),鄉(xiāng)寨則更多于寨中設塾館請漢人教學,以至“苗夷民略識漢字者稍多”。[6]其間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杰出人士,如布依族莫氏三父子,尤其是莫友芝更是被譽為“西南大儒”。
清末以前,清朝統(tǒng)治者認為“伏念六合蒼生盡屬赤子,何分苗漢,豈有已入版圖之苗民,而忍令棄之化外乎?”[7]特別是雍正年間“改土歸流”以后,貴州共領12府,1直隸州、3直隸廳,其下共有13州、31縣、11廳、1衛(wèi),[8]各級政權機構已基本形成,因此,在借助土司和流官進行統(tǒng)治之同時,清政府亦借助相關教育政策和機構進行同化教育。清末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新式教育之興辦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此種教育之延續(xù),主政者認為“惟有提倡苗學,以漸鏟除種界”,仍強調(diào)對“苗夷”的同化,事實上歷代主政者,確乎多停留于“羈縻”的層面而“不知利用此龐大之人力于建設”,[9]不過“鏟除種界”這樣的詞匯確乎有著不同于以往“訓化苗夷”的內(nèi)涵。而在西方列強環(huán)伺之下,西南邊疆不能再僅被視為“彈性邊地”,曾經(jīng)模糊的邊界開始具有了現(xiàn)代“國家”意味的邊界,[10]因此當權者認為只“實行古昔格苗之政,不足以溥皇仁而固邊宇”,而應當“以興學為安邊計”,為的是“啟其愛國之念,堅其內(nèi)向之忱,或可捍邊陲而御外侮”,尤在“隨時覺以大義,擴其捍衛(wèi)土目之心作鞏固國防之用”。[11]1901年興辦的松桃初高兩等學堂校歌亦寫道“舉業(yè)廢,科學興,文明兆……伊乃小兒童,是將來偉人,國家依靠,好求學,好施教,比歐美列強周到”。[12]可見雖然在邊僻民族地方,其時新式教育之興辦不僅著眼于傳統(tǒng)忠君或尊孔的“主旨”,而且開始增加了捍衛(wèi)邊陲而御外侮的新內(nèi)容,甚至還夾雜著具有現(xiàn)代政治意味的“國家”概念。
為推進邊疆地區(qū)新式教育之興辦,首先著眼于學務管理機構的建立。清末所新設立的勸學所也盡量在各少數(shù)民族邊僻府、州、縣地區(qū)設立,撫部院通飭苗疆各地方官選派熟悉苗情之士紳親赴苗寨宣導,“開誠布公,諭以學堂之利益”,然后“擇苗酋中之會讀書而為苗民所信仰者”,[13]請地方官派充勸學員,務令盡力設立學堂,而地方官則按舉辦情形酌情給獎。然在實際辦理中,各屬對學務公所相關飭令的執(zhí)行“仍屬異常紛亂”,很多規(guī)章報表“或延至數(shù)月始行送司,甚至始終不送,須由司中專差坐催方得者”。主政者認為除了各地方官督率不善,而其中“尚有困難情形”,如貴州道路險峻,郵驛不通,邊僻州縣公文往復一次“動需月余”,黔省勸學所雖多成立,然因“經(jīng)費不敷”,所有總董、勸學員等多系城內(nèi)學堂各員兼辦,兼以地面遼闊,“無暇親赴各鄉(xiāng)指示,以致未能一律”,不少學堂尤其是私立學堂,有的雖赴地方官衙門稟請立案,然不受地方官節(jié)制,其所辦之學堂“旋興旋廢”,管理規(guī)章“或有或無”,甚至有地方官及勸學所總董催令填報興學表格,“彼以為此系若輩私辦,始終抗拒不填”。[14]清末以前,政府對地方基層的教育并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及機構,只能通過設立在城區(qū)的各級教育官員如學政、訓導、教諭等進行提倡和監(jiān)督,是一種比較松散的管理方式。至清末除了極少數(shù)的縣,貴州各屬基本都建立起了勸學所,由其負責學堂及其他教育事業(yè)之設置及稽核,學務經(jīng)費之核算,本地方學齡兒童之稽核與勸導,官立學堂學額、學級、授課時間之分配和官立學堂教員職員之進退,以及學務圖表及統(tǒng)計之編制和私立學堂及改良私塾之認定等職責,[15]這已然具有了現(xiàn)代教育管理機制的色彩。雖然實際辦理情形并不樂觀,且民族地區(qū)缺陷尤其明顯,不過此變化仍具有積極意義。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興學經(jīng)費主要來自各種名目的地方公產(chǎn)或捐稅,光緒三十一年,水城妥倮寨以公田租二十五石二斗三升為經(jīng)費,以翁老高寨以公租二十四石六斗六升為基金辦學塾,但“均因經(jīng)費支絀”而停辦。[16]八寨廳指定各鄉(xiāng)場斗捐為常年經(jīng)費,不過亦是“興廢不定”,蓋“興學之不易,全黔皆然,而于苗疆邊瘠尤為過之”。一些地方財政來源甚至只有煙稅,而清末煙苗禁絕,“將來絕無此項罰款,恐現(xiàn)籌之款不敷用,學堂勢必終止”。[17]而經(jīng)費管理也問題層出迭見,如平越州地方學款學業(yè)往往被一二不肖紳衿牽混謀占,以致“無怪人皆以學堂為詬病,學務遂因之多阻力”。[18]其間亦有例外,如興義劉官禮用團防局歷年存銀十余萬兩改作教育經(jīng)費,且將屠宰稅、斗息捐、秤捐、牲牙捐、攤捐、公房租等作教育經(jīng)費,至劉顯世任勸學所總董時,親赴各鄉(xiāng)督學,共辦初等學堂七十余所。[19]谷龍土司宋監(jiān)廷于清末出資興辦崇德兩級小學堂,該堂辦學頗見成效,鄰近各縣皆有學生前來就讀,并被貴州巡撫龐鴻書題贈“興學可風”。[20]不過總體而言,清末貴州經(jīng)費管理并未正規(guī)化,學務公所或勸學所的地方教育經(jīng)費籌集系統(tǒng)依舊是由民間控制的“松散系統(tǒng)”。[21]
為“訓化苗夷”,歷來主政者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尤重《圣諭廣訓》之宣講,然后方“課以經(jīng)書”。清末雖受“西學”之風影響,然貴州仍因“開化較晚”,“自為風氣”,語言習尚與內(nèi)地人民“時形隔閡”,因此授以初等小學之科目“恐亦捍格而難入”,因此決定先設初級學堂或簡易識字學塾以“開化”土民。課程上以國文為主要科目,而教法則先注重音讀、講解、習問,繼而抄寫、默寫,以至綴字成文,其輔助科目則有習禮、談話、算數(shù)、體操、唱歌、農(nóng)業(yè)。前三者目的在“改良其習慣、語言,鍛煉其心思腦力”;后三者則“俾其服從規(guī)律、陶淑性情、增益智識”。[22]惟府州治所之地少量學堂能按學部章程開設格致、博物等“新學”,如光緒三十三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以南籠為其“先公舊治地”,捐置中學、小學應用書圖、儀器約值銀數(shù)千元,且特委郡人宋紹錫回里考取學生朱炯等十名,赴鄂肄業(yè)兩湖高等師范學校。[23]
此一階段之興學應多著意其開風氣之效。大量民族地區(qū)的教育正是在此一階段才開始了“近代”之發(fā)端,惠水擺金、冗章、冗鋤等寨苗族人民“深感無文化之苦”,于冗章寨建立了初等小學堂,當?shù)孛缱遄拥堋笆嫉萌雽W受教育”,[24]納雍的新貓場,由穿青十八寨一起籌建“義館書塾”。很多學堂畢業(yè)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往往終生執(zhí)教當?shù)?,一些有功名的少?shù)民族人士如苗族舉人賀增齡積極主張廢科舉,后任學董,倡辦新學,清末貴州的留學生中亦有不少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如此背景下,一些學堂甚至“愛國救國、習為濫調(diào)”,合群自立等名詞“搖筆即來”,“幾于無一題不用,無一篇不同,亦今日一般學校之通病”,可見其時風氣之變。少數(shù)民族中涌現(xiàn)出一批人才,如貴州辛亥革命先驅(qū)彝族人士安健,武昌起義領導人之一的苗族人士王憲章,中共一大代表水族人士鄧恩銘,北閥名將侗族人士王天培等,這些都表明少數(shù)民族日漸匯入近代貴州乃至中國社會變遷之歷史洪流。
清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興學依舊延續(xù)了對土目與土民的“貴賤之分”,各縣雖遍設土民學塾,因土目之宗族子弟“必不樂與之為伍,一體入塾受學”,故“不得不另籌辦法,令土目宗族子弟來省附學”。[25]然而面對新學新課,民族地區(qū)無論苗漢,往往“驟觀改革,罔知所為”,認為入學堂為“讀洋書”,做體操為“下洋操”,紛紛“襄足觀望,惟恐變身為夷者”。[26]一直以來,貴州被視為與中原地區(qū)相“懸隔”之地,而此時新學改革,原為“邊夷”地區(qū)的讀書人和一般人士卻惟恐被變?yōu)椤耙恼摺?,在面對更加外來的“夷者”時,他們則更傾向于把自己和中原視為一體。清末貴州反正后,軍政府更認為“苗民世為漢族,男女衣著,悉遵古制”,其不受滿清羈絆,“較之臣服胡虜者,奚啻宵址”。[27]苗民反抗清政府,不受“同化”反而令其“敬之不暇”?!拔鲗W”的傳播并未能“訓導教化”,相反一些少數(shù)民族學生突破了種族“壓迫”的傳統(tǒng)層面,以新的政治訴求更堅定地走向了反對清政府之路,一些少數(shù)民族學生則在開闊視野后不惟不覺自己是“苗蠻”,更認同自己的民族身份。
實際辦理效果不佳。除了分布不平衡外,大多數(shù)實際辦理情形大都不佳。雖然學堂匾額“巍然高懸”,而堂內(nèi)“則寥寥晨星,學生可數(shù)”,“環(huán)顧堂內(nèi),牧童垢豎,科頭赤足,僅十余人,或止數(shù)人”,教員“皆科學未明”,學生“勉強敷衍,未至申酉,已灑然四游”。[28]很多學堂教學“遠不如前之八股”,高等小學四年畢業(yè)“不能作一信札”,如果此風“流毒于風俗”,“為人心世道憂”。[29]
觀念陳舊,興辦不力。地方官“目洋學而鄙棄之,尤蹈守愚之痼習”,對新學毫無認識,地方土民易“未見成效而先自蹈混亂”。[30]一些“苗夷”子弟及其父母視入堂讀書為畏途,恐讀書后強逼剪發(fā),“謂發(fā)剪去,其人必被虎吃”,如政府必欲強迫,只能請人“代讀”。[31]一些官員興辦學務粗暴,以苗民自辦學堂為借口敲詐,事后官府“被迫制定了較為合理的教育稅收,方才平息”。[32]因此提學使飭令地方官及士紳赴苗寨時“切勿縱令丁役需索供應,俾苗民見今日官吏士紳不同昔日,未有不樂從教育者矣”。加之少數(shù)民族地方社會動蕩,光緒三十二年,一切停廢,知府江若梁視學時雖“喻之以理,怵之以威,均如充耳”。[33]且漢人不通苗語,而苗瑤侗壯諸族,“不通漢語,已無接受教育之可能”,[34]均增加了興學的難度。較之其時傳教士深入苗區(qū),致“一片寒地,極端經(jīng)營,竟至崇牖櫛比,差別有天地”。不難見出新學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之影響無論深度和廣度都還相當有限。
[1]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王鳳杰,王力.清代貴州少數(shù)民族科舉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2,(3):103.
[3]史繼忠.貴州民族地區(qū)開發(fā)史專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2.
[4]羅廷華,余島.貴州苗族教育研究[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9.
[5]高永清,陳濤.貴州少數(shù)民族教育研究資料集(一)[M].貴陽:貴州省教育科學研究所,1985.
[6]吳澤霖,陳國鈞.貴州苗夷社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貴州文史館點校.民國貴州通志·學校選舉志[Z].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8]林建曾.清代前期完善貴州省建置、開辟“苗疆”及其影響[J].貴州民族研究,1992,(2).
[9]楊 森.貴州邊胞風俗寫真[M].貴陽:西南印刷所,1947.
[10]張慧真.教育與族群認同:貴州石門坎苗族的個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1]撫督部堂沈奏籌設邊土學塾并論土目子弟送省附學折[N].貴州教育官報,1909,(7).
[12]政協(xié)松桃苗族自治縣委員會.松桃文史資料(第二輯)[M].松桃:松桃印刷廠,1983.
[13]本司通飭各屬照諮議局議案整頓學務文[N].貴州教育官報,1911,(2).
[14]學部咨覆每年上學期照此次頒發(fā)簡明表填報,下學期始照前頒一覽表詳細填報等因行司通飭遵辦文[N].貴州教育官報,1911,(4).
[15]學部具奏改訂勸學所章程折[N].貴州教育官報,1911,(3).
[16]貴州省水城特區(qū)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水城文史資料(第二輯)[M].重慶:重慶渝計印刷廠,1985.
[17]綏陽縣稟縣屬就種煙罰款開辦農(nóng)業(yè)初等小學一堂請立案由[N].貴州教育官報,1911,(6).
[18]撫院批據(jù)查案委員稟查明平越州熊李氏捐產(chǎn)興學一案辦理文[N].貴州教育官報,1911,(4).
[19]黔西南州委員會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劉氏莊園[M].興義:黔西南日報印刷廠,2003.
[20]林建曾,肖先治.貴州著名歷史人物傳[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21]魏光奇.直隸地方自治中的縣財政[J].近代史研究,1998,(1):63.
[22]學部奏改訂簡易識字學塾章程折[N].貴州教育官報,1911,(7).
[23]洪 宣.民國南籠續(xù)志[Z].貴陽:貴州省圖書館,2011.
[24]吳永福.惠水苗族[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6.
[25]本司通飭各屬照諮議局議案整頓學務文[J].貴州教育官報,1911,(2).
[26]李世祚.民國桐梓縣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7]軍政府公告.貴州公報[N].1911-12-27.
[28]朱 勛.民國甕安縣志[Z].貴陽:文通書局,1915.
[29]亟謀整頓全省教育議決案[N].貴州教育官報,1911,(7).
[30]撫部院岑通飭各屬學務文牘用語宜慎札[N].貴州教育官報,1906,(4).
[31]李廷貴.生活在雷公山麓的苗族[A].貴州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十集)[C].貴陽:貴州民族研究所,1985.
[32](英)塞繆爾·克拉克.在中國西南部落中[M].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
[33]魏郭輝.民國貴州方志教育史料輯錄[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34]劉介.苗荒小記[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