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軍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更應該針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通過對數學教學與一題多解進行研究,旨在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一題多解。
關鍵詞:數學教學;一題多解;討論交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學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應該針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進行有效提升?;诖?,本文在此淺談數學教學與一題多解,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促進小學數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與建設。
一、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題意
要在數學教學中進行一題多解,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從不同對角度理解題意,讓學生從不同的層次梳理題干給出的條件,為一題多解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例如,在“兩輛汽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5小時后相遇。一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55千米,另一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45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這道題中,學生讀題后的第一反應是求出兩輛汽車一共行駛的路程,最后將其相加得到最終答案。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發(fā)現,該題的題意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理解。如果從時間的角度理解,就可以將兩車的時速相加再乘以時間得到答案。如果以車輛的角度進行理解,就是將兩輛車行駛的共同路程相加得到總路程。
二、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
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與交流,要通過討論使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在更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一題多解能力,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求一任意多邊形的面積,并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此時,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與討論,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求出面積。
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從自己的角度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在交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學生可以聆聽他人的觀點,借鑒他人的思考角度和方式,提高學生的一題多解能力。
總的來說,一題多解是數學綜合能力中的一種。它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意識,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交流與討論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煜乾.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題多解[J].學周刊,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