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摘要】《課程要求》提出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谡n程要求,本文探討混合式學習在大學英語課上的活動設計、實施和評價各階段的教學改革實踐,有效將各個有利于教學的因素融合在一起,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讀寫課;教學模式
一、引言
本文探討混合式學習在英語讀寫課中的活動設計、實施和評價各階段的教學改革實踐,有效將各個有利于教學的因素融合在一起,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將課堂教學和在線學習結合起來應用于讀寫課上將是提高英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必然途徑。
二、構建混合式學習模式
(一)混合式學習
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即數(shù)字化或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能夠展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它的中心意指是采用綜合的方式解決問題,采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進行知識傳授,不同的媒體與信息傳遞方式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從混合式學習的定義中我們知道,混合式學習是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的有效結合共同為整個教與學的活動服務。這種結合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有機的組合,它融合了學習環(huán)境、學習資源、學習媒介、學習方法等各種學習要素。
(二)混合式學習模式建立
本模式下的“混合”不僅指網(wǎng)上學習與面對面學習的表面“混合”,而是對所有要素的整合和充分利用。
1.課前在線學習
課前在線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自主學習平臺、社交媒體如QQ、微信、微博等。教師首先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分析,準備教學資源和設計學生課前學習任務。然后,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將教學資源和任務上傳到網(wǎng)絡網(wǎng)盤,方便學生下載。
2.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學習環(huán)境主要是教室、自主學習平臺、多媒體課件和多媒體設備。課堂教學包括教學活動的導入、開展、成果展示和評價。在課堂教學活動導入階段,教師不僅應在“檢查及導入活動”環(huán)節(jié)對面授前進行檢測,對與本單元相關知識點進行綱領性提示,還要分配課堂學活動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即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有起到督促者和資源提供者的作用。
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學習。首先小組內分享課前針對主題的準備材料,通過討論、歸納總結提煉出主要觀點用于班級內的討論和展示。在此階段,教師應對每個組進行個別輔導,解答問題、引導討論,促進探究式學習的有效開展,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完成任務為導向,進行知識的學習。
課堂教學活動成果展示階段,學生將小組的成果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采取的形式有演講、報告、小型比賽等,并且各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習收獲。
課堂教學活動評價總結階段,教師評價、小組互評與學生自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有助于學生評估并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利于其監(jiān)控、評價及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3.課后在線學習
課后在線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除了自主學習平臺、社交媒體,還包括廣域網(wǎng)資源。每次課堂面授后,教師應設置相應的檢測活動或成果評估活動,以切實督促學生的課后合作互動活動,確保學習的效度。
三、總結與思考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將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和多媒體設備等各種要素應用于英語教學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是個必然趨勢。不過,混合式學習模式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必須在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下進行解構和重建”。目前的教材也很難達到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需要開發(fā)集理論、結構、方法三大板塊于一體的第五代立體化教材來解決學生對基于網(wǎng)絡學習的排斥情緒,真正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