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楠
(遼寧大學 文學院,沈陽 110036)
·當代文藝理論與思潮新探索·
認識論文學理論批判
高 楠
(遼寧大學 文學院,沈陽 110036)
認識論文學理論是國內(nèi)主導性文學理論,它的對象性設定、理論研究方法和問題群的提出,均在文學理論多元化建構的語境及時勢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它的局限性、錯位性乃至謬誤性也越來越多方面地、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認識論文學理論以源遠流長的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為基礎,不同程度地堅持了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思維方式,對西方認識論哲學命題或范疇選擇性地轉用與套用,并且以西方認識論為根據(jù)提出文學理論問題,這些特點都是將國內(nèi)主導文學理論應定位為認識論文學理論的根據(jù)。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的理論特征在于二元論地設定與求解問題,對命題式結論的不斷堅持與延續(xù)性論證,對于研究對象的認識論的特征守持,研究中以西律中的標準性延用以及追隨與參照西方的問題意識。
認識論;文學理論;認識論文學理論
方法性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屬性,盡管很多研究者對自己的研究方法不予闡發(fā)或并未形成持續(xù)性自覺。一定的研究方法與一定的研究對象具有互應關系,當這種互應存在問題或出現(xiàn)問題時,有效的學術研究便難以為繼,由此強求的結論也便難免謬誤。近些年來,國內(nèi)文學理論研究因方法性與對象性的錯位而導致的研究矛盾重重,結論謬誤叢生,已到了不清理則難以適時適勢地進行文學理論建構的程度。
1.對國內(nèi)文學理論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西方認識論哲學傳統(tǒng)
哲學認識論在西方源遠流長。很多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學家都傾向于認為認識論不僅是哲學的中心問題,而且就是哲學本身。直到20世紀,這種幾乎以認識論為西方哲學之大一統(tǒng)的思想及思維傳承傾向才受到一連串的史無前例的指責與批判,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要的哲學運動,包括語言分析哲學、邏輯實證主義哲學、存在主義哲學、現(xiàn)象學、實用主義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等,繼之而起。它們均以認識論哲學為各自展開的否定性根據(jù),或者說,它們都是對認識論哲學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視域的否定性探索。在對認識論哲學的多元展開的否定中,認識論哲學的根基、動力、指向、目的、方式、特征等,均被后來者體認得更為充分與深刻。西方學者對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的質(zhì)疑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是認識論對于精神與物質(zhì)、自我與非我、感性與理性的二元裂分。這種裂分在古希臘的柏拉圖那里獲得了合理性,柏拉圖承繼于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理式說”,便奠基于理式與影子的二元分立。在理性與非理性二元裂分的基礎上,亞里士多德繼承并改造了理式說,從中引發(fā)出與個體事物相裂分的形式實體,并認為這是不變的、永恒的實體,亞里士多德又由形式進入形式的普遍性解釋,于是,奠基于二元論的形式邏輯,即證明命題合理性的三段論法被推導出來。對二元論的三段論法對于西方的影響,如伯特蘭·羅素所說:“亞里士多德在后世的威望,導致了三段論法在其后兩千多年中被邏輯學家認定為唯一的論證類型?!盵1]對西方的二元論哲學傳統(tǒng)有重要強化作用的是17世紀的笛卡爾,他明確提出有兩個互相依賴卻又各自獨立的實體,即精神實體與物質(zhì)實體;在如何把握物質(zhì)實體方面,笛卡爾又進一步對精神實體進行了二元論裂分,將之分為感性與理性,提出唯有理性不可懷疑,天賦觀念與上帝的完滿觀念是理性的由來,理性的清楚明白的表述則是真理的標準。把二元論的西方哲學推向極致的,是以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對此,恩格斯曾評述說:“在法國發(fā)生政治革命的同時,德國發(fā)生了哲學革命。這個革命是由康德開始的。他推翻了前世紀末歐洲各大學所采用的陳舊的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體系。費希特和謝林開始了哲學的改造工作,黑格爾完成了新的體系。”[2]這一影響深遠的哲學革命的突出功績,便是完成了二元論思維的辯證邏輯體系,此前幼稚而生硬的二元裂分,在二元的關聯(lián)互動中獲得生機,從而在此前曾激烈爭論的不列顛經(jīng)驗主義的極端立場和笛卡爾理性主義的先天原則之間求得了平衡。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也因此成為從未有過的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不過,這對二元論而言,只是裂分之后再行縫合的補救,感性與理性、先驗與后驗、范疇與經(jīng)驗、自我與非我,這類二元裂分的設定,在“頭足倒置”的辯證邏輯中顯得生機勃勃。
其二,是認識論自我設定地、確然地面對與把握對象。認識論的首要問題即誰在認識與認識什么,傳統(tǒng)二元論西方哲學對此有兩個強調(diào),即對象是被設定的有待認識的對象,認識是對設定的有待認識的對象的認識。在這一強調(diào)中又暗含兩個預先鋪設的前提,即進行設定的認識主體——自我,以及自我的所要認識與所能認識。這種確然的設定性的認識論堅持,在美國學者勞倫斯·卡弘對引發(fā)于尼采、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杜威,再興起于???、利奧塔、德勃茲、德里達的“反哲學”風暴進行批評,并對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所作的針鋒相對的評述中可以大體見出:“哲學如果做不到或不能成為它所說的事情,如果它無助于我們追求自己所選擇的目標,那么我們的生命便受到了威脅,威脅它的不是人人終將遭遇的死亡,而是命運的浪費,蘇格拉底會認為,這種命運比致他于死命的毒芹更糟。”[3]5也就是說認識論哲學總是自我設定自我確定的哲學,這里的問題在于認識主體的自我設定,以及自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都只能是根據(jù)他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進行對應性的對象設定及對于對象的認識命題的設定,或者說,這是他自己設定自己、自己選擇自己。也正因為這種設定是自我認識選擇性的,因此是可供認識的,是可以求得認識明確性與確定性的。于是,正經(jīng)歷的、變動生成的、自我之外的未知的對象,便被排除于認識之外,反思成為由認識到自我認識的唯一可行的自返途徑。德國古典哲學時期的代表性哲學家費希特稱此為“本原行動” 。柏拉圖的理式說、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法,這些提之于古希臘圣哲的命題及思維模式,能愈兩千多年而被西方哲學所堅持與固守,就是被鎖定于這種確然的自返的認識論設定中的。
其三,認識論的唯實論與唯理論的對峙性堅持。唯實論與唯理論是西方認識論哲學的一對孿生姐妹。唯實論把對于對象認識的正確與否的標準設定為對象。它確信對象有自己的不受認識者、認識者與對象關系、認識者與其他認識者關系以及認識可供證明的情況決定或左右的實在情況,這種真實情況是恒定的、如一的,提供了這種情況的認識,便是真知或真理。對實在論,勞倫斯·卡弘在面對“反哲學”沖擊而對之所作的辯護中概念式地指出:“總之,唯實論是這樣一種觀點,它認為斷言式判斷的正確是就判斷對象而言,而判斷對象的性質(zhì)獨立于任何具體的一組判斷,彼此相反的判斷不可能同樣正確,因為有一個真實的世界與正確的判斷相一致。”[3]69卡弘把他的唯實論辯護表述為是建立一種“認識論的類型學”[3]59。不過,經(jīng)由這一辯護,唯實論改變了傳統(tǒng)認識論的真理代言身份,也松動了傳統(tǒng)認識論的真理論,它成為一種接近客觀真理的態(tài)度與努力,這實際上已經(jīng)走出了傳統(tǒng)認識論。與傳統(tǒng)唯實論相反,唯理論則把認識論哲學的真理由來及真理根據(jù)確認為主觀的精神活動,認為這是認識主體的知性活動與理性活動的結果。當然,傳統(tǒng)唯理論者也知道有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物質(zhì)對象及物質(zhì)生活,因此他們也承認有感性經(jīng)驗;但他們認為這些得于外部物質(zhì)世界的感性經(jīng)驗,并不會產(chǎn)生對于世界的真理性認識,在這里,他們的二元論便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档抡J為人憑范疇把握世界,而關于世界的認識范疇則是先驗的認知概念,理性范疇構架之外人們不可能具有承擔事物的經(jīng)驗,范疇所起的作用是這些經(jīng)驗的必要條件,先驗在現(xiàn)實中的廣延性,使世界獲得真理性的認知格局??档碌倪@種先驗表述,雖然并未被唯理論一派普遍接受,如唯理論中還有一種看法,即理性是一種不排除后天經(jīng)驗的認識能力,但唯理論與康德有一點是存在共識的,即世界是理性才能把握的。經(jīng)過理性對于認識對象的命題性或斷言性表述,真理便得以呈現(xiàn)。換句話說,真理就存身于這些理性表述中。
固然,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的要點,不止于上述三個方面,但從本文所論認識論文學理論的要旨考慮,這三個要點是至關重要的。
2.國內(nèi)主導文學理論的認識論定位
本文將當下國內(nèi)的主導性文學理論定位為認識論,是出于以下五點考慮。
(1)對于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的接受
國內(nèi)主導性文學理論自20世紀初以其現(xiàn)代形態(tài)拉開帷幕以來,就不斷受到西方哲學尤其是認識論哲學的深刻影響,甚至達到主動追隨的程度。這里所謂的主導性文學理論,首先是指國內(nèi)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通用的文學教材,及指定的研究生應試教材和主要參考教材,其所用的理論思維方式及教材的知識要點,具有明顯的認識論特征;其次,國內(nèi)關于文學理論的各種重要的學術交流所討論的問題、所調(diào)用的理論資源、所運用的理論求解方式及論述形式,可以大體地劃入認識論范疇;其三,雖然近年來,經(jīng)由文學理論研究者們的建構式努力,文學理論呈多元展開之勢,但認識論的傳統(tǒng)一直有力地延續(xù)其中,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發(fā)揮著建構依憑的作用。
這種主導性集中體現(xiàn)為對于西方認識論哲學傳統(tǒng)的搬用。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這種搬用以教條主義地套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為標志,那已成為政治化的文學理論的時代特征;這期間,前蘇聯(lián)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文學理論成為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的體系性資源。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政治籠罩中走出的文學理論,解脫了厚重的政治光暈的籠罩,卻沒有擺脫西方認識論哲學的幽靈。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的二元論世界觀,延續(xù)為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的文學觀、文學批評與文學史觀。
而上述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確然的自我設定的認識論對象的提出與把握特點,也承此前國內(nèi)政治論的認識論文學理論,成為國內(nèi)建構文學理論對象的特點。這成為一道難以走出的認識論陰影,認識的對象性與對象的認識性,在國內(nèi)文學理論的對象性研究中延續(xù)為穩(wěn)定的常態(tài)理論研究。至于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的唯實論與唯理論的對峙性堅持,在國內(nèi)則被強化為并存互立的理論取向。這個過程中,唯實論構成了文學理論建構的唯物主義的理論身份與理論態(tài)度;唯理論則構成了衡定文論合理性或真理性的理論資源與理論根據(jù)。即是說,在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中,唯實論的根基與唯理論的根據(jù)——這對在西方認識論哲學中針鋒相對、吵鬧不已的孿生姐妹,卻在海納百川的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的舞臺上,握手言和、親切擁抱。
(2)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思維方式的取用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20世紀90年代末召開的“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轉換”學術研討會上作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學術發(fā)言,他在發(fā)言中比較了中西方學術的思維方式,并指出:“我認為,最重要的差異還不是形式上,而在根本的思維方式上。我認為,西方的思維方式是分析的,而東方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思維方式則是綜合的?!盵4]季羨林的這一比較,雖不是他所始創(chuàng),但在中西方學術碰撞的世紀末提出,卻學術地突出與強化了思維方式問題。在這種強化中,西方重分析的認識論思維方式在國內(nèi)文學理論研究中的主導地位,就成為引人注目的學術問題。認識論對于對象的認識設定性,及對于對象的唯實論或唯理論的把握性,對于對象特征與屬性的確定的對待性,及抽象概念的認識論的邏輯推衍性,均成為國內(nèi)文學理論普遍堅持的認識論思維方式。
(3)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命題或范疇的轉用與堅持
在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中,起于康德終于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哲學的重要貢獻,就是它對范疇或命題在認識論哲學中的理論建設意義的系統(tǒng)性認識與研究。經(jīng)由縝密的思辨,它揭示了哲學范疇或命題得以連貫的邏輯根據(jù),并因此劃定了認識論的真理路途。
這樣的范疇及命題理解被國內(nèi)文學理論研究普遍性地接受過來,并把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及為補救傳統(tǒng)認識論的缺欠而提出的一些基本范疇與命題,轉用為國內(nèi)文學理論的基本范疇與命題。如主體、客體、本質(zhì)、現(xiàn)象、主觀、客觀、形式、內(nèi)容、感性、理性等,這些都是基于二元論的范疇或命題,它們在文學理論中組合為思想或理論。雖然其邏輯關聯(lián)相對于西方的認識論思辨可能是松散的、零散的,但借助于闡釋性話語和修辭性話語,卻也成文成章、條分縷析,再佐之以相應的例證分析和理論引證,也有了赫然的理論規(guī)模。
(4)以西方認識論為根據(jù)的文學理論問題的提出與求解
文學理論是以文學為研究對象的理論,這毋庸贅言。但以文學的什么為研究對象,研究文學的什么,這就取決于思維方式及理論根據(jù)了。國內(nèi)文學理論在西方認識論的深刻影響下,形成了一套認識論思路,在這一思路中,它所提出的理論問題,便是認識論的理論問題。認識論的理論問題必以可識可知并可以理論地表述為前提,而認識論的理論表述,即對于問題的確定的命題式或斷言式表述,也就由此組成了范疇群的邏輯推演。費希特對傳統(tǒng)認識論如何對象性地展開作過一個很精要的概述:“這就有必要作一種反思和一種抽象;對人們最初可能認為是的東西進行反思,把一切與此實際無關的東西抽出去。”[5]此處的“是”,是對于對象最初的認識判斷,“反思”是在既有的精神圈子里自給自足的精神運作,抽象便是面對形成的命題的問題本身。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其基本問題及主要問題的提出及求解,如文學的本質(zhì)問題、屬性問題、功能問題、特征問題等,都大體上采取了這一思路,尤其是命題形成之后對于命題所對應的問題的提取,以及在理論層面的自給自足(不向現(xiàn)實敞開)的精神運作,幾乎達到了模式化的程度。
(5)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主導化的歷史根據(jù)
認識論文學理論在國內(nèi)贏得主導地位,是有其歷史根據(jù)的。20世紀初,中國文學理論受西方哲學與理論影響,以“詩文評”這一傳統(tǒng)文論模式的終結為標志,拉開了現(xiàn)代帷幕。當時衰微的國勢與民族救亡的時局,使直面現(xiàn)實、認識現(xiàn)實成為時代呼聲,小說代詩而興,最有力的解釋就是認識論的。如梁啟超認為小說之所以被推為文學的最上乘,就在于它能批生活之窾,導人生之竅,足以移人,能極其妙而神其技[6]。陳獨秀也大聲疾呼地提出要“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要“推倒迂晦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7]。當時,魯迅、周作人、胡適、茅盾、梁實秋等,都從認識論角度出發(fā),強調(diào)文學的寫實精神。毛澤東1942年發(fā)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既是認識論文學理論的最為明晰的時代表述,又是這一理論的最高層次的政治強調(diào)。此后,政治生活愈益成為社會生活的主導,認識論文學理論被強化為政治文學理論,唯物與唯心的二元劃分,成為革命與否的政治劃分。這個過程中前蘇聯(lián)認識論文學理論體系幾乎成為國內(nèi)文學理論亦步亦趨的理論。這種政治強化情況20世紀80年代以后得以緩解、松動、改造及多元化。不過,作為已然模式化的思維方式,認識論對于文學理論,很像黑夜公路上開車者照射路面的燈柱,它從自身發(fā)出,又照射出開車者的目之所及。近年來,文學理論界借助西方理論資源忙于既有理論的解構與建構,多年鋪就的已然平直的理論之路變得坎坷崎嶇,然而,那道認識論的光柱卻依然電力充足。
理論前行時總有新見可論,總有新話要說,然而,理論回顧時,它由既往至于眼前的這道足跡,便標示出它可能只是一段無所跨越的蹉跎。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歷經(jīng)多年,便特征性地驗證了這一點。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主要有如下理論特征。
1.二元論地設定問題與求解問題
二元論是認識論哲學及文學理論對待世界、對待研究對象的基本前提。它的簡要表述即認識主體認識認識對象,認識主體即主觀自我,認識對象即客觀非我,兩者通過認識確立可供認識的關系。
這種情況見于國內(nèi)文學理論,在研究對象問題上,文學便被推到研究者必須面對的非我位置。研究者的主觀自我運用他的文學知性,調(diào)動他的文學理性——這類知性與理性,有得于先驗的認知結構,有來自后來的理論積蓄,對于客觀非我的文學對象進行思考與探索,闡釋它的何以是與如何是,將之歸入對應的、自我既有的命題或范疇——自我主觀沒有的命題或范疇,因其無而構不成自我,因此也難以另外生成。在這樣的文學非我對象上,存在著兩個嚴重問題,限制著真正的對象性研究的展開:一是被二元論前提所設定的非我文學對象是否是實在的對象,或者,這樣的對象是否只是認識論的主觀設定;二是對于對象的自我主觀設定,其實只是一種主觀設定,或者說,是主觀的自我設定,自我無論在自我中還是在對象性非我中,都是唯一的真值。固然,對西方認識論哲學有集大成功績的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費希特到黑格爾,都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之前二元論設定的生硬與片面,因此努力補救。康德對三個理性的批判性的分立與綜合,費希特自我與非我的相互設定說,黑格爾將二元論單向度的認識邏輯轉化為認知的辯證邏輯等,這種努力帶來的認識論的完善已載入西方哲學史冊。只是這種努力并沒有解除認識論的前提性誤設的魔咒,即二元對立的對象性設定。被設定的對象是否確實實在,尚若這樣的對象并非實在,則任何哲學補救努力,都因?qū)ο蟮牟⒎菍嵲诙荒艹蔀樽晕抑饔^完善的精神游戲。這里可以肯定地說,像沒有與人分立的對象性世界一樣,也沒有與文學理論研究者分立的文學,這樣的文學只是概念設立的文學而非實在的文學,實在的文學只能在文學研究者的介入中才成為文學研究者所研究的文學。這種情況在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所導致的,便是文學理論愈來愈遠離文學的實體對象,愈來愈沉陷在文學概念及相關命題或范疇的抽象研究中。
2.命題式結論的不斷堅持與延續(xù)性論證
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的一個突出的理論特征,是對既有命題的堅持,這使得既有理論命題成為予守持、不斷修補、不斷強化的理論根基。拿認識論文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命題即文學是世界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能動的反映及再現(xiàn)來說,這是20世紀上半葉左聯(lián)時期即已顯露端倪的一個重要命題,這個命題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被進一步強調(diào),并由此引發(fā)作家、藝術家要到生活中去到工農(nóng)兵中去的認識論的政治號召。20世紀80年代至新世紀以來,這一認識論命題仍一以貫之地堅持,成為這種文學理解必須予適之的既有之履。說文學是生活的能動反映,在能動性的補救中,反映成為一種積極主動的精神運作,雖是補救,也有理可通。但進一步追問,是文學反映了生活,還是文學虛擬地創(chuàng)造了生活,問題就被推至認識論終極,即歸根結底,創(chuàng)作主體的一切經(jīng)驗都是來自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所以文學就是生活的反映。其實這種思路違反起碼的傳統(tǒng)認識論邏輯,是認識論的自我否定,因為在傳統(tǒng)認識論,并不是對象設定自我,而是自我設定非我對象,即便所謂唯物的認識論,也是以自我對于對象的可予認識為前提的。能動反映論,并沒有揭示自我何以能動的認識超越性。揭示這一超越性的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論。 生活經(jīng)驗與文學創(chuàng)造,兩者是兩個心理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性的條件關系,而非必要關系,更非充分必要關系。所以才不斷發(fā)生那種常識性質(zhì)疑,即何以有豐富生活經(jīng)驗者,未必能創(chuàng)造文學作品,而能創(chuàng)造文學作品者又未必都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更令人矚目的是,為了維護反映論或再現(xiàn)論既有命題的合理性,便進行違反命題規(guī)定性及邏輯規(guī)定性的闡釋操作,有代表性的例證是,在一部近年出版的關注率很高的教材中[8],把中國古代的言志說與緣情說,生硬地劃定在“再現(xiàn)”的命題之下。志與性,不管含義如何,都是創(chuàng)作主體的內(nèi)在生成,內(nèi)在生成的復雜性,包括欲望的、先驗的、生理反射的、虛幻或夢幻的,以及先天與后天綜合養(yǎng)成的,其生成原因的多樣與復雜,絕非反映或再現(xiàn)命題所能容納。
守護既有命題或范疇,是西方認識論哲學的一貫堅持,這是其方法論使然,即所認識的總是作為本質(zhì),一般性、規(guī)律而得以確認的東西,而這類東西只能在已然完成的歷史階段性中被呈現(xiàn)與被認識。它們的堅持依據(jù)在于這類東西一經(jīng)確認為命題,由于它所由認識的歷史過程已然完結并已然確定,它的真理性自然也就得以確定,并被理論地延用與闡釋。
3.對于研究對象的認識論的特征性守持
認識論哲學及文學理論對于對象的設立、把握及理論闡釋,一貫是特征性的。這是因為唯有特征性的事物或事物的特征性,才適應于認識對于特征對象的本質(zhì)把握。對此,黑格爾有一段話從認識論角度說得非常清楚:“一方面,特征應該只為認識服務,使它據(jù)以區(qū)別事物;但另一方面,所認識的應該不是事物的非本質(zhì)的東西,而應該是事物自己賴以將自己從一般存在的普遍連續(xù)性中分離出來的東西,應該是事物賴以將自己從他物中分離出來而成其為自為的存在的東西。特征應該不僅與認識有本質(zhì)關系,而且也應該與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有關系……”[9]黑格爾所以對于認識對象的特征如此強調(diào),就在于對象特征是認識論對于對象本質(zhì)把握的特征,同時也實現(xiàn)著認識論經(jīng)由對象的特征性而對于對象的本質(zhì)把握。
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對文學對象的特征性把握認真地貫徹著西方認識論哲學的主張。當下正運用的教材也好,專著及論文也好,都很注重文學對象的特征性研究,如文學的風格特征、流派特征、審美特征、意識形態(tài)特征等等。這里的問題倒不僅在于對象的特征研究及特征研究在學術中普遍運用的研究方法,而是在于特征的識認論確認以及一經(jīng)被確定為本質(zhì)特征便予以特征性守持。顯然,認識論文學理論所予守持的特征僅僅是已然認識的認識特征,而且僅僅是既往已被確證的特征,也可以稱作真理性特征。這類特征命題及其闡釋,居然數(shù)十年歷經(jīng)磨難而堅守不變,它們幾乎已成為唯理論的定論。在這樣的守持中,文學特征的多元性、生成性及變化性,便像封閉在黑屋子里似的,只聞其響,不見其形。
4.以西律中,把西方研究成果作為理論研究的標準
認識論哲學唯理論傾向的一個特點是,一經(jīng)把什么命題或理論說法視為真理,就會盡追隨的努力,將之作為進一步研究的真理與否的標準。美國哲學家懷特在對20世紀哲學家進行的被稱為深刻而精要的分析中,從歷史角度提出了一個相關理論標準的重要看法,他說:“一切具體知識,不論是什么知識,都等于是歷史的判斷,制約于生活,也就是制約于行動,歷史的判斷標志著在行動中站一站或者看一看,其作用是要打破(像我們說過的)任何妨害人們看清環(huán)境的障礙,而一切具體知識就必然明確地和規(guī)定性地從這個環(huán)境中發(fā)生出來?!睘榇?,他毫不含糊地強調(diào)說“每個判斷都是歷史的判斷”[10]。這是一種代表性的對于知識的認識論態(tài)度,對于認識的知識性或真理性而言,既往的即是當下的,它規(guī)定與生成著當下,并成為當下知識生成的標準;從知識或是思想的延續(xù)性而言,懷特的強調(diào)并不錯,但懷特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區(qū)分,即是把既往的知識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工具呢還是將之作為進一步研究的標準?
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在這方面的一個通病,就是很樂于到西方思想理論中尋求研究標準。在這方面有兩種常見情況,一是以西方思想理論為根據(jù),提出中國的文學理論問題,如意識形態(tài)問題、圖像化問題、現(xiàn)代性問題、后現(xiàn)代性問題等等。問題由西方理論命題提出,問題的求解與闡釋,其合理性自然也就以相應的西方命題為準。二是到西方思想理論中尋求求解問題的權威性根據(jù),如前些年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條性套用,近年來則是對那些活躍的代表性的西方哲學家、思想理論家理論觀點的標準性引用。對這種傾向,張法在一篇綜論國內(nèi)幾部代表性教材的文章中,對南帆《文學理論(新讀本)》所作的評論很是中肯:“由于南著以歷史線型進化為觀念基礎,以西方最新理論為定論尺度,于是南著在敘述和討論每一個主題時,都有了一個立足當下對未來的展望,不過這一展望只是預測由西方文論代表世界將如何發(fā)展,它既顯示了南著的開放性,也暴露了南著的狹隘性?!盵11]
5.追隨西方、參照西方的問題意識
近年來,國內(nèi)文學理論進入了問題式研究時期,多種理論問題接踵提出并進行熱點式求解。如美學本質(zhì)問題、文學主體性問題、文學方法論問題、文學敘事問題、古代文論轉換問題、文學失語癥問題、人文精神問題、現(xiàn)實主義問題、現(xiàn)代性問題、西論中化問題、后現(xiàn)代性問題、文學性問題、審美意識形態(tài)問題、圖像化問題、大眾文化問題、文論擴容問題等等。這種問題式研究,打破了認識論文學理論的封閉性,強化了文學理論現(xiàn)實敞開的活力,建構了一個個富于實用意義的理論平臺,中外文論、古今文論的相關內(nèi)容,均在平臺上進行問題式審視、梳理與整合。這是激發(fā)理論創(chuàng)造性,推進文學理論建構的有效方式。
不過,從當下角度反思這些問題或研究,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研究并沒有深入進去,往往是淺嘗輒止,新問題不斷地以其新鮮性取代舊問題,包括取代那些前不久還是新問題僅因其已被提出便成為舊問題的問題。這使得文學理論研究與它所處時代一樣,顯得浮躁。那么,為什么會這樣?理論工作就其性質(zhì)而言是沉得下持得住的工作,為什么已然提出了各種問題,已然有所研究甚至已然有了不同程度的對話與碰撞,卻難以堅持下去?問題就在于這些問題本身。這些問題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取向于西方,承順于西方,跟著說于西方的。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爾都塞,通過馬克思經(jīng)典文本研究,提出著名的問題式研究方法與理論思路。他認為,“每種思想都是一個真實的整體,并由其自己的總問題從內(nèi)部統(tǒng)一起來”[12]48。這就是說,問題結構便是求解這一問題的思想的內(nèi)在構架,問題對于思想理論的重要性由此被強調(diào)。那么,這樣的構成思想構架的問題又緣何提出呢?阿爾都塞說:“推動獨特思想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不在該思想的內(nèi)部,而在它的外部,在這種思想的此岸,即作為具體個人出現(xiàn)的思想家,以及在這一個人發(fā)展中根據(jù)個人同歷史復雜聯(lián)系而得出反映的真實歷史?!盵12]48阿爾都塞指明了能夠形成思想推進理論建構的問題的由來,并不是思想理論自身的事,而是它生成其中的外部生活及其延續(xù)其中的真實歷史。換句話說,真正的理論問題須是從現(xiàn)實語境中及歷史延續(xù)中由研究者從切身思考出發(fā)而提出的。以這一標準反思近年來國內(nèi)文學理論承順西方而推出的問題群,就是在于雖然國內(nèi)也存在這類問題的對應性現(xiàn)象,但卻沒有找到國內(nèi)的語境根據(jù)及歷史根據(jù),這是些無根的問題,當然容不得深入。而這類無根的問題所以會被國內(nèi)文學理論界作為問題提出,就是那個認識論哲學的唯理論傾向在起作用。
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的理論特征,還可以作另外的或更細致的概括,但作為要點性認證,這里就不贅述了。
對認識論文學理論的批判性補遺,是指從理論總是被規(guī)定這一角度,進一步分析其對象性研究的不對應性、不適應性及重要的缺失遺漏。
1.與研究對象的設定的不對應性
文學理論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這是文論界的共識。盡管2006年前后曾發(fā)生過文學理論由研究文學轉而研究文學性的爭論,那也并不是否定文學理論須研究文學,而只是要以此為前提主張研究領域的應對性擴大。既然如此,文學理論與研究對象的對應性就成為理論合理性的關鍵問題,因為毫無疑問,理論不僅設定自己的對象,同時為對象所設定。
文學的最為突出的特點是現(xiàn)實敞開性與現(xiàn)實構成性,即它向現(xiàn)實生活敞開并由現(xiàn)實生活構成。無論文學家們?nèi)绾蝿?chuàng)作,都是立足立身于他的現(xiàn)實生存的創(chuàng)作,他現(xiàn)實地生活著,見聞著,行動著,體驗思索著,想象著進而創(chuàng)作著;文學接受,也總是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中的接受,文學在現(xiàn)實接受中進入生活同時生活也便構入文學,既有的文學作品、歸入歷史的文學作品,也是在現(xiàn)實接受中,通過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的帶入與構成,才成為文學作品及文學的;文學傳播,無論怎樣的傳播形態(tài),原始的、傳統(tǒng)的、當下的,都是生活形態(tài)本身。因此,那種認為已有了一個可以被概念為文學的實在,然后理式照射式地經(jīng)由創(chuàng)作把它投射出來,再經(jīng)由傳播接受使之成為精神食糧,從而去理論地研究與闡釋這個實在的做法,就與文學的上述敞開性與構成性無法對應。在理應研究這種敞開與構成機制、程序、相互作用關系、條件及特征的理論肯綮之處,所研究與闡釋的卻是既有既成的概念性的認識與概括。由是,認識是理論的,運作是理論的,而對象卻是非對象性的概念強設的。這是認識論文學理論的非對象對應性的通病,其結果是現(xiàn)實實在的文學對象在理論研究中亡失,概念實在的文學對象則對前者取而代之。不言而喻,當文學理論在文學的旗號下所研究的僅僅是文學的概念,其高深莫測的理論又與文學實在何關?對此引用D.W.普勞爾的話說“它既無益于作家的創(chuàng)作,也無補于讀者的欣賞”[13]。
2.文學的有機構成性研究在概念實體性研究中缺失
文學對象也好,文學運行機制、功能特征也好,都是如上所說的構成性的,它們在向著生活敞開中由生活構成,又在由生活構成中向生活敞開,同時,它們也因此構成生活。這種敞開的構成性并不是在生活中消弭文學,以生活研究取代文學研究,而是認為實在的文學之體是被構成的——被生活所構成,就像人的生命機體是由周圍的空氣與水構成,人的社會性是由他生存其中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構成一樣。
認識論文學理論對象性研究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特征,這也是它的研究方法特征,即把對象按照可供認識、可予認識——這可供可予認識的標準在于認識主體的認識能力與認識方式——進行設立。由于預先設立的總是可予認識的,所以對象成為認識論把握的認知實體,認識實體的認識論把握就成為實體的真理性把握。對此,羅素在對傳統(tǒng)認識論質(zhì)疑進而追問“一個命題為真的經(jīng)驗根據(jù)”是什么時,針對傳統(tǒng)認識論指出:“在我們原以為一切都簡單的地方,我們將會逐步看到一個復雜的結構;我們將會意識到不確定的黑影正籠罩在沒有引起人們懷疑的地方;與我們原先的設想相比,我們將會更頻繁地發(fā)現(xiàn)對事物進行懷疑是正當?shù)?;而且,即使最貌似真實的前提,也將表明它們自身會產(chǎn)生不合理的結論”[14]。羅素是從新實在論轉向中立一元論的哲學家,他的這一轉向的要點便是由預設的概念性實體轉為經(jīng)驗實在。
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堅守一個普遍的對象性信念,即文學對于生活的自成一體,進而熱衷于研究文學自成一體的特征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即是說,文學的特殊性是什么;有了如此得出的一系列前提性命題或范疇,它才進一步追問,這樣的命題和范疇是如何與生活及相關知識理論建立聯(lián)系的。這種做法就像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時所說的,先確認有一個孤立抽象的人存在著,然后再設法把他放到社會生活中去。如常談常用的一些文學理論范疇,像文學功能、文學機制、作家個性、創(chuàng)作風格、文學話語、文學形式等,就普遍地存在著一種把文學從生活中差異性地孤立抽象出來予以設定,然后再將之放歸生活予以闡釋的傾向。前些年展開的文學性討論,雖說當時文學性概念的借用有違這一概念的形式主義初衷因此有牽強附會之嫌,但討論中體現(xiàn)出的從文學與生活的互構關系考察文學與生活的互構,則體現(xiàn)出對認識論文學理論的批判意識。
3.文學生成流變的過程性在確定及既定的理論研究中被遺漏
在與生活的敞開性和構成性中,文學與之相應的敞開性與構成性屬性,便是生成流變的過程性。文學的生成流變形態(tài)就是它的現(xiàn)實形態(tài),而它生成流變的過程形態(tài)就是它的歷史形態(tài)。不同歷史階段形成文學不同的生成流變形態(tài),成為文學屬性、功能、特征、構成的不同的歷史坐標,這些坐標勾劃出文學歷史演進的過程。這種規(guī)定性不是理論的,而是通過創(chuàng)作、接受、傳播這類現(xiàn)實生活構成本身的歷史延續(xù)性實現(xiàn)的?,F(xiàn)實絕非歷史的重復盡管它是歷史的延續(xù)(也包括跳躍性延續(xù))這一常識,也常識性地規(guī)定了對于文學理論的文學對象性而言,任何既有的文學特征、文學功能等,其理論意義都是既往的,流變生成的文學的現(xiàn)實屬性無法在這樣的理論中獲得現(xiàn)實意義,而充其量只是通過當下轉換才有發(fā)生作用的延續(xù)意義。
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它的秉承西方認識論哲學傳統(tǒng)而來的主客兩分的認知方式、認識邏輯,規(guī)定著它總是把生成的對象確定為它所曾是的對象,把流變的對象凝止為處于某一個點上的既定對象,并將之向著具有確定性與穩(wěn)定性的概念抽象,蒸發(fā)掉那些流變生成的要素。如此運作的結果,是認識論文學理論擁有了自己的理論合理性,卻因此遺漏了向著生活敞開構成的真正的文學對象。
這種情況的理論表現(xiàn)便是歷史規(guī)定著現(xiàn)實,概念規(guī)定著對程,命題取代著實在。美國學者希利斯·米勒從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哲學在日益復雜的西方當下生活領域尤其是學術領域的終結,看到了由它設定的文學理論的終結,以及由這一文學理論設定的文學的終結。他多方面地分析了這種終結的歷史必然性,認為無論是認識論地認識文學,還是研究文學的認識論,都在文學的非認識論屬性中終結,他把這種屬性概括為創(chuàng)造虛擬現(xiàn)實。既然文學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虛擬現(xiàn)實,這就是文學的答案,認識論的概念實在的幽靈也就在黎明的雄雞報曉中消散?!啊瓱o論對定義文學,還是對解釋為什么閱讀文學作品來說,沒有什么比決定地一舉知道答案更重要了”[15]。米勒此處說的答案,即文學的非認識論屬性的“創(chuàng)造虛擬的世界”。這一非認識論屬性才是使文學成為文學、閱讀成為閱讀的最為重要的事。近年來國內(nèi)認識論文學理論在教材編寫中出現(xiàn)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現(xiàn)象,即為了維持認識論概念實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竟然連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都堅持的歷史現(xiàn)象性與本質(zhì)特征性也棄之不顧,把古今中外全然不同的文學闡發(fā),收攏到同一概念之下,從而使理論研究成為概念的拼湊。
5.認識論文學理論的理論應對性
認識論文學理論的理論應對性是一個辯護性的問題域,即對認識論文學理論的批判中的辯護。
認識論文學理論不是需要毀棄的理論而是有待揚棄的理論,不過這種揚棄主要是在它研究的對象性中有效。即是說,它所設定的對象須是認識論所能研究的對象,對于文學而言,文學理論的傳統(tǒng)規(guī)定性規(guī)定了它無力研究的對象范疇——像黑格爾關于作為實體的普遍性即永恒哲學規(guī)定了它對于鮮活的當下實踐的動態(tài)現(xiàn)象無力研究一樣。然而,對那些已然確定的歷史關聯(lián),已然在歷史實踐中驗證的理論命題,已然成為歷史地標的文學史特征,以及已然在眾多活動中體現(xiàn)出的普遍性等,卻可以成為認識論文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或研究問題,盡管這類對象或問題其實也是在現(xiàn)實研究中歷史地變化著的。
而且,從理論建構角度說,理論總是先前理論研究的某種延續(xù),認識論文學理論的主導性地位規(guī)定了它的理論體系、理論命題、理論方法、理論問題,都會在很長時間里充滿活力地延續(xù),像西方傳統(tǒng)認識論,在后來密集且有強大殺傷力的多種哲學力量合攻中,今天也仍然悄然地延續(xù)著一樣。多元化的文學理論研究,要取得理論工具,要形成可供接受與對話的合理性及規(guī)范性,都須從既有的理論土壤中孵化,這里有大量的延續(xù)及轉化工作要做。
[1] 羅素 伯.西方的智慧[M].崔全醴,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172.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88.
[3] 卡弘 勞.哲學的終結[M].馮克利,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4] 季羨林.門外中外文論繁語[C]//錢中文,杜書瀛,暢廣元.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轉換.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7.
[5] 費希特.全部知識學的基礎[M].王玖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7.
[6]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聯(lián)系[C]//中國文學評論百年精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2.
[7]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C]//中國文學評論百年精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29.
[8] 陶東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91-192.
[9] 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M].賀麟,王玖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65.
[10] 懷特.分析的時代·二十世紀的哲學家[M].杜任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42.
[11] 張法.中國文學理論發(fā)展回顧與補遺[C]//方寧.理論的聲音.北京:人民出版社,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50.
[12] 阿爾都塞 路.保衛(wèi)馬克思[M].顧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3] 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ǒng)[M].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2.
[14] 羅素 伯.意義與真理的探究[M].賈可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3.
[15] 米勒 希.文學死了嗎[M].秦立彥,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65.
[責任編輯:修 磊]
2015-01-23
高楠(1949—),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文學理論研究。
I0
A
1002-462X(2015)06-01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