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柳毅傳》到《柳毅傳書》人物形象的嬗變
——以主人公柳毅和龍女為例

2015-02-13 20:58:10
運城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龍女唐傳奇元雜劇

雷 田 田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西安 710062)

從《柳毅傳》到《柳毅傳書》人物形象的嬗變
——以主人公柳毅和龍女為例

雷 田 田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西安 710062)

從唐傳奇《柳毅傳》到元雜劇《柳毅傳書》,柳毅和龍女的形象隨著時代的變化有所發(fā)展。相較于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形象,柳毅的形象顯得世俗化,龍女也變得潑辣外向。而隱藏在這種發(fā)展變化之中的是唐代和元代文人社會地位、社會文化、文體的差異以及受眾的變化。

柳毅;龍女;形象;變化原因

《柳毅傳》是唐代作家李朝威根據(jù)當時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所創(chuàng)作的傳奇,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并在后世廣為流傳。胡應麟曾評價道“唐代傳奇小說,如《柳毅》……撰述濃至,有范曄、李延壽之所不及。”(《少室山房類稿》)。柳毅傳書的情節(jié)在當時已經(jīng)被廣泛接受,并且兩次在唐代傳奇中被提到。《太平廣記》卷三一一“神類”《蕭曠》中提到“近日人世或傳柳毅靈姻之事”,卷四九二《靈應傳》中借神女九娘子之口敘述了《柳毅傳》的主要情節(jié)“涇陽君與洞庭外祖世為姻戚,后以琴瑟不調(diào),棄擲少婦,遭錢塘之一怒,傷生害稼,環(huán)山襄陵。涇水窮鱗尋斃外祖之牙齒,今涇上車輪馬跡猶在,史傳具存,固非謬也?!盵1]22《柳毅傳》的故事對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汪辟疆在《唐人小說》中有過這樣的概述:

按此文,《太平廣記》四百十九,引《異文集》題曰《柳毅》,無傳字。作者隴西李朝威,生平無可考。就本文開元末毅表弟薛嘏謫官東南,經(jīng)洞庭見毅,殆四紀,嘏亦不知所往等句觀之,則李固掇拾傳聞,其筆諸篇籍,恐亦在貞元、元和之間矣。他無可征,殊難確定。至柳毅事盛傳于時,唐末復有此文而作《靈應傳》。元尚仲賢更演為《柳毅傳書》劇本,翻案而為《張生煮?!?,明黃說仲又有《龍簫記》,勾吳梅花墅又有《橘浦記》。皆推原此文而益為傳(附)會者也。[2]83

魯迅也說過《柳毅傳》“金人已取其事為雜劇(語見董解元《弦索西廂》中),元尚仲賢則作《柳毅傳書》,翻案而為《張生煮?!?,清李漁又折衷之而成《蜃中樓》?!盵3]56在后世相關作品中,影響最大的是尚仲賢的雜劇《柳毅傳書》。

元雜劇《柳毅傳書》在故事梗概上繼承了《柳毅傳》,但是由于文人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變化、唐代與元代不同社會文化的影響、傳奇和元雜劇文體以及受眾的差異,《柳毅傳書》在人物形象,尤其是柳毅、龍女形象的塑造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特質(zhì)。

唐傳奇指的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說,作者大多以記、傳名篇,以史家筆法,傳奇聞逸事。唐傳奇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文言小說發(fā)展到了成熟的階段?!读銈鳌肥侵刑茣r期傳奇作品的代表,寫人神相戀故事而“風華悲壯”(舊題湯顯祖輯《虞初志》卷二載湯顯祖評語)。其中男主角柳毅的形象最為飽滿,是《柳毅傳》核心思想的承載者。

《柳毅傳》以主人公柳毅的行動為線索進行的是單線敘述,故事圍繞柳毅的行動展開,通過柳毅落第還鄉(xiāng)、傳書洞庭、拒絕提親、喪妻再娶、同歸洞庭等一系列情節(jié)為讀者展示了一個品行高潔的君子義士的形象。

首先,柳毅是一個義士。柳毅落第還鄉(xiāng),訪友途中經(jīng)過涇陽,見到牧羊于道畔的龍女,心下奇怪,便主動詢問,在得知龍女遭夫君、姑舅虐待后義憤填膺,“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更是義不容辭地承擔下為龍女傳書的任務,及時為龍女傳回家書,當著洞庭龍王的面為龍女陳情,使得龍女終于脫離苦海,一家團聚。萍水相逢之下猶能見義勇為,重義守信,急人之所急,當?shù)闷鹚约簩ψ约骸傲x夫”的評價。

其次,他堅守品格,富貴不淫,威武不屈,有君子之質(zhì)。龍女回宮后,龍王及錢塘君設宴款待柳毅。錢塘君借酒欲逼迫柳毅娶龍女為妻,此前柳毅自是知道龍女是為“殊色”,龍宮中富麗堂皇,錢塘君的一怒之下的威力他也是見識過。然而他依舊不為所動、不為所迫,義正辭嚴地拒絕了錢塘君并斥責錢塘君以威加人,正氣凜凜,即使有力量如錢塘君者也不得不認同。柳毅表明自己為龍女傳書是出于義,并不是為了救人之后能得到什么回報,他雖心慕龍女,卻也不能“殺其婿而納其妻”,被人威逼之下結下婚姻。最后龍女坦白身份之后柳毅的自白更是說明了他堅持自己的操守,以義為上,不因情廢義的高潔品質(zhì)。

總體來說,柳毅是唐代中期知識分子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他敢于仗義執(zhí)言,能救人于危難而不居功,又不屈服于武力,堅持自己的儒家信仰,他有情有義,卻能“自約其心”,發(fā)乎情而止乎禮,是個有著高潔品性的人物。

而元雜劇《柳毅傳書》中的柳毅脫離了理想色彩,變得更加世俗化。主人公柳毅有比較重的功利思想。第一折中柳毅和母親的對話表現(xiàn)出柳毅明顯的讀書求仕思想,進京趕考為的是崢嶸發(fā)達、光耀門楣,而他回家前去涇河縣也是去見一位作宦的友人,有謀出路的意思在里面。從洞庭龍宮回家后,他雖心儀龍女卻也接受了母親與范陽盧氏女成親的安排。唐代時門第觀念猶存,流行非五姓女不娶,其中就包括范陽盧氏。柳毅接受母親的安排未必就沒有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nèi)。

程國賦在《唐傳奇與元雜劇相關作品的比較》中說道:“元曲中的男性主人公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些虛偽、油滑、自私、貪色的市儈氣息”[4]71。元雜劇中的柳毅自然也不是例外。他與龍女搭話時并沒有《柳毅傳》中詰問龍女自辱之意,純粹是好奇。聽說龍女的遭遇之后,只是表面應了句“氣血俱動”,反而勸龍女順從丈夫以免受苦。即使答應龍女傳書,也心存“知他是神是鬼”的疑惑,直到回鄉(xiāng)找到金橙樹才相信龍女“所云真不虛矣”。至龍王提親,柳毅明明是“想著那龍女三娘在涇河岸上牧羊那等模樣,憔悴不堪,我要他做什么”,卻推辭說自己只是因為“一點義氣涉險寄書”,以自己還要回家奉養(yǎng)母親為理由拒了婚,甚至在再看到梳妝打扮過的龍女時生出“早知這等我就許了那親事也罷”,言語之中多表露自己的無奈及拒婚的悔意,還在酒席上暗送秋波給龍女。所作所為與君子差之甚遠,更像是一個俗世儒生,世俗氣息濃厚。

龍女的形象從唐傳奇《柳毅傳》到元雜劇《柳毅傳書》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唐傳奇《柳毅傳》中的龍女像是一個大家閨秀。龍女首次出場是一副憔悴不堪的模樣,雖“殊色”卻“蛾臉不舒,巾袖無光”,她在向柳毅求救時并未多抱怨姑舅對自己的不公平,只是說自己思念親人,求柳毅寄書一封。她的神色哀怨,但不卑不亢,氣度端然。龍女請柳毅代為傳書,向家人求救,這一行為本身就充滿了反抗的意味,是對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的反抗,說明她并不是一個只懂得逆來順受的弱女子,她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龍宮復見之時,龍女已是“自然蛾眉,明珰滿身,綃觳參差”,這里對龍女并沒有正面描寫,一直到后來錢塘君提親被拒,柳毅的辭別宴上,“使前涇陽女當席拜毅以致謝”,龍女的形象都符合大家閨秀的言行,父母在時不輕易露面,對恩人也僅僅當席拜謝。

雖然柳毅拒絕了與龍女的親事,龍女并沒有改變要報答柳毅的決心。她感激柳毅救她于水火,愛慕他的俠義,對柳毅有情,因此她不愿意嫁給父母安排的“濯錦小兒某”。時值柳毅喪偶,她托身盧氏女嫁給柳毅,得償夙愿。龍女是堅定的,也是坦誠的。她在生完兒子之后,就對柳毅和盤托出一切。從她慎之又慎的態(tài)度之中可以看出,她是很重視與柳毅的夫妻之情,不想失去柳毅。

《柳毅傳》中龍女的言行更符合一個大家閨秀,端莊穩(wěn)重,她的感情也藏在行文深處,不輕易外露。能反抗無端加諸身的不公,敢怒敢言,知恩圖報,對感情執(zhí)著而不草率行事,這是唐代文人筆下的龍女。

而到元雜劇《柳毅傳書》里面的龍女又是一番模樣。

首先,龍女性情剛烈。她在與涇陽小龍的婚姻中,不肯向惑于婢仆的小龍認錯,認為“媳婦也是龍子龍孫,豈肯反落魚蝦之手?”,被公公罰去涇河岸上牧羊。從第一折龍女的唱詞中可以看出,龍女并不戀慕富貴榮華,所求的不過是夫妻琴瑟和諧,她對這段婚姻也有過期許,只不過與涇陽小龍性情不投?!霸缡俏沂懿贿^狠毒的兒夫氣,更那堪不可公婆意”,也從側面揭露出父母包辦婚姻的不幸,為龍女對柳毅動心埋下心理基礎。在柳毅與龍女搭話時,很明顯是龍女掌握了話語的主動權,主動發(fā)問“請問仙鄉(xiāng)何處?高姓大名?因甚到此?”這說明她一旦決定要向父母求救就不放過任何機會。在柳毅勸她隨順些時也不為所動,再一次表明心跡,“可憐我差遲了這夫妻情,錯配了這姻緣簿”。

其次,龍女感情濃烈。在龍王喚龍女出來拜謝柳毅之前,龍女已芳心暗許,認為“這恩德如同再生一般,豈是一拜可能酬答也呵”,有打算要“成就燕爾新婚”。而且在長輩面前就敢眉目傳情,斜看著柳毅嘆氣,面對柳毅的逗引看似指責,實是回護。在酒席上“殷勤倒玉樽”,還敢于調(diào)笑柳毅是“只怕他閤著酒杯兒,未飲早醉醺醺”。面對錢塘君“秀才你便就了這樁親事也不辱沒了你”的打趣,龍女也敢正面回話,而不像一般閨閣女子那般在提及自己的親事時有所回避[5]29。最后龍女癡心不改,在父母的幫助下假作盧氏之女終成眷屬。

《柳毅傳書》中的龍女更像個潑辣的市井女子,她敢愛敢恨,敢怒敢言,她的感情明朗,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勇于去爭取。她的堅持并不只是為了報恩,更多的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更具有主動性。

柳毅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發(fā)生上述變化,跟時代變化帶來的文人創(chuàng)作心理的變化關系密切。

唐朝以詩文取士。科舉考試之外,還要看考生社會上的知名度,“唐之舉人,先借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后以所業(yè)投獻,逾數(shù)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眾體,可見史才、詩筆、議論”(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八)。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亦提到“文人往往有作,設謁時或用之為行卷,今頗有存于《太平廣記》中者,實唐代特絕之作也”,“其間雖亦或托諷喻以紓牢愁,談禍福以寓懲勸,而大歸則究在文采與意想”[2]44。

李朝威大約活動在中唐的大歷、貞元前后,《柳毅傳》同樣是他的一篇溫卷作品,主要目的是借絢麗的文辭和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來展示自己的文采,展現(xiàn)的是中唐知識分子的審美情趣。柳毅的形象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而柳毅的際遇也是作者所渴望擁有的。理想人格自然是力求完美,所以塑造出來的柳毅是一個品性高潔、情操高尚的儒家君子。同時,作者渴望有與望族世家聯(lián)姻的機會,所以塑造出來的龍女是擁有顯赫家世的大家閨秀,龍宮中的種種禮儀也是現(xiàn)實社會中的禮教的反映。像柳毅這樣的艷遇是寒門士子們夢寐以求的,不只是因為龍女本身的品質(zhì),更重要的是她的社會地位。作者通過這樣虛構的故事滿足了自己的心理期望。

而元代作為蒙古族統(tǒng)治的時代,整體文化水平遠遠不及唐代。就社會制度來說,僅僅在元太宗九年(1237)舉行過一次科舉考試,以后直到仁宗延祐二年(1315)才恢復科舉。即使恢復了科舉考試,也是分兩場,對漢人加倍歧視,而且每次考試錄取的人數(shù)很少??婆e被廢,文人失去入仕的途徑,生活窘迫,或以賈謀生,或以醫(yī)為業(yè),社會地位低下[6]29。

文人社會地位的改變使得他們更充分地接觸到市民階層,更能反映世俗的要求,在作品中不自覺地流露出更多的世俗氣息?!读銈鲿分械牧悴辉倬哂欣硐霘赓|(zhì),他的“重色”、油滑、虛偽,都更像世俗生活中的人,像一個普通的儒生,而不是一個道德標桿,正是元代文人接受現(xiàn)實后在創(chuàng)作中的反映。而龍女的潑辣坦率,也很明顯沾染了世俗的氣息。

《柳毅傳》采用的是男權視角抒寫,柳毅是主人公,是作者對柳毅的艷遇進行的敘述。在《柳毅傳》中,愛情并不是主人公的追求,確切地說,愛情更像是主人公在求取功名利祿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時的安慰劑,所以柳毅和龍女的愛情在《柳毅傳》中若隱若現(xiàn),并不清晰。比較明顯的是報恩,更像是對道德高尚的一種回饋。同時《柳毅傳》的神仙道化色彩也比較重,并不是完全的愛情傳奇。

而《柳毅傳書》不同,龍女成為主角,大部分的唱詞都是龍女完成,柳毅的角色變成了沖末[7]95,僅僅有旁白并無唱詞,其主人公地位沒有了?!读銈鲿返闹髦己芮逦耆且徊繍矍殡s劇,主要贊揚了龍女對封建包辦婚姻的反抗,歌頌了她對愛情和幸福的大膽追求。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不同的社會情況引起的,是唐代和元代不同的社會文化的影響。

唐傳奇重在敘事,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行為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柳毅傳》以柳毅的行動為線索來展開故事塑造人物,而唐傳奇的受眾是唐代士人階層的知識分子,因此傳奇的創(chuàng)作要滿足當時知識分子的閱讀期待,綜合之下出現(xiàn)的就是理想化的君子柳毅和才貌與家世并有的龍女。

元雜劇的核心特質(zhì)是抒情,淡化了敘事成分,增加了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像《柳毅傳書》中為了追求戲劇效果,就加入了許多反映人物心理斗爭的內(nèi)心獨白,柳毅的因色拒婚,見到龍女的后悔,都體現(xiàn)了柳毅世俗化的一面。而龍女許多唱詞,像“則為你假乖張,不就我這門親,害的來兩下里憔悴損”,都是直白熱烈的直抒胸臆,使得人物形象坦白直率。元雜劇是舞臺藝術,受眾是一般的市民階級,講究戲劇沖突,因此柳毅身上有了神性和世俗性的爭斗,而龍女的感情更加明朗細膩,人物形象的變化也在情理之中了[8]18。

[1] 程國賦.柳毅傳的演變過程[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92(4).

[2] 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長沙:岳麓書社,2010.

[4] 程國賦.唐傳奇與元雜劇相關作品的比較研究[J].學術研究,1997(2).

[5] 黃賢.元雜劇龍女形象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2008.

[6] 高益榮.元雜劇的文化精神闡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7] 吳波,方麗華.從《柳毅傳》到《柳毅傳書》柳毅形象的嬗變[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1).

[8] 沈新林.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文化內(nèi)涵之比較研究[J]藝術百家,2004(5).

【責任編輯 馬重陽】

Evolution of Image from Biography of Liu Yi to Tale of Liu Yi A Case Study of the Hero Liu Yi and Dragon Maid——Take Liu Yi and the dragon king’s daughter as well

LEI Tian-tian

(SchoolofLiterary,ShaanxiTeachers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2)

From the legend “Biography of Liu Yi” of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Zaju Drama “Tale ofLiu Yi”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image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Liu Yi and Dragon Maid both chang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mages, Liu Yi became more secularized, and Dragon Maid forceful and outgoing. And the causes behind such changes are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literary intellectual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Yuan Dynasty, the different social cul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audiences.

Liu Yi; Dragon Maid; Images; Causes behind the Changes

2014-01-06

雷田田(1990-),女,河北邢臺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

I207.22

A

1008-8008(2015)04-0053-04

猜你喜歡
龍女唐傳奇元雜劇
龍女
金沙江文藝(2024年6期)2024-06-27 12:22:07
論元雜劇的文學——以《單刀會》為例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36
磁州窯瓷枕上的元雜劇投影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16
《趙氏孤兒》的改編與創(chuàng)新——從元雜劇到電影
英語世界元雜劇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中華戲曲(2018年1期)2018-08-27 10:04:26
高唐神女與《格薩爾》中龍女中美人原型比較研究
唐傳奇中男性書寫下的女性形象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4:40:39
唐詩與唐傳奇的愛情觀比較
唐代俠義小說中的自由精神與文人人格追求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50:52
精神分析視域下古典小說中夢的闡釋——以唐傳奇為中心
上思县| 安泽县| 阿鲁科尔沁旗| 特克斯县| 南郑县| 玉环县| 伊吾县| 宝山区| 富顺县| 石狮市| 左贡县| 元谋县| 阿合奇县| 潞城市| 中牟县| 安阳县| 神农架林区| 阳高县| 阳城县| 阿拉尔市| 墨玉县| 县级市| 西充县| 灌云县| 和政县| 白朗县| 黄山市| 拉萨市| 潜江市| 行唐县| 揭阳市| 鹤岗市| 乃东县| 阿巴嘎旗| 西林县| 中卫市| 翼城县| 嘉定区| 嫩江县| 额尔古纳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