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福疆,朱良辰
基于翻轉課堂的中職應用文教學設計
倪福疆,朱良辰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為中職應用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重新建構學習流程,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分析了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jù)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應用文教學設計。
中職;應用文;教學設計;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就是指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教學微視頻,之后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yè)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流程,它能夠最大化地利用課堂時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應用文寫作能力是中職學生職業(y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翻轉課堂運用于應用文寫作教學,對于提高中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以及對其將來的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應用文寫作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彰顯著語文的職教特色。但縱觀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應用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其教學的重要價值遠未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
(一)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
當前,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沿襲了傳統(tǒng)“滿堂灌”的方式,知識的傳授主要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來完成,一般都是由文種概念和特點講到種類和寫法,再小結寫作注意事項并對例文進行評析;或者由例文導入再進行理論講解。知識的消化吸收則主要通過學生的寫作練習來實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基本是在課余由學生完成,以教師的批改來結束。而實際上,教師的批閱意見很少受到學生的重視并且據(jù)此改正自己的錯誤,被批改過的作業(yè)本往往都被學生束之高閣。可見,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否能真正掌握應用寫作技能,不容樂觀。[1]
(二)整齊劃一的教學步驟
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步驟統(tǒng)一,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語文教師用同樣的應用文教材、同樣的課程標準、同樣的教學方式、同樣的學習時間來面對學習個性具有差異的學生,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需要。顯然,有的學生很快學會了,有的則剛好學會,還有的難以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下課時間到了,課程進展到同一程度,教師留下同樣的作業(yè)后下課,其結果是學會的學生作業(yè)很快完成了,學不懂的學生則一直困惑。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同樣的模式仍在延續(xù),困惑的學生越來越困惑,長此以往,所謂的“差生”就形成了。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突破傳統(tǒng)教學結構的困境,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
(三)缺乏互動的教學氛圍
中職應用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基本的交流和互動,缺乏師生對話和教學信息的反饋,大部分學生較為沉默,很少發(fā)言,或者只是在被教師點名提問后才發(fā)言。只有少數(shù)幾個所謂的“尖子生”,在師生互動中積極發(fā)言。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近年來,不少中職語文教師做出了諸多探索和不懈努力,例如,采取小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法。這些方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學流程不變的情況下,其效果注定都是有限的。
翻轉課堂也稱“顛倒教室”或“顛倒課堂”,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上講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yè)的教學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或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教學微視頻以及拓展學習材料,而課堂時間教師則用來解答學生問題,訂正學生作業(yè),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重新規(guī)劃,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2]翻轉課堂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課前微課,先學后教
微課視頻是翻轉課堂的首要因素,具體包括教師制作教學視頻和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兩個部分。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制作教學微視頻,設計進階檢測。一般一個微視頻講解一個知識點,時間通常在10分鐘左右。微視頻應目標清楚,時間簡短,以便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完成知識的聽講。學生在課前學習教師錄制的教學微視頻,邊學習邊做筆記,完成進階檢測和作業(yè)?;氐秸n堂上,師生就學生沒有學懂的知識點或者作業(yè)完成時遇到的困惑,共同探討和解決。因此,翻轉課堂也是一種典型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3]
(二)自主學習,進階檢測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單引導下,課前自主學習微視頻,這樣,能夠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為實現(xiàn)目標進行各種學習和探索,也就實現(xiàn)了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要設計進階式檢測,一個知識點講解后,通過設計幾個小問題,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要求學生在學習了一段微視頻后,完成通關作業(yè),作業(yè)做對了才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視頻學習;如果作業(yè)做錯了,學生則需要根據(jù)相關提示繼續(xù)學習、觀看原來的微視頻,直到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完成了進階作業(yè),才可以進入下個知識點的學習。
(三)課堂活動,內化知識
翻轉課堂中課堂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或作業(yè)訓練來完成。學生將自己在觀看視頻時所記錄下的疑惑提出來,教師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將學生分成若干個討論組,進行生生互助,實現(xiàn)知識內化。教師也可根據(jù)教學平臺反饋的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適時提供個別指導,對小組內部經(jīng)過合作探究仍然解決不了疑惑的,教師要及時給學生答疑。教師還要在課堂上適時布置相關練習作業(yè),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對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及時點撥解惑。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中心,通過完成真實的任務來建構知識,促進了他們對當前所學知識的內化。
為了切實提升中職應用文教學成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筆者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消息”教學為例進行教學設計,探究該教學模式在應用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教學設計主要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實現(xiàn)知識傳遞、知識內化和技能強化。
(一)課前自主學習
1.錄制視頻。教師課前錄制微視頻,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1)設置情境?!?月29日寧海市教育局將在寧海中等專業(yè)學校舉行一場‘2014年寧海中等職業(yè)技術人才交流會’,請你去采訪一下,在校園網(wǎng)上發(fā)一篇文章?!保?)寫法指導。一是文種的選擇:消息。二是格式的總體要求:消息的結構通常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個部分組成,背景和結語可有可無,視具體情況而定。三是講解消息五個部分的具體寫法。(3)展示案例。展示一篇與情境相關的典型案例,并做評析:“這篇消息,全文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四個部分構成,格式完整,寫法規(guī)范。標題概括了主要事實——今年職校畢業(yè)生起薪每月1 800元以上。導語扼要揭示消息的主要內容并且要素清楚,即When(何時,4月29日)、Where(何地,寧海中等專業(yè)學校)、Who(何人,今年職校畢業(yè)生)、What(何事,今年職校畢業(yè)生起薪每月1 800元以上)。主體對導語進一步擴展,傳遞職校畢業(yè)生“吃香”的信息。結語部分介紹了人才交流會的現(xiàn)場背景?!保?)錯誤列舉。介紹消息寫作的常見錯誤,即:格式不對、要素不全、信息不準、報道遲緩等。
2.自主收看。教師講授新課的前一天晚上,將“消息”微視頻發(fā)至QQ群共享,讓學生下載播放。學生在家預習時,可以選擇在自己最合適的時間以最方便的方式來觀看,并且在觀看微視頻時可以自己掌握學習進度和快慢節(jié)奏,懂了的內容快進跳過,沒有懂的內容倒退反復觀看,甚至可以停下來仔細思考或者做筆記,其過程就相當于多了一個“家庭老師”。學生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學習空間或QQ,和授課教師進行互動,并和其他同學交流學習體會,也可以將自己在網(wǎng)絡上搜索到的優(yōu)秀“消息”范文上傳到網(wǎng)絡空間,和其他同學分享,從而增強原本枯燥的應用文理論知識學習的趣味性。
(二)課堂練習內化
在翻轉課堂中,對學生學習最有益的改變并不是在課前的學習,而是在課堂活動中。翻轉課堂通過將知識傳授轉移到課前,從而釋放出課堂時間用于學生知識的內化。教師需要在評測學生課前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對課堂活動進行設計,從而讓學生在高質量的教學活動中完成知識的內化。
1.梳理知識。教師在課堂中,要簡明扼要地將“消息”寫作知識進行分條梳理。由于學生理解知識的特點和認知結構的不同,他們在觀看完微視頻后,將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中請學生提出問題,同時,可針對學生在課前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凝練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向學生提問。學生分小組進行問題討論,他們可以根據(jù)問題的類型、難易程度等進行協(xié)作探究。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探索和小組協(xié)作學習后,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比較好的認知和掌握,此階段可以讓小組派代表進行發(fā)言,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通過成果展示,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況,更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4]
2.寫作訓練。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完寫作知識后,應給出相應素材,由學生開始進行實際寫作練習。教師所給出的寫作素材應事先進行過充分的考量、準備,以避免陳舊的、空洞的、與學生自身經(jīng)驗毫無關系的命題??梢宰寣W生圍繞學校近期發(fā)生的大事,如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隆重開幕、技能大賽獲獎、對口單招本科上線率創(chuàng)新高、文明風采競賽等等,寫一則消息。這些和學生息息相關的命題,能吸引他們,增強其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寫作訓練環(huán)節(jié)基本都在課后完成,學生往往抱著作業(yè)一交就萬事大吉的心態(tài),作業(yè)的質量甚至教師的批改意見都不是他們關心的對象,導致很多學生沒能真正掌握應用文寫作的技能。而翻轉課堂教學中,由于已經(jīng)節(jié)省了教師課堂講授知識所花費的時間,故在學生練習完畢后,教師有充分的時間逐一檢視學生的寫作。也可以讓學生互相糾錯、互相改正、互相評比,對于學生無法解決或爭論不下、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教師可以從旁點撥一二。
3.課堂小結。在學生完成“寫作練習——互相糾錯——互相評比”這一過程后,由教師花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課堂小結。從而引導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梳理零散的思緒,使之系統(tǒng)化,引導學生抓住寫作的重點。比如,在消息的寫作練習中,教師總結學生易犯的錯誤為:標題、導語冗長,主題不鮮明;體裁特點不明顯,像工作總結;比較空,缺少必要的應證內容;就事論事,深度挖掘不夠;必要的事實和背景交代不清不詳;新聞不新;等等。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如上總結,并不會占用多長時間,但卻提升了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重視度。
(三)課后反思總結
課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出反饋與評價,以督促學生對“消息”的文種知識做進一步梳理,使之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教師還要將學生的作品放入微博、QQ空間或博客中,以便接受全校師生和專家的點評,最后,學生再對他人的評價進行小結,寫下學習反思和總結。[5]
總之,翻轉課堂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被賦予更多自由,但教師并不是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師的掌控下,學生更加自主靈活地進行學習。因此,翻轉課堂成功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成為使用信息化技術的先行者;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同時,中職語文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以避免翻轉課堂華而不實。
[1]吳思筠.中職應用文寫作理論與實踐結合一體化教學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6):90—91.
[2]陳玉昆,田愛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甘業(yè)萍.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中職語文教學[J].廣西教育,2014(10):36—37.
[4]陳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2):26—28.
[5]梁天錦.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作文教學[J].教育信息技術,2014(5):21—23.
[責任編輯 盛 艷]
倪福疆,男,江蘇省邗江中等專業(yè)學校副校長,高級講師,教育碩士,第三屆江蘇省職業(yè)教育領軍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朱良辰,男,沛縣中等專業(yè)學校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5)33—0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