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
關鍵詞:小學;少兒趣味田徑;跨欄跑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9-0045-03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現(xiàn)新的思想和理念,在本課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中注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嘗試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教材簡析
跨欄跑是田徑運動中的徑賽項目,由起跑至第一欄技術、過欄技術、欄間跑技術、全程跨欄跑技術構成。其中,過欄技術又稱跨欄步技術,是跨欄跑技術教學的重點,它由起跨攻欄、騰空過欄、下欄著地組成,為了很好地掌握跨欄技術,應先從學習起跨腿和擺動腿的欄側過欄技術開始,這是基礎。該項目能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的意志品質。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基本運動能力,好奇心、模仿能力強,且已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只要在教學中進行合理的引導,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很容易實現(xiàn)。故采用自主探究、小組學習法,且在技能學習時遵循科學規(guī)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學中思,思中練,練中樂。
四、教學過程
1.準備部分:隊列隊形練習:四列橫隊成八列橫隊,引導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本課的學練中;慢跑中加入了擺動腿和起跨腿的動作,既幫助學生熱身,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活力韻律操能激發(fā)學生學練興趣,并加入一些輔助動作,為主教材學習做好鋪墊。
2.基本部分:通過組織學生課前的預習,導出跨欄跑。引導學生分組自主看圖示學習動作要領,然后教師再提出正確的動作概念,指導學生挑戰(zhàn)跨兩個欄、三個欄,提示學生在練習中相互學習、相互鼓勵、相互糾錯。通過“跨欄精英秀”展示,活躍課堂氣氛,鞏固動作要領,讓學生體驗跨欄的樂趣。
游戲《繞欄跑接力》,充分利用少兒趣味田徑器材小欄架,通過“S”形繞小欄架的接力跑,讓學生共享同伴之間合作的快樂。
3.結束部分:指導學生進行兩組不同要求、不同難度的俯臥支撐,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練習,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隨后組織學生坐在欄架兩側進行拉伸放松,最后師生相互交流學練感受,教師布置回家作業(yè),把體育鍛煉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五、教學特色
1.根據(jù)五年級學生身心的特點,讓學生提前回家先預習,后小組合作、嘗試探究,對于所學的內容會有更深的了解,同時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共享體育學習的樂趣。
2.在本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少兒趣味田徑器材小欄架的作用,整堂課圍繞這一器材開展多種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練習欲望,促使他們主動去學習、去探究。
六、教學反思
1.分析教材,吃透教材
跨欄跑對于筆者來說比較生疏,小學教材中沒有跨欄跑(見第47頁)的內容。于是我首先上網(wǎng)查查閱資料,學習跨欄跑的技術要領;觀摩了兩節(jié)初中的跨欄跑錄像課,對于跨欄跑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時我也翻閱了少兒趣味田徑的教學卡片,它對于小學生的跨欄跑有著各種教學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2.確定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
在第一次磨課后,經(jīng)過我們體育組老師的共同研討,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圍繞學習目標,我又重新設計了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之后的幾次磨課中,各環(huán)節(jié)一次又一次地被修改、提煉,從課的組織到器材的調整,由原先的一人一個欄架到兩人合用一個欄架;從小墊子的使用到小墊子的刪減;每改變一個細節(jié),就要再重新考慮后面的環(huán)節(jié),真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3.一節(jié)課解決一個問題
在我校體育組老師的集體智慧下,這節(jié)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已被打磨得較完善。特別是在基本部分解決擺動腿“抬”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跨的感覺,也是本課的重點,我利用趣味田徑器材中的彩色四折疊長墊子折成的一個三角支撐作為障礙,這個障礙既有一定的高度,也有一定的遠度,加大了學生起跨的距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雖然解決了跨的問題,但是新的問題也同時出現(xiàn)了,學生調整器材比較浪費時間。我市教研員孫忠義老師建議我在欄前畫一條起跨線,起跨時不要超過線,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抬高擺動腿向前跨。通過嘗試,學生的確能做到擺動腿的“抬”,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4.把握課堂,靈活應變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靈活應變,隨時注意突發(fā)狀況,及時調整,即使是公開課,也要考慮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本堂課的運動量比較大,學生的最高心率可達到170次/分,因天氣比較熱,跨欄跑學習完成后,學生已經(jīng)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在游戲接力賽時,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狀況,我只讓學生嘗試了一次、比賽了一次,所花的時間不是很長,相對的放松拉伸花的時間比較長一點,這也是筆者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臨時對教學時間的分配上作了個小小的改動。
5.總結反思,精益求精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并沒有特別強調起跨腿的動作要領,只在分解教學部分講到了一點。那么怎么解決起跨腿的“側屈”呢?課后周兵教授的點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鐧趧幼骺此剖亲笥夷_的配合,其實是上下肢的配合,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很難理解老師講的動作要領。應該讓他們先明確上肢的動作,以上肢動作引領下肢動作。這節(jié)課我雖然講到了異側手臂的前伸,能讓學生的擺動腿主動抬高前伸,但是卻忽略了手臂前伸以后的動作。周教授講到手臂前伸以后應向外側劃,起跨腿自然而然就會做出外展動作。通過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整個過欄動作就很容易完成了。
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它匯聚的是一個集體的智慧。一節(jié)好的課,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構思出來的,需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思考、嘗試、修改、實踐,才能最終展現(xiàn)出她的精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