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婷 郭恒旭
(樂山師范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四川 樂山 614000;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福建 福州 350001)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沿著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思路,對分配政策進行了明確的描述。一方面肯定了勞動、技術、管理和資本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政策,另一方面強調提高勞動要素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意在于合理處理好效率與公平兩原則的關系,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當下的分配政策,來之有自。究其根源,與改革開放之初分配政策改革所處的歷史不無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便確定了按勞分配的政策。1956 年以后,我國分配政策的演進軌跡,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57—1958 年對工資制度的調整。其一,1957 年黨和國家發(fā)現(xiàn)我國的物質力量還難以支撐當時的工資水平,遂于該年6 月降低了1956 年所定的工資標準。其二,停止執(zhí)行關于計件工資略高于計時工資、高溫工資略高于常溫工資和工資升級的相關文件。其三,延長大中專畢業(yè)生見習期臨時待遇的期限。其四,降低領導干部的工資。盡管有些許調整,但按勞分配政策的內涵沒有變,工資的下降是當時的經(jīng)濟形勢使然。
第二階段是1958—1961 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對分配政策的影響。1958 年2 月,《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提到了使中國經(jīng)濟“全面大躍進”。此后,浮夸風開始泛濫,人民公社化、“共產風”一波接一波,國民經(jīng)濟蒙上了一層絕對平均主義和軍事共產主義的色彩。在農村,在“吃飯不要錢”的幻影下,農村逐漸推行供給制。但這明顯是超越當時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之舉,因此,農村的供給制沒有維持多久便難以支撐,按勞分配制度再度恢復。城市亦然。1958 年8 月,在中共中央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要破除資產階級法權思想,要考慮取消薪水制。更有人指出,從供給制到工資制是倒退,是向資產階級讓步。由此,在城市里也掀起了類似農村的供給制分配制度。當時,此時工資制也沒有完全廢止。故而,實行供給制和工資制并存的分配政策。原來的獎金制度也廢除。在供給制下,試圖把人民的衣食住行都納入保障的范疇。然而,這種供給制終究漏洞百出,不出半年便恢復為原來的政策。
第三階段為1961—1966 年按勞分配政策恢復調整。1961 年,八屆九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國民經(jīng)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國民經(jīng)濟遂進入新的階段,按勞分配政策有了新的變化。在農村,中共中央相繼制定并修訂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其中體現(xiàn)的分配政策有幾個方面:其一是正式取消供給制;其二是實行工分制,即評工記分并按工分進行分配;其三是恢復農民的自留地,家庭的副業(yè)和手工業(yè)允許存在。盡管此舉仍然帶有平均主義的色彩,但畢竟對鼓舞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四川、安徽、河南等少數(shù)地方,還出現(xiàn)了“包產到戶”的現(xiàn)象。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該現(xiàn)象并沒有向全國蔓延。在城市,自1959 年始直到1965 年,黨和政府對城市的工資政策進行了深刻反思,做了幾個方面的調整和改革。一是確立了工資不可不長也不可多長等工資政策。二是恢復了計件工資和獎金制度。三是初步實行工具津貼。四是實行全國各類人員的工資統(tǒng)一標準的“一條龍”政策。
第四階段為1966—1976 年文革時期按勞分配政策受到嚴重影響?!拔幕蟾锩笔乖景l(fā)展態(tài)勢良好的國民經(jīng)濟發(fā)生劇烈波動,我國的分配政策也受到嚴重沖擊。其一,在理論上對按勞分配政策的質疑,尤其是“四人幫”以批判資產階級法權理論為由,攻擊按勞分配的政策將會產生資產階級。從政治理論的層面,按勞分配政策一度成為“四人幫”眼中的“舊事物”和“舊痕跡”。其二,在實踐中對按勞分配政府的否定。原來的工資制度、獎金制度統(tǒng)統(tǒng)成為批判的對象,有人認為按勞分配是鼓吹獎金掛帥、物質刺激,只算了“經(jīng)濟賬”沒有算“政治帳”等等。于是,1969 年獎金制度廢除,代之以職工福利基金,“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局面由是形成。在農村,學大寨精神開始受到“左”傾思想的嚴重影響,原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大寨精神變成了“左”傾政策的“樣本”。農村的分配方法變成了“標準工分”,農民的思想覺悟也成了評定工分的依據(jù)。農民的工分與實際付出的勞動脫離了直接的聯(lián)系。另外,農村家庭的自留地和副業(yè)被視為“資本主義的尾巴”和“單干傾向”。由此,農村也出現(xiàn)了大量的“磨洋工”現(xiàn)象。盡管周恩來1971 年以后著手整頓經(jīng)濟,但總體情況不容樂觀。直到1975 年鄧小平加強對國民經(jīng)濟的整頓以后,按勞分配的政策才得以繼續(xù)貫徹執(zhí)行。改革開放前的按勞分配制度不免受到“左”傾思想的影響,從而陷入平均主義的怪圈。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jīng)濟呈現(xiàn)出另一番生機勃勃的美好圖景,我國的分配政策也隨時代的變化而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這種調整不是某時某地某一次,而是貫徹了整個改革開放的歷史。為何黨中央能夠有如此的決心和魄力完成這一重大調整呢? 原有的分配政策不利于中國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確立的按勞分配政策本來是行之有效的分配政策。但是,改革開放前三十年該政策欲有效地施行,不免存在各種阻礙。要么被歪曲理解,要么執(zhí)行中出現(xiàn)較大偏差。有實際運行中,按勞分配政策的精神實質有時發(fā)生了走樣。比如,大躍進時期的“共產風”,人民公社的“大鍋飯”、“吃飯不要錢”,城市中的供給制,都多少表現(xiàn)出絕對平均主義或軍事共產主義的色彩。
我國按勞分配政策的初衷,是要按照每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量大小來分配各人應得的勞動產品。換句話說,即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但實際上,我們在建國后更多的是照搬蘇聯(lián)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在這種計劃體制下,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一個自由地變量,而是被“計劃”的。按勞分配與這種計劃體制相結合,極有可能背離我國“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本意。我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各種情況十分復雜,計劃體制下的中央決策機構要想厘清全國巨細事務并皆做出合理的決策,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下,要執(zhí)行按勞分配的政策,只能對勞動總量進行粗略的估算,由此產生的社會總產品也全在計劃之中。粗略的計劃帶來的結果,必然會導致這種計劃內的社會總產品多半會小于社會的需求,生產力不能達到它本應達到的高度。由此,每個人被“計劃”的勞動之所得,也就受到了限制。既然此時按勞分配在事實上無法實施,那么只能將按勞分配政策的精神暗化為平均主義的精神,使人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既然在計劃體制下,準確地計算各人的勞動量幾乎不可能,真實實現(xiàn)按勞分配的精神實質不可能,那么只能確立粗略的八級工資制,彼此之間的差距并不大。這種分配政策會導致什么結果呢? 從微觀層面來分析,不論哪個行業(yè)里面的哪位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所得要低于自己的勞動付出,而且,不論自己如何多付出勞動,收入也不會明顯提高。故而,個人必然會減少自己的勞動付出,來獲得心態(tài)上的平衡。如此一來,整個社會的勞動總量便大幅下滑,又反過來導致社會總產品減少,從而導致個人收入進一步降低,惡性循環(huán)由是而成。
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不得不思考這一問題,并試圖糾正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背離按勞分配的分配方式,建立一種更加符合按勞分配實質精神的分配制度。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采取的是“一邊倒”外交政策,在經(jīng)濟體制尤其是分配方面也以蘇聯(lián)模式為模板。盡管我國在分配政策方面有前述變化,但是對于蘇聯(lián)模式下的分配政策并未做深刻反思。各界一致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經(jīng)濟和按勞分配就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區(qū)別。
然而,1990 年代蘇東發(fā)生劇變,尤其是龐大的蘇聯(lián)竟然瞬間解體,給我們以極大的震撼。我國開始重新思考蘇聯(lián)的分配體制問題??v觀蘇聯(lián)數(shù)十年的分配政策史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他們在有些時期也采用了諸如計件工資等分配方法,但總體說來蘇聯(lián)都處在高度固化的計劃體制當中,他們的按勞分配實際上早已滑向過度的平均主義,沒有競爭,干與不干一個樣,經(jīng)濟效率十分低下。正是由于蘇聯(lián)僵化的分配制度及其他相關因素,這個龐大的國家才會走到盡頭。
作為一直以蘇聯(lián)為學習榜樣的中國,不得不警醒如果再一味照著蘇聯(lián)的道路走下去將會是什么后果,所以,探索中國本土特點,進而形成適合本國情況的分配政策,便成為我黨當時急需解決的問題。
1978 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摸索中啟航。改革開放讓這個國家煥發(fā)出了無限生機與活力,國民經(jīng)濟飛速增長,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改善。此時的情形,是實踐先于理論。如果從理論上處理分配政策與新時代新經(jīng)濟的關系,成為擺在我黨面前的重大課題。
1980 年代,有人提出是不是不必再實行按勞分配的政策。具體而言,有三種觀點。其一認為市場經(jīng)濟與按勞分配是水火不相容的二物,市場經(jīng)濟新時代下不可能再施行按勞分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沒有實行,此后也不可能實行。其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力仍然是商品,勞動者不過是在按勞動力的價值出賣自己的勞動,不存在按勞分配一說。其三認為,在當時和未來,勞動量都難以計算,所以按勞分配是不可能的。
盡管存在上述不同的聲音,但多數(shù)人還是認為按勞分配是當時中國最合理的分配方式,必須采取按勞分配的政策。在這種情形下,我國相繼承認了農村和城市出現(xiàn)的新的分配方式。農村的“包產到戶”和城市的“獎勵”和計件工資制度,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承認。
基于上述歷史背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分配政策便一步一步發(fā)生有益的變化。
我國分配制度經(jīng)歷了由改革開放前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均衡分配比例,即計劃經(jīng)濟時期絕對平均化到改革開放后打破“大鍋飯”,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到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歷史演進歷程。由此,一是要堅持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為基本依據(jù)來指導分配制度。改革開放后,分配制度開始逐漸適應我國的基本國情,合理的財富分配不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二是要與時俱進地處理好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系,收入分配既要防止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平均主義侵蝕和破壞社會的動力機制,而收入差距擴大則會導致消費和需求不足,從而降低經(jīng)濟發(fā)展的安全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 增長了156 倍,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78 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74 倍,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小于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城鄉(xiāng)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步增大。未來城鄉(xiāng)間要繼續(xù)提高支農力度,深化農村改革,穩(wěn)步提升農村居民收入,使其收入增長繼續(xù)保持或超過城市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
[1]郭德宏.歷史的跨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一五計劃至十一五規(guī)劃要覽(1953 一2010)[Z],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2]俟名:學會企業(yè)管理[N].人民日報,1950-2-7.
[3]俟名:發(fā)展社會主義,還是復辟資本主義?——評工業(yè)七十條[N].解放日報,19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