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耀 武娜
[摘 要] 拉爾夫·艾里森是美國著名的黑人作家,而黑人的民權運動自美國南北戰(zhàn)爭結束之后就一直興起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下面我們將通過小說《看不見的人》來分析拉爾夫o艾里森小說中所接揭露的深刻寓意。
[關鍵詞] 拉爾夫·艾里森;《看不見的人》;深刻寓意
一、小說《看不見的人》概述
拉爾夫·艾里森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看不見的人》(又譯為《隱形人》)自出版開始就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銷量在幾次再版印刷之后一直居高不下,被譽為“美國史上最優(yōu)秀的黑人小說”以及“美國后現代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小說以生動的筆法,黑色幽默的敘述方式談論工業(yè)社會下美國社會中存在的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通過大膽的藝術創(chuàng)新方式,從社會學的角度討論人性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異化和扭曲,批判工業(yè)文明下社會的荒謬現象,為黑人民權解放運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小說《看不見的人》的深遠寓意
1、對當時美國黑人解放運動的促進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歷史上的解放黑人權利的運動是如何發(fā)展的。從美國南北戰(zhàn)爭結束之后,林肯總統(tǒng)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使黑人解放運動正是拉開序幕。在文學上,《湯姆叔叔的小屋》將黑人與美國社會之間的矛盾充分描寫出來,使黑人解放運動登上歷史舞臺,在其后馬丁路德·金為了黑人民權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流傳百世。拉爾夫·艾里森黑人小說的陸續(xù)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黑人民權運動的發(fā)展,他關于美國社會中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問題的探討也使他的小說成為黑人小說中的經典作品。
可以說黑人解放運動的歷史就是一部美國社會的發(fā)展史。小說《看不見的人》在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逃進地窯開始隱居生活最終獲得了自由,這段在情節(jié)上具有一定的虛幻意義。但作者的超現實意義也在此處得到充分體現,隨著美國社會的發(fā)展,作者的預言得以實現。在如今的美國社會,黑人已經逐漸被賦予更多的平等權利,不論是在社會求職、公共福利、政治生活等等方面,黑人已經有了等同于白人的各種公民權利,變成了真正“有形”的人。
2、對人性的宣揚與贊美
主人公被兄弟會無情的利用,在他失去價值之后又被兄弟會的人用陰謀從這個組織中無情的鏟除掉。從這里開始,小說進入了高潮部分,也是描寫美國社會下種族歧視主義與種族隔離政策最深刻的部分,一些的黑暗面都隨著主人公跌入地窯而進入我們的視線。小說從這一部分開始對于主人公第一人稱的心理描寫片段開始增加,對于書中主人公時刻在問自己的問題也開始上升到整個社會的角度,變成了“我們是誰?”、“我們這些黑人究竟在社會下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小說主人公通過他一生的經歷,從年少時的南方到青年時代的北方,從學校到工廠再到政治團體,最后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跑到地下,變成了一個真正不被察覺的人。在這些經歷中主人公經歷著苦難,在苦難中慢慢成長。
卡夫卡在他的小說《變形記》之中,通過描寫現代社會下的工業(yè)文明與資本主義制度,講述了人如何在社會之中變形,從一個“人”變成了甲蟲。作者拉爾夫·艾里森通過描寫美國社會下的種族歧視主義與種族隔離政策,寫出那個時代下的美國黑人如何從一個有形的人,變成了一個沒有社會地位,沒人尊重,無人關心與認可的“無形”的人。隨著主人公被兄弟會的人迫害而跌入地窯,主人公開始真真正正的變成了一個“無形”的人。他開始徹底放棄了原本的追求與夢想,燒掉了公文包中象征著自己身份的文件,放棄了自身的社會地位,放棄了對于別人的認可和社會價值的最求。轉而開始尋找最真實的自我。
在主人公變成一個真正的“隱形人”之后,是他過去生活的終結,也是他新生活的開始。主人公在認識這個扭曲異化的世界之后,開始轉向成長的高級階段,對于自身的認知。他“無形”的生活之中,主人公學會了在這個復雜斑斕而又不屬于自己的社會之中尋找最真實的自我??梢哉f,在故事的最后,小說的主人公,一個非裔美國黑人在自己承受成長中的種種磨難的過程中走上了自由,在經歷精神和身體上的磨滅之后實現了自己的涅槃。在小說的最后,作者給人們留下了希望,通過主人公新生活的開始,作者向人們傳達出自己的美好愿望,即:即便社會中存在著種族隔離與種族歧視,但對于黑人自身的認識不能因為這個異化的社會而變化,人的靈魂是有形的,人性是無法磨滅的!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文章的分析與探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拉爾夫·艾里森小說《看不見的人》中所揭露出的美國社會下的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主義。至今為止,美國的黑人民權解放運動還在美國這片大地上進行著,為了爭取到自身的合法權利與社會地位,一代又一代美國黑人通過自己的方式推進著美國黑人民權解放運動的發(fā)展。他們應該去享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權利、社會地位,和屬于他們自己的幸福。他們不是一群“看不見的隱形人”,而是一群站在太陽下同樣會有影子的真真正正的人!
參考文獻:
[1]石發(fā)林,鄧彥東.對自由和身份的探求——論拉爾夫·埃利森小說《看不見的人》中的主人公[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03).
[2]喬艷.《看不見的人》中主人公尋找自我的歷程[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作者簡介:翟耀(1977—),女,漢族,天津人,本科,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武娜(1981—),女,漢族,河北石家莊,碩士,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