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芳
摘要:教學的過程總具有雙向性:一方面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步步高攀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化生為熟,化難為易,以退求進的過程。這兩個相輔相成、雙向互支的過程可分別稱之為“遞進”和“化歸”?!斑f進”是目標,“化歸”則是實現(xiàn)目標的思路和途徑,也是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思想之一。
關鍵詞:化歸思想;小學計算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7-0276-02
教學的過程總具有雙向性:一方面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步步高攀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化生為熟,化難為易,以退求進的過程。這兩個相輔相成、雙向互支的過程可分別稱之為“遞進”和“化歸”?!斑f進”是目標,“化歸”則是實現(xiàn)目標的思路和途徑,也是極其重要的數(shù)學學習思想之一。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數(shù)學的靈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知識、獲取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我們必須重視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在眾多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中,化歸思想顯得更為常用更為重要,特別是在各個年級的計算教學中體現(xiàn)尤為明顯。
一、把準“化歸”的內涵
“化歸”是“轉化和歸結”的簡稱。其基本思想是:把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某種轉化手段,歸結為易解決的另一個或一些問題,通過易解決問題的解決,從而獲得原問題的解決。
滲透化歸思想的核心是在解決某個問題時,不直接對此個問題進攻,而是通過轉化變形,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化歸為容易解決的問題,再運用原有的經驗或已有的知識解決“變形”后的問題,從而解決原有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將“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然后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
三、培養(yǎng)“化歸”的意識
1.在知識形成中充分體驗。每冊教材的數(shù)學知識之中都蘊含著數(shù)學思想方法,特別是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盎瘹w”的過程要讓學生親自探索,不能由課件演示或教師的演示所替代,只有這樣“化歸”的認識才不會只停留在淺層次的表面,才有可能在親歷的探索活動中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盡管這樣的教學過程可能會費一些時間,走一些彎路,但絕不會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2.在討論交流中積聚素養(yǎng)。“化歸”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需要學生在實踐中揣摩、感悟和培養(yǎng),需要在與他人相互的交流中提升認識。通過交流讓學生會運用“化歸“的意識來看待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策略。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讓學生在交流中慢慢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化歸”,不同的“轉化”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個過程就是數(shù)學思想的體驗和感悟的過程。
總之,小學數(shù)學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利用“化歸”思想來解決,我們在教學中要以具體的數(shù)學知識為載體,重視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要使學生認識到“化歸”思想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思想,當然這其中也要與其他思想有機配合,培養(yǎng)學生善于和習慣利用“化歸”思想解決問題。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毕M麛?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能夠像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參考文獻:
[1]李春甲.化歸思想與小學數(shù)學[J].中小學數(shù)學,2004,(2).
[2]呂粉蘭,于榮化.數(shù)學思想不簡單的告訴[J].中小學數(shù)學,2013,(8).
[3]童遠銘.基于數(shù)學思想形成過程的教學[J].福建教育,2013,(5).
[4]張輝,李軍,丁淑杰.以學生為本的立體化教學資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09,(03).
[5]馬紅梅.淺析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開放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02).
[6]石峰,張建軍.運動處方立體化教學資源體系的構建[J].上海教育科研,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