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鴻(重慶市北部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401123)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48例骨性Ⅱ類錯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Activator功能矯治器組)24例和觀察組(Herbst功能矯治器組)24例。對照組的24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10~16歲,平均年齡(13.6±1.3)歲,前牙覆蓋度為6.0~10.6 mm,平均(8.5±1.0)mm,其中牙列輕度擁擠12例,中度擁擠12例。觀察組的2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1例,年齡9~16歲,平均年齡(13.7±1.2)歲,前牙覆蓋度為6.0~10.4mm,平均覆蓋度為(8.6±0.9)mm,其中牙列輕度擁擠12例,中度擁擠12例。兩組骨性Ⅱ類錯患者在年齡、性別、前牙覆蓋及牙列擁擠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認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Activator功能矯治器進行治療,首先制作印模及模型,以不銹鋼絲彎制上頜唇弓,以自凝塑膠進行輔托,上下兩基托連接,進行其他處理。觀察組則以Herbst功能矯治器進行治療,以Herbst功能矯治器粘固調(diào)節(jié),先進行上頜,后進行下頜,將套管及插桿配套,然后進行有效調(diào)節(jié)等。將兩組治療前后的頭影測量指標及牙周健康相關(guān)指數(shù)進行比較。
1.3 評價標準牙周健康相關(guān)指數(shù)統(tǒng)計項目為菌斑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及出血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采用0~3分4級評分法評估,其中0分為無菌斑,1分為存在較薄的菌斑,但視診可不見,2分為可見中等量菌斑,3分為可見大量軟垢[2];牙齦指數(shù)也采用0~3分4級評分法評估,0分為健康,1分為牙齦存在輕度炎癥,2分為牙齦中度炎癥,3分為牙齦重度炎癥[3];出血指數(shù)采用0~5分6級評分法,0分為牙齦健康,輕探無出血,1分為牙齦正常,但是輕探出血,2分為牙齦色澤改變,探診出血,3分為牙齦色澤改變,且存在輕微腫脹,探診出血,4分為存在明顯的腫脹,探診出血,5分為自發(fā)性出血[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文中的年齡、前牙覆蓋度及頭影測量指標等為t檢驗,而性別、牙列擁擠情況、菌斑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及出血指數(shù)結(jié)果為χ2檢驗,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為SPSS15.0,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頭影測量指標比較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的頭影測量指標中的SNB、ANB、Co-Gn及H-M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的SNB、Co-Gn均高于對照組,ANB、H-MP則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的詳細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菌斑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比較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的菌斑指數(shù)與牙齦指數(shù)0分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治療后4周與8周觀察組0分者比較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的詳細比較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出血指數(shù)比較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出血指數(shù)0分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治療后4周與8周觀察組0分者比較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的詳細比較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頭影測量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頭影測量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菌斑指數(shù)、牙齦指數(shù)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出血指數(shù)比較[n(%)]
[2]王茜,左艷萍,董福生.Pancherz分析法評估Twin-block矯治器治療青少年安氏Ⅱ1錯的硬組織效應[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3):153-157.
[3]劉元恩,張玉奎,張鑫,等.上頜斜面導板配合直絲弓矯治器非拔牙矯治AngleⅡ類2分類錯[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3,38(2):187-188.
[4]許諾,趙桂芝,柯杰,等.安氏Ⅱ類Ⅰ分類錯殆上頜快速擴弓非拔牙矯治前后的軟組織變化[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29(3):367-371.
[5]歐陽仲夫,杜熹.微種植體支抗與口外弓支抗應用于成年女性安氏Ⅱ類1分類錯殆畸形的矯治效果[J].廣東牙病防治,2013,21(4):203-207.
[6]Souki BQ,F(xiàn)igueiredo DS,Lima IL,et al.Two-phase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a complex malocclusion:giving up efficiency in favor of effectiveness,quality of life,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3,143(4):547-558.
[7]曹月旺,韓麗麗,李曼,等.與骨性安氏Ⅱ類錯殆矯治后側(cè)貌美觀程度相關(guān)的硬組織指標的研究[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2013,20(1):43-45.
[8]任靜,白丁.安氏Ⅱ類亞類錯耠畸形的病因及其矯治[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40(1):117-120.
[9]Fontana M,Cozzani M,Caprioglio A.Soft tissue,skeletal and dentoalveolar changes following conventional anchorage molar distalization therapy in classⅡnon-growing subjects:a multicentric retrospective study[J].Prog Orthod,2012,13(1):30-41.
[10]南瀾,鄭怡,莫水學.AngleⅡ類1分類錯患者矯治后軟組織側(cè)貌美學特征改變[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29(6):896-898.